登陆注册
13836000000017

第17章 译制的技术规范(3)

译制片的声音制作,更为注重的是如何使译制片的声音录制得更加真实、更贴近画面、更能与电影故事本身融为一体。译制的根本任务是声效还原。因此,在完成译制录音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要遵循原片主旨;二是表现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

一部电影吸引人的地方很多:可以是剧情,也可以是特技和音响效果。

但是,就译制片而言,决不能改变原片的主旨,不能为了突出配音版的对白而削弱原片的音响效果,即使是在素材音响效果非常强的时候,也不能为了“让”对白而减少动态或者削弱气氛,因为译制的对象是电影,而不是话剧。

尽可能地贴近原片,尽可能真实再现原片的声音,是录制译制片的目标。为了追求接近原片的同期声,有时甚至需要牺牲一些音质。

声音制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这也是配音影片的声音处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美国ADR录音技术已经很成熟,不仅避免了同期录音中一些固有的问题,而且现场感也可以达到几乎与同期声不相上下的程度,这其中的关键是在对声音的层次和环境感的处理方面做得细致入微,这给译制片的录音工作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目前,国内的译制片的电影录音棚和混录棚的技术性能已经近乎好莱坞的水平,但是,想要达到原片的声音效果,还要在技术性能的发挥上下工夫。虽然我国有60年的译制经验,但是,世界电影录音技术在不断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技术的变化,这就要研究原片的声音制作,进行借鉴、模仿。简单地说,就是要尽可能消除“棚味儿”,通过对不同场景都加以细微区分来追求效果的真实感。举例来说,对于内景,要考虑房间大小、建筑材料、布置等因素,甚至要考虑说话者靠近墙面等反射物的不同距离和不同材质可能的反射。对于外景的处理,比如在沙漠中,近景的处理应该非常干净,不能残留一点棚内墙壁反射声的痕迹,更不能有一点话筒串音。其实,任何场景的声音都是不同的,比如某个小镇的广场或街上,同样有来自建筑物的各种反射,必须针对每个不同的场景进行细微的处理。还有回廊、凉亭等一半室内、一半室外的场景,这些都要进行细微的调整,力求与原声更接近。

对声音层次的把握,简单地说,就是声音的远、近处理。电影镜头跳跃非常大,声音的远近尽可能切合画面,才会让人在看着画面听声音的时候,感觉自然,而这也是译制片声音制作中的一个关键。在混录时,参考画面的远、中、近景及特写,包括画面人物说话中回头的情况,分别调整声音的电平、混响比例、均衡等参数以接近原声,力求声音也有“镜头感”、层次感。

总之,译制片的声音制作虽远不及国际声素材处理那么复杂,但也没那么简单,其中也有很多学问和技巧,掌握这些技能是录制好的译制片的必要条件。

五、译制录音新技术——分轨录音

在两间不同译制片的录音棚中,分别进行着两个不同的场景。

录音棚一:七八个演员正在静静地等待着主要配音演员和对手的配音,由于这几位演员的配音效果不甚理想,导演向他们提示如何配音会更与影片“贴和”,现在,他们正准备重新录制……

录音棚二:国内著名娱乐主持人正在为迪斯尼新动画片《美食总动员》中“小米”配音,导演突然打断,建议主持人的声音要尽量“靠后”些。整个录音棚里只有录音师、译制片导演、配音演员三人……

在这两个录音棚里进行的实际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录音方式:传统录音和分轨录音。传统的录音工艺指的是所有的配音演员在同一轨上录制台词,而分轨录音最早是国外动画片制作所采用的做法。

被称为“中国分轨录音第一人”的国家一级录音师张磊,率先将国外已经普遍运用且成熟的分轨录音运用到国内的译制录音技术中。张磊认为,从传统的硬盘录音机到今天的音频工作站,其发展都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录音方式的变革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国内第一部采用分轨录音的译制片是《珍珠港》。从此,分轨式录音的优势也开始渐渐显露出来。

中影集团译制中心,自2002年成立至今,坚持采用分轨录音,探索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译制理念不断成熟,在译制质量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已有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比如,《亚瑟王》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十一届)优秀译制片奖,《黑客帝国:矩阵革命》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片提名奖,《金刚》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译制片提名奖)。中影集团的改革,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影迷的认同。正是这些改革者们的不懈努力使译制片昔日的魅力在新技术时代又重新焕发出光彩,从而有力地打破了“译制片时代终结”的断言,谱写着我国译制发展史上的新篇章。

分轨录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改进,因为,跟传统的录音方式比,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录音技术的范畴,涉及艺术生产和市场化经营等领域。译制片的录音工作是由录音师、译制片导演和配音演员共同配合完成的,所以,一部好的译制片,其质量取决于译制导演的艺术控制+录音师的艺术操作+配音演员的艺术表演,从中可以看出,“艺术”二字贯穿于译制片的各个环节,当然也体现在录音的过程之中。录音技术的变化必然对各个环节提出必要的技术和艺术要求。

首先,分轨录音为录音师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录音师在音频工作中进行分轨录音,首先控制着声音的技术质量——电平的高低、音色的圆润饱满与否、响度的大小等,以保证配音演员所录制的声音素材的可塑性;其次,在后期制作阶段,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调口型和变调等工作。比如,在制作科幻类译制片时,有些数字角色的声音由正常的配音难以与角色的性格相合,这就需要录音师进行变调处理,经过处理后的角色声音听起来更加鲜活,也会让角色更加深入人心。录音师使用分轨录音的方法,在音频工作中赋予了译制片第二次生命。

其次,分轨录音要求译制片导演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按照传统的录音方式,配音演员们在一起录音,演员的创作情绪因互相激发而生,反应语调语气皆来自对手的表演。而这种场的氛围在分轨录音中全然消失了,演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录自己的台词,情绪的转承起伏,除了演员自身的体会,几乎全部要由导演来进行艺术控制。一句简单的话,比如,“A:你来了?B:哦,来了。”会因语调的不同而在意思上产生很大差别。此时,导演的控制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他不仅要“吃透”整个影片,要指导配音演员如何能更“贴和”国际声,而且要知道全部的情境和所有演员的声音。所以,在进入录音棚进行分轨录音之前,导演需要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中影集团译制中心的译制片导演一般都由资深的配音演员来担当,他们往往经历过传统配音和分轨录音两种方式,所以都懂得如何去理解影片不同情境、不同角色、不同性格对配音演员的要求,也懂得如何以“言传情”的方式指导演员去体会录制台词的奥妙——恰如其分。导演的饱满情绪会感染到演员,这样,虚拟的情境和故事就会因导演的控制而慢慢被渲染出来。

再次,分轨录音要求配音演员具有很好的技术修养。分轨录音时,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演员在录音棚中配音,没有了对手,演员一个人对着原画面、看着时间码进行配音。与传统的有对手戏的方法相比,分轨录音使演员很难入戏,使感情很难表达出来,因而,只有那些有着丰富配音经验的演员才能胜任。这就对演员的艺术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影集团译制中心邀请的都是资深的演员,如廖菁、徐涛等,他们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在贴和角色、对口型等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跟导演和录音师配合十分默契——当然,达到这样的境界,一方面与他们多年积累的艺术领悟力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在录制前认真准备和仔细揣摩的结果。

总之,分轨录音这种技术上的变革,使得录音师、译制片导演和演员在艺术的探索中如生双翼,从而将译制片的艺术发展带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同类推荐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热门推荐
  • 末日炮灰生存记事

    末日炮灰生存记事

    一个倒霉女买了快20年的彩票,好不容易中了一次奖,还没来得急花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在校生白富美.....“靠,还是重点大学,艾玛以前学的都忘光了”“草,还是未来的学校,嗷这些是什么完全没学过啊”不以为然的撇嘴本尊是正宗的官三代,上还有哥哥顶着大不了休学回家......不是吧,尽然是末世还有丧尸,葛云快哭了“呜我要回家”。神马,本尊居然是炮灰,还是只闻其一次名,不见半个人的炮灰.....葛云忽然觉得,尼玛这是要玩死人的节奏啊!啊!!
  • 毕业季不再见

    毕业季不再见

    十年约定,邂逅偶像;发生车祸,离奇重生;预知未来,好运滚滚;影后归我,歌后送我;好,偶像求婚,甩手走人;开演唱会,现场求婚……小说故事纯属虚构。
  • 暗黑铠武

    暗黑铠武

    二十年前,恐怖的邪恶从冰冷的星空降临地球,一座小城变成人间炼狱。十八年后,沉寂已久的黑暗再度苏醒,这世界,难道注定变成炼狱吗???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但,在这个年代,英雄注定了孤独,注定了悲剧。他会孤寂,会被误解,但他默默无言,因为,他是黑暗的英雄。
  • 隐婚老公惹不得

    隐婚老公惹不得

    秦菡还未出生父亲就失踪,出生后母亲跟了别的男人,她与奶奶相依为命。连生十岁时父母双亡,靠接戏赚钱养活自己和小五岁的弟弟。秦菡二十一岁时大学毕业,准备与相恋两年的未婚夫结婚时,他发生了意外大雨瓢泼,她抱着倒在血泊里的未婚夫泪流成河,苦苦地哀求连生:“求你……送他去医院好不好?连生森冷地开口:“嫁给我,我就救他!为了救未婚夫,她和当红的大明星连生结婚了,还是隐婚。白天,他们像陌生人,各演各的戏。晚上,他们才做回真正的夫妻。他说,娶她当然不是因为爱她。她问,既然不爱可不可以放她走?他冷然拒绝,这一辈子他都要把她绑缚在自己的身边。
  • 美男龙王,妃要破你相!

    美男龙王,妃要破你相!

    挑着细眉,某女猥琐地说道,“哟,公子,您摸样好生俊朗,要不小的给你补补?”美男叹气“难为你了,这容,不毁也罢!借过……”摸着腰后的菜刀,女人双眸一眯,嘟嘟嘟跟上“瞧您说的,哪那么坑爹啊?走,回家给你敷些面膜!”
  • 三国蛮汉

    三国蛮汉

    百年三国,群星璀璨。曹操、刘备、孙权,时之豪雄,闪耀千古。然现代青年李蛮降临汉末,煽动小翅膀,扰动风云,令三国更添变数,天下风起云涌,波澜诡异;若刘备取天子,曹操得玉玺,李蛮拥强军,九州大地将走向何方?(感谢起点论坛封面制作组:Moo七夏提供的精美封面!)(新书求点击、求推荐。)
  • 指上染情,娇妻宠宠宠

    指上染情,娇妻宠宠宠

    因为一场错误,她与他纠缠不清。因为怀了他的孩子,她成了他的妻子,本以为他们是各自生活,互不干扰,却不成她被他宠入怀中,爱深入骨,“记得给我生一个足球队。”这男人当她是母猪吗?
  • 不可不知的春季养生常识

    不可不知的春季养生常识

    一到春天,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身体很疲劳,全身没劲,春天易出现的身体不适、上火、眼睛干涩、睡眠不好、肩背酸痛、全身乏力,你身上是不是也有这些问题?这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毛病也挺恼人的。今天请两位专家,来讲讲如何用简简单单的小方法就能让你远离这些小问题!
  • 巅峰信息心理战

    巅峰信息心理战

    二战后的核战阴影下,各国虽然在核平衡理论框架下得到了暂时平衡,但是仍然忐忑不安。为此,他们各自进行了后续研究,发展出信息心理战的理论,并投入实用,从而开启了一个新的战争时代。大势当中,各国竭心尽力,对抗出璀璨的智慧火花,令人惊叹。
  • 仙途神曲

    仙途神曲

    仙道迷途,心欲成仙,屠妖斩神,只为谱一首爱恨神曲;苍天之巅,手握神兵,一句“试问苍天奈我何?”让苍天失色,大地颤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