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3600000029

第29章 生死无常:人生不过是路过(3)

人生的缺憾随处可见,但是事情已然如此,就不要想太多,就算万事按照人们所想进行,仍会暴露出其他的弊端,我们之所以总是不快乐,就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不能随性,有时当我们不去刻意追求什么,不向生命索求什么,不为了什么去给自己设置障碍,只是简单随性地过日子,反而更容易比别人幸福。

一位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哲学家听说了这个故事,感到疑惑不解,他就去问农民当时的所想。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就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是一种最睿智的生活方式,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洪水袭来,妻子和孩子被卷进漩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而这个农民还在山坡上进行抉择,妻子重要还是孩子重要?这显然是愚蠢之极。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人心会越来越复杂,对人对事常会计量很多。其实生活通常都很简单,只是人们用自己的心让它变得扑朔迷离。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人生在世,并没有太多机会和时间抉择,我们只需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随性生活便好。所谓的随性,并不是随便,而是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

既然天赐予了人们这样的形体和生命,也赐予了人们自由生活的权利,所以,千万不要忘记自自然然地去生活,去迎接幸福。

生如寄,死如归:我们只是回到了天上的家乡

不是众生不是相,春暖黄莺啼柳上。

说尽山河海月情,依前不会还怅惆。

休惆怅,万里无云天一样。

——唐·大川禅师《不是众生不是相》

死亡并非是一件坏事或恐怖的事。一位哲学家认为:生活本身是具有某种额外的肯定力量的,即使生活中的不幸不足以被其所包含的好事所盖过,生活仍然是值得一过的。的确,死亡总是每个人自己的,别人不能把其他人的死拿过去,也就是说,死亡是谁也替代不了的,是和别人毫无关联的,可以说,死亡是世界上最私有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只有自己去承担自己的死。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闻死变色,惶惶不安,正所谓:生如寄,死如归。死亡对我们来说,只是我们回到了天上的家乡,而只有你自己知道返回的路程。

人之生必然相伴着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在生的过程中去体验生、沉思生,并在对死的叩问中让自我的生命获得更为长足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生命更加有价值。这一段能忍与洞山良价禅师的公案,恰到好处地揭示了这一点。

洞山良价禅师总是遇到弟子们询问生死的问题。有一天夜里,洞山良价禅师说法,堂内却没有点灯,禅僧能忍问洞山禅师:“为什么不点灯呢?”

洞山禅师听能忍这样问,就叫侍者把灯点亮,然后对能忍说道:“请你到我的面前来。”

于是禅僧能忍走向前来。

这时,洞山禅师对侍者说:“你去拿三斤点灯的油送给这位上座。”

能忍甩甩袖子走出讲堂,边走边思量:洞山禅师的意思,是慈悲于我?还是在讽刺我的贪求?或者还有别的意思?经过一夜的反复参究,能忍终于若有所悟,于是立刻拿出他的全部积蓄,举办斋会,供养大众。

禅僧能忍悟道后,依然在洞山禅师这里随众生活,一过又是三年,三年后,能忍才向洞山禅师告辞。

洞山禅师没有挽留,只是说:“祝你一路顺风。”

这时雪峰禅师恰好在洞山禅师身边,等禅僧能忍转身外出,他就问洞山禅师道:“这位禅僧走了以后,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道:“他知道他可以走,但他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你如不放心,可以去僧堂看看他。”

雪峰到了僧堂,岂知能忍回僧堂以后,就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往生了,雪峰禅师赶紧跑去报告洞山禅师。

洞山禅师说道:“他虽然是往生了,但和我相比,还是慢了三十年。”

从这段公案看来,禅僧能忍责问洞山禅师说法开示为什么不点灯,在黑暗的时候需要光明,这是人之常情,洞山禅师嘱侍者点灯,随顺众情,也是人情之常;但洞山禅师嘱侍者拿三斤灯油送他,这就不平常了。洞山禅师三十年前就到达了无生无死的境界,所以他对能忍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他的慈悲,也可以说是他在讽刺能忍对生命的贪求。

虽然死亡是我们不愿意去接受的,但死亡对于个体而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不可避免的,因为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个体的死亡是人类种族得以繁衍、得以常青、得以永恒的基础和前提,视死如归才是穿透生命的大智大勇。

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死亡是灵魂的归家,这在自然界中是明明可见的,这就是死亡之后乃是新生命的活活见证。

生死乃人生第一大事,“书圣”王羲之在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借庄子言哀呼:“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一步步靠近死亡的终点,所以,不如将死亡看做是最平常的回家,不要过于忧虑。

超越生死:云没有死,只是变成了雨

生来死去空花,死去生来一梦。

皮囊付与丙丁公,白骨断桥随从。

呵呵呵,明月清风吟弄。

——明·无趣如空禅师《生来死去空花》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顺着生命的自然之势来的,年龄大了,到了要死的时候,也是顺着自然之势去的。所以,我们要将生死看透,正所谓“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才是为人的最高修养。众多佛学大师在言及生命意义时,都会告诉世人,只要勘破无常、参透生死,就能随时随地心安理得、悠然自在,也不会被大悲大喜弄得身心俱疲。

然而,我们看看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无论生者或死者,都很难做到勘破生死,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都脱离不了苦海。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一个中年人死于非命。他们的灵魂在去天国的途中相遇,各自说起了自己的不幸。

婴儿对老人说:“真不公平,你活了这么久,而我却等于没活过。我失去了整整一辈子。”老人回答:“你几乎不算得到了生命,所以也就谈不上失去。谁受生命的赐予最多,死时失去的也最多。长寿非福也。”

中年人叫了起来:“有谁比我惨!你们一个无所谓活不活,一个已经活够数,我却死在正当年,把生命曾经赐予的和将要赐予的都失去了。”

他们正谈论着,不觉到达天国的门前,一个声音在头顶响起:“众生啊,那已经逝去的和未曾到来的都不属于你们。你们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三个灵魂齐声喊道:“难道我们中间没有一个最不幸的人吗?”

那个声音答道:“你们全都自以为所失最多,谁受这个念头折磨,谁就是最不幸的人。”

这个故事就是在告诉我们,生死得失也无非是已逝去的和未到来的,都是我们不应过于期待和执著的。

学僧道岫看到同参中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自己既不幽默,又不灵巧,始终不能入门,实在没有资格学禅,便决定做个行脚的苦行僧。临行前,道岫到法堂去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禀告禅师说:“老师!学僧在您座下参学已有十年之久,对禅仍是一点领悟都没有,实在辜负您的慈悲。看来我不是学禅的料,今天向您老辞行,我将云游他乡。”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去别的地方就可以觉悟吗?”

道岫诚恳地说:“同参的道友一个个都已回归根源,而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精进于道业上的修持,但就是因缘不合,未能得道。现在,我的内心深处已生出一股倦怠感,我想我还是做个行脚的苦行僧吧!”

广圄禅师听后开示道:“悟,是一种内在本性的流露,根本无法形容,也无法传达给别人,更是学不来也急不得的。别人是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是两回事,为什么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说:“老师!您不知道,我跟同参们一比,立刻就有类似小麻雀看见大鹏鸟时那样的羞愧之情。”

广圄禅师饶有兴趣地问道:“怎么样的算大?怎么样的算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只能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地问道:“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那它飞越生死了吗?”

道岫听后默默不语,若有所悟。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肉体凡胎的我们正如大鹏鸟一样,永远飞不过生死,但是,作为人类,我们却可以借助思考和反省,参透生死之道,并获得解脱。面对因缘所生、幻化无常的世界万象,有人惶恐不已,结果意志消沉自暴自弃;有人难以负担,就假装忽略现实,醉生梦死;也有人希求能够永远占有一些东西,这种种无谓的作为,只是在让自己受着“苦刑”。要想在这人人必经,人人同样面对的生死无常中清醒过来,超越出去,我们就要“安时处顺”认真地过好每一天,这样自然可以睡得安稳,死得安详

同类推荐
  • 7天告别拖延症

    7天告别拖延症

    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拖延症,这种世纪病症的危害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很多人急于医治,却又在拖拉中一再延误病情。本书正是教你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做更多的事情,学会有效合理的利用时间,让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完成得更出色。作者将告别拖延症这一任务分成7天来做,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管理、高效学习、职场提速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实用并经受过实践检验的方法。只要你愿意,7天,告别拖延症很简单!
  • 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什么是“优质性格“?即有利于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完善程度的个性、习惯。善用之,会让你减少许多主动失误,而做稳、做大一件事;不善用之则可能让你的心中事掉进失败之境。
  •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心态比能力更重要

    生活中眼高手低的人常有,这种人自命不凡,老想着干大事,小事不屑于做。即使做了,感情上老大不情愿,心理上也觉得不舒服、受委屈,对结果也是马马虎虎。有这样心态的人小事肯定也是干不好的,如果连小事都干不好的人,又怎能成就大事业呢?
  •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自己、改变人生。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人一生成败。学习和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重塑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走向卓越,改变命运。
  •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

    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

    本书主要介绍了犹太人经商的智慧和管理经验,例举了大量事例,总结和归纳了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是经营管理者必备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一路走来,最疼不过我

    一路走来,最疼不过我

    虽然多年后,我过得不是自己原本憧憬的生活,但我也感谢上苍,将你带到我身旁。
  • 女性职场浮沉全掌握

    女性职场浮沉全掌握

    你是英语专业八级,有人是英文母语;你是多年管理,有人是多年管理加哈佛博士学位;你有能力,有人比你更有能力,不仅有才还有貌;你优秀,有人比你更卓越,而且还有显赫的家世;要想脱颖而出,成为职场不败红人,谈何容易?职场,弥漫着战火硝烟,只要战斗着,就是你死我活,没有退路,没有别的选择。这里确实没有岐视,但是没有性别优势。不会因为你是女士,就对你谦让。势如破竹,就遭人嫉妒;势单力薄,就遭人排斥。但是,当你翻开本书,掌握职场生存法则,一切都不是问题!
  • 我们都在寻找的未来

    我们都在寻找的未来

    寻找的未来,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这本身就是一道没有答案的题,所以相信自己就行了。
  • 匆匆流年

    匆匆流年

    她总是会梦到那个似笑非笑的男孩。梦醒,已碎。剩下的,只是叹息。偶尔想起,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怨往事已随风。
  • 瀚陵书院

    瀚陵书院

    有人就有学习,有学习就有学生,有学生就有私塾……“嘿!书院的墙怎么能是蓝色的呢?”“你不是最喜欢蓝色吗?”“那么尊贵的蓝色怎么能到处都有呢?换成黄的!!”他是凌子旭,风度翩翩的弟控,幻族的少主,为了长老的占卜来到人界,无意中踏入了阴谋,白浪翻起黑纱落,究竟谁还可以不变本心?他是凌子轩,迷迷糊糊,有他在的地方鸡飞狗跳,千里寻兄,误入险境,从前在哥哥的羽翼下的他,是否可以翱翔苍穹,撑起一片蓝天?她是冷妆,人族冷家二小姐,为摆脱某个无赖,一脚插入深渊急流,不过幸好,她遇见了他。她是一个小葫芦、她是一只仓鼠,她们一个在书院生活闲适,一只窜遍山野农家,当她们遇见他,那千年的心是否能平静如水?
  • 一样花开一千年

    一样花开一千年

    琉禤与宫殇本是天庭最相爱的两个人,在玉帝的恩准下,两人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新婚之夜琉禤火烧了宁水阁,宫殇也因私通魔界被元始天尊带走在诛仙塔中关了几千年,而琉禤也被贬下凡历经二十世苦楚才能找回她的记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琉禤每一世都死在大婚前夕,她从不知道她的夫君是谁,第二十世她遇见了慕容青,还遇见了韩宇,她的命运在二十世能否逆转,玉帝曾说:只要她能在二十世死之前找到她的记忆,她就能重回仙班。此刻,宫殇正在受刑,琉禤的重生之路又将经历什么?敬请期待吧。
  • 妖孽老公的圈宠

    妖孽老公的圈宠

    第一次见面六岁的她叫他姐姐,只要他出现的地方,她永远让自己默默无闻。可是狡猾的狐狸又怎么会放弃到手的食物!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就为了得到在他心中最为美味可口的食物!看着那张一场冷漠的面孔。多年的守候,到最后换来的只是一句不轻不重的不稀罕。像是在心口上狠狠割下一刀,血流不止,疼痛一下盖过了所有的感官,叶曦莲不再看她一眼走的决绝!她知道这次他们是彻底的说再见了!再见永不再见,转身同样桀骜的迈动脚步,离开这里!一切真的要回归平静!
  • 《穿越之魔兽世界》

    《穿越之魔兽世界》

    这讲的是一个穷苦人家的百姓一天不小心掉下悬崖,但他被莫名其妙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就是魔兽世界,看他如何在魔兽世界呼风唤雨
  • 女性生活指南

    女性生活指南

    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女性一生中要经历月经初潮、婚恋、生孕等直至更年期和老年期,无论从医学生理还是从心理上来说,女性的每个时期都面临各种健康问题。
  • 九天武魂

    九天武魂

    天榜十杰之一的鬼才因逆天而陨落,于一日后附体重生,化为废柴公子秦楚,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这是一个武魂繁衍到巅峰的世界!少年自此上战碧落,下踏黄泉,成就万古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