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8400000059

第59章 美丽的水晶球

有一天晚上,月色很美,有个女孩偶然得到了一个做工精美的匣子。匣子很难打开,女孩在竭尽全力开启匣子后,手一滑,匣子跌落在了地上。瞬间,一个发着月亮般光芒、变幻异常的水晶球划过黑夜,闪着神秘的光芒掉在了地上。水晶已碎,但那一闪即逝的美丽却永远留在了女孩的情怀中,完美而经典。

为了重新找到那份绚丽,女孩将那匣子留在了身边,希望有一天能重新找到一颗同样的水晶球放在里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女孩拒绝了许多青睐者送来的各种大而美丽的水晶球,她固执地认为它们都不如原来的完美和经典。于是,女孩的匣子依旧空着,她也依旧执著地等待着心中的那颗水晶。

又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女孩终于发现了一颗同样璀璨、神秘的水晶球,女孩兴奋得一夜没合眼。

太阳升起时,女孩又捧起水晶球。可她发现,水晶球在日光下已经不再闪亮,通明的外表被涂了一层紫荧光粉。擦去荧光粉,水晶球居然是随便在哪个小摊上都可以找到的玻璃球——也正是女孩平时不屑一看的那种。

天哪,为什么这样?难道几年来自己所心仪、所等待的仅仅是一个玻璃球?女孩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于是,女孩去请教一位禅师。禅师告诉女孩:“看事物要从多个方面看,夜幕下看到的往往不是真实的。其实,每个水晶球都有它独特的美丽,只是你太执著于内心了。人不应追求一个虚幻的经典,更不能为它而错过了所有真实的季节和美丽。”

感悟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觉得很多东西不够完美,不够经典,于是苦苦的寻求经典。

其实,所谓的“最美”、“最经典”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个人若执著于外在的经典,那么便永无经典可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个人就是一个饱满富足的宇宙。所以,你根本无须向心外寻找经典——你自己本就是经典。

佛学常识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也称地藏王菩萨,梵语称为“乞叉底蘖沙”,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大愿”著称,故又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因其负责救渡地狱众生,一般尊称祂为“幽冥教主”。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地藏王菩萨在忉利天宫受释迦牟尼佛的咐嘱,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与弥勒佛未降生人间前的这段时间内的六道一切众生由地藏王菩萨来教化。他自誓度尽六道众生,方乃成佛,誓愿化度地狱众生,而有大悲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由于地藏菩萨在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曾在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及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处所发大宏愿要度众生,所以精进努力修行成就大愿。

佛林百科杨坚

统一中国,结束乱世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信奉佛教,是有着深刻的个人背景的。隋文帝从降临人世,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出生在佛教寺庙里,从小父母就把他寄托给僧尼抚养,主要由一个叫智仙的尼姑照看他,一直在寺庙里生活了13年。以后做了皇帝,他也时常对臣下讲起自己幼年时代的这段佛门生活,毫不避讳。隋文帝还令史官为抚育自己的尼姑作传,对自己生活过的尼寺大加修缮。据载,仁寿元年(601),文帝令天下各州,凡吉利塔内均做神尼智仙像,就是因为他少时得智仙育养的缘故。隋文帝常对群臣感慨:我兴由佛法。

由于北周武帝的禁佛政策,隋朝初期佛教尤其是在中原,已经面临存亡问题。隋文帝对于佛教的恢复,以致佛教在中国的正式化、国家化、制度化,出力不小。此外,隋文帝在五台山大建佛寺,使其成为了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著名的少林寺曾经一度毁于北周,经隋文帝重建,得以复兴。

同类推荐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道教

    道教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讲到宗教时,曾说:“大凡人类奉拜相同的神和信仰相同的祖宗,也可以结合成一个民族”,根据这个道理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我们中国固有的宗教是道教,道教崇奉的是“虚无自然元始天尊(王)”,相当于一般人通常所称的上帝,这就是中国人所奉拜的相同的神。而我们信仰相同的祖宗就是黄帝,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因此道教是我们大部份中国人所信奉的宗教。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热门推荐
  • 万世独尊

    万世独尊

    仙武世界,天道崩碎,留下无数奇妙无穷天道碎片供世人苦苦追寻修为尽废的少年暮临渊为报杀妻之仇,踏上一条不归血路,凭借着一块毫无用处的天道碎片,强取不灭金身,豪夺天书四帝,力压天下独占绝世美人,为何家传心法只可修到天道第六境而父亲却是第九境绝世强者,为何只是一边陲少年郎,却得到天下一等美人一见倾心,为何常人无法修习的天书四卷到他手中却妙用无穷,一切仿佛冥冥中早有人注定,逆天改道,玩弄众生,暮临渊是要拨乱反正还是倒行逆施???罢罢罢,且看一边陲少年如何踏碎苍茫,力证万世独尊!!!
  • 毒后嫁到

    毒后嫁到

    良人?上辈子,娘亲的鲜血,她的惨死教会了良人两个字。什么是良人?那是毒蛇,一各个都是为了云家的势力而来。上辈子,云澜在临死前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救了秦亦,爱上了秦亦。这辈子,凤凰涅盘而生。装可怜?拜托,你不配,给我滚一边去!温润如玉?呵呵,本小姐不稀罕!这辈子,云澜在那个邪魅男子身上体会到了什么才是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遵命我的班长大人

    遵命我的班长大人

    “班长大人”,少年杜军用他清透却魔力十足的声音,震撼了纯真少女江雁的心灵!他说,他喜欢她,永远不会放开她的手!她说,你若不放手,我便永远在你身边!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 神级宇宙造物

    神级宇宙造物

    简介1:吴桐通过一面镜子可以进入平行世界,那些平等世界拥有神奇的宇宙造物,获得了他,就能获得无比强大的力量,成为一方宇宙的主宰。简介2:我们可以把平行世界当成是一面镜子,执在手中,或藏在心底,他能无限增幅你的欲望,他能使人在其中迷失,也能催人奋进。简介3:吴桐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时,他得到了一面镜子,他就是一面传说中的魔镜,也是一件神秘的宇宙造物,当吴桐好奇利用这面镜子映照自己时,却看到了令他感到毛骨悚然的一幕,那镜子里的他,却不是他,那是谁?他问魔镜:你是谁?魔镜答:我就是你!
  • 赋百舌鸟

    赋百舌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宠王妃:废材小姐很妖娆

    独宠王妃:废材小姐很妖娆

    她,二十一世纪的神偷,各种牛比的偷窃手段。一朝穿越,相府不受宠小姐,废材?草包?看她如何逆袭。斗庶姐,虐渣男。正当她自由时,却掉进了一个编织的温柔的陷阱中,回过神,发现已经被他牢牢套住。某女:“滚开,不要烦我!”某男:“娘子,我都是你的人了~”某女汗颜,怎么就摊上这么个难缠货
  • Y头,你逃不掉了

    Y头,你逃不掉了

    “你怎么可以……可以自私到为了爱我,而让我离开你身边呢?”“抱歉,婚戒的约定我不能如期履行……希望你能找到一个不会牵连你的好男人!”——不能与你白头偕老,也要让你健康长老!Eye.爱
  •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市委书记赵荣昌到省城开会,滞留未归,传闻四起。时省城发生一起意外大案,省公安部门突查某夜总会,有若干嫖娼官员被现场查获,包括常务副省长之秘书。夜总会老板有强力政商背景,事后突然被拘,后传是中央部门督办的大案,常务副省长因之落马,成为轰动一时的"123夜总会案"。赵荣昌与副省长关系特殊,被认为卷入其案。一周之后,赵突然全身而返,绝口不谈自己如何,全力推动当地一个铁路改线工程,争取将铁路线延伸至船山半岛对岸。巿长黄仁德与赵本有分歧,赵与之深谈,黄态度一变,尽力相助。项目获得转机之际,黄被上级人员约谈,了解夜总会案的相关情况,黄留下辞呈和说明,突然失踪不见,后发现已出逃境外……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