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5600000003

第3章 典籍名著流传千古内容博大精深的《周易》(2)

《三国志》分别记载了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的历史,书中所记历史起于魏文帝黄初元年,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共60年,作者为晋代的陈寿。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不仅书中的史料真实可靠,而且文字也很优美,读起来非常有趣。后来,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从中吸收了不少灵感。

其实,史书并不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细细品味,我们同样能从阅读“前四史”的过程中体会到许多乐趣。

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史”

我国的历史书有很多,虽然同样是记载历史的书籍,但每本书的语言风格和成就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史书的内容写得比较呆板,但书中记录的历史真实可信,有些史书专门记述一些名人的传闻逸事,读起来虽然有趣却未必是真的……如果你想要读内容相对更为可靠的史书,最好选择被官方认定的“正史”之书,如由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指的就是二十四本史书,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二十四史”基本上是用统一的体例编写而成的,叙述的时间从《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的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四千多年。这二十四本史书内容丰富,基本上包括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由于精力有限,这二十四本正史之书我们未必能全部看完,因而只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相比于野史、杂史等史书,正史的内容相对最为可靠。这主要是因为编写正史一般都能得到国家的支持,因而可以参考的材料多而全面,编写正史的学者也多是当时一流的专家,这在根本上保障了正史的质量。所以,如果想要掌握可靠的史料,还是应该多读读正史。

《新五代史》与《旧五代史》

纵观“二十四史”的所有书目,一般每个朝代的正史之书都只有一本,可其中却有两本《五代史》,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两本书中有一本是由政府成立的专门编书机构编写的,另一本则是著名的文史学家欧阳修独自编写的。后人为了将两本书区分开来,就分别叫做《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

宋朝建国后不久,以薛居正为首的政府编书机构编写了一本《五代史》,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旧五代史》,书中主要记述的是“五代十国”的历史。因为是官方修史,资金比较充裕,掌握的资料也比较丰富,这本书前后只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正是因为编写太快,书中记述的历史存在着一些不准确的地方。

六十多年之后,欧阳修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查漏补缺,自己又重新编写了一本《五代史》,现在所说的也就是《新五代史》。《新五代史》虽然在史料价值上不如《旧五代史》,但在其他方面却要优秀得多,全书文笔简洁,叙事生动,不仅纠正了《旧五代史》中的一些错误说法,而且还补充了一些新鲜的历史材料。在欧阳修去世后不久,朝廷就下令命他的家人献上史书,然后藏进国家图书馆。

新旧两本《五代史》相比而言,后人普遍认为欧阳修编写的《新五代史》要写得好些。这不仅是因为欧阳修本身是个文学家,善于写作,还因为人们比较赞同欧阳修的历史观点。到了金章宗时期,欧阳修的《新五代史》逐渐代替了《旧五代史》。

治世参考书《资治通鉴》

阅读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能让我们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少走一些弯路。一代伟人毛泽东就特别喜欢读书,他尤其喜欢读《资治通鉴》,前前后后读了17遍。其实不止是毛泽东喜欢读这本书,自从这本书问世之后,历史上有名的帝王将相和一些有志文人都争相阅读,并给予它很高的评价。

《资治通鉴》的主编为北宋时期的文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同时参与编写的还有当时的很多学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前后共用了十九年的时间,才最终编成了这本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有二百九十四卷,约有三百多万字,书中所记历史跨中国16个朝代,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整套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这些内容全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排列,所以虽然记述的事情很多,但显得很有条理。

书中记载了很多历史的经验教训,讲述了很多治国方面的道理,给后人提供了借鉴和警示作用。如书中写了很多皇帝,有些皇帝勤政爱民,懂得任用贤臣,所以就能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而有些皇帝糊涂得很,而且还专门听信奸臣的话,最终落得个亡国的下场。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告诫皇帝要懂得治国的道理,也可以让后人思考历史。正因为这样,后来的很多有志向的人都喜欢读这本书,并从中受益匪浅。

古代政治制度宝典“三通”

我国的历史书众多,通过这些史书,我们就能逐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成长。而如果想专门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不得不看“三通”了。

所谓“三通”,指的是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和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这“三通”是我们学习古代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作者为唐朝的杜佑。全书正文约一百七十万字,专门记载从上古至唐代宗时期历代典制的沿革,大概包括了如何选拔官员、官员的职责、朝廷的礼仪、国家的领土范围、边防等方面的内容。书中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在编写时详略得当,详细介绍了唐代的制度,同时还略述了唐朝以前各个朝代的制度。

《通志》是南宋郑樵独自编写的。它是一本从上古到隋唐的纪传体通史,包括帝纪、后妃传、年谱、略、列传五部分。这本书中保存了很多重要的文献资料,而且在音韵学、文字学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文献通考》是元朝的马端临编写的,书中记载从上古至宋宁宗时期历代典制沿革,内容非常详细全面,有田赋、钱币、户口、选举、学校、宗庙、乐、兵、刑等二十四门。全书在内容和体例上学习和借鉴了《通典》,书中的一些材料是在《通典》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另一些则是作者自己的搜集和创造。这本书的内容比《通典》丰富,尤其是关于宋朝典章制度的记载,尤为详尽。

彰显方言魅力的《楚辞》

屈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更是成就卓越的文学家。

其实,在屈原出现之前,“楚辞”早就存在了,它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屈原等人就在原有楚辞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创造,将这种用楚地方言演唱的楚辞发扬光大。现今,“楚辞”的固定含义有两种:一是由屈原创造的诗歌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

《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是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收录了屈原的作品,还收录了其他一些人如宋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刘向等人同一类型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比如很多句子的结尾都用的“兮”字,就是楚地特有的语气词。同时,《楚辞》收录的作品中,还保存了很多楚国等地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料,为后人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依据。

《楚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后人常常将它与《诗经》并称为风、骚。其中的“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则指《楚辞》中的《离骚》,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此后,风、骚就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的两大流派,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杂采众家的《淮南子》

对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些神话,我们大家可能都不陌生。那这些神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当然基本上是通过古书的记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保存有很多古代神话故事的书——《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因为作者认为这本书里包含着广大而光明的通理,所以就起了这个书名。这本书的署名作者为西汉初年的淮南王刘安,但它并不是刘安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他和自己召集的门客共同完成的。

这本书的发起者刘安是西汉时的贵族,他凭借着自己的财势广招门客,在这些门客中有许多博学多才的人。后来,刘安就组织大家一起编写了《淮南子》,而且还亲自写了一篇很好的序言。从序言来看,全书在创作过程中都有统一的计划和安排。书中原本包括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主要谈论一些思想和道理,外篇记录了很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但是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那二十一篇内篇了。

《淮南子》中蕴涵的思想比较复杂,可以说是“杂采众家”,它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表现出了很强的融合趋向。书中认为不仅要从内在来自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就是说要把自我约束和外界的管理结合起来。

这本书中不仅讲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同时还记载了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像前面说到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都是靠这本书才得以流传的。

尽显魏晋风流的《世说新语》

现代人在茶余饭后总喜欢聚在一起,说说新闻、谈谈自己知道的名人趣闻或是讲其他一些好玩的事情。其实古人也是如此,他们在空闲的时间也喜欢说一些远古的神话传说、当代名人有趣的故事和传闻,以此来调节气氛,或是作为消遣。后来,有人就在整理故事传闻的基础上编成了一本有趣的书,名为《世说新语》。

相传,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刘向曾经编写了一本名为《世说》的书,但可惜没有留传下来,后人也写了一本内容差不多而同名的书,为了区别开来,就改名为《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本笔记小说,记载的都是魏晋人物的言谈、逸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生活和思想。这本书的组织编写者是刘宋时期的临川王刘义庆,他是当时的皇族之后,有财有势而且也很喜欢文学,后来,他就组织了一批文人来共同编写《世说新语》这部书。在流传的过程中,为了能使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著名的学者刘孝标还为书作了注解。

这本书共记录了一千多则传说和故事,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内容就是记述从汉末到刘宋时的名士贵族的传闻逸事,但并不是什么无稽之谈的笑话,而是一些关于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里面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想。

《世说新语》的语言朴实,有时用的都是口语,但内涵很深刻,书中的不少故事也很经典,因此历来为人们传颂。如果能多读读这本书,一定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道教炼丹学之宗《抱朴子》

现今图书市场上的书,种类繁多,五花八门,有些书一看书名,就能大致知道书中的内容,而有些书名却非常奇怪,让人很难与内容直接联系起来。《抱朴子》就是一本书名很奇怪的书,很多人在看到这个书名时都猜不到书中的内容。那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原来,“抱朴子”原是东晋道学家葛洪的自称。后来,他写了一本有关神仙方术、炼丹方法、人间得失等内容的书,于是就以自己的称号给书命名,称为《抱朴子》。

《抱朴子》分为《内篇》和《外篇》,至今留传下来的《内篇》有二十篇,《外篇》有五十篇。其中的《内篇》主要讲述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方面的内容,体现的都是道家的思想,后世还有很多人根据书中的记述去炼丹,希望长生不老。《外篇》主要谈论社会上的各种事情,包括谈论人间的得失、讽刺世俗等,基本上属于儒家思想的内容。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外篇》的创作时间要早于《内篇》,由此体现了作者先儒后道的思想发展轨迹。

《抱朴子》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书中的道教神仙理论,书中讲述了很多有关神仙道术的新奇内容,如论证神仙确实存在、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如何通过道家的修炼来长生等,尤其是关于炼丹术的介绍具体而全面,可以说是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后世的一些画符驱鬼的道士,就是从书中神仙思想里得到的启示。

此外,作者葛洪在书中还认为人不能单纯地从修炼方术入手,修仙者除了隐逸修炼外,还必须积累善行,建立功德,意思是说,要将自我修行与关心民生结合起来。

品诗专著《诗品》

中国古代的文人不仅喜欢写诗,还喜欢读诗品诗。好的诗歌作品总能引起很多人的赞赏和共鸣,同时也让人不禁想要发表一番自己的见解。南朝时期的钟嵘就在欣赏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写出了表达自己感想的《诗品》一书。

同类推荐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雷锋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校园阅读类活动指导手册

    校园阅读类活动指导手册

    根据党和政府有关政策和部门的要求以及国内外最新校园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特别编撰了《五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丛书,不仅包括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管理、策划方案等指导性内容,还包括阅读、科普、歌咏、器乐、绘画、书法、美化、舞蹈、文学、口才、曲艺、戏剧、表演、游艺、游戏、智力、收藏、棋艺、牌技、旅游、健身等具体活动项目,还包括节庆、会展、行为、环保、场馆等不同情景的活动开展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娱乐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 课外名篇

    课外名篇

    读名著,更要读名篇,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篇,独到精辟的名师导读,实战备考的经典素材,真材实料打通语文读写。
热门推荐
  • 少年无忧

    少年无忧

    青春回忆,纯纯的暗恋,名为方无忧的15岁少年,跌跌碰碰走过一段短暂的青春之旅,回忆往事,留恋那时的无忧生活,只觉那时幸福离自己是如此之近,虽随时间而逝,但记忆依然清晰,回首而望,人生不就是渐行渐远的存在吗;踏上回忆之旅,回忆那段懵懂的岁月吧!
  • 红颜倾国赤妃

    红颜倾国赤妃

    大喜之日,一块红盖头,就这么的被抬进了皇宫。她,成了人人耻笑的赤妃。宫闱里的女人习惯丈夫便是他们的‘天’,而她偏偏逆‘天’而行。她要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一个桀骛不驯的帝王,她的一颦一笑牵动着他的魂魄,对这个女子又爱又恨。他自信她逃不出自己的掌心,老天又能让他如愿吗?【片段】莫名的伤感由心而生,她记不得自己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和亲的人原本不是她,她的父亲,因为战争的失败硬是把女儿嫁给虬龙国的皇帝。与其说是‘嫁’还不如说是‘送’。差的只不过毁灭般的火红头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售楼部的极品保安

    售楼部的极品保安

    售楼部,莺莺燕燕、熙熙攘攘,令人爱恨交集的地方,更是人生百态的展览场;林涧风,在偏远山村长到二十岁,才奉师命入世,一头闯进了繁华世界;极品的是他竟然有个娃娃亲老婆,竟然还是房地产公司大BOSS;更极品的是,林涧风的娃娃亲老婆不待见他,把他打发到到售楼部当保安;更更极品的是,林涧风有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高贵的打工者品质;同时还认为售楼部美女多,保安身体好,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更更更极品的是,林涧风认为作为光荣的保安要有节操,绝不能被女人小瞧,谁敢居高临下,一定要让谁倒下,至于是正常的躺着还是刺激的趴着?嘿嘿...好商量,好商量!风花雪月、现实百态、儿女情长、虎躯连震,扮猪吃老虎,打脸装13,尽在《售楼部的极品保安》。严重声明:有鱼是用一颗文艺的心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的,看不出来的罚你用月票、收藏、推荐票赎罪。
  • 九转玄修

    九转玄修

    ☆上古大陆,神魔之地,天中央的奇幻世界,上古流传,万古魔神,九天玄女,魔天神尊,两对邪与恶的较量,大地被毁灭,九天被打破,神秘强者用神境隔开了一个世界,下今干年之内不得发生战争。龙轩,古令第一人,重临异世,他将如何?一人,一剑,一龙,横剑仗天下,以名会英雄,以天斗万神,狂傲九天之上,生是龙血之神!战那万干魔神,纵横天地间,纵剑天地乱!
  • 魔法记事录

    魔法记事录

    “你走了留下了我即使是永生又有何用”“一千多年前你是个影子现在的你依旧是个影子””时间,你为什么只将我的时间永久的暂停掉让我经历如此的苦痛”
  • 逆仙

    逆仙

    一颗引魂珠,让林洛融佛道两脉至高心法,洗筋伐髓,成就绝世资质。顶级势力的角逐,布下的逆天棋局,让他在生死中行走,开始了漫漫仙路的追寻,经历诸多恩怨情感的纠缠。林洛是否逆转命运,详情故事,尽在《逆仙》。最古典的仙侠故事,最缱倦的恩怨情仇……
  • 长生毅念

    长生毅念

    籍简介人生一世间,短短数十年;山川河流如此美好,只可匆匆一瞧。我心不甘,天地日月即可长存!我虽弱小,有何不可长生?!
  • 焚天武魂

    焚天武魂

    洛家少主洛天涯,觉醒出逆天武魂,却被认为是最低级的垃圾武魂,受尽屈辱……且看洛天涯如何凭借着逆天武魂,一路崛起,一路逆袭……练奇功、得奇宝、闯绝地、战天骄,吞噬无尽生灵,融合诸天血脉,鏖战天下,举世无敌!
  • 带着生死薄在异界

    带着生死薄在异界

    三千大世界,界中有世界。杨硕重生在修真大世界下辖的中千世界,故事从此开始……O(∩_∩)O~求收藏,求推荐票,小道拜谢!(⊙o⊙)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小说分为四卷,每卷为一篇小说,写的是才子佳人故事。小说托言宋、明为故事的时代背景,书概为一见钟情,终身私订,顿生波折,金榜功名,终成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