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1300000043

第43章 为官之策(2)

3

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曾国藩处事以谨慎著称,治军作战以“扎硬寨,打死仗”为基本保证,稳扎稳打。官场上的曾国藩,处处谦虚谨慎,他待同僚下属相当谦让,对手中的权势,常常辞让。

曾国藩认为,傲气太盛,说话太多,这两条是历代士大夫和近世官场导致灾祸的原因。

官宦之家,一是有权,二是有势,有权有势就少有顾忌,多有优越感,人一旦有了优越感,灾祸也就为期不远了。有了优越感,往往不大注意他人,不尊重他人。言谈举止中总有不可一世的感觉,时时处处都显出高人一等的做派,久而久之,有意或者无意地养成一种傲气。

明朝大将戚继光说:“居官不难,听言为难;听言不难,明察为难。”曾国藩不仅能“听言”,也善于“明察”。

曾国荃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了很多奉劝的话,曾国藩当即写信表示赞赏,他说:“古代君主有海谏的良臣,今天兄长有海谏的贤弟,我近来做官太高,虚名太大,常因听不到规劝纳谏而深感忧虑。如果九弟果真能随便什么事都规劝谏阻,再加上一二位严厉可谏的好友,时时以海言相劝勉,这样我就内有耿直的弟弟,外有敬畏的朋友,那么我也许能避免大的灾难。凡身居高位的人,谁不败在自以为是上!谁不败在厌恶听取正直的进言上!”曾国藩劝诫曾国荃身居高位,不可骄傲,但曾国荃总是置若罔闻。曾国藩在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中再次规劝道:“你对我的劝诫,总是不肯虚心接受,动辄辩论一番,这不可取,我们身居高位,万众瞩目,不可不慎。大凡总督巡抚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满自足。君子过人之处,只在虚心而已。不但我的话你要细心寻思,而且外边所有的逆耳之言,你都应该平心考究一番。所以古人认为,居上位不骄极难。”

曾国藩能接受他人的海谏,可以说是能“听言”,认识到身处高位,不可骄傲、奢侈,可以说是能“明察”,既能“听言”,又善“明察”,在清朝政府里,这样的官员寥若星辰。

曾国藩认为,古往今来,亿万年无有终期,人们生活在这中间,数十年只是须臾瞬息。大地数万里,不能穷极,人在其中休息游玩,白天犹如间房子,晚上犹如一张巨榻,古人的书籍,近人的著作,浩如烟海,人们一生能读的不过九牛一毛。事情复杂多样,可以获得美名的道路也有千万条,人们一生中力所能及之事,不过如沧海一粟。如果知道古今贤人的著作是何等丰富,而自己的见识又是何等的浅陋,那么就不敢以一己之见而沾沾自喜,应当择善而从,并以谦虚的美德保持它,知道事情复杂多样,而自己所办的事情非常少,那么就不敢以功名自矜,应当思考推举贤才一起去完成伟大功业。如果这样,自满的观念就渐渐消除了。

曾国荃对于其兄的劝说,不以为然,他认为天下是势利者的天下,是恃强凌弱的天下。这种现象并非一时的气象,自古就是如此。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没有人不是从自立自强中干出来,就是圣人贤哲,也各有他们自立自强之心,所以才能够独立不惧,坚韧不拔,不求于世。

曾国藩反驳了曾国荃的观点,他在家书中写道:我往年在京城,与那些有大名大位的人过往甚少,表示始终傲然屹立,特立独行,不畏强权。近些年在官场上混迹,才体会到天地运行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会颓废,太刚就容易折断。刚并不是暴虐的意思,而是倔强勇武,柔也不是怯弱的意思,而是谦虚退让。做事赴义,就应倔强勇武,闲暇消遣,则应谦虚退让;出外待人接物应当倔强勇武,回到家与妻子儿女团聚享乐,应当谦虚退让。

如果一面建功立业,在外享有盛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享受,两者都有盈满之状,而一点没有谦虚退让的意思,断然不能长久。曾国藩为了使儿子不滋长骄傲的情绪,不至于蜕化堕落,他主张家中不积钱,也不为儿子置办田产。在《谕纪泽纪鸿》中,曾国藩说:“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他所以持如此坚决态度,一则是因为他一贯有不买田置屋留给后人的思想;二则曾国藩对清正廉明的官吏比较敬佩。正是如此良好的家教,使曾氏后人中出现了不少英才。

“谦受益、满招损”,曾国藩的学问德业名冠一时,但他处处自谦自抑,扬人抑己、虚怀若谷,终身自视不足。

曾国藩处事以谨慎著称,治军作战以“扎硬寨,打死仗”为基本保证,稳扎稳打。官场上的曾国藩,处处谦虚谨慎,他待同僚下属相当谦让,对手中的权势,常常辞让。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之后,曾国藩多次上奏,请求减少自己的职权,他对弟弟曾国荃说:“吾兄弟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曾国藩一方面执著于追求功名富贵,一方面又善于从“名利两淡”的“淡”字上下工夫,讲求谦让退却,所以能保有晚年的幸福。功与名,是曾国藩一生所执著地追求的,他说:“立功、立言为二不朽”,同时,他又说:“名利两误,寡欲清心”,这两种思想显然是矛盾的。曾国藩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叫“花未全开月未圆”。因为月盈则亏,花全开便是凋落的时候。

曾国藩说“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可见,他求福求禄,只是不可享尽,在享福中注意一个“俭”字,他要权要势,只是“不可使尽”,在用权中注意一个“当”字,这样才能做到保持福禄双全。方法之二,曾国藩称作“常存冰渊偏偏之心。”为人处世,必须常常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处处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招来大祸。

曾国藩为人谦虚谨慎,为官多年,无论是对上属,还是对幕僚,都谦虚待人,没有半点傲慢的样子。正是这种谦虚谨慎的美德,使曾国藩在官场上左右逢源,应对自如,从而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4

国家主权,据理力争

在处理对外问题上,曾国藩始终以一个中国官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时刻为“小民生计”着想,这是天经地义的职责。他说:“总就小民生计与之初实理论,自有颠扑不破之道。”

曾国藩是清朝的重臣,由于所处的地位,他不可能跟普通人一样,面对的只是日常的琐屑小事,他每天要处理的政务,常常涉及国家外交等方面的大事。

在和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曾国藩积累了自己的外交经验。他提出“大事苦争,小事放松”的主张。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凡与洋人交际,小事可许者,宜示以大平恕,大事不可许者,宜始终坚持力争。若小事处处竞争,则大事或反有放松之时,不分大小,朝夕争辩,徒为彼族所轻视也。”总的说来,中国正“渐图自强”,为了赢得时间,应当在“坚守条约”的前提下予以力争。他说:“凡与洋人交际,丰载不宜过峻,宜带浑含气象。渠之欺侮诡诵蔑视一切,吾若知之若不知之,恍似有几分痴气者,亦善处之道也。”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大事苦争,小事放松”的基本思想运用于外交事务之中,这就

形成了他在处理问题上既有坚持抗争的一面,又有妥协退让的另一面。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国内的农民起义运动尚未镇压下去,清朝政府本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洋人摇尾乞怜,“中外和好”的局面开始形成。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之后,开始思考“御侮”的问题。他的基本设想是:如果要抵抗外国侵略者,以图富国强兵,起码要一二十年的时间,否则很难奏效。但是任务艰巨,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把这个问题放起来等后人解决,恐怕就没有自立自强的日子了。为了争取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在总结前面的经验教训之后。他特别强调维持和遵守不平等条约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道光庚子以后,办理夷务,失在朝和夕战,无一定之至计。遂至外患渐深,不可收拾……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改更,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围绕着曾国藩提出的“大事苦争,小事放松”的原则,我们从曾国藩在处理对外交涉中的具体事例来做分析考察。

在镇压农民起义时,有人提出“华洋会剿”的问题,曾国藩先是表示积极反对,继则认为条约所未规定开放的口岸不需外人相助收复,后来承认既然已经借助,就得以礼相待,不可再生枝节。

在中国出钱购买外国船只,由英国人负责组织舰队的问题上,曾国藩表现了“大事苦争,小事放松”的基本立场。

1861年8月,曾国藩向朝廷上了一个奏疏,要求购置外国船炮,用精锐武器装备水师,并由清军将领主办此事。他特别提出:必须“操纵自如,指挥由我,”有船只“酌留外洋三四人,领其习枪司火”。然而,代办购置船炮事务的英国人李泰国妄图以英国海军大尉阿思本为舰队司令,舰上全用英国人,阴谋使这支中国购买的舰队成为外国人控制的侵华工具。曾国藩闻知此事,勃然大怒,他认为这是喧宾夺主,“前则大掠资财,割剥遗黎,日后则百端要挟,损我国威”。他明确提出:“洋人本有欺凌之心,而更授以可凌之势;华人本身畏怯之素,而又逼处可怯之地。”他认为,这种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引狼入室的做法万万使不得。曾国藩经过深思熟虑,本着坚持民族大义,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提出了妥善解决此事的两条对策。上策是给洋兵“赶即拨给薪工经费,责成阿思本迅速押带回国,并将狡狯异常之李泰国趁势革退,不准再干预中国事务。”至于所费一百多万两银子,要尽数索回,“即使全不能收回,亦属无关紧要,”应以维护主权为重。下策是于所购七船只“酌拨数船,与阿思本统领,配用洋兵。拨数船与蔡国祥统领,配用华兵”。在曾国藩的“苦争”和坚决反对之下,李泰国失掉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肥缺,阿思本没有成为满清的水师提督,结果以曾国藩的胜利而告结束。

在关于西方列强利用通商条约掠夺中国资财,扩大经济侵略特权的问题上,曾国藩表现了既在总体上“坚守条约”的一面,又体现了他即使条约已定,在有关问题上也应“苦争”和抗拒的一面。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英、法、俄等国逼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通商条款。曾国藩对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的危害性特别关注。他主张改变以大臣“统辖江、楚、苏、浙、闽、粤六省数千里之远”,以至形成“鞭长莫及”的状况,强化地方政权以应付“自轮船入鄂以来,泽人踪迹,几遍沿江郡县,或传教于僻壤,采茶于深山”的局面。对于洋人以条约为凭任意扩大条约做出残害国人之事,如在中国建造铁路,私运盐米贩卖剥夺“小民生计”,传教城镇乡村“以邪教诱惑”,曾国藩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抗争。他反复指出:“军兴以来,中国之民已痛深水火,加以三口、五口通商,长江通商,生计日楚,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今若听洋人行盐,则盐场商贩之生路穷矣;船人内河,则大小舟船水手、舵工之生路穷矣。”当他发现洋商违例私运盐米、违反条例规定的情况后,愤怒指责英国人“自齐文所犯情罪重大,至今未将该犯交出,即系洋官袒庇之明证。”坚决主张中国“凡立一法,出一令,期在必行”,强调此后凡于船只经过之处:“令洋船停泊候查,查出之后,令洋汉一律严态。”对于洋商无理提出的减轻落地税,加收华商行商税银的要求,曾国藩立即照令对方“批驳不行”。随后,洋商又怂恿公使对总理衙门施加种种压力,企图逼迫撤去落地税,曾国藩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国人这样做的目的,乃是为了能“垄断独登”。因为,洋人“惟逐利居奇,是其本性”。建议总理衙门洞察其好,善筹对策。

1867年,当外国侵略者借修约之机,提出在中国设电报、筑铁路等要求时,曾国藩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小轮舟、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民之附和洋人者行之,亦以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又说:“至铁路、轮船、行盐、开钱等事,害我百姓生计,则当竭力相争。”

在处理对外问题上,曾国藩始终以一个中国官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时刻为“小民生计”着想,这是天经地义的职责。他说:“总就小民生计与之初实理论,自有颠扑不破之道。”如果洋人争辩不休,要挟多端,也要力争。“即使京师勉强应允,而中国亿万小民穷极思变,与彼为仇?亦断非中国官员所能禁止。中国之王大臣为中国之百姓请命,不患无辞置办,甚至因此而决裂”也不要怕,因为“我以救民生而动兵,并非争虚议而开衅,上可以对天地列圣,下可以对四海苍生”。所以在这方面之利一定要争,“中无所惧,后无所悔。”

5

面对“变局”,不做壁上观

曾国藩办事讲究条理,往往从最根本处讲求。让一个身带墨孝的人出入乡绅富户之家,是对先人不孝,对他人不恭,况且,他的“人力资源”对于筹集饷项可以说没有大补。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时代的任何“变局”都可能成为我们改变人生轨迹的契机。

任何一种新旧“体制”及政策的转换都可能成为我们个人营造发展舞台的“好风”。

同类推荐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

    《乱世闯王(李自成)》讲述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经过。在书中,作者写了关于李自成起义兴衰始末、大明王朝的灭亡、清政权的兴起等内容,中间夹杂了诸多神话元素,可读性较强。
  •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抗日战争时期的胡适

    本书主要描述了中日战争期间,对胡适由主和变为主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其主张转变的背景与《墨子》非攻篇的关联作了论述。同时有对胡适作为民国使节和驻美大使在美国作的演讲活动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其中有关胡适的演讲和外交活动,均使用日本当时的报纸、杂志为主要材料,以证明演讲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的故事(之四)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丛书中收录的人物,都是在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斗争中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的中出类拔萃者。
  • 谍海幽灵

    谍海幽灵

    本书内容包括卧底东京的“红谍”、德英两国间谍战、无声战场的较量、双面巨谍的蜕变、转败为胜的密码本、格鲁乌王牌特工、夏威夷窃取“珍珠”等。
热门推荐
  • 梦虫师

    梦虫师

    一颗陨石坠入地球,带来一种叫做梦虫的外星生物,它们在地球上产卵,沉睡在生物的大脑中,靠着汲取生物做梦时产生的能量生长。在火灾中生还的年轻小伙陆函意外发现了脑中孵化的梦虫卵,并与它的基因结合在了一起,获得了超凡的力量。在人们为了获得梦虫的异能而争抢时,越来越多的生物脑中的卵苏醒了,梦虫控制了地球上将近三分之二的生物,世界陷入了空前危机。到底是幸存的人类战胜梦虫,还是人类臣服在梦虫的统治下呢?跟随陆函一起来战吧!
  • 重生之木偶皇后

    重生之木偶皇后

    意外重生之后的穆冰从,灵魂附生到了一个木偶身上,从此她有了日日夜夜相伴梦中人——方承宁的机会。一个木偶皇后,一个痴情皇帝,一段奇缘,一场爱恋。
  • 头脑开窍(智商总动员)

    头脑开窍(智商总动员)

    《智商乐园》是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智商总动员系列丛书让你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本系列丛书是一片快乐的阅读天地,童趣但不幼稚,启智却不教条,它能让你开心一刻,思考一回。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益智,在益智中快乐,永远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追求。翻开《智商总动员》——轻轻松松让你踏上寓学于乐的智慧之旅!
  • 异界之峥嵘岁月

    异界之峥嵘岁月

    范泰水是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谁想的到的是,他穿越了,成了异界一名献菊花的普通青年。他可以为了生存,无节操无下限的搞裸奔。他也可以为了尊严,置生死于无物。为了救人,他会选择当逃兵。碰到传说中的宝藏,他……他就是这样一个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人,但是,他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异界留下了自己那不可抹灭的身影!世界上,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傻子是会吃亏的人,疯子是会行动的人。而范泰水则是集傻子与疯子于一身的男人!
  • 玉棠富贵

    玉棠富贵

    林夏因被困电梯窒息而亡,醒来时已经变成了古代小小闺秀白玉棠。随着灵魂而来的还有只能自己享用的玉葫芦空间,看古代皮现代芯儿的“香蕉女”如何克服一个个难关,与夫君共同走上和谐大道!如果觉得本书不错,请多多投票!
  • 巴伐利亚玫瑰2

    巴伐利亚玫瑰2

    这是茜茜公主和施特劳斯的时代,风中飘散着鲜奶油咖啡、李子蛋糕和匈牙利红焖牛肉香味的时代,耳边萦绕着圆舞曲和波尔卡天籁的时代,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黄金时代。当然,也是这个黄金帝国和它那如玫瑰般耀眼的年青帝王--弗兰茨·约瑟夫,一同走向衰落的时代。时光回溯,她以二十一世纪女性的心理,回到这个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中,成为巴伐利亚的公主,阴差阳错成为奥地利皇帝的新娘。阿尔卑斯山的白雪与多瑙河的蓝色波浪将见证:周旋于爱情与亲情、忠诚与背叛的她,会给如夏花般繁荣而脆弱的哈布斯堡王朝带来最后的华尔兹,还是全新的奏鸣曲?☆★☆★☆★☆收看排列顺序《巴伐利亚玫瑰》《巴伐利亚玫瑰2》《蓝色多瑙河》☆★☆★☆★☆书友群:28092323玫瑰骑士团
  • 空城记之大城小市

    空城记之大城小市

    这是一个“狠炒”的时代,房贵人贱的时代,房事无度的时代。多少人望房兴叹!多少人为它疯狂!房房房,街谈巷议三句不离它,公房、私房、拆迁房、保障房、公租房、小产权房、门市房、学区房……,房子与居住渐行渐远,成了一场乾坤大戏的主角,导演、编剧、片商、资方、影帝、群演……轮番上场,谁能置身事外?志鸿与亦馨大学里相识、相恋,感情真挚。一起到上海闯荡,后双双出国工作,历经风雨,终因双方的改变而分手。志鸿深受刺激,立志成功,却走上炒房歧途!因资金链断裂,几乎破产,后发起“晒黑灯”运动,靠“空城计”将房子出手,最终在家人恋人朋友的感召下,走向新生活!真人真事改编,不装,不吹,不抄,不穿,不玄!实在写生活!
  • 陌上枝头

    陌上枝头

    莫关关曾经用一个五年去做一场梦,梦醒后,又用了另一个五年背着回忆流浪。风餐露宿。她去过最远的远方,爬过最高的高山,邂逅过最美的男子……兜兜转转,走走停停,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昔日背叛的恋人,拥在她的耳边,一次一次沉沉唤着,回来吧,回来我继续爱你,不让你受丁点儿委屈。曾经只远远站在身后的温柔男子,如今一招一式,步步为营,一点儿一点儿走进她的心里……为了拿命救过她的女子,她选择嫁给那个站在高处,指点江山的男人,他说,容你一个窝,免你四下流离。可惜他给的,不是她的安乐窝,娶了她,又虐着她,一次又一次的逃离,逃到他再也找不到的地方……*****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莫关关,不如我们重新开始。但是你又在哪里……我走过高山,穿过荒原,天涯海角,依旧是找不到。是不是错过了就再也寻不回。
  • 林仱的故事

    林仱的故事

    都说初中是人生的转折,可林家的两个“假小子”看来是个例外。“妈,今天吃什么早餐?”一起床,林仱就问。她双胞胎哥哥林旸在一边不怀好意地看着,说:“吃清蒸鱼!”这是林仱最讨厌的食物。“好啦,看看不就知道了。”说着,淡绿色的衣袖拂过桌面,一桌丰盛的早餐便赫然两兄妹眼前,有林仱爱喝的牛奶,林旸爱喝的自制可乐,妈妈爱喝的果汁,爸爸爱喝的提神咖啡,还有猕猴桃,面包,香肠,红豆粥,薄荷糖……“哇,妈妈,你好棒!”这是每早这个家中必有的赞叹。“教教我,好不好?”这是林仱不知第几次向妈妈发出请求。妈妈轻轻摸着她的头,还是那句话:“先把蒸肉饼子学会”林旸背过身,偷偷做干呕的动作。不料,正被准备出门的父亲看见了。
  •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