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1300000042

第42章 为官之策(1)

1

以身作则,居官严明

曾国藩身上,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勤俭持家。正因为这种美德,使曾国藩能在仕途中保持理性的冷静,无论是得意还是失落,曾国藩始终能正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曾国藩推崇孔子的学说。一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官场上,大多数人处理政务,仅凭好恶感情用事,曾国藩对此深恶痛绝。他认为,只有根据事情的情理来决定才能博得人们信服,有利于社会发展。曾国藩处理“秦淮灯舫”一事,充分说明了他的居官原则。

秦淮河是古都南京的古迹名胜,在明朝出现过马湘兰、李香君等色艺双全的名妓。1851年以后,清政府倾注兵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秦淮河一带受到战争的洗劫,日渐萧条凄凉。到了1864年,战争结束,秦淮河畔慢慢出现了繁荣景象。

六安郡的太守涂廉访,思想保守,对这种情形看不顺眼,便通令各县,严厉禁止秦淮河的画舫灯船,并把此事的处理结果禀报了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曾国藩听了他们禀报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对涂廉访说道:“听说淮河灯船,尚寥落如星辰。我多年前曾过此处,只见千万船只,来往如梭,笙歌之声,彻夜不绝,实在是太平年代的一大乐事啊!”涂廉访听了以后,好比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怏怏而回。

过了几天,曾国藩约了幕府中的各位官员,共同乘船游览秦淮河,并命江宁、上无两个县的县令,设宴款待太守涂廉访。席间,曾国藩风趣地对大家说:“三十年前,我是心向游弋而不敢游弋,三十年后,我是心不想游弋而不禁别人游弋。”停了一会,他又说道:“三十年后的今天,我身为两江总督,处理政事不能凭一己之好恶,一定要为金陵百姓恢复一个源远流长,大家喜爱的游乐场所,并重建一个人文荟萃、河山锦绣的江南名城。”

曾国藩对秦淮灯舫所抱的开放态度,对幕府中的官员启发很大,最受教育的还是太守涂廉访,他撤销了原来的禁令,并采取积极措施,修复鸡鸣寺、莫愁湖、胜棋楼、扫叶楼,恢复了六朝旧迹,使龙盘虎踞的石头城再放异彩。

曾国藩不禁秦淮灯舫的举措,在金陵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各地商贩云集秦淮河畔,富商大贾携眷游玩,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大凡居官为宦的人,仕途坎坷不平,身败名裂的不在少数,有的人甚至稀里糊涂就被免职罢官了。曾国藩总结古代高官失位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昏、傲、贪、诈。曾国藩家书中提到了四败:“昏惰任下的人败、傲狠妄为的人败、贪鄙无忌的人败、反复多诈的人败。”曾国藩认为要居官有成,就必须戒此四败。欲不昏惰任下,必须做到“明”,尤其是知人之明。他在1853年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您说的‘选择贤人委以重任,听其言而察其理’这两句话,因我阅历尚浅,实行起来难免把握不准而失去良才。不过,今年我在省里,在下辖的武职官员中特别赏识塔齐布这个人,实在是因为军营目前的风气不好,官兵们遇事退缩,行为虚浮,漫不经心,无所作为,骄纵涣散,如同撮合起来的泥沙不能当饭吃,令人又是叹气又是痛恨,获得一个像塔齐布这样热血澎湃、立志杀敌的人实在很难,因此我才倍加器重屡加赞许。除此之外,我也缺乏可以信赖的心腹。至于那些不受我肯定的人,则是人人对之斥骂唾弃。有些人想要混淆黑白颠倒善恶,将大才、小才各种人才混为一谈,那么依着我这不够宽大的胸怀,对此实在不能容忍。造成今天整个社会的动乱,只因为人们混淆是非,万事漠不关心,才使得志士贤人灰心丧气,偷奸耍滑之徒得意洋洋。”

只有有知人之明,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只有人尽其才,才能事业兴旺。曾国藩能文能武,在军中,他可以预言谁可以为营官,谁可以为大帅,正如某人后来的表现,验证了他的预言。如他保举塔齐布说:“将来如打仗不力,臣甘同罪。”后来,塔齐布果然屡建战功,后战死沙场。

曾国藩剿捻之初,认为陈国瑞率僧军驻扎济宁,力量单薄,便把部将刘铭传派到济宁,驻守济宁城北的长沟集。陈国瑞性情暴虐,向来看不惯湘军,看到刘铭传军配备着先进的洋枪,羡慕倍至,产生了抢夺枪支的恶念。于是,陈国瑞率兵突过长沟,见人就杀,见枪就夺,连杀数十人。刘铭传闻讯赶到,十分气愤,发兵把陈国瑞团团包围,将陈国瑞的卫兵全部打死,把陈国瑞囚禁起来,直到讨饶为止。回去以后,陈国瑞恶人先告状,向曾国藩控告刘铭传,刘铭传也不示弱,两人就争吵起来。曾国藩对于陈国瑞的蛮横早有所闻,调查清楚了火并事件以后,对陈国瑞屠杀自己部下的行为深感不满,但曾国藩在向皇帝的呈禀中,仍客观地详述了陈国瑞的功与过,使陈国瑞受到了适宜的制裁:撤去帮办军务,脱去黄马褂,责令其戴罪立功。这样,陈国瑞不得不向曾国藩认错,并服从曾国藩的调遣。

曾国藩不仅对部下要求严格,而且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官的人,几乎没有不爱钱的,而曾国藩对钱就没有兴趣。曾国藩的日常生活极其俭朴,饮食以素食为主,极少荤菜,衣服、鞋袜都是夫人、女儿手工的绩麻纺纱做成。女儿出嫁,曾国藩规定压箱银200两。

他的小女儿出嫁时,曾国荃来贺喜,打开箱子一看,果然只有二百两,曾国荃十分叹服,转赠400两纹银。儿子曾纪泽新婚,曾国藩谆谆告诫儿子,要求新妇亲自下厨做饭,并学习麻纺之事。曾国藩一生廉洁自律、生活俭朴,官至一品总督,家庭生活与普通家庭无异。曾国藩30岁生日时,添置了一件青缎马褂,平日并不穿着,只有遇到庆贺或者新年时才穿一次,所以,那件衣服始终显得很新。

曾国藩做京官10多年,尽职尽责,鞠躬尽瘁。他在给父亲的家书中写道:对于衙门里的各种事务,现在都已经很熟悉,同事都很佩服我。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我处理得很好。既然我现在在礼部衙门,就应当为国家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不敢苛求什么,也不敢懈怠,只有为国家尽心尽力地服务,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寥寥数语,不苟不解、为民服务的精神,跃然纸上。

曾国藩身上,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勤俭持家。正因为这种美德,使曾国藩能在仕途中保持理性的冷静,无论是得意还是失落,曾国藩始终能正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曾国藩既是一家之长,又是一国重臣。对国家,他始终忠心耿耿,尽忠职守;对部下,他赏罚分明,治理有方。

曾国藩为官始终有自己的政治原则,正由于此,曾国藩不像历史上某些权臣如和坤之流,虽然权倾一时,但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2

息事宁人,委曲求全

曾国藩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体现了传统的民族精神,这种“以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一贯倡导。息事宁人,委曲求全也是官场竞争的一种策略,对曾国藩推崇备至的蒋介石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玩弄的“以退为进”和曾国藩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颇有些渊源。

曾国藩由筹办团练开始受到清朝政府重用,在筹办团练之初,曾国藩历经了种种坎坷。当时的惯例: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是提督。湖南提督鲍起豹无能,指挥绿营兵和湘勇的任务落到了曾国藩及刚提拔的中军参将塔齐布身上,湘勇和绿营兵一起训练。

对于训练,曾国藩要求严格,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烈日当空,训练始终不停止进行。这样的训练,对于来自田间从事农事的湘勇而言,并不以为太苦,但是对于绿营兵而言,无异于一种“酷刑。”这些绿营兵平日只知喝酒、赌钱、抽鸦片,哪里经受得住高强度的训练,于是,冲突便出现了。先是副将清德拒不到操,根本没有把曾国藩和塔齐布放在眼里。接着提督鲍起豹也和清德联合起来,与塔齐布为难挑衅,他们公然对士兵宣传:“大热天还要出操,这不明摆着跟将士们过不去吗?”于是,激发了绿营兵对曾、塔两人的仇恨。

长沙城内,驻扎着两种部队,绿营兵和湘勇。绿营兵的战斗力差,受湘勇轻视,湘勇的月饷,高出绿营兵二、三倍多,绿营兵对此感到忿忿不平,两支部队的摩擦越积越深,加上鲍起豹等人的挑拨,两方积怨颇深,常常发生械斗。

起初,曾国藩只将参与械斗的湘勇加以棍责,严行约束,对于绿营兵,则置之不问。“君子愈让,小人愈妄。”这么一来,绿营兵的气焰更盛,益发耀武扬威,公然凌辱勇丁。曾国藩要求鲍起豹按军法整饬,鲍起豹对此置之不理,绿营兵的胆子就更大了。

1853年9月8日,在鲍起豹的鼓动下,绿营兵大队人马,鸣号击鼓,手执兵器,包围参将府,要杀塔齐布。塔齐布慌不择路,躲在菜园旁边的草丛里,没有被找到,才逃过一劫。绿营兵找不到塔齐布,放火烧了参将府,又一窝蜂拥到团练大臣曾国藩的官邸,扬言要杀曾国藩。

曾国藩连夜去拜见巡抚骆秉章,骆出来喝止,绿营兵才悻悻地离开。然而,曾国藩所统率的湘勇,日子却更难过了,进出城门要受盘查斥骂,在街头,公然受到侮辱,有时甚至拳打脚踢。有人劝告曾国藩参奏鲍起豹等人,曾国藩托词道:“做臣子的,不能为国家平乱,反以琐屑小事,使君父烦心,实在惭愧得很。”即日将所有湘勇分别遣驻外县,自己也移驻于衡州。这是曾国藩一贯所奉行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的处世之道的体现。

在与太平军斗争的过程中,曾国藩最大的困难,不是对手的强大,而是清政府内部派系的矛盾冲突,湘军本身不受清廷重视,加上财政上的困难,曾国藩在为自己创立声望的过程中,经受了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打击,这些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在这样困难的境遇下他能够立足,主要是他奉行了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这时又发生万载知县、举人彭寿颐因办理团练与巡抚陈启迈不和,互相纠控一案。彭寿颐为人刚直,办理团练,也颇具才华。

可巡抚陈启迈有意加罪彭寿颐。曾国藩不愿与陈启迈发生正面冲突,于是和陈面谈,要求调彭寿颐到曾营。曾国藩的用意是想借此平息对彭的控案,息事宁人。不料陈启迈认为曾国藩干涉了他的统辖权力,勃然大怒,不仅拒绝了曾国藩的请求,反而将彭逮捕下狱,严刑逼供,这分明是要给曾国藩难堪。曾国藩至此忍无可忍,发了火,具折参了陈启迈。朝廷立即派人审查,并将陈启迈革职。

1858年6月,曾国藩被命在江西领导湘军作战,湘军在江西虽有守土之功,但是与各地方团不相和睦,常常被伏击截杀,加上疫病流行,营中军士纷纷病倒。曾国藩到江西以后,深感问题棘手。9月间,安徽传来败讯,李续宾、曾国华于三河镇被陈玉成击败,全军覆没,李、曾以下,湘军官兵伤亡六千余人。这支军队是湘军的精锐劲旅,被歼以后,全军为之震动。景德镇一带的湘军,也连连失利。幸亏曾国藩竭力挽救,大局才得初定。

这时的曾国藩,不停地接到朝廷的调遣,忽而奉命援浙,继又改令赴闽,不久又命筹援安徽。当石达开有由湘入蜀之势的时候,朝廷又令赴四川菱州扼守,同时命分兵协防湖南、安徽,并留兵防守江西。朝令夕改,让曾国藩无所适从。他自知因无固定地盘,只好由人摆布,委曲求全,精神极感苦恼。可见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也要付出精神痛苦的代价。

1861年8月,曾国荃攻下安庆,长江一线,全归湘军掌握。曾国藩兵分三路,直指江浙地区,准备给日渐衰微的太平军最后的致命一击。可是,曾国藩所遭遇的困难,纷至沓来。先是最能与他合作无间的湖北巡抚胡林翼,积劳病死,使曾国藩失去了一个最有力的伙伴。三路东向的大军中,只有曾国荃一军,因为是亲弟弟,始终听命于他,其余李鸿章与左宗棠两路,暗地里与他分庭抗礼,难以有效合作,这虽然让曾国藩伤透脑筋,但他还是按捺性情,息事宁人,没有激化矛盾。

曾国荃围攻金陵的军队,虽然没有发生不听指挥的问题,然而屯兵城下日久,师老兵疲,军饷不继,军心士气日渐涣散,也使曾国藩忧心忡忡,日夜焦灼。同治二三年间,金陵城外的湘军,粮饷缺乏,纪律逐渐涣散,难以约束。曾国荃拿不出粮饷来解决问题,只好置之不问。消息传到安庆,曾国藩一面担心弟弟不能控制军纪败坏的湘军,一面要承受来自朝廷的猜疑。曾国藩素来身体孱弱,至此郁气中结,旧疾新病,一齐发作,只好向朝廷奏请给假调养。

曾国藩曾说:“困心恒虑,正是磨炼英难,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叹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需图自强。”这句话体现了曾国藩在矛盾丛集,内忧外患的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一种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的处世观,而对于当时为官的他,可以说是无奈中的无奈。

在满族享有政治特权的朝廷,曾国藩作为汉人,能得到清廷的赏识和重用,和曾国藩采取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的官场哲学密不可分。曾国藩不愿意和别人发生冲突,在冲突发生时,他首先采取的是退让的态度。当然,曾国藩采取的并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情况下,他能够采取自卫的手段,争取自己的权利。曾国藩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体现了传统的民族精神,这种“以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一贯倡导。息事宁人,委曲求全也是官场竞争的一种策略,对曾国藩推崇备至的蒋介石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玩弄的“以退为进”和曾国藩的息事宁人、委曲求全颇有些渊源。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

    《高道李真果》是一部传记体小说,塑造了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李真果,他遍读圣贤经典,问道玄门绝学,精练各派武术,集武功、丹道、道家医术绝学于一身。本书以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几个时代为背景,通过传主所经历的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等历史巨大变迁,讲述大道士李真果穿越百年、历经艰辛磨难的传奇人生,彰显其爱国爱教、悬壶济世的美德,全面而真实生动地反映他“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载道行道的修真之旅和中华民族精神及人格风范。
  •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人,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哈尔滨出版社的《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迷糊女生:校草迷上笨丫头

    迷糊女生:校草迷上笨丫头

    啥?有人要帮她这个全班倒数第十名的学生补习?还要考到全班前三名?噢,这简直不可能!自从遇上“校园王子”王子俊,就是她倒霉的开始,毛毛虫、罚跑操场、暴粟、云霄飞车……他欺负她的伎俩可谓层出不穷,永无厌倦!可是,为什么有一次她在他的怀里,她的心会卟通卟通地跳个不停?她一定是生病了,对!一定是这样的~
  • 拒爱首席

    拒爱首席

    人前,他是优雅温柔的总裁大人,对所有人礼遇有加却除了她,人后,他戴上撒旦面具只对她残忍。就在他宣布要与未婚妻举行婚礼时,她却躺在医院,准备打掉他们的孩子……她曾问过他,“到底还要我怎么做,你才会放过我?”他笑了,“这辈子是没可能了。”
  • TINA青丘

    TINA青丘

    青高有个茶荼荼,性别女,俏皮短发;爱好女,颜正腿美。
  • 皇仙界之宠妻之情

    皇仙界之宠妻之情

    他是无情宫主,她是恶魔圣主。可偏偏是他和她,前世就是恋人。他生,她活。她死,他配
  • 我的情圣男友

    我的情圣男友

    父亲离奇消失,母亲被蒙面人带走,看5岁少年如何成长,寻找这一切未知的根源。
  • 高冷校草与蛮横丫头的战争

    高冷校草与蛮横丫头的战争

    天一中学,这个富有传奇性的名字,不论是学霸,俊男美女都无处不在,刚转来的丫头片子,就入了校草的法眼。这姑娘偏偏就有心上人了,他会怎么样呢?(简介写的不好,文一定争取入的了大家的法眼)她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里,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原,充满了花香鸟语,她就坐在草原的中央,欣赏着日落,忽然间,不知从哪里蹦出来一只大灰狼,晓静定睛一看,竟然还是……陈洋的样子?!纳尼?大灰狼陈洋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新猎物,伸出自己的爪,向晓静扑过去。梦里的晓静大叫了一声,漫无目的地胡乱跑着,突然,“彭”,梦里的晓静撞到了一棵树上。然后便昏过去了,只隐隐约约听到大灰狼陈洋的呢喃声:“死丫头,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 盗墓夜潭

    盗墓夜潭

    哑家沟坟圈子有条河套,很多年前总有人跳河自杀,虽然河水不深也不急,但是人掉进去就上不来了。更为怪异的是尸体被打捞上来后发现身上都有严重灼伤的痕迹,像似在水中被火烧死的!一次盗墓,身中千年蛊毒。进墓容易出墓难,不信你试试!
  •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调养:一觉睡到自然醒

    失眠是困扰许多现代人的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10%。其中有2000万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在所有失眠患者中占七成;睡眠不良者高达5亿人,其中3亿以上在城市。职业女性中更有高达80%的人受睡眠不良困扰。在失眠患者中仅有21%就诊,求助于专科医师的人更少。失眠,中医称为“不寐”,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其表现主要是夜晚难以入眠,白天精神不振,工作和学习效率低。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感情压力、长期不正常生活习惯和疾病等。很多生理疾病都和失眠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风湿等。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 一夜冥婚:你好,老公大人

    一夜冥婚:你好,老公大人

    我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大而明亮。只是……它不平常。能看见人,能看到魂,能看到快死的人。也正是因为这双眼睛,我本该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再平静。“别怕跟着我,我带你走出这里。”多少个午夜梦回的晚上,我总是听到这个声音。却不知,他是我另一个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