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8800000019

第19章 《铃木镇才能教育法》(6)

“本正君,你除了喜欢物理和化学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爱好吗?”

“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上了,已经没有精力去做别的了。”本正浩夫说,“只有普通人,才会在空闲的时候爱好音乐什么的,但我就不一样了,科学研究就是我的一切。我可不想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上。”

本正浩夫这番话使铃木镇一非常惊讶:“哦,你难道从来就不听音乐,也从不看什么文艺书吗?就算是科学家,也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啊!”

本正浩夫却很骄傲地回答:“不,铃木先生,我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人,做什么事要想有所成就,就得一心一意地去做。”

铃木镇一毫不否认专心做事是一种美德。但是像本正浩夫这样大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专一”,他们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这种过早开始的“专一”只能使他像井底之蛙一样,禁锢在狭窄的世界中不能回头,并直接导致他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家想象一下本正浩夫会有怎样的成就呢?和铃木镇一预计的完全一样,到本正浩夫20岁的时候,他整个人显得呆板、冷淡,缺乏热情,在物理、化学等领域里也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听说他还在继续钻研那些高深的理论书籍,除此之外,他没有一点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都无法独立完成。

铃木镇一希望聪明的孩子们能够吸取教训,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因某种错误的观念而白白葬送原本可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好时光。

别把不健康的习惯传给孩子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面对生活、挑战自我的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最基本的素质,如果缺乏这一点,他们就不可能有所成就,生活也不可能有幸福可言。

铃木镇一认为,培养孩子的内心是教育他们的第一步。悲哀的是,有的父母意识不到自身的某些缺陷,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将一些错误的想法和不健康的习惯带给他们,致使孩子形成不健全的心理。

原木是个悲观主义者,他对家庭和事业都抱着消极的态度,觉得前途一片黑暗。他觉得生活毫无意义,因此他不想做任何事情。他有三个孩子,但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不难想象,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原木的子女们会有怎样的前途。

原木的大儿子有直刚6岁,或许有人认为,一个6岁的孩子如何能够理解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区别呢?话虽然没错,孩子的确无法明白这些深刻抽象的东西,但父亲的影响却千真万确地存在着。

铃木镇一无意中看到了原木教育孩子的情形:

有直的母亲对儿子说:“有直,你已经6岁了,应该学会自己吃饭才行啊。”

有直答应了一声:“嗯”,然后用双手捧起碗,接着他就愣愣地停住了。因为他的双手捧着碗,不知道如何去拿刀叉。

看见有直愣头愣脑的样子,原木觉得很丢脸,立刻当着铃木镇一的面开始训斥儿子:“你真是个蠢货!”父亲大声的呵斥把有直吓坏了,手中的碗摔到了地上。

有直的母亲马上站起来收拾,原木依然大声地责骂孩子,有直则在一边大哭起来。

事后,铃木镇一问原木,为什么要大声责骂孩子?原木的答案简直出人意料:“唉,我怎么会有一个笨蛋儿子,以后也别指望他有什么前途。”铃木镇一劝原木说:“原木君,你不要这么说,小孩子都会有缺点的。”

原木依然唉声叹气:“铃木君,我知道小孩子都有缺点,可是,你看我这个儿子天生就笨,我是不指望他会有出息了。”

“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改变,孩子的变化更大。所以,你可不能现在就对孩子下定论。只要他能够接受正确的教导,我想应该能学到很多东西。”“就算学会又能如何呢?人只能过一辈子,我连自己的事都不想管,哪有空管那些多余事,干嘛要那么费心?”原木竟然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原木君,你怎么如此悲观呢?”铃木镇一说。

原木满不在乎地看了铃木镇一一眼,但这种表情掩饰不了他内心的空虚。铃木镇一也从他的眼神中找到了有直“蠢笨”的原因。

刚开始铃木镇一以为6岁还不会吃饭的有直是个低能儿。但现在他知道了,造成有直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他那个不称职的父亲,原木应该担负起全部责任。

可以想象,当有直试着吃饭时,悲观主义的原木一定会说:“你一定会摔破碗,你真是个笨蛋。”虽然原木仅仅是在怪罪儿子的笨拙,但实际上,他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了可怕的暗示:“你真没用,你一定学不会自己吃饭。”对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生活的孩子来说,这种暗示无疑是个晴天霹雳,给了孩子致命的一击。

另外,在不经意中,原木总是灌输给儿子一些悲观主义态度,因为这种精神就是原木的人生观。孩子的尝试,总会得到无情的打击。

久而久之,孩子怎么会有一个好前途呢?也许,原木对儿子的判断没有错。但是,将来有直成为一个失败者的原因也在他的父亲,因为原木的错误教育从一开始就给儿子的未来播下了失败的种子。

铃木镇一认为,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困惑和选择,生活的压力有时会让我们失去信心,甚至陷入绝望的境地无法自拔。但在人的一生中,人人都会遇到数不清的挫折和困难。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面对困难,然后又解决困难,就这样一步步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

孩子的内心世界常常被父母和老师所忽视,因为大人们总觉得他们还不懂得人生的酸甜苦辣。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尽管他们年幼,还什么都不懂,但他们已经开始生活了。

因此,铃木镇一提醒父母们,要多重视孩子的内心,在精神上支持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音乐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

铃木镇一常常感叹,人正是有了耳朵这一不可思议的东西,才会听到周围世界的声音。否则,就只能在寂静中度过一生。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声音无时不在人们的耳边回响。可是只有一种最美好最动人的声音是所有的耳朵都愿意去聆听的,那就是音乐。在铃木镇一心中,音乐世界里的声音充满了生命的美好情感,它与单纯的声音完全不同。正是音乐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铃木镇一遇到过这样一件事,这件事使他对音乐教育更执着。

松正是一个性情狂野的孩子,或许是幼年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他性格粗鲁而且极其自私。虽然他只有9岁,但其行为已经极其乖张。

松正的母亲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妇女,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对他百依百顺。或许正是这种无限制的溺爱使松正变得顽劣不堪。

松正不愿意上学,一天到晚和小伙伴在外面疯玩,玩累了就回到家,大模大样地向母亲索要各种东西。

有一次,他体弱多病的母亲又病了,但是对母亲的病情,松正一点也不关心,仍然一大早就出去玩。

中午吃饭时,松正像往常一样回到家,把脏衣服往床上一扔就跑进了厨房。当他发现没有平时那些丰盛的午餐时,立刻冲着妈妈大吼起来。

“怎么回事?今天怎么只有这么一点菜?”

“哦,妈妈生病了,没力气做菜,你今天就凑合一下吧。”妈妈解释说。

“凑合?怎么凑合啊!就这么一点点菜,你让我怎么吃得下去啊!”松正大声地吵闹,根本不听妈妈的解释。

“松正,妈妈今天的确很不舒服。明天给你补上好吗?”妈妈还是耐心。

“真是烦死了,你怎么老是生病。”

“这有什么办法啊,我的身体一直不好。”

“没办法?我看你在床上躺着,什么也不用干还挺舒服的。”

“松正,你怎么这样对妈妈说话。”

“难道我说得不对吗?明天我也生病好了,那样就什么事也不用做了。”说完,松正“砰”地把门一甩就跑了出去。

看到儿子这样蛮不讲理,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放在心上,松正的母亲伤心地哭了起来。

说来也巧,松正离开家之后,就到外面四处乱逛,不知不觉地就到了铃木镇一指导孩子们学音乐的教室外面。

这时正是铃木镇一上课的时间。这是一堂音乐欣赏课,铃木镇一为孩子们安排的是日本现代作曲家永川先生的作品《致母亲》。

铃木镇一用留声机把音乐放给孩子们听,然后向他们解释乐曲的内涵、意义和音乐的结构。

那是一首歌颂母亲的歌曲,孩子们听了音乐和老师的讲解之后,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有人还非常动情地流下了眼泪。

铃木镇一的讲解结束后,第二次播放这支曲子时,教室外面隐隐传来一阵哭声,这是一个男孩子伤心哭泣发出的。这个男孩子正是松正。

铃木镇一很好奇,马上过去询问他为什么哭。

松正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讲给铃木镇一听。铃木镇一听了之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他对松正那样对待自己的母亲感到极其讨厌,甚至觉得难以忍受。不过当时松正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并且表示,从今往后一定会好好和母亲相处,这也让铃木镇一感到欣慰。

松正告诉铃木镇一:“也不知为什么,当我听了那支曲子,又听了您的讲解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有一个多好的母亲啊!惭愧的是,在这以前我竟然从没想到过,我真是太对不起妈妈了。妈妈每天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我的生活,可我一点也不听她的话,还时常惹她生气。今天她病得那么厉害,可我……”

后来,松正成了铃木镇一的学生。他不仅学会了小提琴演奏,还自学作曲,在音乐上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才华。

同类推荐
  •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养,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都能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处处受到欢迎。本书从礼仪、品德、人际、心态、爱心等诸多素质培养入手,对如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指导,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切实有效的建议,希望对家长有所启示。
  •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

    父慈子孝是超越时空的自然法则。而子欲养亲不待,则是人生最大的苦痛与遗憾。《蔡礼旭家庭教育演讲录》告诉我们:孝顺与行善,不能等待来日,须速从当下。所谓“人不学,不知道”,故《礼记·学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教学首重德行的教育,本书便是在新时代落实中华传统德行教育,教人成圣成贤的好教材。
  • 新编怀孕百科

    新编怀孕百科

    本书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为准爸爸准妈妈提供了全新的孕育知识。从夫妻孕前的精心备孕,到孕育历程的营养饮食、日常护理、孕期保健、胎教优生、准爸爸助孕以及产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贴心的指导,从而帮助准爸爸准妈妈解决孕育中的困惑和担忧,也为备孕的年轻夫妻提供孕育优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
  • 与女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与女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和女孩沟通绝对是父母很喜欢“拿捏”的事,因为父母们怕稍不注意就可能伤害到女孩,或者给女孩带来不好的影响。因为女孩相对男孩来说,更敏感,更脆弱,更感性,也更易受到伤害。所以这本《与女孩谈话,父母要注意的100个细节》就是告诉父母如何从女孩的角度,女孩的心理,有效的、快乐的与女孩进行沟通、引导,从而打造完美的女孩。
  • 等待宝宝出生

    等待宝宝出生

    本书内容包括受孕前的准备、怀孕后孕妇和腹中宝宝的呵护,如优生优育第一关:产前筛查、管住嘴、迈开腿、初见“宝宝”、妈妈感受到了我在游泳、美丽乳房从今开始、6个月的“宝宝”,用耳朵听外面的世界、“小小蚯蚓”爬上来、怀胎7~9个月,别忘记补钙、外阴瘙痒,准妈妈们的难言之隐、我准备好了——9个月的“宝宝”、会阴侧切不会影响你们的性生活、不必谈“钳”色变——你需要一点帮助、你是否真的需要剖宫产等。
热门推荐
  • 闪婚独宠,总裁宠妻无下限

    闪婚独宠,总裁宠妻无下限

    华灯初上,纸醉金迷。据传,三年男友与名媛暧昧不清。她化身孕妇,混入会场。本想捉奸,却不料红酒反泼一脸。男友却对她人嘘寒问暖。形势所迫,她转身投入另一陌生男人怀抱,另类邀约。如此囧遇,却促使她将自己嫁了,还遭老公夜夜索欢。“喂!我已经超负荷,你这么看我,干嘛?”
  • 异火闯无限

    异火闯无限

    化身异火,成就无限。一次意外,出现在《斗破》破世界,吞噬骨灵冷火,抢走药老纳戒。穿越虚空,降临《神雕》世界,才知道世界是如此之大。万千世界,唯我异火纵横!
  • 血炼之途

    血炼之途

    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前世为蓝,今世为青。定要青出蓝而胜于蓝。是我的定要如数讨回,不是我的也是尽数夺取。主宰,我便是主宰。
  •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

    中华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我们的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倾倒于烟尘之中。在帝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惊人的相似:制度的承袭、人物的脸谱化……每个中国人,在借此套丛书回望来时路之时,都将为我们的历史而欢呼、惊讶、愤怒,甚至于椎心泣血。本书内容包括:孝庄、选储风波、皇帝和权臣、科场黑幕、民族怀柔之策、满族的婚姻习俗、郑成功、“康乾盛世”、两种文明的碰撞、洋务运动、袁世凯等。
  • 逃离外企

    逃离外企

    书中对跨国公司的职业道路作了详尽的描述,包括外企的面试全部过程描写、绩效评估面谈、入职信、岗位描述等,并对外企的内部管理作了全景式的展示。书中的主人公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多年以后回到民企工作的人。这个角色是很多人的一个角色融合。更确切地说,他代表了一代外企的经理人,“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接受过本土的高等教育,但是没有留学背景,外企也许是出于偶然,但是在这个圈子里一做就是很多年。在最后李白一个中国本土的民企却绝非偶然,他和现在很多离开外企进入本土企业的经理人一样,正是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希望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
  • 孕40周同步指导(图解版)

    孕40周同步指导(图解版)

    本书介绍胎宝宝的每周发育细节,并配合科学图片注解,告诉读者如何“教育”宝宝。
  • 追天榜

    追天榜

    万族同生,万路追天,欲要证道,必先凳追天榜首!三千大道化混沌,无尽混沌生苍生,以己道化彼道,以己身化苍天!秦蒙因误食一口野人鲜血导致身体无限变强,从而踏入追仙的行列。寻魂魄,觅生母,外势力为得成仙的权利大肆夺舍,旧势力为摆脱旧道不断地夺道。红颜泪,乱世魂,一次次离合,一场场阴谋。秦蒙入仙路,进天榜,争第一,正己道!
  • 血族女皇的穿越之旅

    血族女皇的穿越之旅

    想要知道血族女皇的身世之谜吗?想要知道血族女皇穿越之后的故事吗?想要知道血族女皇最后的结局是悲还是喜吗?那么就来看《血族女皇的穿越之旅》吧!百分百可以让读者一饱眼福,馋!
  • 网王之墨易流年此处

    网王之墨易流年此处

    [重要的不是多少人牺牲,而是我最终还是得到了你!]一缕被删去记忆的灵魂重生在她的身上。她一度改变原本主人的个性,却发现自己是无法改变的。因为那个女孩的拥有的过去自己也是经历过的..断绝了一切,斩断原本主人的一切,取回原本的高傲和尊严。当海水淹没她的双眼,她才明白眼泪为什么是咸。[女主属性变化多端,男主后期才潜水完毕]【猪作者的套路你们是走不完的】
  • 帝王叹

    帝王叹

    当我们在追求人生的巅峰路上,为了更大的权利和力量,我们总会于经意或不经意间失去很多东西。当我们站在众生的顶点时,暮然回首,即便是那最薄情的帝王,也不免发出跨越一生的叹息。即使站在众生顶点,我们又还剩下些什么?不过一声叹息,与一世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