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2400000039

第39章 70,80,90后六大标签对比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鲜明的特征,随着经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特征是社会和成长带给我们的印记,难以磨灭,像一个恒久的文身,烙在我们的行为、思想和心灵上。我们常常感叹世界变化之快,快得让我们猝不及防,仿佛一眨眼,世界就变得陌生。这个文身,我们称之为标签。对比这二十年来三代人的标签,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一、70年代的贴画,80年代的大头贴,90年代的PS照片

70年代的人小时候还不时兴崇拜自己,没那么自恋,也没那么厚脸皮,所以贴画是最为流行的东西。上面印有很多明星,在那个资讯不发达,消息不灵通,娱乐形式少的年代,购买明星贴画成为对偶像崇拜的一大潮流。贴在歌词本里、床头、书桌上、墙上、自行车上,那是时尚的象征。

80一代开始有了大头贴,这确实是个新奇得不得了的东西。以前都是买明星的贴画,现在可以把自己那张好看不好看的脸弄上面了,到处贴着显摆,多洋气,而且大头贴分辨率低,黑的能给你照白了,脸上那点儿瑕疵都能给你掩盖了,于是迅速得到了80后尤其是80后女生的青睐,一时间照大头贴成为休闲消遣的一大潮流。

90后的已经不再满足于大头贴的粗糙和千篇一律了,于是学会了PS照片,虽然现在看来PS出来的效果基本上和大头贴差不多,但即使千篇一律,也还是在精致上占优势。无所不能的PS技术让大头贴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于是我们眼前开始出现无数精致到假的脸。人类是一种很善于欺骗自己的动物,因此PS照片成为新宠就不足为奇了。

二、70年代的崔健,80年代的四大天王,90年代的周杰伦、潘伟珀

当年崔健拿着一面红旗跑上首体的舞台,过了很多很多年,他手里似乎仍然只有一面红旗。他的歌唱出了“不服”的独立精神,敢于和主流不同,安于甚至乐于面对孤独,于是他让70年代人在中国文化里看到了更多精神丰富的个体。他没有绯闻,只有愤怒,这种单纯正符合70年代人的精神。

80年代人接触到的流行明星,已经呈现出多文化状态,这其中尤以四大天王最为突出。他们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的象征,也是对80后影响最大的几个人。看看80后的,只要不聋不哑,都能唱几句他们的歌,可以说,四大天王的地位确立,和80后的狂热不无关系。

周杰伦拿着一只篮球夹着一根双截棍跑上了杂志封面,潘伟珀带着“嗯,嗯,come on”的叫声要求你今天必须嫁给他。于是90后的疯狂了。他们对于娱乐的东西,已经要求到最低点,纯娱乐就好,能新鲜就好,够酷、够前卫就好,文化方面一概不计,于是面对《东风破》的歌词他们晕了,全然不知道中国有多少比这个破东风更好的词。不过也没什么,时代的特征嘛。

三、70年代的黑白电视,80年代的游戏机,90年代的电脑

说电视都牵强了。对于70年代的人来说,全面接触到电视恐怕还是童年以后的事。尽管是黑白的,尽管只有十几寸,尽管只能收几个台,但是已经很知足了,就是这些仅有的东西,带给他们的记忆恐怕一生难以磨灭。广告、动画片、电视剧,虽然屈指可数,但在二十年之后的今天他们屈指仍然可以数得出来。

80后的孩子找到了一间叫游戏厅的房子,里面有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大机器,可以玩很多游戏,很多人一脑袋扎进去就不出来了。一块钱换几个币,一个币换一份刺激,孩子嘛,玩是天性。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被父母揪着耳朵从游戏厅里狼狈走出来的记忆。当然也有不进游戏厅的,但可以在家玩。“小霸王其乐无穷”,什么魂斗罗、超级玛丽、坦克大战,乐此不疲。

90年代的孩子一懂事就接触到了电脑。电脑是个复杂的东西,起码我现在二十多了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是不妨碍90后的孩子全面接触并且深入了解。游戏厅已经更名为网吧了,小霸王的乐趣在他们眼里忽略不计,七八十年代的人能玩到的他们全能在电脑里找得到,玩不到的他们也找得到,除了某种感觉,已经消失在岁月里。

四、70年代的诗歌,80年代的少年作家班,90年代的呻吟

诗歌是世界上最具想象力的文体,当然,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诗歌。短短几行字便可激发人们产生各种美好的情愫。每个70年代的人现在仍然可以回忆起几句当年让自己激动、畅想、难眠的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时候,人们自发成立诗社、文学社,那种对文学的信仰现在已经无处找寻了。诗歌,无论死或未死,都已被遗忘。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文坛涌现出一股新生力军,他们便是家喻户晓的少年作家班。这些青春文学的作者以他们奇幻的想象、幽默的语言风格以及明媚又忧伤的青春故事,使得青春文学在广大的学生中拥有了众多的追随者,最开始就是郁秀的《花季雨季》。后来的新概念作文比赛,可以说是一次声势浩大的文化选秀,牵动了多少膜拜文学的少年的心。

90年代的人口味独特,他们对以前任何一种文体兴趣都不大,因为他们喜欢上了一种新的东西,这种东西的最大特质就是无病呻吟,以各种各样的语言宣泄不痛不痒的感情,这已经和文学没有多大关系了,或许他们根本也不需要什么文学,文学的功能在于反映现实,传达感情和真理,而呻吟的不是现实,不是感情,也不是真理。

五、70年代的长发,80年代的三七分,90年代的百花齐放

长发是70年代男人挥之不去的情结,无论是直还是卷,都是奔放和不羁的象征。长发、吉他、流浪,这些遥远的词汇,现在听起来仍然让人内心泛起甜蜜的忧伤。不羁的70年代人,长发是最好的注脚。

香港娱乐圈的明星把80后的头发按照不同的比例分了印儿,最流行的是三七分。头发一分开,飘逸劲儿就出来了。我记得某几年特时兴男的甩头,甭管干什么,时不时地往头发多的那一边儿甩一下,别提多潇洒了,甩多了成毛病了,头发不挡眼也甩,频率快得跟癫痫似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志颖,头发一甩,手按住发根往后面一捋,再把外套往肩上一披,哇噻,帅死了。放现在,哼哼。

90年代的人发型已经找不出来什么代表作了,他们思想开放,所以发型必须配得上开放的思想,可谓思想有多远,发型就有多杂,甚至咱们思想都跟不上人家发型的变化,让人不得不感叹,老了,真是老了。

六、70年代的报告会,80年代的自己,90年代的超女快男

英模报告会是70年代人汲取精神鼓舞的最大来源,那些感人的奋斗历程,激动人心的场面,让多少70年代的有志青年泪流满面、夜不能寐,比如张海迪姐姐、徐良,他们在当时的70年代人眼里,就是精神的象征,一个英模就足以激励他们奋斗多少年。

不得不承认80一代是最自恋的,拒绝崇拜任何人,于是引领了自我崇拜。他们觉得自己就挺好的,没必要去崇拜别人。这种心理很难说对这一代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积极或消极,似乎都各有道理,但80后的人信仰极度缺失的现实,怕是与此脱不了干系。

90年代的人不知道张海迪姐姐、徐良是谁了,他们也流泪,不过是为某个超女快男被淘汰而流泪。这种疯狂的场景和70年代人听报告会何其相似,只是台上的人换了。这看似简单的一换,多少精神层次差出去了。听报告会流一次泪,或许会激励一生;为某个超女快男流一次泪,或许下个选秀节目出来的时候就忘了。

短短二十年的时光,仿佛换了人间。每一代人向上望,向下望,都会发现差别居然是如此巨大。这是社会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文化高速轮转的必然。不管怎样,这都是时代的特征,70、80、90,每一代人都将带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成长,不可改变。是前进还是倒退,留与后人评说。

同类推荐
  • 仙根的传说

    仙根的传说

    本书系永德仙根的民间故事集,其内容从四个方面:“仙根的由来”、“仙根托梦于人”、“向仙根借兵因迎战”以及和“仙根”有关的其他传说来收集民间故事。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正与邪

    正与邪

    《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为《意向对话心理学丛书》之一,什么样的人造就了什么样的事,而什么样的心又注定量什么样的人,人与心,人与事,心与事——《正与邪:金庸小说人物心理分析之〈笑傲江湖〉》用意向对话心理学方法来分析金庸小说的人物与故事,以其独特的又新鲜的视角帮你解读《笑傲江湖》中的恩恩怨怨。
  •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中用诗词鉴赏与传奇故事串联起多位古诗词大家的或凄美,或壮烈,或动人的爱情故事。诗词和故事的交织能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诗词的背景及作者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又能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太多的诗词灵感来源自爱情,爱情不仅是诗词的催化剂,更是人间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热门推荐
  • 苍蓝·遗泪

    苍蓝·遗泪

    一个被黄沙掩埋的神秘古国,一个被众神诅咒的千年帝都,一场持续千年的魔鬼交易,一分守护亿万生灵的永久责任,一场泯灭人性的千年阴谋……一个来自神秘之地的异族少女,一个浮于天空的奇鸟国都,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纨绔少年,一个祭献生命的柔肠女子,一个沉睡千年的痴情鲛人……
  • 勇者大冒险:黄泉手记

    勇者大冒险:黄泉手记

    挪威最大的缆车公司在二战时期为德国建造了一部世界上最长的缆车,没有人知道这辆缆车最终被修建在了哪个地方,中国知名的工匠家族在清朝接到过来自法兰西大使的邀请,为法兰西国王制作一件精美的仪器,这件仪器和多年后的这项缆车工程,到底有什么联系?透过所谓的“黄泉镜片”到底能看到什么?
  • 高冷上司等等我

    高冷上司等等我

    作为一个高富帅,却要办成穷屌丝来自己的公司实习,苏宸觉得真是……好开森!作为一个软妹子,却要硬装成一个御姐来管教那帮熊孩子,洛锦之觉得真是……心好累!初见,他俩互看不顺眼,“估计靠关系进来的!”“估计潜规则上来的!”可日久后,他俩却改变了看法……总而言之!这就是个霸道总裁追“霸道总裁”的故事,有暖有虐,腐女勿入!
  •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彭野,一个即使没有手表也能知道时间的男人,一个在草原上识别八十八个星座的男人,一个拥有神射手般枪法的男长,一个为了心爱的女人能屈能伸的男人,一个无所不能的男人。程迦,一个在荒野中落单却淡定坐在车顶抽烟的女人,一个帮着羞涩小伙子大胆示爱的女人,一个中了枪也一声不吭的女人,一个因为彭野而终于知道什么是爱情的女人。 有风的地方,就会想起彭野,如狂风般强硬;有海的地方,就会想起程迦,如大海般柔软。仍记得,他指间一斜蓝天日出,鹰在穿梭。他对鹰说:“程迦,明天是个好天气。”他说是,就当然会是,因为——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 棒喝中国:品味当代禅师王绍璠

    棒喝中国:品味当代禅师王绍璠

    满纸疯狂言,一颗赤子心。都说我偏激,且听话外音。关于王绍璠: 蒙古族。旅美台湾学者,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零项修炼的创始人。王先生师从南怀瑾先生四十余年,深得先生的心传,自20世纪80年代回国后,历年举办传统“禅七”及在北大、清华等院校举办系列中国文化讲座。王先生在传承千百年中国文化及禅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独辟蹊径,开创了“零项修炼”课程,该项修炼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禅七”,使现代学人都能够多、快、好、省地引爆激情、顿开智慧,令学人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眼,充实自性之美,进而传承中国及禅文化的精蕴,引领人类,和谐社会。
  • 名动风月

    名动风月

    林焉容原本是书香门第的掌上明珠,不幸嫁给懦弱无能的书生,惨遭刻薄婆婆欺负……忍气吞声一年后却被婆婆偷着卖进青楼,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她如一棵浮萍在破碎的山河中飘摇,红尘中她一个回眸换来他不计前嫌,纵然耗尽一生也要她安好。他是她命中劫数,也是她炼狱中唯一的救赎。
  •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是有了世界后才有人,还是因为有了人后才会有世界?”这个问题从人类存在便一直在思考。——————————时间轮盘一转便是七百年已过,人类进化发展的脚步也好似猛然加快。不知名的能量渗入这个世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意。人类的大进化时代。原本平淡生活的母子,又将面对如何的境况。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吗?在广袤的宇宙,地球一脉未来又将如何?-------------------“史奈儿!该出发了!”“去哪啊?”“去给你找男人!”······【另:文中一切言论皆是剧情需要,不代表作者观点。切勿相信,切勿模仿,切勿认真。仅供娱乐!】
  • 人言今心

    人言今心

    一个普通山村的穷小子,偶然的机会来到大都市,本想平平淡淡的在都市中生存,但却无意间沦落为了乞丐,谁知这不是一切的结束确实一切的开始,以他种种离奇的经历诠释了他与众不同的人生。
  • 影梅庵忆语

    影梅庵忆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世桃花戒

    混世桃花戒

    江云枫,一个偏僻山村里的青年,遇上了一个猥琐老头,得到了一个奇异的戒指,修炼之门因此为他打开。法宝纵横,道法无情。看江云枫如何在实力至上的世界,为守护女人、兄弟,掀起腥风血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纵横仙途,成就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