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8800000020

第20章 《多湖辉:实践教育法》(1)

没有笑声的家庭,培养不出聪明的孩子。

——多湖辉

多湖辉,生于1926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是日本最受推崇的教育心理学家和畅销书作家。他认为,培养孩子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以一个实践者的心态来教育孩子。其教育思想浅显实用,深受广大读者推崇。

多湖辉的作品畅销不衰,享誉日本,其中主要有《批评孩子的艺术》、《家教心理术》、《奇妙的自我心理暗示》、《母爱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头脑体操》、《头脑启蒙的技巧》等。

这些教育作品从胎儿期的教育到小学生的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到具体的教育行为都有涉及,可谓是“儿童教育百科全书”。其锐利的心理分析,为具有复杂烦恼的现代人提供了很好的指点和劝告。

多湖辉及其实践教育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在对其经济和政治发展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同时,也对日本的教育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国际上许多研究者认为,日本近代经济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教育水准提高的结果。

二战以后,日本朝野上下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教育投资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开支不应被看作消费,而应被视为投资。这种思想深刻影响了当时日本政府的决策和一辈父母的教育观念,全社会掀起了一个教育改革的高潮。在这种大背景的影响下,日本涌现出了一批颇具影响的教育家。多湖辉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多湖辉在儿童心理和脑力开发研究方面造诣颇深,并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善于观察生活,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强、值得人们反省的问题,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与许多以理论见长的学者不一样,多湖辉的教育思想更具实践性,直指儿童教育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多湖辉曾担任过日本千叶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这使他有很多机会接触小学生。在此期间,他开始观察研究影响现代儿童的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问题,并反思,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关键环境,是否真正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另外,他开始研究教育的实质性问题,重新考虑教育的本质问题。

多湖辉指出,增强孩子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父母成为“教育的实践者”。父母不仅要了解孩子独特的心理动态,而且应该针对不同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断地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摸索教育孩子的方法。

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之心,他们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都十分用心。为了培养孩子成才,父母们可谓是不辞辛劳,费尽心血。但是,他们的付出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成效。多湖辉认为,其原因就在于父母们没有以一个实践者的心态来教育孩子,他们既缺乏教育的具体行动,又缺乏教育的艺术和技巧。

曾经有一段时间,多湖辉作为嘉宾,每周参加一次广播节目《育儿问答》。在节目中,他与父母和孩子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了解到了许多在日常生活和现实社会中,孤立孩子、扼杀其应有才能的父母们的种种表现。他为节目准备了许多资料,并且以这些资料为素材,完成了一系列儿童教育书籍的写作。

多湖辉是位多产的作家,其着作畅销长久不衰,他的大名在日本家喻户晓。其语言通俗易懂,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均能深入浅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行之有效。

多湖辉的教育思想以浅显和实用而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深刻影响了一代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父母要掌握激发孩子思考的战术

在多湖辉看来,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天才应该是孩子的正常状态;遇到困难是发展孩子思考力、训练大脑的绝佳机会,父母应帮助孩子抓住这些机会,使孩子身上隐藏着的巨大潜力得以开发。

从这种观念出发,多湖辉主张进行早期教育实践,提倡早期智力开发。他认为,开发智力的工作做得越早,孩子的头脑就会越聪明。当然,这对母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湖辉强调,胎教是不可忽视的,胎儿的灵性与母体息息相通。母亲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情绪对胎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母亲切不可掉以轻心。胎动是胎儿向母亲发出的各种信号,母亲不可不知。

多湖辉还认为,遗传对人的智力有很大影响,但并不是说遗传决定孩子的智力。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大。即使孩子先天不足,只要教育及时得当,加上不懈努力,同样也可以取得重大的成就。因而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

父母不能对孩子3岁前的教育等闲视之,而应该利用各种机会,甚至是创造机会,来不断促进孩子的发展。多湖辉强调指出,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做出“结论”,对孩子来说,遇到困难正是发展其思考力、训练大脑的绝佳机会。

多湖辉认为,在教育实践中要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考,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对问题本身要怀疑;当方法行不通时,将目标加以再思考;扩大问题的时空因素;站在相反的立场思考;强制使毫不相关的事物相互关联;打破固定的思考方式等等。

多湖辉坚信,创造性思考能让孩子越变越聪明。但要激发孩子思考,使他们变聪明,父母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战术。他给父母们推荐了以下六种战术。

战术一:物品欠缺可促使孩子思考——寻找代用品

人一旦得到想要的一切,心满意足时,精神会松懈,丧失思考的欲望。因此,过去缺吃少穿的孩子与现在生活富足的孩子相比,更善于思考。现在没有自来水便喝不到水,没有筷子和碗便吃不上饭的孩子增多,也许就是所需的东西一应俱全的缘故。

战术二:父母的意见越不一致,越能激发孩子独立思考

孩子问同一问题时,父母的回答常常不一致。通过观察,孩子会发现,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孩子就会模模糊糊地懂得,人与人相互持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助于孩子养成了独立思考,不懂时看看书以取得一些线索的习惯。

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双亲,从父母的立场出发,似乎总是想采取统一意见、统一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种家庭的教育方式不见得对孩子有好处。因为亲自看到、听到大人之间的意见对立,孩子大脑受刺激,就会去思考问题。现在的孩子,很难受到这种刺激。因此,以用父亲和母亲不同的思考方法明确地教育孩子为好。

战术三:对孩子提出问题,予以反问

孩子为何接二连三地提出问题,父母越是觉得奇怪,孩子的问题就越多。不言而喻,通过这种提问和对问题的回答,孩子思考的天地将不断扩大。但是,对同样的回答稍动脑筋,其效果可以成倍增加。

所谓动脑筋,就是对孩子无意识的提问,不要立即直接回答,要使孩子更明确地认识其问题的实质,还要使孩子自己能找到答案。这时的有力武器就是反问。

例如,孩子问:“为什么晚上必须睡觉?”你可以反问:“如果不睡觉,你想会怎样?”这样,孩子就会从各方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这种反问,可以让孩子去深入思考问题,自己找出答案的线索。

战术四:经常和孩子进行“采访式”的谈话

记者顺利采访的窍门之一是,绝不让对方用“是的”或“不”回答自己的提问。例如,“你是千叶大学的学生吗?”“是的。”“是工学系的吗?”“不。”提这样的问题,是问不出什么情况的。而稍微改变问法,比如:“你觉得千叶大学如何?”对方就不得不动脑筋,想办法回答。

和孩子谈话时,采用这种“采访方式”提问是有效的。而有些母亲和孩子谈话时,一开始就以限制孩子自由发言的口气来说话。诸如“那个是信箱吧”这样的问话,孩子所能回答的范围已确定,没有思考的余地。

这时,起码要提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何时发生?”“为什么?”“如何看?”之类孩子自己能回答的问题,可以说,这对锻炼孩子的思考力和表现力甚为有效。

战术五: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不仅向孩子提问要讲究技巧,对于孩子的问题,大人也要非常认真地回答。大多数人在跟孩子谈话时,使用孩子的语言,似乎有一种把自己降低到孩子智力水平的感觉。特别是当孩子向大人提出荒唐的问题时,大人常常不由自主地笑起来,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受到了嘲笑。

有一次,多湖辉在美国街头看见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抓住一位留着乱蓬蓬胡须的嬉皮士问:“对不起,你为什么赤着脚走路呢?脚不痛吗?”那位男子注视着孩子的脸慢慢地、像对大人一样地说:“这是我的哲学,不想隔着鞋,想直接与地球接触。”这个孩子像是终于理解了,于是小声地说:“好,是哲学。”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必定是切身理解了“哲学”这个词。所以,通过这位男子像对待普通大人一样认真地回答问题,使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提问得到了回答的价值。相反,如果大人采取不认真的态度,孩子的问题最终也得不到回答,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缩手缩脚。

有时候,父母经常以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有失身价,就容易把回答问题想得很复杂。因此,当孩子问自己不知道的问题时,大人就含混地回答说:“以后再告诉你吧”、“大概是这么回事吧”;相反,对于自己会的问题就想全部告诉孩子。多湖辉认为,大人即便是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诉孩子,因为这样做会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余地,对于孩子的提问只作逻辑性和科学性回答,这才是最佳回答。

孩子到了3岁,每天都会提出“为什么”、“怎么办”等一连串的问题,说明孩子开始萌发了求知欲,这个时候,父母首先应意识到不能马马虎虎回答孩子提的问题,要尽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方法。大人采用有逻辑性的、科学的回答方式,是想让孩子能正确认识问题。但是在孩子看来,无论对其作什么样的回答,并不能全部消除其疑问,因此,大人就没有必要一定坚持完全正确性。

战术六:孩子想要打架时,先要他以吵架压倒对方

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学会辩论至关重要。但是,要求思考力尚未达到辩论这一高度的孩子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法国式孩子吵架术”的办法值得借鉴。在法国,孩子开始吵架,父母便饶有兴趣地出面。孩子相互动手,父母并不立即劝架,而是让双方尽量争吵。

可以说是鼓励“吵架”。双方为了不被对方驳倒,均大动脑筋,而且妙语连珠。看了此景使人感到,法国人多么崇尚“明晰”,其严谨的理论性和语言能力的秘密就在这里。孩子打架在所难免,以吵架的形式出现,乃是训练思考的绝好机会。

为孩子创造积极思考的环境

人的大脑就像机器一样,需要经常运转,否则就会生锈,变得越来越迟钝。使孩子变聪明的关键是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其自己动脑筋思考问题。那么如何才能使孩子动脑筋想问题呢?多湖辉认为,寻找机会迫使孩子进入思考问题的状态是促使其开动脑筋的前提。

人的大脑带有节约思考的组织,平时这个“节约思考组织”为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如果今天以与昨天相同的方法顺利度过,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动脑思考什么,只要运用与昨天相同的方法就可以处理今天的事情。

如果每人每天从刷牙开始到吃饭,对每件事都从头到尾一一进行思考和处理,那么,即便有几个脑袋也装不下。因为对于习惯的事情不需要特殊考虑就可以做,所以可以把精力用于去应付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的新事态,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

“节约思考组织”本来是很方便的,但是稍不注意也可能成为致命的问题。我们的大脑之所以开始活跃,是因为今天遇到了用昨天的方法解决不了的事情。所谓的墨守成规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了这种病,我们的头脑就会生锈、老化,即大脑迅速衰弱。乍一看,这种可怕的墨守成规的病,带有与老化现象相似的症状,所以被认为是老年病的一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论多么年轻的人,甚至有的小孩也会患此种疾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对幼儿到成人的智力发育情况做了追踪研究,其结果表明,0-4岁儿童的智力发育程度,完全可以决定18岁以前的智力最高值。即0-4岁期间智力直线上升的孩子,其以后也会保持这个速度,到了18岁高峰期时达到最高水平。

相反,智力缓慢上升的孩子,到了18岁高峰期时,也完全处于低水平。并且,决定这个智力上升程度的绝大部分因素在于孩子周围的环境刺激,促使孩子智力发育的大部分责任在于母亲。

在这方面也许对母亲的要求过高了,但是所有的母亲都应该成为“教育担当者”。所谓“教育担当者”即是设法给孩子创造有利于智力发育的思考机会,有目的地营造智力环境,是孩子的头脑变聪明的具体操作者。

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说“好好想想”、“努力”之前,首先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思考的意义很重要。与父母强迫孩子在学校获得好成绩相比,孩子希望认字,希望能够阅读电视节目表,这对于孩子来说要实际得多。孩子能够自己确定这样更具体的实际目标,才能产生想要认定的热情。

同类推荐
  •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父母强大了,孩子才优秀: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本书凝聚着教育者周倩十几年执教与心理辅导实践的经验与心血。作者横向对比传统教育习惯、学术理论及网络育儿心得,对中国式家长“专政统治”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自身育儿心得归纳出一套全新教育知识体系。全书以“自由+爱”为立足点,以“积极应对+相互成长”为逻辑指导,倡导父母与孩子携手同行、共同成长。
  •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要让孩子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让他抱怨命运多舛,被挫折打败。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在逆境中调适自我,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百折不挠,这样才能让他把自己从挫折中拯救出来。
  • 宝宝饮食与健康

    宝宝饮食与健康

    饮食直接关系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健康直接关系着婴幼儿成长的身心素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宝宝的饮食和健康问题。婴幼儿的饮食和健康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我们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有关权威专家的指导下,编辑了《宝宝饮食与健康》。全书以婴幼儿的成长为主线,突出饮食营养与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婴幼儿饮食与保健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广大年轻父母用以指导科学育儿的良好读本。
热门推荐
  • 翻身丫鬟俏红娘

    翻身丫鬟俏红娘

    相府小姐的贴身丫鬟星辰被打死了又活了,俩字:魂穿。穿越你好穿越再见,有完没完?人家个个都穿成小姐公主我这大龄剩女居然成了个丫鬟!人倒霉时还真杯具——等一下,我嫁不了人吗?!要是我这辈子都没有男人,小姐你可一定要嫁好呀!如果我放弃恋爱婚姻,是不是就可以永不伤心?淘气姑娘星辰初入江湖,恰逢各路二货频出,大家都是来搞笑的,人生不过如此一场,何不轻松一些?*******此文因设定不够周密筹备重写中,欢迎大家到我的新ID“初晓韵音”那里看新坑~
  • 不一样的死神

    不一样的死神

    以死亡为代价,偷窥绝世美女出浴,你愿意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如能死能复活,是不是就愿意了?但每死一次会丧失一部分人性,这是否又值得商榷?掌握不死的能力,是做一个挥霍死亡的魔神,还是一个珍视人性的凡人。这是雪无极的抉择,也可能是你的抉择!一个不是死神却屡次死而复生的人,在欲望和本能中碰撞,在人性与初心中抉择,在生死之间游走,却在生中成人,死中成神。踏上鸿蒙的世界,不一样的死神将带给你不一样的快意人生!
  • 三国之大汉天下

    三国之大汉天下

    吾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一位中华民族的优秀特种兵在执行任务后离奇晕倒,醒来却发现穿越到了汉末群雄割据的时代,附身在刘表长子刘琦身上。既然来了,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再兴汉室,传我华夏文明!愿我大汉处处有陈汤,愿人人都可以成为我大汉的冠军侯。
  • 穹天劫:凤翱九天

    穹天劫:凤翱九天

    她是将军女。五岁那年,源于对金戈铁马的向往,她做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从此女扮男装。她相信,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十年过去,当她手握霜月,志在千里,却发现原来所谓的命运其实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
  • 倒计时:岁月的星星

    倒计时:岁月的星星

    离中考还有18天我们还有18天的打打闹闹却矛盾不断
  • 偎雪听心

    偎雪听心

    本书是一册有关人生哲学的通俗故事读本,汇集40余个精短的小故事,由《读者》重点签约作家鲍尔吉·原野专门撰写。全书文字隽永,哲理深蕴,图文互动,时尚可人。符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趣味。
  • 相逢以歌

    相逢以歌

    温以馨的生命因为遇见了叶云而丰富,因为遇见了路晨旭而灿烂,但只有遇见了连歌才会变得完美。
  • 师父:徒儿错了

    师父:徒儿错了

    师父冷眼一扫,她乖乖地将要伸出的爪子藏好外加一个无辜的甜笑。师父扬眉一挑,直接从怀中掏出昨日摸回来的东西上缴。师父一怒,天啊,外面两个死缠烂打的家伙真的不是她顺手牵回来的,佛爷爷可以保证啊。师父,徒儿我错了。都是那老头,非说我是什么圣女,重要的使命?开什么国际玩笑我只想简简单单来过些无拘无束的小日子罢了,没事听美人师父弹弹琴,偶尔行侠仗义一下罢了,若是不行侠仗义都不去了,只留在师父身边。
  • 不老情天

    不老情天

    万物皆灵,群雄逐天。究竟谁可掌乾坤,又是谁可指天下?可悲,可悲,一切皆为天地局。————————————天命之子,命不比一介凡俗,爱恨情仇难自主,此生只为一人天。可叹,可叹,情到深时难自主。
  • 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

    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