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1200000021

第21章 傅雷(4)

我看完这篇小说,觉得故事亦真亦假。譬如小说中描述的男主人翁,无论形象还是相貌,与我见到的傅雷照片有很大出入。小说男主角“戴着黑框眼镜,中等身材,方正齐楚”以及说话语气夸张,这些都不像傅雷本人。

就在小说发表的多年后,随着张爱玲的名气越来越大,这篇文章像《连环套》一样,又被唐文标发掘出来,不得不收入台北皇冠出版的书了。张爱玲重看之后觉得一塌糊涂,但不出版不行,不出的话唐文标也会代她出-唐认为读者的诉求可以凌驾作者的权利。

结果《殷宝滟送花楼会》收录在1983年出版的《惘然记》中,张爱玲在故事后加了一个尾声:“前些时候听见说殷宝滟到内地去了,嫁了个空军,几乎马上又离婚了……《送花楼会》刊出后她就没来过,当然是生气了。是她要我写的,不过写得那样,伤害了她。这一篇一写完就觉得写得坏,坏到什么地步,等到印出来才看出来,已经来不及了。见她从此不来了,倒也如释重负。”

写到这里时,张爱玲突然话锋一转:“听到她去内地的消息,我竟没想到是罗潜之看了这篇小说,她对他交代不过去,只好走了。她对他的态度本来十分矛盾,那没关系,但是去告诉了第三者,而且被歪曲了(他当然认为是)。那实在使人无法忍受……我为了写那么篇东西,破坏了两个人一辈子唯一的爱情-连她可能也是,经过了又一次的打击。他们不是本来已经不来往了?即使还是断不了,他们不是不懂事的青少年,有权利折腾自己,那种痛苦至少是自愿的。”

殷宝滟是谁?现实中的罗教授与殷宝滟究竟怎样了?这些问题一个个向我抛来,疑团愈来愈多。为了找寻线索,我得看全部关于傅雷的传记。

1927年,十九岁的傅雷由上海去法国,次年考入巴黎大学。两年后,画家刘海粟和妻子张韵士来到巴黎,傅雷每天去帮他们补法语,出于对艺术的爱好,他们很快就成为至交。

据说,傅雷当时喜欢上了一个同样钟爱艺术的法国女子玛德琳。本来傅雷出国前已与远房表妹朱梅馥订婚,爱上玛德琳后,傅雷写信给母亲,提出婚姻应该自主,要求与朱梅馥退婚。信写好后,傅雷给刘海粟看了一下,请他帮忙寄回国。刘海粟偷偷压了下来。几个月后,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傅雷与玛德琳分手,傅雷为自己鲁莽地写信回国要求退婚,以及对母亲和朱梅馥造成伤害而悔恨不已,痛苦不堪中甚至想一死了之。刘海粟这时才告诉他那封信并没有寄回国,说话间把信还给了他,傅雷很感动。

1932年1月,傅雷与朱梅馥完婚。当年冬天,傅雷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校办公室主任,同时教授美术史和法文。11月下旬,傅雷正在上课,学生要求上街游行从事抗日活动,傅雷不同意。其中学生会主席成家和、赵丹和一帮同学冲上了讲台,和傅雷对峙,大致是说:“你是什么意思,你是不是汉奸?”

当天,刘海粟应蔡元培之约,在功德林酒家吃便饭。几个人一边斟酒一边商谈着去柏林举办中国画展的有关事宜,这时,美专的一位工友急忙赶来,把刘海粟请到外边,慌慌张张地对他说:“傅主任被学生们包围起来了。”于是在刘海粟的安排下,夜里12点,成家和、赵丹等来到刘宅,当着刘海粟的面向傅雷道歉,检讨了他们的不妥做法。

到了1933年,傅雷母亲去世,他打算辞职回乡。另一个说法是,傅雷认为刘海粟不是好人,经常拖欠工资,早已萌生去意,于是以母亲去世为由辞职。但刘海粟有自己的说法:“事过二十五年之后,我才知道他之所以不愿教书,并不是和同学们意气用事,而是另有原因。后来一位参加过围攻傅雷的同学杨志荣告诉我,那天他和同学们一起冲进教室的时候,曾经打过傅雷几拳。为了这件事,他多年惴惴不安,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把真相告诉了我。”

傅雷在1957年7月18日写的《自述》中提到:“就算刘海粟待我个人极好,但对别人刻薄,办学纯是商店作风,我非常不惯。故母亲一死即辞职。”

想不到的是,刘海粟喜欢了成家和。和妻子张韵士离婚后,1933年他与成家和结婚,开始了第二次欧洲之旅。刘海粟与张韵士生育了几个孩子,刘海粟四十岁时,成家和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抗战爆发后,刘海粟在南洋举办画展,疏于对妻子的关怀和看顾,夫妻关系产生裂痕,1943年成家和离家出走,后两人离婚。之后成家和嫁给了德国留学生萧乃震,住进安定坊1号。

1947年,成家和、萧乃震生下女儿萧亮(萧芳芳)。1948年,两岁的萧芳芳随父母移居香港,次年她父亲病逝。芳芳六岁就开始涉足影坛,拍摄了电影二百多部,以《女人四十》荣获柏林电影节影后。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她不再拍电影,到纽约西东大学读书。萧芳芳和我姐姐在同一年出生,据我所知,她没有其他姐妹,因为年龄相符,和我姐姐也有来往,和我则没有。

至于傅雷怎么认识成家榴,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傅雷认识成家和;二是傅、成两家是邻居。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宋家在上海时,有安定坊这条街的物业,安定坊1号住着萧家,傅雷一家住在3号,我们宋家住在5号。傅雷与成家三兄妹都是好朋友。

我在傅雷贴吧看过一些八卦旧闻:1939年,傅雷爱上了上海美专一学生的妹妹“陈家鎏”,一位堪称绝色的女高音歌唱家。她不在,傅雷连翻译也丧失了动力。这时朱梅馥打电话给“陈家鎏”:“你快来吧,你来了,他才能写下去。”“陈家鎏”来了,坐在他身旁。他果真安心地写下去了。傅雷有过放弃妻子的念头,但“陈家鎏”无法面对朱梅馥那纯净得无一丝杂质的目光。她被这个无辜的、手无寸铁的灵魂震慑,于是远走香港,一生未嫁。(“一生未嫁”与事实不符。)

此外还有一些很夸张的资料,例如《大连日报》曾刊登过一篇苏立群写的《傅雷别传》:“傅雷爱上了一个他任教的上海美术专科学院里面一个学生的妹妹……在这一次的较量中,爱神那支美丽的箭不偏不倚、正正可可地射中了傅雷的心脏!这支箭深深地嵌进了他的心底,严重到了若是他将箭拔出,生命也就此完结的程度;可是若他接受了这支箭,改变了他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孩子和现存的一切,同样也是完结:这是对他崇尚的礼仪的反叛及传统的忤逆……”

虽然写得夸张,也不尽是虚构,若要考究实情,现在已不可能再问傅雷和朱梅馥了,那就只能看看傅聪与傅敏的说法。

《大连日报》这篇文章采访了傅敏,他对父亲的这段“情事”也毫不掩饰,并首次披露了上文中提到的那位女子名叫成家榴,曾是非常好的女高音。傅家与成家有通家之谊,傅敏后来也与成女士有来往,并亲切地称她为“好爹爹”(上海话发音,意指与父亲关系好)。成曾亲口对傅敏说:“你父亲很爱我的,但你母亲人太好了,到最后我不得不离开。”

据傅敏回忆:“只要她(成家榴)不在身边,父亲就几乎没法工作。每到这时,母亲就打电话跟她说,你快来吧,老傅不行了,没有你他没法工作。时间一长,母亲的善良伟大和宽宏大量感动了成,成后来主动离开父亲去了香港,成了家,也有了孩子。”

据傅聪的回忆:“成家榴确实是一个非常美丽迷人的女子,和我父亲一样,有火一般的热情,两个人在一起热到爱到死去活来……虽然如此,但是或者因为他们太相似,所以命运又将他们分开。”

傅聪、傅敏的说法,应该是可以作准的。《傅雷家书》里面有一封信,是朱梅馥在1961年写给傅聪的:“我对你父亲的性情脾气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都是有原则的,因为我太了解他,他一贯的秉性乖戾,疾恶如仇……为人正直不苟,对事业忠心耿耿,我爱他,我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放弃小我,顾全大局。”

那为什么张爱玲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实在太坏”?是道德理由?是写作失败?1983年1月13日张爱玲致信宋淇,列出原因,但还是决定出版。她说写得坏,是因为本来写的就是傅雷,可是为了“掩蔽”身份,用了另外一个人的形象(传教士形象),结果有失真实。所以,我们也不能将罗潜之的一切都当是傅雷。

但究竟《殷宝滟送花楼会》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与傅雷、成家榴的故事有几分吻合呢?

他们之间的认识,事实上并不是小说上写的“通过朋友在课堂认识”那么简单。傅雷很早就认识成家和,而成家榴是她妹妹。文章中,成家榴进门就问张爱玲是否知道她的事情,可知她的事情当时已经街知巷闻。但是张爱玲这里为什么会写是在课堂认识?有可能张爱玲当时真的不认识傅雷,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见面的,也根本不知道成家和这个姐姐的存在,就算知道,也认为这是枝节,只会令故事更为复杂,没有故事性效果,索性删除。

或许有人问,张爱玲这样写傅雷是不是因为介意“迅雨”的那篇文章?不是的。就像我前面所说,张爱玲来到香港时,才从我父亲口中得知傅雷就是“迅雨”。写作缘由可以从小说开头来推断,是成家榴自己跑去找张爱玲叙述自己的故事的。我们知道,张爱玲写作有个特点,你让她凭空去写是不行的,凡事都是别人告诉她一个故事,她抓住主题来展开。她在《惘然记》的序里压根没有提及罗教授就是傅雷,只承认这篇文章写得很差:“另一篇旧作《殷宝滟送花楼会》实在太坏,改都无从改起。想不收入小说集,但是这篇也被盗印,不收也禁绝不了,只好添写了个尾声。不得不噜嗦点交代清楚,不然读者看到双包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我在盗印自己的作品。”

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傅雷书简》收录了傅雷与很多好友的通信,致萧芳芳一信,致成家和十二信,致宋淇十二信。当时萧芳芳已经来到了香港,信件内容大概是教她如何学字,要看什么类型的小说等。傅雷也与成家榴通信,讨论他对教育的看法。信的内容很正常,可以看出二人并无什么藕断丝连,过去的总会过去。

我之所以说出这些往事,不过想将一群上海文人(张爱玲、宋淇夫妇、傅雷夫妇、钱锺书夫妇等)在不同时间(抗战、战后、解放、“文革”、改革开放)不同城市(上海、香港)的生活片段呈现出来-他们偶然擦身而过,或许连当事人也毫不在意,但在我看来,却有一种“世界真小”的趣味。

另外,这种叙事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方法论。我不过是个晚来的外人,出发点其实就只有他们书信上简单的几个字:“《殷宝滟送花楼会》是写傅雷的。”我因为惊讶,就决定研究下去-那女的是谁?这个故事真的有根据吗?一路探索下来,果真发现了现实世界里的人物关系,也看清了小说中哪几处与事实相抵牾。诚然,当初很多东西我都是毫无头绪的,我只能努力多看些资料,寻找合理(但未必圆满)的解释。你可以说我迟钝无知,但我至少还是勤奋的。

同类推荐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热门推荐
  • 永恒神王

    永恒神王

    我本神王,将心明月,但求平凡,庸人自扰,神王归来,万世永存!
  • 爆笑探险:古墓我来了

    爆笑探险:古墓我来了

    相信大家都看过古墓探险的小说,都十分刺激,恐怖,步步扣人心弦。但是,有看过爆笑的古墓探险吗?有见过死不靠谱的盗墓人吗?没错,诺小翎就是这么一个死不靠谱的人,高考忘带准考证,找工作忘带简历,结婚忘带户口本。种种恶劣行为让诺小翎的男朋友终于抛弃了这个不靠谱的姑娘。然而这姑娘最近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神神叨叨地非要去古墓探险,可是古墓有那么容易探险吗?种种奇异的现象让诺小翎欲哭无泪,人皮风筝,舌头蜡烛,诡异泡沫棺……想知道后来怎么样了吗?那就入坑吧!
  • 我和空姐在荒岛

    我和空姐在荒岛

    飞机失事,和空姐一起流落荒岛,危机重重,我得保护好她…………
  • 缉仙

    缉仙

    大战之后,仙皇陨落。仙界秩序崩塌,魔头横行,群妖作乱。一个起于微末的少年能否力挽狂澜,重整仙界……
  • 黄河鬼棺之谜

    黄河鬼棺之谜

    这34个故事,恰似一桌丰盛的酒席,至力满足于众多读者的不同口味。笔者在这本自选的民间故事集中,不仅兼顾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群体,更是照顾了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只要您打开了这本书,您就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伴随着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乐,真正体会到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之旅。
  • 乱千古

    乱千古

    混乱千古,一刀断!看大刀门唯一传人王川如何扛着大刀祸乱千古!这是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我知道这被写烂了)这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我知道这同样被写烂了,但我就是想写)
  • 伏世录

    伏世录

    世间纷乱,神界规定,人间界每隔四百年一浩劫。九王四帝一中立,这种格局持续了五代,丹道第六代时,“钉子”突然松动,格局发生改变,神界高层震惊。持续了两千年的格局改变为九王四帝一中立一迷藏。
  • 来自地球的穿越者

    来自地球的穿越者

    我叫叶司棋,是一名来自地球的穿越者,很遗憾的是万千穿越者中我不是幸运的哪一个,来到一个跟地球现代生活十分相近的世界,而我却失去了记忆,当然这不是最惨的,可能因为穿越系统的故障,从而导致我穿越的不够彻底(也可能是作者太逗,智商不好,安排不了一场合理的穿越)导致我怀疑我身体里有着另一个自己,在曾经的世界我们管这叫做双重或者多重人格!(其实这本书最开始准备叫做她不是他的它?的,后来又想叫做失忆的你,然后觉得自己应该没吃药,)
  • 豪门暖婚之佳妻撩人

    豪门暖婚之佳妻撩人

    文文一对一,宠文,养成系,简介无能,正文为主,喜欢就收藏一下吧,么么哒。女主版简介传闻--她温柔、矜持、淑女、女神范,是众多男人都想要娶的对象。可--正在逼着男人快和她上床,粗鲁,妩媚,撩人,女汉子,真的与传闻中的是同一个人吗?男人仰天长叹一声。男主版简介传闻--他淡漠,不近女色,寡情薄意,但仍然是众多女人挣破头都想要嫁的的对象。可--正在温声哄着女人起床,还一心想着怎样吃女人豆腐的男人,真的是传闻中的他吗?她是地震遗孤,他是掌握韩氏集团巨大命脉的天之骄子,他自问不是什么好人,却破天荒做了一次好事,第一眼看到她时,觉得她可怜,又乖巧,领她回家,可谁知,他从来就不是爱麻烦的人,到头来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小片段一某日清晨女人坐在床上,懊恼道,“韩瑞,我内衣扣子扣不上,帮我扣上。”正在更衣室穿内裤的男人连忙应道,“这就来。”刚安静下来,声音又响起,“韩瑞,我内裤找不到,帮我找。”刚穿上内裤的男人,连忙一边回答一边帮人家找东西。最后,女人大吼道,“韩瑞,抱我起床。”“来了。”终于把女人安顿好,忙的像陀螺一样的男人终于可以不收打扰的穿自己衣服了,可,“韩瑞,你不要脸,大早上思春。”刚把内裤穿上的男人,一瞬间内裤掉落在脚裸处,某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好大啊。”韩瑞黑着脸看着女人,默默的套在内裤,他妈的,趁人之危,如果不是她来大姨妈,早就办了她。
  • 走过青春的纯白

    走过青春的纯白

    十年,莫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沧海一粟,即使在人生的溪流里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石头。然而,青春的十年,又是如此地独特而不可替代,它曾经坚硬而棱角分明,顽强地抵御着时间的打磨,倔强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最终却在岁月的溪流中圆润了自己,并入了时代的滚滚洪流。本书以主人公十年的青春经历为主线,其间贯穿了爱情、婚姻、职场、理想、生活及生存等命题,有真挚的友情,有纯真的爱情,有无邪的欢笑,有成长的烦恼,有职场的尔虞我诈,也有现实的浮躁和无奈。我们可以从书中一个80后青年走过的青春轨迹里看到自己的影子、部分社会的变迁、一些真挚的情感告白和某种社会的本质与生活的规律。走过青春的纯白,期待与你共同分享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