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5600000002

第2章 典籍名著流传千古内容博大精深的《周易》(1)

《周易》是一本内容博大精深的古书,不仅中国的圣人孔子认为这本书是人们智慧的源泉,就连西方的一些著名哲学家也都从这本书中汲取了很多经典智慧。

《周易》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大致完成于西周前期。从西汉以后,它被列为“六经”之首(“六经”包括《周易》、《诗经》、《尚书》、《礼记》、《乐记》、《春秋》这六本书),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周易》在内容上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记录古代占卜方面的情况,“传”则主要从人生、社会、事物发展的角度方面来探讨一些哲学问题。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本书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古代,它为人们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等活动提供了参照,启迪了人们的思考;在现代,很多学者仍然在学习和研究《周易》,希望从中领悟古人的智慧。然而,由于内容过于深奥,古今中外能熟读《周易》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而这也为它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这本书中不仅记述了大量太极、八卦、阴阳、五行等方面的学说,讲述了预测天气、卜卦算命的方法,还讲述了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变易法则。书中认为,天、地与人无不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阴和阳促成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因而,整个宇宙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没有一刻停止。后来的很多思想家和学者,就是从《周易》中汲取智慧来建立和丰富自己的学说的。

神奇的上古之书《尚书》

中国的历史渊源流长,想要学习和了解我国的历史,我们就需要借助一些历史书籍,在阅读和查证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而在所有的史书中,《尚书》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史书。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原来的书名为《书》,到了汉代时期,国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这本书,就将它改名为《尚书》,也称《书经》。元代以后,这本书成为了古代社会科举考试的教科书,也就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考试用书。当时的文人想要入朝当官就要参加科举考试,而如果想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一定要看这本书,所以在古代社会,这本书是文人士大夫的必读书本。

《尚书》将上古历史文件和古代事迹汇编在一起,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书中的多数文字晦涩难懂,只有少数比较形象,所以我们现在阅读起来是比较费力的。

这本书除了可以作为历史书来阅读,还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其中的多数作品语言表达合乎逻辑,也有了层级结构,已经符合古代散文的特色。在这些散文作品中,有一些歌颂美德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

开启中国文学的《诗经》

提到我国的典籍名著,就不能不说《诗经》。可以说,《诗经》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华丽篇章。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为《诗》,因为书中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西汉时期,它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被尊为儒家经典,因此取名为《诗经》。

《诗经》不是一个人编写的,而是许多人辛劳的结晶。而且,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如今就只剩下诗歌了。依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很多地方如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民歌,同时也记载了当时贵族阶级举办宴会、丧礼等盛大活动时演奏的歌曲。同时,书中的表现主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全面地反映了周代时期的生活现象,如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和婚姻生活、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面和人民的生活疾苦等,抒写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容异常丰富,表达的感情真挚深刻。

在表现手法上,《诗经》可分为赋、比、兴。赋指的是铺陈、排比;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的“六义”。

《诗经》在语言上多是四个字一句的,这样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也便于记忆。

古代的礼仪宝典“三礼”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向来以彬彬有礼的风貌展现于世界人民面前。而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同时期对文明礼仪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因而,现代人如果想要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传统礼仪,就需要借助一些古代的史书记载。在众多的史书中,最早、最重要的关于礼仪制度方面的书就是“三礼”了。

“三礼”指的并不是中国古代的三种礼仪,而是指记载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三本书,它们分别是《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礼”都与孔子的礼学思想有关,但只有《仪礼》是孔子整理编订的,其他两书的作者至今尚无定论,基本上被认为是很多人一起编写的。

《周礼》中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官制及制度,并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和取舍,最终汇编而成,全书共分六篇,至今留传下来的有五篇。由于成书的周朝时期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所以这本书也是人们研究当时官制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仪礼》,原名《礼》,因为记载的主要是士大夫阶层的礼节,所以在汉朝时又被人称为“士礼”。书中主要记载了贵族子弟成人、结婚嫁娶、丧礼仪式、宴会朝拜等方面的详细礼制和仪式,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社会贵族阶级的礼仪。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的儒家学者为解释经书《仪礼》而写的文章选集。《礼记》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文艺、日常生活、地理等方面。

“三礼”就是古代的礼仪宝典,读读它们,我们就能对古代的礼仪制度有所了解。

史料丰富的《左传》

我们现在的书,一般都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往往还会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样读者在阅读时就不会觉得费劲。可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书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一些作者在写书的时候还故意写得很深奥,所以很多书的内容都比较难懂。《春秋》就是这样的一本书。由于《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语言的含义却比较难懂,给后人的阅读和理解造成了很大不便。古代的学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对书中的记载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我们今天称之为“传”。诠释《春秋》的书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秋左氏传》了。

《春秋左氏传》又简称为《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的史官左丘明为了解释孔子的《春秋》而写的书。全书基本上按照年份的顺序叙述了《春秋》中提及的重要史事过程,书中所记历史始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比《春秋》中记录的历史还要多17年。

《左传》的写作初衷虽然是为了解释和说明《春秋》,但在内容和编写体例方面都有所丰富和发展。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录的历史时间有所拓展,而且记录的史实也不仅限于鲁国,还记述了其他一些国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各个领域的一些事件。而且,与《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录方式不同,这本书在编排上也显得更有条理。

除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外,《左传》还是一本很有文采的文学作品,多看看这样的书,对于我们提高文学修养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本“国别体”史书《国语》

很多人喜欢把自己的言行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也能留下美好的回忆。而对于国家来说,记录已经发生的历史,留下时代的印记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国家众多,为了使历史记录更为明晰,有人就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各国的历史事件,称之为“国别体”史书。《国语》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本国别体史书。

《国语》大致完成于战国初年,相传作者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学家左丘明。全书共21篇,分别记录了春秋时期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上起周穆王十二年西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国灭智伯,持续时间约为五百年。在具体的记述中,全书又以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为主,兼以记事,主要内容涉及各国贵族的主要政治活动、治国意见、辩论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此外,《国语》还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社会制度、经济、军事、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是我们今天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国语》不仅在内容的记述上全面而有条理,在思想上还体现出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政治观念,如书中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人人都应该知礼懂礼,弘扬美好的德行,统治阶级应该重视民意和人才。

今天,阅读《国语》这本书,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历史和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

文史成就颇高的《史记》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在发展进程中,并不是每一个时期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即使是文字记载出现之后,由于时间和事件记录上的不详细或是不精确,后人在阅读时也还存在着诸多不便,直到司马迁著《史记》以后,中国的历史记录才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此后,历史记录不但更为完整精确,而且还有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记载了从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共三千年左右的历史。鲁迅先生曾称这本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认为它既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并不专门指代某本书,而《史记》这本书原来也没有固定的名称,常被人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传》等,其中的“太史公”指的就是写历史书的人。后来,因为《太史公书》的价值很高,所以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司马迁的《太史公书》的专称。

从体例上来说,《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书中连贯地记录了各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全书不仅记录的历史真实可靠,内容丰富,而且文采也很优美,对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精致传神,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

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通过阅读《史记》,我们既能了解历史,也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作品,真是一举两得。

只记录汉代历史的《汉书》

《史记》记载了三千多年的历史,跨越了很多朝代,可以说是一本内容博大而丰富的史学巨作。在这本书之后不久,我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本重要的史书,它就是第一本专门记录一个朝代的史书——《汉书》。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专门写汉朝时期的历史,作者为东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本来,班固的父亲很想写一部延续司马迁《史记》的作品,但是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班固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花费20余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汉书》。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书中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之间230年的史事。本书最为可贵的优点就是,历史事件记述得详细而有条理,而且书中还收录了很多关于经济制度、社会生产状况、地理、水利等方面的内容,扩大了史学研究的领域。

《汉书》借鉴了《史记》的很多优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发展。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因而班固在编写《汉书》过程中只作了小幅度的增删改动,其余的则沿用了《史记》中的记述。汉武帝以后的历史,《史记》中并没有记载,所以班固就在搜集和整理史料的基础上自己编写而成。在编写体例上,《汉书》把《史记》的“书”改为“志”,“本纪”称为“纪”,并将“世家”中的内容并入“列传”,取消了“世家”。这些变化,成为后来正史编写的范例。

华丽的史书序曲“前四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几千年文明的发展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书。如果我们想要在有生之年阅读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史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就要善于选择。一般来说,要领悟中国的史学精神,“前四史”是不可不看的。

“前四史”是最早的几本历史书,算得上是中国史学的华丽开篇,从此之后,记载历史的书籍越来越多,史书的编写也越来越规范了。所谓“前四史”,指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晔的《后汉书》。前两本我们已经介绍过,在此就不再详述了。

《后汉书》接着《汉书》中记载的汉代历史,主要记录东汉时期的历史,上起刘秀起兵推翻王莽,下至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总共195年的历史。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南朝刘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范晔编写的,少部分内容是司马彪续作的。这本书比前代史书创新的地方在于,书中开辟了专门记载东汉皇后言行的内容,同时也将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妇女列入了传记。

同类推荐
  •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理论与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共分为9章,全书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介绍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选择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的相关理论;介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以及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的特征;介绍美国等证券市场成熟的国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经验等。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八十天环游地球(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冒险追踪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是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之一,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
  • 快捷记忆法

    快捷记忆法

    世界一流教育大师教你如何开发大脑记忆潜力快捷记忆法——开发青少年记忆的超级宝典教你在7个小时内学会2000个单词,决不是无稽之谈.教你在一个月之内成为班上学习尖子,决不浮夸事实.教你轻轻松松考取名牌高校,决不是吹牛瞎扯.
  • 励志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励志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乡间漫步

    乡间漫步

    《乡间漫步》详细描述了作者威廉·霍顿带着自己的孩子们一起漫步在大自然中,教他们辨别动植物,给他们讲故事的经过。威廉·霍顿作为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牧师,淡水鱼专家,大学校长,他特别喜爱大自然,在书中,他向他的孩子们详细讲解了…
  • 酒堡尸变

    酒堡尸变

    吴良,原本是一个失业的普通宅男,一次偶然的外出,让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在这份古怪的工作后,又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就在这时,大尸变降临了,老板失踪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什么呢?老板?自己?还是人为?酒堡为什么关门,末日就这么降临了?死亡的气息悄悄来临,敬请关注《酒堡尸变》
  • 名臣突击

    名臣突击

    现代小秘书许明远意外穿越到正德末年。此时宣扬人性解放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明朝却以“存天理,去人欲”的朱程理学作为统治思想。许明远机缘巧合之下遇见哲学大家王守仁,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和一个历史伟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和这个充满礼教束缚的朝代会产生什么样的冲突?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许明远的出现也许会将历史的巨轮转向一个充满未知的方向!
  • 世界艺术5000年

    世界艺术5000年

    本书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代表世界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艺术大师和艺术珍品娓娓道来,在增加辅助栏目的同时开辟专栏进行体例上的创新。400多幅精美图片和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的装帧设计将《世界艺术5000年》打造成一座雕梁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让读者直面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
  • 哭京兆庞尹

    哭京兆庞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河血

    星河血

    时空流逝,岁月如梭,一代又一代的强者腾空而出。一位少年,身怀重宝“星河血”,不得不走上巅峰道路……旅途的艰辛、红颜的相识、珍宝的出世、凶猛的妖兽……一切一切阻挡着少年前进的道路……一场巨大的阴谋掩盖在这片未知的大陆上
  • 倾情之缘:穿越王妃

    倾情之缘:穿越王妃

    她,云蕙菱。在一个狗血的戏剧分手中,莫名的又来个更加狗血的游戏:一朝穿越?!敢问总导演,有没有更戏剧化一点的啊?穿越就穿越了嘛,干嘛还要当人家的替身?不就是自己与那个什么云家大小姐长得相似了点,何必要让自己去当一个已经死了的人的替身,还要代婚??!!不要吧!我还青春期过去不到一年呐,就赶着成亲......搞什么,一点都不好笑。代婚代婚代婚......代婚!!!一世英明的逻辑在此刻全部混乱、、、
  • 我在末世建飞船

    我在末世建飞船

    末世后一年,因核战,大地上遍布辐射区,异种横行,丧尸出没,人类陷入了文明灭绝的边缘。就在这一年,宇宙级大恶人A逃到了现在岌岌可危的地球文明。作为A的寄宿体,萧小晨感觉到亚历山大。因为这个名为外星人实则是一个恶魔的它,要求萧小晨在这个丧尸遍地,人才凋零,工业全无的末世,建造一艘人类想也想象不到的伟大飞船。于是,这个从三流小学,三流高中,三流大学一路滚过来的人,不得不朝着星际民工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求收藏,求推荐,求收藏,求推荐,求收藏,求推荐,啦啦啦。书友群557178630欢迎调教群主
  • 青于蓝

    青于蓝

    我只想打破这天,和家人一起过个美满的平凡生活。
  • 礼仪金说:职场礼仪

    礼仪金说:职场礼仪

    本书由知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根据多年社交经验与研究精心撰写,告诉职场人士在工作中怎样维护自身形象,在职场上如何表现得彬彬有礼,举止有方,在仪表礼节方面赢得领导青睐。本书包括仪表礼仪、服饰礼仪、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座次礼仪、电话礼仪、礼品礼仪、宴会礼仪、西餐礼仪、节庆礼仪等章节,介绍的知识要点较为全面,其内容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可供职场人士作为礼仪基础要点来阅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