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2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从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此间,国际社会长期呈现着以东西方对立为主要标志的冷战态势,日本由一个几近崩溃的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成为西方世界的重要成员,中国则出现政权更迭,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国民党政权,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并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艰难曲折的大胆探索。

在这样一个纷繁而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如何把握和展现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怎样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是本书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小的难题。为此,本书做了如下梳理。

首先,就国家关系而言,在时间段限上按照日本的政权更迭划分为三个阶段:战后初期至1950年代末,以吉田茂政权和岸信介政权为主要标志,中日关系敌对态势逐渐形成并走向恶化(第一、二、三章);1960年代的池田勇人政权和佐藤荣作政权时期,在政治关系继续敌对的形势下,民间往来和经贸关系有所发展(第四、五章);1970年代初期的田中角荣内阁,一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的对华政策开始从敌视走向正视(第六章)。

从内容上讲,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应是“日本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书在相关章节里都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日本各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及其形成的来龙去脉。鉴于政财界关键人物的中国观对政策形成的重大影响,本书对几个主要政府首脑及“知华派”各界人物的中国观也做了专题论述。

毋容置疑,“台湾问题”是这一时期中日政治关系中的最大症结所在,甚至一言以蔽之,中日敌对态势的形成和延续,盖出于“台湾问题”的纠结。所以“台湾问题”是本书“始于焉终于焉”的终极议题。可以说,没有“台湾问题”的掣肘,也就不会有长达20余年的中日敌对态势的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说,就政治关系而论,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关系,皆纠缠于“台湾问题”的存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等因素可以影响双方的相互认知,决定关系的“冷热”和“亲疏”,但不会成为国家间邦交正常化的障碍。

中日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从外交意义上讲,关键因素是“台湾问题”的纠结,但更本质的东西还是国家利益使然。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外交的最高原则永远是国家利益。当客观形势“重新洗牌”的时候,作为执政的日本自民党政权,理所当然地首先必须权衡国家的利弊得失,其他因素就都不重要了,以往声称绝对不可改变的东西也就不得不“与时俱进”地让位。这就是日本政府在中日关系问题上,从敌视走向正视的漫长道路上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真正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的提升,“识时务”的田中角荣终于力排众议,弃台湾而选择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实现,终结了日本敌华的历史。

田中角荣作为日本的首相,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出于其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作为政治家,也是想把这一业绩载入史册,犹如鸠山一郎首相当年决心解决日苏邦交正常化一样。因此,作为中国人,在中日关系问题上,可以肯定田中角荣的远见卓识和魄力,但不能因此而说他是“亲华派”,也不必把他视为有恩于我的“特殊朋友”。

鉴于本书的题中之义并非中日关系史,不能仅局限于论述政府间的关系,而应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示出这一时期日本各行各界、各类代表人物的“对华认识”。所以,本书也属意对日本文化、学术、经贸等民间各界代表人物的中国观做了较大幅度的评介。他们大多为“知华派”人士,有的终生从事中国研究,有的为经济利益所计,长年从事日中贸易,有的出于政治考虑,认定日本必须与中国为友,始终不渝地从事着日中友好事业。总之,尽管其缘由各异,但都为无邦交时代的中日民间交流有所贡献,可谓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掘井人”。但由于篇幅所限,碍难面面俱到,难免有以偏概全,挂一漏万之嫌。

中日两国在政治上处于敌对状态的情况下,除短暂时期外,始终维持并不断发展了民间贸易往来,可以说这是这一时期中日关系的一大特色。其原因很简单,在“一衣带水”的两国之间,互惠互利的经贸往来,对双方来说都是明智之举。

日本作为多党制民主体制国家,虽然“一党独大”的自民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但在野党在政治上的制约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中日关系方面,以社会党为首的在野党在国内制约自民党政权对华政策的同时,长期发挥着促进、中介、调和等作用,为中日关系正常化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

日本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是一种“兄弟政党”的关系,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华认识”范畴。由于日共党内斗争、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国内因素等原因,两党关系处于时好时坏甚至一度交恶的微妙而错综复杂的状态。作为自民党政权的制约力量之一,日本共产党在中日关系方面,虽然有时显得无所适从,但总体上还是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应予肯定。至于两党关系本身的是与非,则不在本书的探讨之列。

在本书所涉及的27年期间,1949年之前的4年多时间,中国尚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在战后中日关系史上往往被忽略。的确,在此期间,战败后的日本,还处在被美国占领下的“无外交时代”,中国则“内战”正酣,中日之间似乎确实没有多少话可说,这方面的资料也少,为此,本书选取了“日本侨俘遣返问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收编日本兵”两个片段,以缀其间,虽然显得不够全面。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常常浮在脑海的一个想法是,既然丛书是以时间为序,界定1945至1972年为本书的时间段限,那么就应反映出这一时代日本“对华认识与行动选择”的时代特色。换言之,就应体现这一时代的“动态感”。作为“主体”的日本,经历了战败、被占领、独立与复兴、经济高速成长等阶段,作为“客体”的中国,不言而喻,这20多年间,更是经历了历史罕见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客体”中国的变化,理所当然地会引起“主体”日本认识上和对策上的改变。基于这一认识,作者有意识地扼要介绍了中国当时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以及内外政策等,以利于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日本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认识与行动选择。

本书的写作由三位作者完成。王振锁负责第一、二、三章以及全书的整体把握和通稿,乔林生负责第四、五章,乌兰图雅负责第六章。作为丛书之一,本书的写作过程是在丛书主编杨栋梁教授的组织指导下完成的,曾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研讨,以期内容和体例的完善和统一。但鉴于时间、资料和作者的能力所限,本书从内容到结构,自知尚有诸多不足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教。

作者2010年12月

同类推荐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新班主任带班技巧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春苑论史

    春苑论史

    本书收集了作者散布在杂志、论文集里的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人物及著名的历史运动等方面。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热门推荐
  • 权凌异世:双重旋律斩天际

    权凌异世:双重旋律斩天际

    她是浣玦,大大咧咧还有点古灵精怪,可她却还有另一重身份,黑道上嗜血女王消隐!让人闻之色变,就在她混的不错的时候,少时玩伴却反目成仇,弄了一枚炸弹就让她直接狗血地到别的世界蹦跶去了……自从到了异世界,她发现,一系列坑爹的事情紧追着她不放。什么坑爹的考核,寻找什么宝物,还有为原主复仇……一大推事情需要她解决。“喂喂——开什么玩笑?这种破事为毛老找上我?“浣玦真是欲哭无泪……她也好想过个清闲生活啊,但是幻想就是这么美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喽——
  • 鬼后选夫:妖帝别放肆

    鬼后选夫:妖帝别放肆

    她是冥界殿下北辰夜,孤傲薄情妖力无边的孤冷鬼后。曾一纸休书送到妖帝面前:“凤吟,你被休了。”他是妖界至高无上的妖帝,集魅惑邪美为一身八界第一美人第一舞者。却遭到一纸休书薄唇勾起魅惑:“她敢休朕”奴婢皆跪了一地,颤抖的低头惶恐不安。他勾唇邪笑语气慵懒不语。他是她的心尖男宠,冥界的绝色美人,狂野狷魅一袭紫衣拖地,玉指轻提裙摆魅惑起舞:“殿下,银魅跳的可好?”他是冥界绝冷护法,腥红长发触地血眸,一条骨鞭誓死追随:“想伤害她,除非我死。”他历尽艰辛成为妖界祭祀,阴冷薄情只因把她据为己有:“负了本宫的女人她还是第一个。”
  • 起源进化

    起源进化

    当时间尘封了历史,远古成了神话,当神话的一角被解封,如何站在历史的车轮上续写传奇!灭世核战最终没有灭世,却引发神秘的魂能,在魂能的改造下人类日益强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错综复杂的神秘力量。揭开遮眼浮云,露出的却是层层谜团,远古神话,上古仙侠,战斗机甲,仙神本源,乱花渐欲迷人眼,撕碎迷乱表相,一切的本质只是简单的两个字——进化。
  • 战神大陆之绝世画魔师

    战神大陆之绝世画魔师

    新书上传《异星高手在校园》,下面有直通,敬请支持。
  • 重生之末日修罗

    重生之末日修罗

    他来自二十三年后的华国杭州,末日笼罩的华国杭州。他活了四十六个春秋,却又二十三个,在末日里挣扎。他只想悄悄地守护着她,给她一个不一样的末日生活!
  • 卡布奇诺的海之心

    卡布奇诺的海之心

    “不,他怎么可能对我有那种feel?”绝对不可能“我只能属于他的”她喃喃纠结道哥哥和他,该选哪个
  • 大画圣

    大画圣

    诗词书画出天地异象,书生提笔敌百万刀兵。文道世界,士子称雄。笑傲江湖里的著名文艺青年丹青生,又能在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修文道铭志,科场诗骂权臣引毒花盛开,第一奇葩异象。祭丹书铁劵,一十八首战词屠异族三百一十六城,震强汉声威。拒功名利禄,办一宫九学七十二院,帝王将相尽我门下。持妙笔丹青,画溪水水流、画青草草动,画龙点睛破壁腾空。后世扑街打油诗云:寸许狼毫涂日月,丹青一画定乾坤。投上几票吧,亲……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 网游二战之亚洲风云

    网游二战之亚洲风云

    20年代末,登陆火星失败以及月球基地的意外损毁,使人们原本雄心勃勃的星际计划陷入了空前的迷失。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游戏等传统娱乐文化产业却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以至于有人称之为“21世纪的文艺复兴”。为迎合人们的复古心理,暴风和狂雪——传奇的暴雪公司拆分后的两大主体,十年来首度联手,推出了一款号称世界最先进的超3D网游——《世界大战》。正如暴雪公司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所创造的星际争霸系列、暗黑破坏神系列、魔兽争霸系列等堪称不朽的经典之作,《世界大战之一战风云》一经推出,就在欧洲掀起了一场“战争狂潮”,游戏注册人数、同时在线人数双双打破欧洲纪录。时隔9个月,《世界大战之亚洲风云》终于高调登场……
  • 夺爱盛宠:老公低调点

    夺爱盛宠:老公低调点

    “老婆,你输了,现在你是我的甜点。”他暧昧靠近,霸道索取,灵舌撬开她的贝齿……她,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人生开启低谷模式,引以为傲的男友却背着她偷吃。一场赌局,他陪她勇赌婚姻。红本在手她才知道他还有个麻烦的未婚妻,学历傲人的青梅竹马和比她大两岁的学姐小妈。她怒:我不是随随便便的人,so,你睡沙发。他笑:我也不会随随便便的碰你,我会一寸一寸,认认真真的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