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200000003

第3章 战后初期日本的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1)

一战后初期的中日关系

1. 战后初期日本人的对华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受到重大打击和严重削弱,社会主义力量迅速发展并形成社会主义阵营,美苏成为世界头号大国,它们之间从战时的盟友关系变成战后的敌对关系。

在共同敌人被消灭之后,出现这种对立是有其必然性的。但事态的发展却是两大阵营的对立采取了激烈对抗的形式。1946年3月,英国政治家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声称“在铁幕里的国家,除捷克以外,国民均受到警察国家的压迫,并实施反民主主义的统治。”

施嘉明编译:《战后日本政治外交简史——战败至越战》,[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5页。

“铁幕”一词从此成为世界通行的新名词。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极权体制”正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因而也危害着美国的安全”。这篇咨文表达的主张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和美苏两极冷战时代的开始。战后美国对日本占领的政策,也正是它实现上述目的的计划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美国改变对日政策之后,日本政府虽然有了较多的内政权,但从属于美国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仍然处于无自主外交的状态。所以,战后初期的日本对华政策实际上就是美国占领当局的对华政策。麦克阿瑟坚决反共,对日本战争罪犯的追究很不彻底。一大部分在侵华战争及其他侵略战争中犯有严重罪行的日本人未经过任何惩罚,便走出了监狱大门,不仅恢复了公职、甚至堂而皇之地重归政坛,并相继成为日本政府的领导人。

日本战败并从中国撤退后,中国国内展开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这是20世纪中叶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长期战争,也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中规模最大的内战之一。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则被赶往台湾。

当时日本舆论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有:(1) 在日本战败、中国内战、美苏冷战的缝隙之间,如何认识本国的战败和中国的战胜以及在中日战争中侵略方的加害责任?(2) 不断比较衡量国共双方的军事实力、政策能力及国民的支持率,观察中国内战的变化,判断国共的哪一方会掌握政权。(3) 在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潮流中,如何对已经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定位。(4) 应该与无法确切把握其政权性质的新中国建立何种外交关系等等。对日本来说,中国问题是日本国内关于片面媾和还是全面媾和斗争的症结点,是决定日本复归国际社会之命运的问题。

战后,随着日本侨俘从中国大陆的撤退与遣返,在中国的实地调查人员失去了原来的环境而不得不更改研究题目甚至改变所属机构是指通过在中国当地进行各种的调查,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进行现状分析的地域研究型的研究者。主要的研究者有福武直、根岸佶、柏祐贤、内田智雄、村松祐次、清水盛光、桔朴等。,军事相关人员也因解除武装而失去职务,日本的古典中国学者在对其传统的中国观进行反思过程中开始发生转变当时由古典中国研究者提倡反省过去汉学的中国观、建立新中国观的特辑报道有《如何看待中国现状:支那学者的回答》,《世界》1949年8月。“支那通”因散布错误的对华认识、歪曲了中国形象而受到谴责当时主要的报道有,白石洁:《中国与中国人》,《革新》1946年4月;实藤惠秀:《送给中国知识分子》,《新中国》1946年3月等。,驻华记者遣返后则失去了实地采访的特权。

因此,在这一阶段,在日本的中国论坛居主流位置的是日共党员及其支持者所构成的中国研究人员,其多数系实地调查者或是驻地记者出身,代表人物有鹿地亘鹿地亘(1903—1982),日本无产阶级作家、评论家。1932年加入日本共产党,1936年至1946年在中国,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顾问,负责对日本军的反战宣传工作。中西功中西功(1910—1973),日本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中国问题评论家,日共党员,曾任日本参议院议员。1929年入上海同文书院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同盟等组织,从事反对帝国主义的活动。著有《中国共产党史》、《中国革命与毛泽东思想》、《现代中国政治》等书。、小松七郎小松七郎(1906—1984),日本社会活动家。1931年加入日本共产党,1935年到中国东北任职于“满铁调查部”,1941年因反满抗日被关东军宪兵队逮捕入狱,1945年获释后组织日本民主联盟。1947年回国后重新加入日共。等人。他们通晓现代汉语,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斗争革命史观出发,依据毛泽东思想来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以解放军为主要对象的内战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观点出发,认定中苏完全同质,并以此解说中国的国家形态,进而与日本的人民革命相联系,呼吁对华复交,反对片面媾和,展示了败给邻邦中国并度过占领时期的日本复归国际社会后的新的国家形象。主要特辑有《中国革命的发展:向新中国学习什么》,《潮流》1949年3月;《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影响》,《季刊中国研究》第11号,1950年1月等。

当时的中国,对日本的这一代人来说,既是沉重的,又是炙热的。在这部分人中,可以说存在以下三种意识,一种是他们的原罪意识,他们承认自己是有罪恶的;一种是谢恩意识,感谢中国保存了他们的民族;还有一种是追求的意识,即以新中国为日本未来的榜样,是神圣的形象。这三种意识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

特别是在华日本人遣返回国以及国共内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报道缺乏直接渠道,因此大量翻译转载了在中国现场采访的以美国人为主的欧美自由记者、报社特派员或特约记者所写的报道和新闻。这些文章在促使日本把一个传统的中国形象转变为巨大的新生国家的清新形象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信息渠道闭塞,无法从生活在当地的日本人那里直接获得信息,当时日本的综合杂志无法刊载以实际生活感受来评论现实中国动向的文章。人们宣传的中国形象局限于中国的公开文件及官方意识形态,明显带有引用中国公开文件、特别是毛泽东的代表性著作来解释中国革命成功、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胜利的倾向。这种党派思考型的认识路径可谓当时中国论的特征,体现出以强烈的理论化和过分的理想主义来描绘中国的色彩。亚洲最大共和国依靠本国力量成就了革命,“惨烈地战胜了”日本,在内战中打败了军事力量占优且得到美国大力援助的国民党军队,这些事实导致了对中共潜在能力的过度期待。国民党的腐败、堕落和人心向背,也助长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印象。

岩村三千夫、中西功、鹿地亘、向坂逸郎向坂逸郎(1897—1985),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著述甚丰。等人此间都写过很多盛赞新中国和毛泽东的文章。高山五郎高山五郎(1907—1999),日本外交评论家,著有《印度、巴基斯坦现代史》等。本名蜡山芳郎,笔名高山五郎。在《世界评论》1949年12月号上撰文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现,“把亚洲民族从一个软弱、无望的民族改变为充满信念且有实力的民族”,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马场公彦:《战后日本人的中国像》,[日]新曜社,2010年9月版,第107页。

“党派思考型”成员主要是被俘后以延安为中心结成反战同盟的日本兵以及日本劳农学校的学员。他们回国后写下了大量关于解放区中国革命的实况报道。有关延安反战同盟、劳农学校的具体情况,可参考日本《季刊现代史》(现代史会,第4号,1974年8月)、和田春树:《作为历史的野坂参三》(平凡社,1996年)、山极晃:《美国战时情报局的〈延安报告〉与日本人解放联盟》(大月书店,2005年)等。此外,一些战时曾是满铁调查部和东亚研究所等亚洲调查研究机构的成员,以及参加过社会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家和共产党员等人士,也写过大量有关中国的评论。特别是1946年1月成立的民间独立研究机构中国研究所(首任所长为平野义太郎)的成员,他们在有关中国报道的投稿数量上保持绝对优势。该所成员多为日共党员及其支持者,其观点带有极为浓重的党派色彩。

有关中国研究所的沿革,可参考末广昭:《亚洲调查的源流——从满铁调查部到亚洲经济研究所》,《岩波讲座〈帝国〉日本的学知第6卷作为区域研究的亚洲》,岩波书店,2006年,第39—41页。

在国共内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至日本签订媾和条约期间,他们是日本评论中国的主要力量。

1951至1955年间,美苏冷战全面展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意识形态方面斗争激化。这一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1) 以旧金山媾和为契机回归国际社会的日本,为避免成为“亚洲的孤儿”,如何修复与中国的关系?主要特集有《中国如何变动:综合了所有立场资料的全面探讨》,《中央公论》1952年2月。(2) 中国的社会主义化路线日渐清晰,并在台湾海峡进行了炮击。究竟能否与红色中国和平共处?主要特集有《自由之眼的讲述:朝鲜休战与敞开的中苏》,《改造》1953年临时增刊;《中共的性格与现状》,《日本及日本人》1954年9月。(3) 在中苏合作不断强化的对日和平攻势中,中国最终是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还是像铁托的南斯拉夫那样摆脱苏联?主要特集有《中苏的对日政策与日共的活动:日本报社调查部综合编辑》,《日本及日本人》1955年1月。

平贞藏平贞藏(1894—1978),日本社会思想家,法政大学教授。著有《满蒙移民问题》等。在《新中国与日本》(《改造》1949年1月号)一文中曾预言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形式上是联合政权,实质上是中共独裁政权。它没有借助苏联的力量,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政权,在这一点上和南斯拉夫很相似。特别是围绕满洲统治权和权益问题,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经济资源的方面看,都是重要的必争之地。正因为如此,中苏两国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中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有招致中苏关系破裂之虞。”

马场公彦:《战后日本人的中国像》,[日]新曜社,2010年9月版,第107页。

这一时期日本的公共知识分子,出于“亚洲连带”意识,积极响应中国发出的民族独立与和平共处的信息。他们主张:通过为美军提供基地而间接插手于亚洲热战的日本,应该在不受共产主义干扰的前提下从日美安保体制中摆脱出来,实现真正的独立,同时要承担起侵略的加害责任,避免被亚洲孤立,实现理想的永久和平。他们认为,这一“中立”路线才是实现体制内改革的现实途径。

但是,警惕共产主义以及中日邦交“慎重论”者则认为,中苏的和平共处论是旨在孤立美国的和平攻势,日本必须顾及国民党统治台湾的立场,不可破坏自由主义阵营的团结。对中国国内推行的社会主义路线及针对知识分子的整风运动持批判态度,认为这是压制人权的运动,给知识分子带来痛苦。当时积极评价中国的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报道有,竹内好《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关于其学习运动》(《改造》1951年7月)、贝塚茂树《古代中国与新中国》(《改造》1953年8月)。对其进行批判性评价的有,波多野乾一《中国知识阶级的命运:被置于严峻的改造过程之中》(《改造》1952年11月)等。

2. 日本侨俘遣返问题

日本投降伊始,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就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发表《对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阐述了对日基本政策,说:“我们中国人民在最黑暗和最绝望的时代都秉持我们民族一贯的忠勇仁爱、伟大坚忍的传统精神,深知一切为正义和人道而奋斗的牺牲必能得到应得的报偿……我中国同胞须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我们并不要企图报复,更不要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

吴相湘:《第二次中日战争史》下册,综合月刊社,1973年版,第1185页。

蒋介石的这篇讲话成为后来相沿作为“以德报怨”对日政策的依据。

同类推荐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年轻人必知的6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必知的600个社会常识

    本书从立身、礼仪、防骗、商务、法律、理财、休闲、汽车,房产、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深入剖析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年轻人在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都多一些顺畅,少几分坎坷,享受惬意快乐的人生,成就一番功名和大业。人生是所大学,社会是个课堂。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职场新人而言,他们有着健康的身体,乐观的心境和用不完的热情,阻碍他们成功的不是理念的缺乏,而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核心知识和技巧。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黑名单

    穿越之黑名单

    被赋予盗圣的她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异世。因为在穿越时意外得到世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的东西‘逆天’。‘逆天’故名思义,类似于现代的开挂,而后被后人对她的尊称为“黑名单”,却也得到世人的尊重。
  • 白狐情史

    白狐情史

    我,一只懵懂的小白狐,玩弄宫廷朝野,权臣名士,终在女娲的翻手云雨中,从商朝末年穿越到夏朝晚期的风云争斗中。重返故地,旧情难续。从此,我带上了一个娇艳的面具,生杀予夺。
  • 邪少盛宠:溺爱成婚

    邪少盛宠:溺爱成婚

    一夜蚀骨柔情,醒来她才发现自己惹了不该惹的人。只是他是多情风流齐公子,有自己的女友自己的挚爱,自己是渺小到不行的大龄女青年,穿着HELLOKITTY的睡衣还妄想勾搭高级定制的BOSS?可恨他一路相逼,夜夜纠缠?她步步为营,节节败退!最后抽离,是谁先失了心,动了情!最可叹,一时情动,终生不愈。
  • 超级法宝合器

    超级法宝合器

    天魔诛仙剑:顶阶飞剑,邪派至宝,以修道之人元神祭炼,召唤九天神魔锻炼神剑,有毁天灭地之能。合成条件:五晶神铁元磁之气下品仙石下块等注:这把剑异常邪气,剑成之后,剑身之上会自动出现三百五十位人名,必须用这些人元神祭炼,引下无上天魔封入剑中,神剑才能大成。在这个仙侠世界里,穿越而来的梦飞得到了一个可以合成蜀山世界中法宝的神秘紫球。随着梦飞修为的提高,更可以开启洪荒法宝的合成方法。当然,除了法宝以外,紫球更是可以合成你想要的一切!一百块下品灵石换一块中品灵石?而且还有价无市?嘿嘿,我只要八十块下品灵石就能合成一块中品灵石!千年万年以上的灵草世间罕有?嘿嘿,我用几百份百年十年的灵草照样能够合成出来!高阶灵符只换物品,不卖灵石?嘿嘿,我用几百份一阶的垃圾灵符一样可以合成出来!等等……超级法宝合成器,能合成你想要的一切!
  • 北极·北漂

    北极·北漂

    这是关于青春、成长、奋斗和人生的记录。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构建了这样一座非典型“失恋者收容所”,收纳和宽慰失恋人的心。
  • 朱门春

    朱门春

    她是来自现代的一缕幽魂。挣扎于大宅院里的四方天空,上有脑残妈,吃货弟拖后腿,下有阴险姐妹使绊子,大宅门里纷纷扰扰,且看现代彪悍女如何斗垮恶势力,走向光明大道。纷纷乱世,江山,美人,何去何从。她只求能与他且行且珍惜。
  • 魔女的三世重生

    魔女的三世重生

    魔女是为了和死党拿到三世魂水救哥哥而选择三世重世,在这三世里且看她怎样玩转世人,即使重生也拥有魔女强大的魔力,第一世把现代该学的学完,第二世在华夏和国外建立了一个黑势力和开了几十家公司,第三世死党冒着永不转生的危险替女主重生在英国公主身上,直到6年后。。。。
  • 虚空秘藏

    虚空秘藏

    罪恶王冠、奇门遁术、人形最终决战兵器、人工天使、阿嵬茨的锁链、自律移动都市、尼伯龙根的黄金——“宝物?美人?足以拯救末世的力量?想要的话就去拿吧!我都放在了那里——大秘藏,是真实存在的!”末世五九八年,怪物横行的废土世界上,被称为【最后之王】的那人留下这句话后,无数血气方刚的新生代人类踏上了追寻秘藏的伟大旅程!在无限延伸的梦想背后,跨越无数的黑暗,即使肩负着不可靠的翅膀,纵然世界再虚假多变,也能够勇往直前,在无限重叠的冒险之后,超越无数的绝望,即使面对一无所有的骗局,也一定能得到最终的救赎!
  • 离婚倒计时

    离婚倒计时

    身为上司的季莫泽最近有点捉急,自己的部下苏辞近来有些小忧郁,偷觑多年的小白兔终于有了离婚的念头,萝卜要挪窝,第一时间当然是要搬到自己家。身为部下的苏辞最近似乎与八卦结了缘,前夫闹复合,室友闹分家,上司要同居,大星期五的还有人送玫瑰,嘿,这婚还离不离了?
  • 清川日常

    清川日常

    四爷:晚上让膳房给爷上道鱼翅螃蟹羹。苏培盛心道:吹牛。十几年也没见你吃过一次。晚上,李薇拌着螃蟹羹美美地多吃了一碗饭。做宠妃好无聊,要温柔,要低调,但是幸好——李薇:宝石好漂亮,钗子好精致……四爷:买买买。李薇想象失宠后的艰难生活把自己虐哭。李薇发脾气:你还跟我好不。四爷:只跟你好,好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