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8400000015

第15章 主和(1)

20、睚眦必报

俗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张浚这边刚罢相,那边台谏官们就蜂拥而上,纷纷给高宗上奏章,议论张浚,说他主政期间,做得如何如何不好,犯了哪些错误,给国家造成怎样损失,目的就是要让高宗严惩张浚。

张浚是个怎样的人?高宗自然心里有数,可是舆论影响又不能不顾及。

在这个时候,赵鼎站了出来,尽管张浚在与赵鼎共事时候,双方因意见不合,有过矛盾,甚至赵鼎一气之下,还了辞职。但两人都是对事不对人,个人感情很好,赵鼎之所以受到重用,是与张浚的大力举荐分不开的,就拿这次他成功复相,也是张浚在否定了秦桧之后,高宗不得以才重新启用赵鼎,张浚对此也默认了。

可以说,没有张浚,就没有赵鼎的今天。

现在到了张浚受人攻讦,命运堪忧的时候。赵鼎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为了给张浚求情,赵鼎联络了一帮与张浚要好的同僚,大家商议一起到高宗面前为张浚求情。赵鼎没有忘记把身居要职又是皇帝面前红人的秦桧叫上。

秦桧真的能抛掉个人私怨,站出来为张浚求情吗?

恐怕办不到,他还没有达到这种超越自我的境界!

在朝堂上,赵鼎和张守当面向高宗奏请宽大处理张浚。两个人是费尽口舌,说到最后是口干舌燥,把张浚对国家有功的事情都说遍了。

自始至终,秦桧是一言不发,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

这叫因果报应,以牙还牙,你张浚不是在背地里给我下刀子吗?今天我也给你来个“袖手旁观”,坚决不替你说情,皇帝把你贬得越远越好!秦桧心里在这样想。

怨怨相报何时了?秦桧应该看开点了!

尽管有赵鼎等人的极力说情,但迫于舆论的压力,高宗最后还是将张浚贬为秘书少监分司西京,住在永州。

秦桧拍手称快!

张浚被贬了,秦桧的上司变成了赵鼎。

赵鼎这个人一向讨厌秦桧,认为他比较阴险狡诈。当然,由于两个人没有一起共事过,赵鼎对秦桧的了解只局限于社会上的一些传言。

这样的了解很不全面。

等到了两个人真正共事时候,秦桧唯张浚是从,作为枢密使,待遇与宰执一样,秦桧不是没有独立行事的权力,但为了与赵鼎保持高度统一,秦桧没有做过任何违背赵鼎意愿的事情,即使意见不和,秦桧也坚决服从赵鼎的决策。

有这么一个听话的下属,赵鼎对秦桧的印象开始转变了,由当初的讨厌鄙视,到后来的深信不疑。

或许是性格的原因,或许是斗争形势所迫,秦桧往往太过于在意个人恩怨,特别是对张浚、黄龟年这些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秦桧有一种睚眦必报的心理。

我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行付出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代价。

报复!报复!

为了报复张浚,秦桧利用自己与赵鼎日益增进的感情关系,找了个时机对赵鼎说:“皇帝本来是打算用你的,可是张浚从中阻扰。”

秦桧说这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挑拨离间,告诉赵鼎,你别傻啦吧唧的帮张浚说好话了,他背地里没少算计你。

如果这话放在赵鼎与秦桧刚共事那会儿,打死赵鼎也不会相信,张浚会是那种人。

可是现在不同了,赵鼎十分相信秦桧,在他眼里,秦桧是一个老实厚道,忠于职守,知书达理之人,他说话,不可能有假的。

赵鼎把秦桧想得太厚道了!

有了秦桧中间插这么一刀,赵鼎和张浚原本只是政见不同,私交很好,现在却产生了一层隔膜。

从此赵鼎就再也没有为张浚说过什么好话。

这招好使,好狠!

当秦桧在一步步逼近相位的时候,在金廷那边,挞懒却在策划一次行动。

什么行动?就是废掉伪齐皇帝刘豫!

刘豫的槽糕表现,让金人失望极了,当初立他为帝的时候,原本要通过他来达到一步步吞噬大宋的目的。

十年,弹指一挥间。

十年过去了,伪齐在金的强力支持下,不但没有吞噬大宋,反倒一次次被大宋打得落花流水。

伪齐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价值的皇帝,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废了刘豫!这样的呼声在金廷不断高涨。

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挞懒、兀术亲率大军开进了汴京。

一条消息迅速在汴京传开:刘豫下台了!

刘豫让鄙视的地方就是,能组织三十万大军进攻大宋,但面对金军,却一点抵抗的意思都没有,乖乖就范。

这样的傀儡皇帝,有谁能瞧得起!

在金人那里看不起,在宋人这里也看不起,让两面都看不起的皇帝,活得多失败。

伪齐倒台了,他所控制的土地怎么支配?

金廷内部又起了争端,主和的挞懒主张把这些土地归还给宋,而主战的兀术等人主张把这些土地据为金有。

这是大宋拱手送给我们的土地,怎能再还给他们?不少金廷将领不明白。

争吵、斗争不是宋廷的专利,在金同样反复上演。

也就在这时,金著名的将领粘罕在郁闷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志在灭宋的金将,创造了很多丰功伟绩,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他的残暴让宋人记忆犹新。在宋,粘罕就是野蛮残暴的代名字,从皇帝到百姓,对他这个既恨又怕。

他的死对金是损失,对宋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当粘罕的死讯传到临安,高宗兴奋得手舞足蹈,掩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秦桧等人说道:“金人如此的暴虐,不灭亡,还待何时啊?”

秦桧听明白了高宗的意思,马上奏道:“只要陛下积累德行,一定会有中兴的时候!”

以德服人,儒家思想精髓。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慢慢的积累力量,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实现中兴是个远景规划目标,重在从自身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实际做起。

高宗觉得这话有道理,感慨到:“中兴固然是需要时间的,但现在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实现志向。”

难得明白一回啊!

高宗与秦桧在实现中兴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长远规划,稳步推进,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急于求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忍辱负重,与金签订议和,实现政局稳定。

这个想法能得到金的认同吗?

21、重登相位

绍兴七年(1137年)十二月,王伦从出使金国归来,给高宗带来一个好消息:金人答应归还徽宗的梓宫及皇太后,还答应把河南归还给宋。

这是真的吗?不会再做梦吧!金人啥时候变得这么仁慈了?高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议和的事情有门喽!

好幸福呦!

咱们大宋今儿个真高兴,高兴,真呀真高兴!

为了不得罪金人,高宗急忙命令边关的官员,不得再派人越界到金那里招降人员,违令者军法处置。

为了议和大事,不采取点非常措施不行啊!

金人终于肯议和了,机会难得啊,得马上安排个人专门负责与金议和的事情,这人选啊,不用想,非秦桧莫属!

抓紧给秦桧提拔到宰相的位置!

官职低了,金人不答应啊!

高宗把议和当前最大最迫切的事情,战争已经过去,和平即将到来!

这个岳飞啊,满脑子竟是恢复中原那点事,这不,这边王伦刚从带回来议和的好消息,他那边又要求增加军队?要说他什么好呢,怎么就不能解放解放思想,在对金态度上与皇帝保持高度一致呢?在高宗铁了心要议和的时候,提出增加军队,意图何在?北伐还是叛乱?

高宗心里不明白不自在不高兴。

别理他,议和的事才是最要紧的。

高宗的快乐就是秦桧的幸福,在金人的有意无意帮助下,他又重新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宰相位置。

挞懒真够哥们!

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高宗任命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时隔六年后,秦桧再一次站到大宋历史的最前沿,同时也是风暴的中心。

他能胜任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宰相角色吗?

时间会给出答案。

话说这秦桧复相后,为了不辜负高宗的殷切期望,尽早与金达成议和,迎回徽宗的梓宫和皇太后,可谓是煞费苦心,反复研究议和方针策略,怎样才能让宋金双方都满意,不至于发生分歧,产生战争。这些问题,把秦桧折磨得坐立不安,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真是一个敬业的人啊!

这挞懒也确实有议和之心,给足了秦桧这个铁哥们面子。

秦桧在三月复相,挞懒五月就派使臣来了。

够秦桧忙的了!

大宋人好客,外来者都是客,更何况来的是金人,高宗的贵宾,接待上不能有半点马虎。

秦桧是宰相,不但要帮着高宗处理国家大事,这来了客人,吃喝拉撒睡,也得他一手安排。

金使来了,照例要住在驿馆里。人家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为了尽地主之意,也为了讨好金使,让他回去向金廷好好的美言几句,让金人感受到宋的一番诚意。秦桧专门给金使安排一个馆伴,就是陪吃陪喝陪玩陪乐的差事,就相当于现在接待办主任。

这吃喝玩乐的美差让谁干好呢?

秦桧一挠头,首相想到了吏部侍郎魏矼。这个人擅长吃喝玩乐,让他当馆伴,准能把金使陪好。

就这么决定了,让魏矼作陪。

要是一般人,找这机会还找不到呢,倒不是为了吃点喝点玩点乐点,这是个难得升官机会,如果把金使陪好了,皇帝一高兴,能不给提个职加个薪吗?

好机会,魏矼要抓住了啊!

本以为魏工接了这个没差,肯定乐坏了,谁曾想,魏矼不买这个帐,他说什么呢,说:“过去我任御史的时候,就曾明明白白的和你说过,议和不对,现在我不能陪金使。”

听了这话,秦桧很纳闷啊,议和多好啊,和平了,稳定了,老百姓安居乐业,咱们这些当官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以有多余时间干点富国强民的大事了。他想不通,就问魏矼:“为什么不支持议和呢?”

魏矼也一肚子困惑,议和有什么好的啊,为什么高宗和秦桧这么坚持要议和呢,徽宗和钦宗不就是因为坚持议和,而落到今天这等凄惨地步。

秦桧这么一问他,魏矼也就把自己对时局的分析判断跟秦桧说了,他说你看当前,金人内部不和,矛盾重重,实力削弱了不少,而我们这边呢,已经从靖康之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军队打了很多胜仗,战斗力显著增强,又有岳飞、韩世忠等这样作战勇猛,复国心切的将领,被金占领地方的老百姓不满金的残暴痛苦,纷纷要求咱们北伐,可以说,现在是恢复中原的最好时机。金人之所以提出议和,那是他们的缓兵之计,他们知道现在打不过咱们大宋,所以先用议和这招来麻痹咱们,让咱们放松警惕,疏于防备,等他们做好战争准备,咱们就等着挨打吧。

秦桧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他也知道魏工说的有道理,可是高宗一心要议和,谁也甭想拦住,作为忠于高宗的宰相,不能不竭尽所能为皇帝服务。既然皇帝要议和,那就把议和事情做好,尽量不出差错,确保让皇帝满意。

但秦桧不能把这些话跟魏矼说,现在谈的是议和的事情,不是谈别的事情的时候,说多了,传到高宗那里,自己的官恐怕又保不住了。现在朝廷上的一些人,就喜欢找这样的言论,以此向皇帝打小报告,来达到弹劾谁的目的。

那应该怎样来回答魏矼的话呢?秦桧脑子一转个,就说:“你呀,真是用智慧来揣测敌人,而我呢,则用真诚来对待敌人。”也就是说,你魏矼是对敌人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而我秦桧呢,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敌人。

世间自会有公道,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秦桧的意思是说,我用真诚的心去对待他感化他,他也一样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回报我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金廷那边,别人不好说,挞懒他还是知道地,是个讲究人,不会把我秦桧往死里坑!

秦桧知道是这么回事,人家魏矼不知道是咋回事啊,谁知道你和挞懒关系怎样啊?就是秦桧说了,人家也不信啊,还要给你扣个帽子,说你秦桧是奸细!

魏矼觉得秦桧说这话,有点太傻了吧,看问题太简单,把金人想得太仁慈了,有必要提醒他一下,他对秦桧说:“你真诚对待敌人,恐怕敌人未必这样真诚对待你啊!”

事实上,是他把秦桧想简单了。

秦桧没辙了,不能强人所难,再说,你不去,争着要去的人有的是。

换人!

六月,金使朝见了高宗,没谈什么实质性内容,只是把金廷议和条件又重复了一遍。

朝廷上一些人极力反对议和,一时间朝上朝下议论纷纷,认为金人不可信,议和一定会误国。

高宗这时候又气又急,气的是,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老子白养活你们了,竟然在这个时候跟我唱反调,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急的是,他很想趁热打铁,把议和事情定死了,怎么划界?每年拿多少岁币?商量一下,就签订协议算了,别拖得太长,夜长梦多啊!

怎样才能平息舆论,使议和快速完成呢?

高宗打算治那些散布反对议和言论的人罪。

宰相赵鼎认为不可,并为高宗支招说:“陛下您和金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之所以委屈自己和金议和,就是为了迎回先帝的灵柩和母后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想法。群臣之所以反对议和,是了保住陛下您的地位,是出于一片忠心,不能成为治罪的理由。建议陛下您啊,跟大臣们说明白了,此次跟金人议和,就是出于亲人的缘故,如果先帝的灵柩和母后能够返回,即使金人背弃盟约了,我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赵鼎用这招算是一举两得,既避免了爱国大臣们因反对议和获罪,又给高宗找到了议和的合适借口。

这个建议我喜欢!高宗很满意。

按照赵鼎的建议,高宗对大臣们说:“先帝的梓宫,既然金已经答应归还了,即使等上个三两年也无所谓,关键是太后年龄大了,在那边受苦受难,我很惦念她,想早点见到她,因此我不怕委屈自己,降低身份,只希望这议和啊,尽快完成。”

同类推荐
  •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究竟为何能在文人辈出的宋朝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究竟好在哪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否一如世人所称颂的那样完美?她又为何会在三年后另嫁他人,又在短短数月内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婚?借助诗词路过人生,透过人生品读诗词。人物故事与诗词品鉴结合,360度无死角、全解析千古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人生!
  • 粟裕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粟裕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毫不夸张地说,粟裕的作战指挥艺术,在这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发掘粟裕作战指挥艺术这一丰富的军事宝藏,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人民解放战争,准备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一代名帅名将兵法:粟裕兵法》的写作过程中,参阅了研究粟裕作战指挥艺术的大量论文和回忆录,并得到了许多老首长和有关专家的指教。
  •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
  • 拿破仑传

    拿破仑传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以史实做基石,以想象为补充,描述了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一生,细腻刻画了他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及其辉煌的军事成就,再现了他由炮兵少尉到法兰西帝王,乃至最后在囚禁地去世的传奇经历,穿插了一代战神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将拿破仑的个人魅力与文治武功展现得淋漓尽致。《拿破仑传》在1925年首版后,很快风靡全世界,并荣登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二位,此后几十年长销不衰,被称为“影响历史进程的书”。《拿破仑传》是根据德文原文翻译出版,是最新,最经典,最忠实于原著的权威译本。
  •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由明华锋著,作为一本二战将军山本五十六的传记,分章节介绍了山本五十六的童年时代、海军军校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航空兵战术思想形成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也涵盖了山本五十六的家庭生活和意外身死,以及对太平洋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作者以鲜活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二战中的知名将领,点评名将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历史性与趣味性并存,《山本五十六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倾国倾城之冷玥郡主

    倾国倾城之冷玥郡主

    穿越怎么也得弄个王妃当当,她倒好,天天调侃捉弄身边的暗卫,喝醉了还预想勾引,然而......差点引火自焚。她的暗卫是个面瘫,看起来纯纯的,但内心绝对腹黑,只是他这一面隐藏很好,很少表露出来,被女主无意引诱出内心邪恶分子,那个面瘫的暗卫不复存在。......他对她说过:我是你的。他对她说过:无论天堂地狱,必定生死相随。再次相遇,他面无表情,冷冷的看着她,说道:“早知道你是不知羞耻之人,就不该出手救你,给自己徒增恼人桃花”最后还把她送给另一个男人!......他给她绝世恩宠,她不屑一顾;他给她希望,为何却亲手毁灭希望?
  • 异世屠道

    异世屠道

    穿越的程序员变成了陈旭元,在大新朝丰元初年,悍然点燃了惊天的烽火。他本以前代武神为偶像,却学得心狠手毒,摇身一变,杀心四起,毁儒灭道,他……居然变成了那个时代修道者望风而逃的魔头。穿越者的宿命,是破坏平衡,还是维持空间合理?==============看腻了特种兵/医生的穿越了么?
  • 我当皇帝那些年

    我当皇帝那些年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推倒母仪天下的皇后,摘掉童子鸡的帽子,然后再酒池肉林,大开无遮大会。爱江山,更爱美人,天下美女尽收后宫,这是他最伟大的理想。
  • 台湾海防档

    台湾海防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天魔君

    乱天魔君

    神,魔,妖,仙,冥,凡世间六大种族,千万年前的天道之争,六族尽出,争夺天道。六大种族死伤惨重,最终以仙帝,魔君陨落,魔界破碎收场,天道由五族帝尊共同执掌。千万年后,一个来自神界边缘的复仇之子,弃神,成魔,以魔界帝族血脉。乱九界,创魔界,成就魔界第九魔君,世人称乱天魔君
  • 暖婚新娘

    暖婚新娘

    田歆化作小白羊滚回了竹马聿修白的身边,跟他来了个闪婚!这婚后就从冰山男化身超级暖男,从男神转化成男神经的家伙,到底哪根筋搭错了?看着只穿了一条内裤在她面前晃来晃去的聿修白,田歆咬牙切齿。“聿修白你自重,老娘忍你很久了!”某男邪恶一笑,立刻躺到她身旁,“甜心别忍了,姿势已摆好,请君品尝。”……你还能更不要脸一点吗?
  • 政治学

    政治学

    书在系统总结已有政治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和评述了现当代许多国内外学者在政治学方面的一些重要学术观点,对国家形态、政治权力、政党政治、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民主、政治文化等政治学核心范畴作了较为深入并富有新意的分析和阐述,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政治学科发展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和规律,使抽象的理论更贴近中外政治发展的现实。本书作为复旦版MPA(公共管理硕士)系列教材之一,既可作为MPA课程的基本教材,又可作为大专院校政治学专业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的本科和专科的专业教材。
  • 落世星辰

    落世星辰

    星辰,至高无上!星辰,光芒耀世!星辰,无可替代!···········即便陨落世间,他依然是星辰即便被尘埃淹没,他依然是星辰即便他如丧家之犬,即便他被卑贱的血肉所屈辱,也改变不了,他曾是星辰的事实!他是星辰,他永远是星辰即便落世,他依旧光芒耀世,至高无上!沐阳,一个如星辰般的少年他,就是星辰无可替代!
  • 我痴这一世

    我痴这一世

    又一次,外出务工,人生几何,金钱几许,且看《我痴这一世》你看到了感受到了想到了些什么呢,能说说吗
  • 清君侧:你的爱是毒

    清君侧:你的爱是毒

    昔日年少,她无忧无虑,整个家族试她如珠如宝;昔日年少,他在刀剑中打滚,只是被人忽视的小皇子。彼时,他立奇功,率兵攻打大周,凯旋而归;彼时,她的至亲皆离她而去,单纯无忧,原来远远不能保护自己。他与她的相见,他为她,她却为——报仇。一句句的“我爱你”,一句句的“我恨你”到底哪句才是你的真心话?她步步紧逼,却越陷越深;他步步忍让,却越爱越殇。原来,她早就不是他眼中的单纯少女;原来,他早就不是她心中的青涩少年。当秘密一步步揭开,当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被人欺骗时,她是否还能接受这个世界;当真相渐渐靠近,他们,是否能一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