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8400000014

第14章 等待(3)

向来就胆小的高宗怕了,在赵鼎等人的建议下,草草地完成了亲征,没敢继续前行。

打伪齐的军队,宋军向来占有优势。

但刘光世、张俊等将领面对来势汹汹的伪齐军队,变得胆怯了。张俊要放弃盱眙,刘光世要放弃庐州。

一对胆小鬼!

幸好这个时候宰相张浚态度坚决,在他的坚持下,高宗明确要求各路军马,必须严肃军纪,不得擅自退兵。

在张浚的指挥调度下,刘光世硬着头皮和伪齐的军队开了战,他的部将王德、郦琼打败了伪齐军队,同时,杨沂中、韩世忠、岳飞等路军马也打败了敌人。

在宋军的强力抵抗下,三路伪齐军队落荒而逃。

伪齐真的是不行啊!此番受到宋军的重挫后,一蹶不振,再也不敢轻易南侵了。

自此,大宋外部局势趋于稳定了,大规模的攻守战争告一段落。

剩下的时间,高宗开始专心与金议和了。

19、结怨张浚

绍兴七年(1137年)正月,高宗从出使金国归来的何藓那里听到父亲徽宗和宁德后的死讯,当场失声痛哭,此时徽宗已经死了一年零八个月。

迟来的噩耗,让高宗悲痛不已,他穿着孝服向东北方向遥祭徽宗。

落叶归根,父亲的根在大宋,梓宫却在金。

儿子不孝啊,活着的时候,没能把你救出来,养老送终,死了以后,也没能及时让你的尸骨入土为安。

高宗在深深的自责。

我发誓一定要通过议和,来要回父亲的梓宫!高宗下定决心。

该是秦桧出力的时候了。

在知道死讯的当天,高宗就把秦桧任命为枢密使,待遇和宰执一样。

距离宰相只差一步之遥了!

享受着宰执的待遇,却行使不了宰执的权力。

心里痒痒啊!

伪齐军队被打败之后,按惯例,朝廷要进行总结,论功行赏,对作战不利的,还要进行惩处。

刘光世虽然打败了伪齐军队,但是他在整个战争的表现很不好,消极应对,临阵退却,甚至一度放弃庐州,影响恶劣。引起张浚的极大不满,他建议高宗,罢了他的官,收了他的兵权。

张浚的建议一提出,与他不和的赵鼎,马上表示反对。

现在局势平稳,战事减少,防备武将的思想又在高宗脑里浮现,所以,在对待刘光世的问题上,高宗觉得可以借机收了他的兵权,因此,就同意了张浚的建议。

赵鼎的反对无效,很是愤懑,自从张浚拜相以来,自己在皇帝面前说话,明显的不好使了,皇帝处处听张浚的,感觉自己被皇帝疏远了。

与其压抑着自己,不如干脆辞职算了,眼不见心不烦。

赵鼎就提出辞职了,高宗知道两个宰相矛盾较深,留下赵鼎,对谁都不好,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赵鼎的请求。

刘光世也很自觉,听说皇帝要罢自己的官,赵鼎为了保自己连宰相也辞了,心里这个不好意思啊!

这事整的,因为我这档子事,把人家赵鼎给拖累了,为了不再拖累别人,我啊主动点,自己上奏把兵权解了算了。

经刘光世主动申请,高宗批准,这兵权就算解了。

高宗心里踏实不少。

战乱时期带兵,和平时期把兵权上交,自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就是大宋建立以来实行的军事制度。

不过,从靖康之难以后,由于战事不断,武将带兵打仗一打就是十几年,将兵之间形成了默契,将领在军队里培养了一批人脉,在士兵中树立起了威信。甚至出现了“岳家军”这样的称呼。要知道,军队是谁家的啊,都是赵家的!怎么姓岳了呢?高宗心里很是疑惑不安?只不过,战事未完,高宗还要依靠武将们为他出生入死。不能急于收兵权,避免将领起疑心,出现叛乱。

刘光世主动上缴兵权,是个好榜样!

收了刘光世的兵权,谁来领导这支军队呢?

高宗这时候很赏识岳飞,把他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想让他和秦桧组成一武一文执政班子,作为他的左膀右臂,来维护他的统治。

有了这两个人在,大宋的根就扎稳了,谁也别想撼动。

金军来了,有岳飞抵御;金使来了,有秦桧接待。

现在缺少的就是岳飞在高宗面前表露忠心,因为高宗吃不准,岳飞到底忠不忠于自己?

岳飞每次朝见高宗,讲的都是光复中原,收回失地,还都开封,迎回二帝。

从来没有明确表态:誓死效忠高宗皇帝!

没有这句话,高宗心里没有底啊!

再说了,岳飞说迎二帝,可二帝回来了,我赵构该去哪呢?

岳飞只顾研究复国大计,却忽略了皇帝个人利益。

人都是自私的,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自觉的就把个人利益放到了国家利益之上。

高宗也不例外。

在没摸透岳飞的底牌前,高宗还必须倚重岳飞。

为了激励岳飞,高宗在岳飞入朝觐见的时候,就当面答应把刘光世的军队交给岳飞指挥。

岳飞这个高兴啊,一个带兵打仗的军事将领,最高兴的事情当然要属兵权扩大,统领的部队多了,打起仗来,也就更有底了。

但是,岳飞毕竟是一介武夫,只重视军事战术研究,忽视了领导科学,他天真的以为,高宗把刘世光的军队给他,就是让他好好打仗,挥师北上,匡复祖业。所以,他兴匆匆的起草一份北伐计划,呈送给高宗,算做报答高宗的恩宠。

高宗要的是这个吗?不是,他要的是岳飞那颗忠心,那颗忠于自己的心。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高宗失望了,犹豫了,在处理这个问题上,他想听听另一个重点培养对象枢秦桧的意见。

自赵匡胤建宋以来,走的一直都是崇文抑武的路子,秦桧是通过科举考试爬上来的文人,对武将向来没什么好感,在他看来,武将的兵权宜少不宜多,特别是岳飞这样战无不胜武将,给他太多的兵权,一旦有异心,试问南宋哪个将领能敌?

我们现在讲岳飞是如何如何的忠心,可是在当时那种乱相之下,谁又能把谁看得透彻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站在今天的这个高度,来看待历史,当然有一千个理由赞扬岳飞,有一万个理由贬低秦桧。

如果换做你是秦桧,在当时那种情景,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越是岳飞这样的常胜将军,越是需要提防。

秦桧建议高宗分配军队支配权时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合并军队,让一个人统帅过多的军队,容易造成拥兵自重,失去控制,古往今来,前车之鉴举不胜数。

这话说到了高宗心坎上。

看来只有秦桧最了解我的心啊!高宗啧啧赞叹。

兵权不给岳飞,那让谁来领导这支军队呢?

由于秦桧没带过兵,不了解军队内部将领之间的关系,所以在高宗征求意见时,秦桧提议王德为一把手,郦琼为二把手,毕竟都是刘光世的部下,对军队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两人对伪齐战争中表现突出,从直觉上认为应该是这两个人,秦桧与这两人不接触,不可能知道他们之间有矛盾,而且他作为枢密使在张浚领导之下,他只是提点个人意见,只供参考,分量不重。

而在这件事上,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张浚,由于他对伪齐战争立了大功,高宗很信任他,军事上的事情一般都听他的。张浚本人也认可让王德当一把手,郦琼当二把手。

张浚在处理这件事情上,还征求了岳飞的意见,岳飞因为这个军队没划归他,心里肯定不满,所以,他就认为王德、郦琼有矛盾,不能把这支军队领导,言外之意就是除了我岳飞,谁也领导不了这支军队。

张浚根据岳飞等人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王德任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派吕祉去监督他们,实际这吕祉是张俊的安插的心腹,他把这支军队控制在了手上。

高宗一直对张浚比较信任,他提的处理意见,高宗也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

祸根就此埋下。

王德和郦琼最终矛盾激化,吕祉处置不当,导致郦琼带四万大军投靠伪齐!

刚刚振作的宋军,又遇到一次大的挫折。

我那四万精锐部队啊!高宗气得直跺脚!

大宋有严格的责任追击制度,官员们也很有自觉性,犯了错误,不要皇帝说,自己就引咎辞职了,不像今天的个别干部,犯了错误,能掩盖就掩盖,掩盖不了,就找借口推脱,推脱不了,就赖着不走,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没办法,暂时回家休息,等风平浪静,找个机会东山再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古人给你们树了个榜样啊!

郦琼投降伪齐,这事根源在张浚,是他一手处置的,而且他是从增强个人权力角度来做的安排,属于严重失职行为,要承担责任。

而秦桧虽然是枢密使,但没有决策权,只是提点意见,采纳与否是张浚的事情。也不存在秦桧背后使坏的可能,关于王德、郦琼的使用问题,张浚自己也是认可的,皇帝在军事问题上,信任张浚的程度要高于秦桧。

张浚知道自己犯了大错,别等着皇帝追究了,自己主动提出了辞职。

张浚罢相了,心情不大好,一肚子气只能撒在秦桧身上。

因为秦桧提出过任用王、郦二人的意见,张浚就认为这是秦桧在故意坏他,暗地里捣鬼。

秦桧真的这样做了吗?处理意见是你张浚自己提出的?怎么埋怨起别人来了!

这不是明显的气急败坏,无理取闹吗?

高宗罢了张浚的相,但没把他彻底否定了,还很相信他,在继任者问题上,专门征求了他的意见。

高宗问:“你辞职了,谁可以代替你啊?”

张浚沉默不语。

高宗问:“秦桧怎么样?”

张浚说:“和他在一起共事,才知道他的阴暗。”

高宗所:“那就用赵鼎吧。”

眼看就要煮熟的鸭子,让张浚给搅合走了。张浚心想,我下台了,你也别想上了,他背后摆了秦桧一刀。

杀人不见血!好刀!

同类推荐
  •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世间曾有李叔同:弘一法师绚烂至极的前半生

    旨在解读李叔同的前半生(以1918年出家为界)所经历的人生故事。作者秉承严谨的创作态度,在保证细节均有出处的前提下,进行通俗的表达,让喜欢李叔同的读者了解这位艺术奇才是如何造就的。李叔同在其人生事业达至巅峰时,忽然归于平淡成为苦行僧,让很多人惋惜。他的故事是写不尽的,也是读不完的。
  •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晋江当代著名文艺家述评

    本书对在全世界各地的晋江籍文化名人、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活动进行系统的评价。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是一代大师梁实秋最经典散文作品集,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梁实秋自传,由其生前关于自身生平的经典文章辑录而成。在书中,他一改平时幽默、诙谐的文风,用细腻而又真挚的语言深情回忆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包括儿时的家庭生活,清华八年的求学生涯,赴美留学的学习经历,全景展现了一代大师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轨迹,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文化习俗。志满中年,立志交游,他写下赴台前后的见闻、感想和游历;离开故土,家国之思,他回忆人生最重要最快乐的时光,对故友至亲的深切缅怀,饱含浓郁的怀旧情调和人生哲理,让读者看到梁实秋闲散恬淡、幽默风趣外表下更真实、感性的一面。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年来,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
热门推荐
  • 古龙文集:猎鹰·赌局

    古龙文集:猎鹰·赌局

    每一次紫烟燃起都会有一个名人被杀,但这些人却互不相识。一连串的凶杀案牵出一系列疑点,看似毫无联系的案件背后竟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一场看似胜负已定的赌局竟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大赢家,成了一环套着一环的局中之局。
  • 国师大人笑一个

    国师大人笑一个

    她,21世纪法学医天才,因研究毒术遭反噬而死。他,表面是圣洁谪仙的国师大人,受尽人人尊崇,总含怜悯之色,慈悲为怀。穿越而来,丑陋非凡,她一双秀手谱写一段风华,一手平定天下,一手炉火纯青的毒术毒死排排白莲花,翻手覆云,且看她毒妃是如何玩转天下,撕破白莲花,调戏高冷美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甜蜜的水晶糖

    tfboys之甜蜜的水晶糖

    他们喜欢上了同一个女生,一个是命中注定,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远远陪伴。上天总会眷顾有爱的人,经历了许多他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能够相伴一生的人。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 谈婚论价

    谈婚论价

    她不拜金,但她的每一场婚姻却都是待价而沽。第一场婚姻,三年活寡换妹妹出国。顶着有夫之妇的名头,却被峂城皇太子一眼看中,从此步步紧逼,为得到她,甚至不择手段。第二场婚姻,她顶着季家少奶奶的名衔,却受尽婆婆和小姑的刁难;却在无意中知道老公非自己不娶的真相……
  • 极品下堂妻

    极品下堂妻

    若深爱一个人便会付出一切即使被伤的体无完肤也会奋不顾身的去爱如飞蛾扑火般炙热一个痴情的女人爱上一个无情的男人展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 太虚游

    太虚游

    无尽虚空,生命的源头这是多么美丽的星空,即使在美丽也有毁灭的一天。
  •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佛心领悟:领悟佛学中的人生智慧

    即心是佛。佛心是什么?佛心就是佛的一切,或者说是佛的精神、要旨。佛心并不仅存于寺院中,更存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本书共分八章,分别是佛心是放下,佛心是宽容,佛心是智慧,佛心是无欲,佛心是平常心,佛心是慈悲,佛心是力量,佛心是随缘。每一章下均设若干节内容,每一节下分“佛陀格言”、“佛学故事”、“佛心领悟”、“佛心慧语”、“佛林百科”等板块内容。本书通俗易懂,抛开了那些令平常人难以读懂的佛学理论,很好地阐释了“佛法本平常”这个主题,使读者可以无障碍地理解佛理、感受佛法。以一颗佛心去看待人间万相,怀一颗佛心去做人做事,你就是佛。
  • 紫薇青春馆

    紫薇青春馆

    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流氓兔仙儿
  • 我的阴阳路

    我的阴阳路

    晴天一声霹雳,我出生了;天生阴阳命,三岁克父,五岁克母,从此我便成了孤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身上发生的怪异事件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