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3100000005

第5章 导言(2)

从上述戏曲演出活动的零星记载及其蛛丝马迹,进一步探讨西秦腔的发展源流,我们有理由相信,远在明清之际,秦腔不仅在甘肃大地上广为流播,而且已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明代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注明有一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清末徐珂《清稗类抄》第三十七册“戏剧类”记载:“北派之秦腔,起于甘肃,今所谓梆子者则指此。一名西秦腔,即琴腔。盖所用乐器以胡琴为主,月琴为副,工尺咿呀如语。”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活跃在兰州的戏曲伶人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一时形成了“重生轻旦”的审美和抉择标准,表演重工架,演唱以兰州字调行腔,其古拙、平和的风格与陕腔的委婉华丽大为不同。

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在兰州名重一时的演员生、净耆宿三元官及其高足福庆子和陈德胜,还有须生兼旦角演员来喜子、旦角桑大嘴、须生兼净唐华、俗称八娃子的史月卿等人,掀起了兰州秦腔演出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其中,关于三元官的一则逸闻趣事流传甚广、也最为脍炙人口。

据说兰州“骀荡”客栈的老板牟掌柜因为特别喜欢听他唱戏,与他成了换帖弟兄,自愿负责他的衣食起居。

有一天,三元官在五泉山庙会演《草坡面礼》中的岳飞。牟掌柜备好午饭夹肉锅盔给他送去。走入后台,平日混得很熟的剧组成员一个个紧张地各自忙碌,对他视若无睹。再看三元官老先生顶盔束甲,披袍挂髯,正坐在戏箱上凝然沉思,俨如一尊天神,一派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牟掌柜几次搭话,三元官却一直不动神色,将他晾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他耐着性子又一次恳求道:“大哥,这是我给您买的肉夹锅盔,你凑合着吃一点,好上场!”岂料三元官“哼”了一声,不但不领情,反而对着牟掌柜摔了一袖子,弄得他羞愧难当,掩面而去。演出结束后,三元官回到店里,面对黯然神伤愤恨交加的牟掌柜,他婉言相劝:“贤弟啊,你消消气。岂不闻国有国法,行有行规,戏台如神台,梨园中人讲究的是装龙像龙,扮鬼像鬼。那时为兄不是我三元官,而是大元帅岳飞,满脑子筹划的是如何理屈蛮夷的退敌之策,怎能吃你的肉夹馍。贤弟与兄不同行,不知为兄之心,今日将话挑明,望祈谅解!”牟掌柜自此更加敬重三元官的品行艺德。

秦腔艺诀有:“不染外思,不存杂思。身在戏中,心在戏中。”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时刻不能脱离规定情境中的人物而想到剧外的事物,不仅身在戏中,更要心在戏中。

三元官收山退艺后,其得意门生福庆子、陈德胜(艺名十娃子)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是这一时期兰州最重要的秦腔传人。据说他俩自恃身怀绝技,不甘屈居人下,便自立门户。福庆子组建了“福庆班”,陈德胜组建了“东盛班”,他们分别拥有30余名演(奏)员,为兰州秦腔剧社创设之始。他俩不同之处在于:福庆子长于依戏理创新技巧,陈德胜精于对技巧深雕细凿,不论演出规模还是演出水平,均各擅胜场,极一时之盛。这本是梨园幸事,谁知他俩未能免俗,应了“同行是冤家”的老话,发展到相互敌视、大打出手的地步。究其根源,这恐怕只有到各自的艺术和性格中去寻找原因了。

兰州城本来并不大,他们各霸一隅,开锣唱戏,有了比较,挑剔的观众就会你长我短地评出个高低来。艺人之间,本来就有贵远贱近、或重耳轻目的通病。时间一长,自然面和心不和。有一天,藏在心底的矛盾终于激化了。山(西)陕(西)会馆重金相邀两班社对台会演,两人均扮演《碧游宫》里的“三教主”,陈德胜视师傅的技艺为金科玉律,照老规矩打“紫脸”。福庆子不落俗套,借鉴绣像小说和神庙塑像的特点,别出心裁地画了“金脸”,一亮相就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叫好声,加上唱腔宏亮,引得观众争看,把陈德胜晾了台。在戏曲艺术的传承中,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般驰名的演员总要在舞台上活跃一二十年,晚一辈的才能出头露面。即便出头露面,须谨从师教,不能随意更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极少创新。思来想去,陈德胜气愤难平,便在戏完后,以“欺师灭祖”问罪于福庆子,一来二去话不投机,陈德胜用事先准备好的砖块将福庆子打得头破血流。陈德胜贻人笑柄,“东盛班”从此声誉不振。

在旧社会,庙会演戏经常有唱对台的风气。庙会主事出于看好戏的动机,鼓励两班社用心表演,逐鹿争雄。但这样做的结果给封建行帮思想作祟以可乘之机,当事双方往往不从自身找问题,总想压对方一头。话说回来,假如福庆子画“金脸”的尝试没有成功,想必陈德胜除了冷笑几声、幸灾乐祸外,还不至于负气行凶。因此,他的行为不仅有辱斯文,而且囿于师门,不敢越雷池半步,无疑是技不如人的妒忌心和基于门户的狭隘心理的表现,对于艺术的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积极的意义了。当时兰州曾有“宁看福庆子的三鞭子,不看十娃子的全班子”,这句话除了符合当时的观众爱看工架戏的审美眼光外,更多的是对福庆子推陈出新精神的肯定。

在这里,我们除了指出当时艺坛存在的弊端外,也应一分为二地分析他们对秦腔艺术做出的贡献。小时候看过“福庆班”和“东盛班”演出的文化名人水梓在《陇上旧剧琐忆》中记述道:福庆子先天条件好,个子高,线条美,噪音宏亮而柔和,功底深厚。演生角时,化起妆来英俊、清秀。演花脸时,由于脸长、眼大,看起来非常神威。演旦和丑时,则又活现出各类型妇女的生动形象和丑太婆的逼真神态。他虽然生、旦、净、丑都演得好,但以生、净的成就最高。他的拿手戏很多,扮演《火焰驹》中的艾谦,火焰驹的三鞭子火随鞭发,好似蹄下生火,精湛异常,据说兰州秦腔特有的“三杆子”和“蝴蝶势”,就是他从武术吸收融合而成的。他用“直腿”(不用手扳的“朝天蹬”)扎势亮相,均具有兰州派风格。据说他的学生只要学会、学好了他的一折(本)戏,后来都享有盛名。他的弟子唐华,便是福庆子花脸戏的唯一传人。福庆子去世后,由唐华接任掌班人,其唱腔具有“激越粗犷,深沉轰鸣”的特点,毕生“尤以粉面戏最为出色”。“福庆班”的“演出阵容十分强大”,上演的主要剧目有《五花马》、《重台送别》、《阴阳之间》、《鸡头关》、《临潼山》、《碧桃园》、《大拜寿》、《下河东》、《白逼宫》、《红逼宫》等百余出。

据说陈德胜的戏最多,在表演艺术上由于个子低、嗓子差,在扮相、身架、声调各方面都不及张福庆。但他仍不失为兰州戏曲界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能取长补短,表演剧中人物细腻含蓄,身段大方,人物富有神采。唱腔上根据自己的条件在吐字、收音及运气上下功夫,形成声腔上粗犷苍凉的独特风格。其拿手戏《马踏五营》、《马武闹馆》、《花线带》等,尤以小折戏《二瓜子吆车》和《秃女子摸牌》风趣滑稽,传笑一时。在带徒传艺时,陈德胜强调“学艺功底须厚,功底厚性灵则出”。这一见解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在“东盛班”搭班的李德贵主演的《访白袍》、《高平关》、《群仙会》也很驰名。天保子的《白蛇传》、《皇姑打朝》,保元儿的《辕门斩子》,李海亭(六指子)演《大香山》里的十八罗汉也颇有特色。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及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清廷颁发“双国孝令”,“福庆班”和“东胜班”方被迫解散。两班的演出活动续延了近30年,在兰州观众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福庆班”自唐华、来喜子、寿娃子、岳麻子之后,后起之秀有李夺山(老十二红)、史月卿(八娃子)等人。

宣统二年(1910年),“双国孝令”解除后,史月卿联络当年“福庆班”、“东盛班”所有留兰艺人,在旗杆巷(今会馆巷)组建了“万顺班”,集中了当时兰州的一批精英翘楚。主要演员有李夺山(净、须生)、耿忠义(须生)、唐华(大净)、李德贵(大净)、桑大嘴(旦角)、薛保元(须生)、李海亭(大净)以及岳钟华(须生)、文汉臣(须生)等,班底雄厚,演出十分火爆。掌班人史月卿,工青衣,面貌清秀、扮相俊美、身材窈窕,模仿女性的神态唯妙唯肖,唱腔吸收眉户的音乐语言,俏丽多姿,余味隽永,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他的代表剧目《双阳追夫》、《破洪州》等使金城戏迷为之倾倒。民间流传:“牙古子的包子,马保子的面,福保子的生、净,八娃子(史月卿)的旦。”将他的演唱列入“兰州四绝”,是当时人们物质和精神追求的最高享受。净、须生名角李夺山,演唱及身架为一时之冠。幼时拜师岳麻子,12岁时,一出《斩韩信》,因嗓音洪亮轰动兰州,故称“十二红”。他一生佳作甚多,扮演的《黄金台》中的田单、《上煤山》中的崇祯、《黄河阵》中的三教主、《金沙滩》中的杨继业,刻画无不完美动人、感人至深,形成了激越、稳健、细致的表演风格。曾对郗德育和妻弟岳钟华多所教益,成为对兰州秦腔有影响的杰出演员。

与此同时,在兰州周边的城乡秦腔演出也十分活跃。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永登苦水苗家班,是兰州历史上享誉较久的戏曲家班,民国五年(1916年)后演出进入兴旺期,一批功底扎实、表演过硬的青年演员活跃在舞台上。他们是袁天霖(工大净)、苗兰亭(工大净)、苗宗芝(工大净)、大陈旦(工小旦、青衣)、三黑头(工大净、为苗兰亭之弟)、苗高云(工小旦、小生)、胡信昌(板胡、司鼓)等。演出剧目有《蛟龙驹》、《太湖城》、《五子魁》、《大香山》、《赵飞搬兵》、《忠孝图》、《兴国图》、《游西湖》等百余出。他们长期活跃在大通河川、庄浪河川、秦王川、红古川及古浪等地的庙会集市,对秦腔艺术的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永登“秦川班”班主刘景章和“苗家班”上演了当年“福庆班”和“东盛班”唱对台戏一样的情景,但刘景章没有陈德胜那么幸运,不仅自己败在了苦水“苗家班”著名秦腔演员苗兰亭的手下,整个班社也输给了“苗家班”,在刘景章演出时“秦川班”的演员竟被对方吸引而弃之不顾。在梨园行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了,刘景章为此羞愤难当,无以解脱时,竟刎颈自绝。

看来艺术家襟怀开阔,将艺术当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吸取经验,精益求精,永不舍弃才是正途。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动荡不宁。国民党政权以兰州为据点巩固其统治地位,以便节制宁青,遥控新疆。在地方观念絮结难解、政治军事力量犬牙交错的夹缝中,兰州的戏剧演出反而步入了第二次繁荣发展的鼎盛时期。

你方唱罢我登台,或慷慨激越,或抑扬婉转,在佐以击竹弹弦所抒发的哀乐无极的人生旋律中,朱怡堂、郗德育、耿忠义等人唱出了属于自己的黄钟大吕。

同类推荐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惧感、旅游与文化再生产:湘西山江苗族的开放历程

    本书内容包括导论、山江苗族的历史与记忆、山江苗族的日常生活世界、山江苗族的社会结构、山江苗族的巫蛊世界与惧感、山江苗区的旅游与惧感的文化再生产。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寄浮笙

    寄浮笙

    前世的因,来世的缘,今生相见,不是途增一段无果的苦难,待世事化云烟。而是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和月。愿我们亦是如此
  • 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的事业离不开社交,美满的生活同样离不开社交。要想在社交中 游刃有余,做到人见人爱,除了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掌握一些社交技巧。余春荣编著的《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正是要教你一些成功社交的 小窍门。首先,《每天学点社交学大全集》会告诉你,人脉是多么重要,我们一定要花点心思与人交往。然后,要与人顺利交往,不仅要有良好的 心态、形象、礼仪、口才,而且还要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百战不殆。书中还有很多典型事例和小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很有启 发性。读完此书,你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诗传全集

    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不朽的传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陌生到我们只知道这个名字,只知道他是诗人。他是一个僧人,却写尽了凡尘俗世的情与爱,他的情诗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男女的心房。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人们为之着迷。
  •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以史明智,文明的产生有时需要冲撞和摩擦。本书将为你揭示停滞的帝国。
  • 功夫派——龙族——敖天

    功夫派——龙族——敖天

    这是功夫派龙族纷争以及敖天经过种种困难成长起来的过程。
  • 带刺的青春

    带刺的青春

    令所有老师崩溃的“终极七班”,行走在叛逆与渴望认同的双实线,是她的微笑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结,是她的眼泪唤醒了孩子们的斗志,而孩子们,也分担着她羽化成蝶的艰辛!《带刺的青春》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激扬的故事。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神瞳变

    神瞳变

    绍鸿,一个来自没落瞳术家族的少主,用尽各种方法寻找失踪的哥哥的线索。到头来却绝望地发现,敌人竟然是瞳术大陆上最为强大的瞳术势力!而在寻找过程中,绍鸿身上的至宝也被人盯上,无数的势力都想要将其诛杀,夺取宝物!在近乎必死的局势下,绍鸿终于抛开所有顾忌,孤注一掷,将至邪至宝……
  • 神女爱上我

    神女爱上我

    一个女人的确可以毁灭一个男人。六年前,她不说任何一句话离开了他,六年后,再度重逢,却发现当年的那个他已经完全不认识她,身边莫名其妙多出许多的女人,更加严峻的是他现在很讨厌她,就这样一场女神倒追男神的故事开始了。故事,从重逢的那个地方,那个学校,那个教室,那节课,开始。(绝对不是言情文,是后宫文,介绍抒情一点,会有妹子来看的,我就是这样英明神武。)
  • 终极机甲战士

    终极机甲战士

    程奇,一个垃圾星长大的穷苦拾荒少年,却机械天分过人,用报废部件自己拼凑组装出拾荒机甲。他从小就梦想成为机甲战士,机缘之下,被一个超级文明的终极机甲战士系统选定,学习室,实验室,制造车间,量子战场…一次次超越极限的刻苦学习、训练。灵垒砌,冷核聚变,光子金属,第6维度…一次次超越时代的伟大发现。程奇能否完成各种终极训练任务?成为终极机甲战士。一段跨越亿万年,纵横本宇宙,统一无数平行宇宙的征途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