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1200000038

第38章 张爱玲出版史(3)

2004年2月,皇冠宣布《同》即将出版,立即有传它是未写完的,例如《新京报》的一篇报道说:“据悉,《同学少年都不贱》是一部仅有两万字未完成的小说。”到2009年,张小虹竟然还在《联合报》撰文说:“皇冠出版社已于2004年出版了其生前因觉‘毛病很大’而决定搁开的两万字未完成中篇小说《同学少年都不贱》。”为什么有人会说它“未完成”呢?

原来在2004年1月19日,苏伟贞在《联合报》上撰文指出,1978年8月20日张爱玲写信给夏志清:“《同学少年都不贱》这篇小说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寄出也就发现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经搁开了。”张爱玲只说它“毛病很大”,但有些人便想当然地认为这即是“未完成”,如果这种解读成立,那么张爱玲自言写得“实在太坏”的《殷宝滟送花楼会》,我们都非要说它“未完成”不可了。

《同》出版时,有关它的权威参考资料就只有夏志清在《联合文学》第十四卷第九期(1998年7月号)上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其中收有苏伟贞引用的那封信,也是唯一提到《同》的信件,于是所有研究者都只能靠它解谜。何谓“外界的阻力”?小说“一寄出”又是寄给谁?

苏伟贞首先凭这封信推敲,指“外界阻力”是担心《同》的篇幅尚不够出一本书,怕一发表便被收入别人所编的选集,又说在1977年末张爱玲为了《赤地之恋》的出版,跟胡兰成再间接产生纠葛,心境受到影响。陈子善在《关于〈同学少年都不贱〉》中说:“‘外界的阻力’无非是广义的泛指,而不是明确的特指,即外界对张爱玲期待甚高,当然也可能包括《色,戒》1978年1月发表后所引起的争议。而‘寄出’又寄往何处?显然是寄给宋淇以听取他的意见,也许宋淇对这部中篇也有不同看法,认为小说‘毛病很大’?但这只是我的大胆推测,还有待相关文献的发掘证实。”

“相关文献”其实就是张爱玲写给我父亲的信。小说有什么毛病呢?她1978年5月26日的信上就有答案:“《同学少年都不贱》我改了几处,但是发现这篇东西最大的毛病是赵珏像是对恩娟早已没有友谊了,而仍旧依赖她,太不使人同情。所以还是先搁着再说,不零零碎碎寄改写的几页来。”就是这样简单。她当时已改写了“几页”,但没寄出,此后也不再提起,那改写的部分也就下落不明了。

那么外界阻力是什么呢?似乎没有人猜中,那是指1977、1978年间如火如荼的“台湾乡土文学论战”。我父亲在1978年7月19日写信给张爱玲说:“《同学少年都不贱》一篇请不要发表。现在台湾心中向往大陆的知识分子很多,虽不敢明目张胆公开表态,但……攻击无所不用其极,想尽各种方法打击。你……自然成为对象,好在你有其他出色的作品,为你撑腰的有夏志清等学院派和很多作家,其中最出力的是朱西宁。最近有人把余光中二十年的诗作中,挑选出有色情色彩的句子[其实是out of context(断章取义)]串连起来,写出一篇《这样一位诗人》,侮辱余为pornographic(色情)作家。你这篇其实很innocent(天真无邪),可是如果给人以同样手法一写,对你极不利。同时,它又并不比前两篇好多少。发表之后,使你的撑腰人都很为难。”

“前两篇”是指《浮花浪蕊》和《相见欢》,我父亲觉得不能迎合市场的口味。所谓“向往大陆的知识分子”,是指那些提倡乡土文学的人,如陈映真、陈鼓应等。1977年余光中发表《狼来了》一文,把乡土文学定性为“工农兵文学”。侮辱余光中为色情作家的人是哲学学者陈鼓应,他当时曾出版《这样的诗人余光中》一书。换言之,父亲是害怕《同》会被陈鼓应、陈映真这类乡土文学派抹黑,甚至依样画葫芦把张爱玲标签成“同性恋色情作家”。

当时我们港台留美学生都有关注“台湾乡土文学论战”。我自己很不喜欢余光中的《狼来了》,所以我更同情的反而是陈映真他们。但无论如何,我父亲当年就是为这原因而劝止张爱玲发表《同》的。这是事实,不论我是否认同。

张爱玲在1978年8月8日回信:“《同学少年都不贱》本来已经搁开,没预备发表。台湾现在的左派势力我很能想象。时尚与趋炎附势的影响力实在大。”

大家知道张爱玲喜欢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只有取材于真实人生,作品才够鲜活,但这不代表她不会艺术加工。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被暗杀,在《同》中,赵珏当时正在洗碗:“午后一时左右在无线电上听到总统中弹,两三点钟才又报道总统已死。她正在水槽上洗盘碗,脑子里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说:‘甘乃迪(肯尼迪)死了。我还活着,即使不过在洗碗。’”真实的张爱玲当时又在做什么呢?

她1964年1月来信:“上两个月暗杀Kennedy那天,我正午刚醒,在床上听无线电,忽然插入一个报告,总统汽车队游行,有记者听见两声枪响,不知道是否向总统射击的。从这时候起,几分钟一个报告,一直发展到第二天下午一时,的确惊心动魄,和报上读到大不相同,有catharsis(洗涤心神)的感觉。”

我父亲劝止了《同》的出版后,在1978年10月又写信给张爱玲说:“我也同意暂时hold(不发表)《同学少年都不贱》,又你St.Mary‘s(圣玛利亚女校)有个同学叫谢恩美,她的二妹就叫恩娟,不知你知道否?”张爱玲到1979年6月才回答了一句:“我忘了谢恩美的二妹叫恩娟。”他们关于《同》的讨论就以这样的一句结束。

但我发现最精彩的秘密其实都藏在那些不是讨论《同》的信件中,而我父亲显然没有发觉,也许他根本没有细读《同》。张爱玲本不打算讲以下的故事,但她怕我父亲误会,才逼不得已说出来。

我父亲跟乔志高是好朋友。乔原名高克毅,翻译过费兹杰罗(Fitzgerald,即费兹杰拉德)的《大亨小传》(The Great Gatsby,亦译为《了不起的盖茨比》),高的译本2013年刚在大陆出版。60年代,高在华盛顿美国之音任职中文广播主编,张爱玲曾是他下属。1973年,他与我父亲为香港中文大学创办《译丛》(Renditions)。

我父亲曾多次向张爱玲约稿,打算在《译丛》上刊登《海上花》的英译版,都被她一拖再拖,最后她不得不在1979年12月8日的信里说出实情:“Stephen一再说过《海上花》登在Renditions上的事,我因为有点苦衷,以前乔志高对我那么阴毒,而且不是没人知道,我后来见到老同学张秀爱--费太太,她丈夫不知道是不是还是A.I.D.Director(”美国国际开发署主任“)--也听见她说他到处替我反宣传。我虽然自己不中用,做不到恩怨分明,再去替他编的杂志写稿,也觉得太铲头了,所以总想拖到有一天编辑换人之后。”

这里我有两件事要讲。一是张秀爱,她是谁呢?据万燕《算命者的预言》一文,张爱玲的中学同学顾淑琪回忆,张爱玲“和低一级的张秀爱玩得很好,什么都对她说,张爱玲只有同她在一起才会讲话会笑”。现在照信上说,张秀爱后来到了美国,嫁得不错,似乎很有恩娟的影子。我又联想到,“恩”“爱”恰巧是一对,而“娟”“秀”都有“美丽”的意思,那么恩娟是否取材于秀爱呢?这是我的猜测。

第二件事关于乔志高。1964年至1966年,张爱玲得麦卡锡的帮助,得以在华府美国之音改编广播剧,因此跟乔志高共事。乔的太太梅卿跟张爱玲是同学,她很喜欢梅卿,曾在信上说:“她跟高大概是外形与内心都是opposites attract(异类相吸)。”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张爱玲在1980年2月9日来信中说:“机关里互相排挤本来是天经地义,不过他(乔志高)对我稍微有点paranoid(多疑)。第一次去,有个美国人叫我听中文话剧录音带,高在隔壁窃听,站在自己书桌前理东西,站了半个多钟头,在板壁上截玻璃上露出半身。播音他们就用自己人,想必酬劳论页数,所以念得奇快,像嘴里含着个烫洋芋。短波播送,国语不大好的听众怎么听得懂?问我的意见,我当然说好,’不过稍微太快了点‘。再追问也还是这句话。出来又有高的下属追上来攀谈,防我再到哪去告状。此后只要知道我在这大楼里,总派人钉,看得出是假fan(粉丝)……他(McCarthy)调走后隔了些时,高大概从《流言》上看到我重视阴历年--其实也早已不过了--年三十晚上打电话来告诉我歇生意。此后他到处说我,所有我来美后的传言都是从他那里来的。”

在《同》中,司徒华是华府的中文传译员,也是赵珏的上司,赵珏曾想“华府中国人的圈子小,司徒华一定会到处去讲她多么落魄”。现在我们再看看小说这一段:“那天我们那科长也去了,后来叫我去见他。司徒华在隔壁,一直站在玻璃槅子旁边理书桌上的东西。也许谈了有二十分钟,他一直就没坐下。我当然说话留神,可是后来没多少时候,科长调走了,还是好久没派我差使。阴历年三十晚上司徒华打电话来,说他们有个韩国人翻译韩国话了,触我的霉头。”

我父亲读了信上的事,只回答说从不知道她和乔志高的事,但他跟乔“认识了二十多年,彼此互相尊重,从来没有一句重话”。张爱玲是否想得太多呢?我无从判断。但看她的书信,我至少知道她如何把现实改编为小说。正如《色,戒》的王佳芝是由多人合成,所以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司徒华就是乔志高,张爱玲只是化用了她的某些生活经验而已-那些经验当然也不等同于客观事实。

很多人说私人书信不该发表,好吧,《同》出版九年了,书信没有公开,但何方高人能猜到小说的“毛病”呢?又有谁正确指出是什么“外界阻力”呢?难道生活中已有太多假话,大家都不情愿听见真相?

大陆篇

前章已经讲过张爱玲在上海的出版史,一直讲到她1952年离开大陆。现在我想谈谈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她的作品在大陆的出版情况。我们可将其分为几个阶段,当中也反映了版权问题的演变过程。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张爱玲的名字在大陆沉寂多年,直到80年代中期她的作品才正式回归。1984年,《读书》和《收获》两本杂志同时发表了柯灵的《遥寄张爱玲》,《收获》更是重刊了《倾城之恋》。1985年,上海书店将旧版《传奇》影印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翌年又把它重排发行,这是大陆在80年代最早出版的张爱玲作品。当时张爱玲并没有授权出版。

当初,大陆认识张爱玲的人还很少,比如作家阿城在多年后便这样回忆:“记得是84年底,忽然有一天翻上海的《收获》杂志,见到《倾城之恋》,读后纳闷了好几天,心想上海真是藏龙卧虎之地,这’张爱玲‘不知是躲在哪个里弄工厂的高手,偶然投的一篇就如此惊人。心下惭愧自己当年刚发了一篇小说,这张爱玲不知如何冷笑呢。”

90年代初,张爱玲找她姑丈李开弟担任大陆的版权代理人,所得版税都留给她姑姑、姑丈。张爱玲料想大陆的版税不会太多,几千字几毛钱,加起来其实也只有一千几百块。她当时还有“文革”的阴影,不敢给两位老人家太多钱,怕会惹祸,觉得版税这数目便刚好了。

1992年,李开弟分别授权浙江文艺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发行张爱玲的书,一套四卷本的《张爱玲文集》便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据当时安徽文艺的总编辑回忆,最初只是把张爱玲当作一个冷门作者来做,起印只有三千册,后来就火起来了,不断加印,盗版商也拼命盗版。安徽文艺大概卖了一二十万册,盗版的可能是他们的几倍。这不是一个容易处理的问题。张爱玲的姑姑去世后,李开弟也年事已高,不久便向张爱玲请辞,不再代理大陆的版权了。

当年一位编辑刘晓云曾帮过李开弟不少忙,比如陪同他咨询法律专家等。张爱玲为表谢意,1995年便写了一封答谢信给刘晓云,还随信送上一个小钱包,但信和钱包未及寄出她自己便去世了--后来遗物送到我家,一直也没有人发觉,直到2009年才非常巧合地被我“出土”,再经马家辉与陈子善穿针引线,终于寄到刘晓云手中。这也算是张爱玲大陆出版史上一段小小的传奇。

张爱玲1995年逝世后,她的遗产由我父母继承。1996年,我父母跟台湾皇冠出版社签了一份委任授权书,正式委任皇冠为张爱玲作品的全球独家总代理,这自然也涵盖了中国大陆。皇冠是台湾公司,不能在大陆直接发行张爱玲的书,便需要找一家大陆出版社负责。

同类推荐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慈禧大传

    慈禧大传

    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制度中最后一个手握皇权的女人,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高踞于皇帝之上,独揽朝纲长达48年之久。可以说,她所遭遇的是中国几千年不遇的大变局。其传奇一生,就是大清帝国、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川岛芳子传

    川岛芳子传

    在她被战争和命运捉弄的一生里,有多少人被她诱惑?多少人被她毒害?又有多少人情愿被她诱惑?多少人甘愿被她毒害?又有多少秘密,多少精彩的故事伴随着这个可叹、可悲、或恨、可耻的川岛芳子呢? 本书全面介绍了川岛芳子这位“格格间谍”如何从一个王室公主变身为东洋谍花的心路历程,也从大的横断面勾勒了这位间谍的斑斑劣迹和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末路人生。
  • 我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

    刘平生于1955年,1967年时,不满12岁的她成为一名红卫兵,至2005年成为CEO,38年间,她曾是红卫兵、大学生、工人、教师、政府官员。5次身份更迭,7次超前抉择, 9种可贵品质,成就1位CEO。刘平曾当过红卫兵,童年时经历一个接一个的运动,少年时恰逢上山下乡运动,青年时感受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中年时在国企与政府部门打磨沉淀,最终走出体制——这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中国妇女,可以在地球任何一片大陆上当一名成功的CEO。这正是她的传奇经历的真实写照。
热门推荐
  • 人魔隐

    人魔隐

    十年前的一场战争,让夜沉沐云本来平静的世界从此不再宁静十年苦练,只为了一个约定然而在他回来之后他感觉到身边的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夜沉沐云只想知道在自己身边的,到底是人,还是魔?
  • 在阳光下晾晒

    在阳光下晾晒

    小说通过描写乡下青年秦林离家出走,混迹大都市打工谋生的故事为主线,给读者展示了都市生活的繁荣、多彩,同时也将都市生活的危机、陷阱等的另一面也暴露在读者眼前。作品将都市的阴暗、男人泛滥的激情、女人潮湿的心统统放在阳光下晾晒,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 世界囚牢

    世界囚牢

    罪血之后,三世灵魂合一,一路登九天,塌白骨,淋血雨,星光聚,斩苍穹,破囚牢,血与骨修筑一条通向巅峰的大道,每隔百万年,异世界降临血洗魔仙大陆,究竟有何秘密,左昊是怎样一步步解开惊天之秘密?
  • 惹火铁血少爷:恶魔霸妻

    惹火铁血少爷:恶魔霸妻

    她发誓她真的不是色女!谁让那男人的身材如此惹火!害得她鼻血直流,仓皇而逃。而更令人上火的事情发生了,那个被自己偷窥沐浴的男人,竟是学校的公认少爷!铁血一般的存在!本想惹不起就逃走,可现在连原地踏步的机会都木有了,原因?那恶魔就在她身边!
  •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追寻美,追求爱,期盼逃离现实的藩篱,渴求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平衡等等都是艺术家们永恒求索的话题,在《迷失威尼斯》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答案。
  • 吴越备史

    吴越备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黑:魔尊天下

    天黑:魔尊天下

    她要复仇,要让那些伤她花家者不得好死,而在上官世家她意外发现被当成试药人的嫡亲弟弟,在弟弟的坟前她发誓要屠尽天下,要毁了这世界。却被所爱人封印。封印前她暗暗许下:若她能醒来,她一定会放下所以得执念,按弟弟所说那样,幸福地活着。
  • 一夜成妃:太子,太霸道

    一夜成妃:太子,太霸道

    一朝穿越,嫁给了当世冷峻,嗜血的太子,成为了他的妃子,婚后的相处共患难让两颗心紧紧相连,她说:“一生一世一双人”;他笑着回:“没事分手,只有丧偶”。但,当阴谋,背叛袭来时,他们能否鉴定他们的承诺。
  • 盛宠毒妻:天才魔妃惹不起

    盛宠毒妻:天才魔妃惹不起

    苏晴,原是Z国的特工,因为一次任务的失败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异世大陆。原本以为可以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但是没想到,一个关于自身的惊天秘密就在此接开了……逗比转型成腹黑,废柴摇变成天才。这将影响整个落云大陆的故事就要开始了……某女:“说,是谁趁我喝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在我肚子里撒下的种,快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紧接着,一堆美男蜂拥而上:“我!我!”此时,某狐狸不淡定了。某狐狸:“是我,你们都滚蛋,蠢女人肚子里的是我的!!”某女:“小白,你别添乱了,你不是魔兽吗?虽然会说话,但貌似哪方面你不能做啊!”某狐狸听罢,转身变成一位翩翩美少年。“你……”某狐狸邪笑道:“能不能做,今晚你验验不就知道了……”
  • 鸡毛和蒜皮

    鸡毛和蒜皮

    是一部寓言集,呈现了作者韩雪试图进行风格、题材及文体的多种尝试,同时兼有面对成人和儿童的双重取向,力求表现寓言特有的魔瓶般的巨大张力,展示了作者强烈的探索精神以及寓言这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学样式强大的生命力。作者以其童心、真诚与悲天悯人的心态对目下的社会与人类所面临的现实和困境,以寓言式的思维进行了深深的思索,能给人以醒豁而敏锐的启迪。既可当儿童文学阅读,亦可当做另类杂文看待,相信读者能够在这多刺的玫瑰丛中寻觅到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