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1300000015

第15章 处世之要(3)

第三,勿轻言人短。汉代伏波将军马援,也是一位绝世英雄,他在写给其兄长之子的书信中告诫说:我要你们听到人家的过失,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但嘴上不能说。人喜欢去议论人家的长短,妄自评论政事法令的是非,这也是我所厌弃的,就算死也不愿意子孙有这样的行为!龙伯高敦厚、周密而谨慎,口中没有挑剔非难别人的语言,谦虑、自控而节俭,公正廉明而有威望,我因而爱他看重他,并且希望你们学习他。杜季良豪气干云,以别人的忧虑为自己的忧虑,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他父亲死后,丧事上有许州郡的人赶来吊丧,我爱他看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学习他,效仿他。学习伯高而达不到他的水平,也还是个谨慎而整饬的文士,就是和平常所说的‘刻鹊不成尚类莺’一样。信效季良不成,沦为天下闻名的轻薄儿,就和平常所说的‘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样。”这也是个谦逊谨慎自我调养,收敛自己高远的胸怀,接触卑下近旁的道理,如不这样,就不能保持自己的久长和远大,涵藏得不够严密,就施展得不准确。苏轼的诗句“始知真放本精微”,就是这个意思。而曾国藩有云:“凡事后悔己之隙(过失),与事后而议人之隙,皆阅历浅耳。”

也就是告诉我们,但凡在事情过后议论别人的过失,或者在别人背后说人长短,都是因为涉世未深。

何谓“世”?实则就是指人,人的耳朵,眼睛和嘴巴,是人的戒备,警惕,争执。世中人内心看似平静,实际都是暗潮汹涌难以平息,外表看似大家一团和气。一派阳光灿烂的样子,可暗地里心门锁,一团漆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世间人情如此,才能了解人与人之间为了各自利益费尽心思,骨肉相残,分毫必争,巧取豪夺,稍有动静,便会平地起风波。所以荀子曰:“人性本恶。”

第四,勿斤斤计较,贪图钱财。曾国藩一生不爱钱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在位之时并不依靠权势聚敛财富,他曾说:一个人要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完美的人,首先不要贪图钱财,滋长自己的虚荣心理。如果能做到不贪不吝,那么就能做到鬼神共敬,坦坦荡荡,见识日多,一身正气。不然的话,便会不知不觉坠入卑污一流,总有一天被人看不起,因此必须做到为人谨慎行事!

6

为人处世,刚中有柔

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国藩把“恕”当成自身修养的一项重要标准。“恕”,是对人而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则是对自己说的,“好汉打掉牙,和血吞之”,便是善于忍。

曾国藩认为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不可有所偏废。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柔,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在曾国藩的处事之道中,极为推崇刚柔相济。

曾国藩的孙婿,曾纪泽的女婿吴永曾口述一段故事,说明曾国藩刚柔并济的修身之法。这个故事是李鸿章说给吴永听的,应该可靠。李鸿章是这样说的:我的老师的秘传心法,有十八条“挺经”。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宝诀。我且讲一条与你听。有一家子,有老翁请了贵客,要留他在家午餐,早间就吩咐儿子前往集市备办希蔬瓜果。日已过午,还未回家。

老翁心慌意急,亲至窗口看望,见离家不远,儿子挑着菜担,在水膛上与一个京货担子对着,彼此皆不肯让,就顶住不得过。老翁赶上前,婉语曰:“老哥,我家中有客,待此具餐。请你往水田里稍避一步,待他过来,你老哥也可过去,岂不是两便么?”其人曰:“你叫我下水,怎么他下不得呢?”老翁曰:“他身子矮小,水田里恐怕担子浸着湿,坏了食物;你老哥身子高长些,可以不至于沾水。因为这个理由,所以请你避让的。”其人曰:“你这担内,不过是蔬菜果品,就是浸湿,也还可将就用的;我担中都是京广贵货,万一着水,便是一文不值。这担子身份不同,安能叫我让进?”老翁见抵说不过,乃挺身就近曰:“来,来!然则如此办理,待我老头儿下了水田,你老将货担交与我,我顶在头上,请你空身从我身旁岔过,再将担子奉还,何如?”当即俯身脱履。其人见老翁如此,作意不过,曰:“既老丈如此费事,我就下了水田,让尔担过去。”当即下田避让。他只挺了一挺,一场竞争就此消解。这便是“挺经”中开宗明义的第一条。

第一条到底“用意何在”,吴永说,他当时听了,“殊不甚明白”,但他“仔细推敲,一般来说,世间无论何事在局外议论呐喊,益处不大,必须亲身加入,挺身负责,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吴永对老翁“躬身入局”加以肯定,算是对故事有较深层的理解。现在有人说,这个故事说明了“心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意思,这又是一种理解。实际上,曾国藩说的“挺”是刚强坚韧的意思,儿子与京货担子顶着,挺关相互僵持,谁也没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老翁看到这种情形婉言相求仍是不行,便亲自下水,却一下解决了问题。他对京货担子的“恕”,和自己委身下人的“忍”,让他最终达成目的。

曾国藩将忍让之道放入他的“经”中,表明他赞同为人处事应刚柔相济,并且说明,有时外表的柔,其实是骨子里的刚的不同表现形式。

那么,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可以柔呢?曾国藩自有见解:但凡遇到的事是公事,应当刚强,而为了追逐名利,就应谦逊退让;开创家业,应当自屈刚毅,而守家业则应以安乐为上,懂得谦退;为人在外处事待物,应当刚强,在家与妻儿享受时则应以和睦谦让为主。

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国藩把“恕”当成自身修养的一项重要标准。“恕”,是对人而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则是对自己说的,“好汉打掉牙,和血吞之”,便是善于忍。“恕”“忍”,都在“柔”学当中,曾国藩一生刚毅坚强,但又极重以柔克刚。他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只有自柔出,方显英雄本色。

曾国藩所讲的“刚柔”也可用“硬悔”来解释。他有这样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同样是一“悔”一“硬”,“柔”中显“刚”,可进可退。曾国藩一生处事做人以这种思想为准则,终于让他在天地之间自由翱翔。这种思想更是曾国藩处世修身哲学的自然流露。

曾国藩早年供职翰林院,曾悉心研究《易经》,《易经》中“阴阳消长,刚柔相济”的思想对他深有影响,他的“悔硬”、“柔刚”之学便是从《易经》“日中则昃,月盈则亏”中感悟出来的。他为人处世以“悔”、“硬”相勉,“刚”、“柔”相济,是具有很大的人生哲理的。

曾国藩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处处有善气相逢。如觉我已无愧无作,但觉他人待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在外声名显赫,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贪图家财万贯,这两者太过于招摇,完全没有谦退的意思,那么这种人家业、事业都不能长久。

同治九年五月,曾国藩作了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这副对联集中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两面性:一面战战兢兢,一面坦坦荡荡;一面悲观主义,一面乐观主义。他在极盛时想到极衰,这种思想引导他;征战生涯中生不忘死,居安思危,遭受屈辱时志不衰减求得荣耀,惨遭失败时发奋图强以求东山再起。这些也是曾国藩对“刚之柔出”的处世之法的思索。

曾国藩初次带兵打仗时,刀光血影,杀人如麻,人们称之为“曾剃头”,这是他人性中刚的一面。此后大半生,一直与太平军交战,历经磨难,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咸丰四年正月中旬,曾国藩奉命出征,所带水师受到太平军痛击,遭到惨败。曾国藩满心沮丧,心里异常难受、灰心,决定跳水自杀,后被属员章寿麟奋身入水救起。战后,曾国藩回到长沙,受世人百般嘲笑,他误以为大势已去,极度悲观之下决心在四月初五又一次自戕,幸而塔齐布的捷报打消了他寻死的念头。曾国藩重新振作,埋头再募兵练兵,准备再次发动攻势,咸丰四年七月初一,湘军水师“总统”宿汝航克复岳州,取得暂时胜利,八月二十三日湘军克复汉阳,曾国藩以为胜利在望。太平军将领翼王石达开力挽狂澜,咸丰四年二月十七日率兵攻克武昌,曾国藩苦战半年打下的城镇,得而复失,湘军精锐,溃不成军。曾国藩再次自杀不死,黯然逃回南昌,受尽天下人的冷讽热嘲。

曾国藩历经艰难,在困境中崛起,苦心经营,于“柔”中练就了刚的意志,终于壮志得酬,一举攻克天京,成就一番大“功业”。

为人处世就像李鸿章说的那个故事里的老翁一样,老翁的忍让并非示弱,外表的“柔”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刚”的目的,那么一味的“刚”也可暂时抛却,因为这种“柔”并不是骨子里的柔弱。

人生在世不可一味懦弱,但“柔”并非懦弱,一味的“刚”也不是处世的原则,做人应用柔相济,身处逆境方能自强,得意之时方能自省,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7

人以机巧,我以诚愚

曾国藩认为,朋友有远近之分,族亲有密疏之分,在交往过程中应时时把自己放在主动地位,对至亲好友以诚恕待之,对远亲一般的朋友以礼义待之,这样才能做到与人交往不伤情谊。

人只有诚,并且通过诚,才能认识自己的真实本性,也才能认识其他人的本性以及整个世界的本性。不能做到诚,既不能认识自己,也不能认识他人,更谈不上认识整个世界。人做不到诚,也就只是一凡人,当然做不了曾国藩所说的“第一人物”。

曾国藩要求自己待人以致敬为主,但他并非端着个理学臭架子,让人望而生畏。

李世忠,原是太平军的一员将领,作战失败后投降清军。他投降后对清军并不忠心,常常带领自己的兵卒抢夺周边老百姓的财物,扰乱老百姓的生活。李世忠认为当初跟随太平军时生活异常清苦,现在投降清军当然应该享受一番,因此他对部下越发不加以约束,任他们胡作非为。李世忠的言行在湘军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他的上司对他严加训斥,他却不当一回事。

李世忠最初在李鸿章部任职,后来转到曾国藩之弟曾国荃部下。因为曾国藩对此人早有耳闻,所以去信一封告诉弟弟:“对待李世忠这种人方法有三种,一个方面对他要宽松,不要约束太死;另一个方面,他有战功时切不可与他争功,打了胜仗,功劳全都归他;如果他偶然犯下错误,应以好处笼络他,不要举报他。对他宽松,是说在金银方面要慷慨大方,千万不要在金钱方面与他斤斤计较,自己宽裕时,再多的金钱都要视之如粪土,当自己贫困时,也要慷慨解囊,宁愿自己艰苦也要分些利润给他。这两个方法都是要对他宽松,而对他严格的地方也有两个,一个方面对他有礼有节,交往要淡,来往不要密切,书信来往要简单,话不要多说,情感上不要与他有何牵扯;另一个方面要明晰是非曲直,如遇到他部下的兵勇与百姓发生纠葛,且又在我们管辖的范围,百姓来告状一定要当面弄清是非缘由,一旦查明,不要有任何包庇,必须严加惩治。对李世忠要做到,在金钱、名利方面待他宽松,不与他计较,在礼节、道义方面待他严格,不要有丝毫放松。这四个方面做好了,自己手下又有强大的军队,那么与李世忠这样的悍将相处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曾国藩对李世忠这员威猛、难以驯服的大将,以宽“名利”,严“礼义”的原则待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说,曾国藩有一次到军中视察,命李世忠前来相见,曾国藩知道此人骄傲,不可一世,因此想挫挫他的锐气。李世忠进到帐中,来不及说话,眼见曾国藩表情冷漠、严肃,心里顿时有点紧张,曾国藩开口便列举李世忠做太平军时的种种劣迹,“贪恋美色,喜好酒肉,不受管束,爱财如命……”。李世忠见曾国藩一来便掀他老底,心下一片慌乱,顿时乱了阵脚,锐气先去一半,这时曾国藩话锋一转,赞扬其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是可造之材。李世忠听到此话,顿时精神一振。一番交谈之后,李世忠对曾国藩是又怕又敬,此后做事收敛了许多,后终被曾国藩所用,成为得力干将。

宽“名利”严“礼义”,是曾国藩对“悍将”的一种手段,也是他对一般朋友的处世哲学。

曾国藩认为,朋友有远近之分,族亲有密疏之分,在交往过程中应时时把自己放在主动地位,对至亲好友以诚恕待之,对远亲一般的朋友以礼义待之,这样才能做到与人交往不伤情谊。

同类推荐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赵振业传

    赵振业传

    ???齲?????????????????????????????????????????г??????????????????ó?????·??????????????????????????е????????ɡ??????????????????????????о???????????????????????????????????????????й???????????????????????档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热门推荐
  • 孤风残雪

    孤风残雪

    他呆呆地看着,看到她就在自己对面。她没有停下脚步,消失在自己身边。他摇了摇头,也没有回头。你还是原来的你吗?他像是在问她,又像是在问自己。对方却也站住了。雪吹起她的冰蓝的头发,纷纷扬扬的多好看。没事再见。他摆摆手,向前走去。再见。她喃喃地回答下雪了,他摸摸自己的眼睛是一滴滚烫的泪。他迅速转身,瞪大了流泪的双眼。她已经不见了——任凭他怎么奔跑,如何呐喊,冲天嘶吼——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不要后悔。当九意看到洛晨星当初给他的卷轴时笑了。谁有权利嘲笑谁呢?
  • 天才仵作

    天才仵作

    身中一刀,头部遭到重击,但死因却是溺水。银针探喉发黑,明明是中毒而死,却死于自缢。蝇虫为何最先叮咬尸体头部。枯井之中为何倒映明月。…………且看宋小仙如何凭借着一身的验尸本事,让死人说话,让骷髅讲述,来为无数冤狱沉冤昭雪。改了状态,大家可以收藏了。
  • 逃不脱的缘

    逃不脱的缘

    “缘”——一个很玄妙绝美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幻感觉。太多的不期而遇,让米乐真的无法用常理来解释在她身上所发生的这一切了!从林诚到凌诚,从幽静的小村落到富饶繁华的大都市,从彼此相依到空白尘封的六年时光!当心已成死灰的米乐把“凌诚”这个名字深深埋葬在心底时候,也许她连做梦都没敢想过六年后他们还会有这样的相遇``````
  • 勿惹妖孽七小姐

    勿惹妖孽七小姐

    “她闭上双眼开始整理思绪:我被杀了?天辰大陆西陵国等等!这哪冒出来的?(还在继续)护国公南傲峰七女南流月废柴一枚。。。。。。。什么!!!我!穿!越!了!”没钱,赚!废柴?明明是妖孽天才好不好!“我南流月在异世界一样能混的风生水起,谁让我是21世纪新兴人类呢!”“什么!搞了半天我不是人?”“......”
  • 纵横虚空

    纵横虚空

    我本就是天才,奈何神龙被困马厩;虚空戒灵认主,纯阳之躯震撼出世;炼《纯阳全本》,建镇虚宗。为爱人,踩帝国,震十宗,威震灵武大陆,为师仇,破虚空,纵苍穹,十方仇敌皆伏诛,为和平,寻五行,踏异界,修虚空,成永恒传说。
  • 疯狂的青春

    疯狂的青春

    校园,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爱它,因为这里有我们的知心朋友,恨它,因为有时候我们不爱学习,在校园的我们总是会有一些让我们难以忘记的时刻,酸甜苦辣,在校园品味人生…
  • 青春的缺口

    青春的缺口

    一道小小的缺口,伴随着成长而在。也许只是缺口,也许此处决堤。
  • 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

    本书是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杨力教授继《杨力养生23讲》一书走进千家万户之后的又一新作。四季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是最富东方特色的养生瑰宝。杨力教授将有五千年实践的四季养生方法,结合《易经》、《黄帝内经》的阴阳平衡理念进行了升华和提炼,从而把四季养生理念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能为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健康长寿带来新的福音。
  • tfboys之与她的缘

    tfboys之与她的缘

    一见倾心,青春的她们,那颗心早已填满了他们。重庆,他们,爱上了她们。。。。。。她们,一定会让自己成为最好的那个人,一定会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对待他们,一定会依旧爱着他们,如有违背,孤独终老。他们亦是如此。十年,漫长的十年,你,会等我吗?
  • 至少还有你

    至少还有你

    有一种感情叫一见钟情,有一种感动叫天长地久。林佳媛只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偶尔花痴、偶尔犯傻,当小傻妞遇上传奇巨星,一见钟情、暗生情愫中,又会有怎样火花四射的故事?父亲去世,旧爱与闺蜜的背叛都将她推人了无底深渊,是谁在黑暗中一步步引领她度过难关,重展笑颜?原来不管你喜欢的是平凡的职员还是耀眼的明星,最幸福的,也就是能每天早上跟喜欢的人—起吃早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