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8500000021

第21章 欲望无边,适可而止(4)

从前,有一个人虽然并没有人开示过他,但因为受着世事的折磨,人我是非的困扰,而承受着种种的苦恼。他想:一个人在这个尘世中浮沉,终究能获得什么呢?在这庞大的宇宙中,人仅微小得仅如恒河中的沙粒,却整日用心在尔虞我诈和相互欺诈上面,最后还不是什么都带不去吗?这种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然后,他又想:一些修行人的生活,他们是为众生而劳碌着,这是何等的伟大呢?至少修行人是不会被世事尘劳所困扰,而且,他们将来还会有一个解脱的圣果可获得。于是他便离开家庭去做了一个沙门。

做了沙门以后,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修学,一点儿不敢懈怠,他把回忆过去的生活和憧憬未来的圣果作为修行的鞭策。可是,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他还没有证得圣果,难道这些工夫都不对吗?还是我哪里出了错误?他想着竟然怕了起来,千万别因此误入歧途或是着魔了啊。他的心中就起了退却之念:“唉!不如回家去做个凡夫俗子算了,也不必这样苦苦修行,弄得身心劳累。”

正当他打定主意,准备回家的时候,他又犹豫了:“成功和失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的定夺,这样一走,几年来的勤学苦修,就将付之流水,永远失去悟道的希望;如果再鼓起勇气来努力用功,或许就会取得成就吧!”去与留的念头正在他心中翻腾时候,触动了山中的树神,树神和他曾经有过一段因缘,于是就想着能不能帮他一下。

树神很为他担心,知道他这样回去会永远轮回于生死的大海,于是便用了点小神通试试他,说不定能挽回他的意志,助他成就道业。一会儿树神便化现为一个美貌的比丘尼,穿上艳丽的衣服,满带着珍贵的珠宝饰品,扭身弄姿走到修行人的面前来。

修行人一看很不以为然,正言厉色地责问道:“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目呢?”

化成比丘尼的树神回答道:“这有什么关系呢?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的,脂粉是颜料做的,这有什么可迷恋的呢?原本是假相,就连你的身体不也是这样的吗?现在看来青春健壮,等无常一到,哪儿有正主呢?无相、实相、真如,是不生也不灭,能了知诸法本来如此,证道又有什么困难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像天上的月亮,孤身只影,独来独去,赤身来也赤身去,没有一件东西真正属于你的;愚痴的众生,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贪着,迷恋而致自缚。不是境界迷人,实在是人自迷;不是烦恼缠人,而是人找烦恼来自缠啊。”

树神化人比丘尼滔滔不绝的一番话,像一阵清凉的雨水浇淋在修道者的心上。他仔细地回想每一句话的意义,终于恍然大悟,心中开阔。他舍却了种种扰人的挂碍,认真修行,终于获得了大自在。

哲理与智慧

佛说,世间的一切皆是虚空。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我们无论是贪嗔痴恋的境地有多深,到头来还是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轮回。佛弟子要想修得阿罗汉果,必然要摒除一切私心杂念,让自己心地纯净。我们平时如果能戒除一些多余的贪嗔痴恋的欲望,就一定能获得一个自在的人生。

不属于你的东西,巧取豪夺也得不到

佛陀格言

抢来的东西,永远不会属于你的。

从前,有三个人一同做买卖,各分得五千钱。有一钱无法均分,如果分给一人,则不公平;如果破开,则不可能。这一钱如何处置呢?

这时,有一僧人经过此地,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将这一钱布施沙门。因为,布施能破贪欲,布施能获得福报。于是,三人异口同声地说:“将这一钱布施沙门是最好的办法。”

三人便一同把这一钱恭敬地布施沙门。

沙门领受一钱,并祝三人今世后世同得布施之福报。

三人共同谋生,一同到了罗阅国中,各自都成为了富豪。一人主山中采金矿,所采金皆为纯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人主耕田地,地里挖出黄金,锄头所耕之处,皆出黄金;第三人主水中捞金,入水必得黄金。

这三人拥有黄金众多,仍广行布施,救济贫苦之人,并不断地布施沙门。因前生、今生布施之恩,三人所得黄金无量。

这奇异之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国王耳朵里。国王贪心顿起,心想:“我是一国之主,我国所有人、财都应该归我所有。”

国王便命令数百兵将去掠夺黄金。

那数百兵将个个贪婪,都想捞得金钱。可奇怪的是,士兵到山中采金,金便化顽石,一无所获;又到田地里耕挖黄金,锄头所到之处皆为沙土;再到水中捞金,黄金都化为瓦石。那些兵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半点儿黄金也没有取到,狼狈而归。

国王大为恼火,便来到佛那里,请伟大的慈悲的佛陀为他开示。

他问佛陀:“这三人的金子应该是我的,可为什么我派兵去取而一无所获呢?”

佛微笑,智慧的双目微闭,用宁静的声音回答道:“这是三人前世布施沙门所得功德,这不是国王你自己的金银,你不应强取豪夺啊!”

哲理与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属于你的东西,你推也推不掉;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怎么也得不到。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是不是属于你的呢?如果你付出努力了,就是你的;没有付出努力,就不是你的。

禅机妙语

僧人法海,韶州曲江人。第一次参见六祖时,问道:“即心即佛,愿垂听师父指点。”六祖说:“前念不生即是心,后念不灭即是佛。能成一切相的即是心,离一切相的就是佛。我如更加具体地解说,恐怕用尽千万年也讲不完。听吾诵一偈子给你:‘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于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

佛陀格言

有再多的金钱又能如何?人在死时分文都带不走。

从前,有一位国王,他拼命聚敛财宝,希望能带到后世去。他下决心要把全国的珍宝都收集到国库,不让民间有一点剩余。他用尽方法,民间再也没有什么金钱宝物了,最后竟然打起了女儿的主意。国王想:“谁想娶公主,必然要送彩礼来。想娶国王的女儿,没有像样的宝物肯定不行。我只需立下规矩有人来结交公主,就把这个人连同他带的财宝一起送到我这儿来,那天下的宝贝就都归我了!”

那时有一个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她对儿子极为疼爱。这个小伙子见国王的女儿姿色美丽,容貌非凡,非常喜欢。但是他家里没有钱财,没法结交公主。为了这事,他生起病来,身体瘦弱,气息奄奄。他母亲问他:“你害了什么病,怎会病成这个模样?”

小伙子把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说:“可是国内金钱宝物,一无所剩,到哪里去弄到宝物呢?”

儿子摇摇头,做出无可奈何的表情,说:“这辈子我要是不能和国王的女儿交往,必死无疑。”

母亲怕失去唯一的儿子,就对他说:“事到如今,我也顾不得许多,相信你父亲在天有灵也会原谅你。你父亲死的时候,口里含有一枚金钱。你要是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钱,就拿去结交国王的女儿吧!”

小伙子照着母亲的话,挖开父亲的坟,果然得到了那枚金钱。他拿到了钱,来到王宫。公主的侍从便把他连同那枚金钱送去见国王。国王见了,说:“国内所有的金钱宝物,除了我的仓库中,都荡然无存。你在哪里弄到这枚金钱?你一定是发现什么宝藏了吧!”

国王用了种种刑法,拷打这小伙子,要问清楚他得到钱的地方。小伙子回答国王说:“我真的没有发现什么宝藏。我母亲告诉我,先父死的时候,口中含着一枚钱。我挖开坟墓,由此得到了这枚钱。”

国王派了个亲信去检查真假。亲信查验后发现果然如年轻人所说,并如实禀报国王,国王这才相信了。

这次事件给了国王很大的触动,于是国王去找佛祖开解。佛祖留下一偈曰:“钱财身外物,悭贪难受益;纵积千万亿,身死带不去。”

国王听后,心里暗自思忖:“我先前聚集一切宝物,想的是把这些财宝带到后世。可是那个死人连一枚钱尚且带不走,我有这么多财宝又能带走多少呢?看来钱财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呀!”

哲理与智慧

人生在世,虽说没钱不行,但钱多了也没用。千万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做人不要为钱所困,为钱所累,为钱所害。说到底,钱财只不过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不去,还是把它看淡些好。粗茶淡饭,身心健康,一生平安,就是最大的福气。

同类推荐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热门推荐
  • 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有一种杰出叫厚黑

    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处处都浸泡在儒家伦理道德的染缸里,以致西方人或我们自己都视其为伦理型文化,而权术却好像从不受伦理道德的规范似的,人们往往冠之以“厚黑权术”。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厚黑学是一门权谋学,是一门集古今中外的智谋、智慧于一身的大学问。凡人都知道“厚黑”的妙用,可是乍一见大大的“厚黑”二字,心里总是会有疙瘩的,好像见着了怪兽一般。看见《厚黑学》便不自觉地以为是教人学“见不得阳光”本事的学问,想看又不敢大大方方地看。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厚黑本性人人皆有,都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显露其威力。厚黑并不是卑鄙小人的专利,正人君子同样应讲求厚黑。厚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妖孽总裁掠爱记

    妖孽总裁掠爱记

    两人的第一次相遇,她的初吻被他夺去。两人的第二次相遇,他被她打倒在地。两人的第三次相遇,他成了她的顶头上司。两人的第N次相遇……她问:“你怎么就缠着我不放?”他宠溺地揽过她,妖孽一笑:“因为找你还债……”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她与他的缘,竟如此早地便已开启……
  • 无限细胞

    无限细胞

    无限细胞,创造无限。林风原本一介高中生,在得到无限细胞改造后,拥有了意想不到的力量。各种武功一学就会,各种异能,接连爆发出来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 花烛闲谈

    花烛闲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导师

    全职导师

    来自地球的男人,来到异界,在残酷世界追寻强者之道。这一年,原大陆各族纷争不断,来自虚空的种族肆意凌辱着这美丽世界。纷乱中,神族追随古老启示来到这里,在破灭中寻求新的永恒。不甘就此毁灭的白仲然,决心塑造全新的人类!全新的战斗职业体系!PS:多数职业以DNF为蓝本。PS2:有着争霸内容。PS3:已经切了,不用看了。
  • 书凝

    书凝

    年少时,她与繁甜蜜相知。为求学,她赌气出了乡村,遇到了烙。谁能知道她竟是豪门三小姐,一入豪门,生活骤变,一切,从头开始。
  •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重生之现代青皮在初唐

    吴言,一个新时代四有混混,在破处的前几个小时,因女朋友学雷锋做好事,帮老太太修电而悲剧身亡!吴言,大唐尉迟恭的私生子,从小山林中长大,吃狮奶长大,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救李小二等人,身中三十七箭身亡!两个风马牛不相极的人重合在一起了,只是身为现代的吴言比较倒霉而已,重在大唐!混混,流氓也!做为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素质,有那啥的四有混混,既然来到了万国来朝的大唐贞观年间。那么就要做一个兜里有钱,身上有权,手里有人,床上有妞的四有纨绔!唉~为啥像我这样的人到哪都低调不起来呢。吴言如是的想着!纠结很是纠结!本书只为一乐,不为正版历史!有恶搞成份,不喜者木有办法!
  • 异能戒指纵横校内

    异能戒指纵横校内

    刚被南山市第三中学开除的高三学生方清,无意中捡到了一个戒指,却没想到这戒指居然是未来世界的高科技机器人!想要比刘翔还牛逼?可以。想要变成泰森?也可以。想要瞬时加速度达到10000/m^2?更可以。“隐身,遁地,飞天,哎呀,很多你不知道的都可以嘛!”机器人大发娇嗔。“呃……”“不过小清你要记住哦!这些功能用多了,你会变得脑袋迟钝,最终演化成脑死亡的!可要小心喽!”“啊?”(方清五雷轰顶中……)ps:其实俺真错了,真不该取“校内”这样奇葩的名字,本书不是主讲校内的,也有都市很多内容的,希望书友们先看看再说……
  • 六界修仙

    六界修仙

    妖鬼命途舛,仙人情劫苦。凡人求仙路,青天蜀道难;唯独神魔界,寿与天齐高。少年萧凡,天赋异能,三岁习武,六岁成名。奈何族人嫉妒,暗中勾结,废少年一身修为。更遭遇家门惨灭,幼妹病危。少年忍辱负重,誓要手刃仇人,为救幼妹,求神魔,踏上寻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