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40000000085

第85章 隋唐以降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几部经论(1)

所谓“疑伪经”,指怀疑不是外来的译籍,或假名外来译籍的中国著作。这个问题,早在东晋道安撰《综理众经目录》已经注意到了,而后成了中国佛经目录学中的一个特殊项目,被历代的经目撰编者所沿袭,都要留心辨别译籍的真伪,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也是中国史学的一大优良传统。然而有不少经、律、论、密,应属疑伪,但由于内容被普遍看好,影响也大,所以往往也被录入正典,为佛教界所承认。我们这里只选择三种与中国佛教哲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作一简要考察,可以了解个大概。

§§§第一节《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中国佛教哲学大纲

一、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真伪之争

《大乘起信论》(以下简称《起信论》)现下有两个译本,一题马鸣造,一卷本,梁真谛译,前有智恺序;一题马鸣造,大周实叉难陀译,二卷本,也有序文,作者佚名。关于这两个译本,从造者到译者,从论本到序言,都有人表示怀疑,所谓《起信论》是真译还是伪托的问题,就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悬案,争论一直延续到现在。

关于《起信论》一书可信的最早记载,见于隋初昙延所撰《起信论疏》及与之同时代的慧远所撰《大乘义章》。《大乘义章》卷三《八识义》中多次引用《起信论》文。又有《大乘起信论义疏》二卷,亦题净影慧远所作。这些早期文献中,只提《起信论》的造者是马鸣,而未涉及译者。隋开皇十四年(594)法经等编成《众经目录》,在《众论疑惑》录下说:“《大乘起信论》一卷。人云真谛译,勘《真谛录》无此论,故入疑。”三年后,开皇十七年(597),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编成,在卷一一真谛条下记:“《大乘起信论》一卷,梁太清四年在富春陆元哲宅出。”“《起信论疏》二卷,太清四年出。”这是第一个肯定译者真谛,且有疏二卷问世的记载,但他没有说明这一记载的文献根据,梁亦无“太清四年”,所以颇有破绽。又过五年,隋仁寿二年(602)彦琮等重订《众经目录》卷一,谓《起信论》一卷,“陈真谛译”,不载有疏二卷,并将译出时间模糊,由梁世转到陈世。至唐麟德元年(664),道宣编《大唐内典录》卷四真谛条中又记,“《大乘起信论》,大同四年在陆元哲宅出。《起信论疏》二卷,太清四年出”。大同四年是公元538年,真谛尚未来中国,显然是在《长房录》上的错上加错。道宣在《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中,没有提到真谛是否译有《起信论》一事,却特别声明本传所记真谛译疏数目,是根据曹毗的《真谛别历》。曹毗是真谛的著名弟子,撰有《三藏历传》、《真谛传》,与这里提到的《别历》可能是一回事。可惜《别历》等已佚,内容难详。但《内典录》对《起信论》的记载则没有注明来自《别历》,可见说《起信论》为真谛所译,绝不是出自曹毗之口。

总之,直到道宣为止,各种经录对于《起信论》的记载,互相矛盾处甚多。又经过六十余年,唐开元十八年(730)智升编纂《开元释教录》,又有了新的变化。其卷六真谛目中记:“《大乘起信论》一卷,初出,与唐实叉难陀出者同本。承圣二年癸酉二年九月十日于衡州始兴郡建兴寺出,月婆首那等传语,沙门智恺等执笔并制序,见《论序》。”这次不但译出时间变了,且多了一个传语者,一个执笔者,删去了疏二卷,增添了一个新译本。

查作《论序》的智恺,本名慧恺,是曹毗的堂兄,《续高僧传·法泰传》中附传,是真谛最主要的弟子和助手,现存有他为真谛译籍所作的序文、后记四篇,都没有提到《起信论》一书。与四篇序记比较,《起信论序》为伪十分明显。例如四篇序记称译者为“俱罗那他”或“拘罗那他”,没有意译;《论序》则作“拘兰那陀,译名真谛”,是常识性错误。因为“真谛”的梵音应是“波罗末那”;“拘兰难陀”即“拘罗那他”,意译“亲依”而非“真谛”。作为真谛译籍的笔受者,不会出现这种笑话。

慧恺在《摄大乘论释序》和《俱舍释论序》中都提到过亲依(真谛)的出身历史,说他原籍优禅尼国,后来“远游此国”(指梁);《起信论序》则定真谛为“摩伽陁”国人,并称是梁武帝遣使到天竺求法,由摩伽陁国王将他强制派出。《续高僧传·拘那罗陀传》记,真谛原籍优禅尼国,游方至扶南,受扶南国王委托,随梁使至广州。同一个真谛的弟子,会给自己的师长制造出两个不同的经历来,也太离奇了。至于传语的月婆首那,《起信论序》作月支首那,与真谛同时,由北方来至南朝,经历侯景之乱,后于陈天嘉乙酉岁(565)在江州兴业寺译经,本贯也是优禅尼国,所以《续高僧传》将他附在《拘那罗陀传》中,与真谛并没有交往的证据。据慧恺的《俱舍释论序》,时真谛早已“精解此土音义,凡所翻不须度语”。《起信论序》强加一“传语人”,更显虚假。

现存《一心二门大意》一卷,是对《起信论》的疏解,撰者题为智恺,学术界普遍表示怀疑。

在佛教史学和义学界,有关的记载也很混乱。《续高僧传·玄奘传》说:“又以《起信》一论,文出马鸣,彼土诸僧思承其本,奘乃译唐为梵,通布五天。”《起信论》的思想与玄奘所传牴牾颇大,而玄奘未曾质疑;道宣曾参与过玄奘译场,在治史上,也以学风严谨著称,所记当不会有错。然而由玄奘弟子慧立、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却只字未提玄奘有翻译《起信论》为梵文一事,所以有人亦疑道宣所传有误。新罗僧元晓(617—686)撰《起信论疏》二卷,与净影慧远的《疏》一样,虽不记译者,而以马鸣造为当然的事。唐法藏(643—712)的《大乘起信论义记》依然定该论为真谛译,关于译时译地,则综合《起信序》、《开元录》,并参照《续高僧传》等成,模糊错乱处更多。与此同时,怀疑《起信论》为真谛译文者,更进一步提出,它只是中国人假马鸣、真谛之名的伪造。唐初吉藏的弟子慧均撰《四论玄义》(约618年),其第五卷说:“《起信》是虏鲁人作,借马鸣菩萨名。”卷十又针对《长房录》的记载说:“《起信论》一卷,人云马鸣菩萨造。北地诸论师云:非马鸣造论,昔日地论师造论,借菩萨名目之,故寻释经目录中无有也。未知定是否?”至于晚唐,新罗珍嵩著《华严经探玄记私记》说:“马鸣《起信论》一卷,依《渐刹经》造此论。而《道宣目》中云:此经是伪经。故依此经之《起信论》是伪论也。”这样,不但说明译者是假托,作者是假托,而且指出假托者的派系及其依据的经典。

关于实叉难陀的新译本,疑问也不少。《开元录》卷九实叉难陀录中说:“《大乘起信论》二卷,第二出,与真谛出者同本。”但没有说明这一记载的根据。现存有佚名的《新译大乘起信论序》说,新译所据梵本,原由实叉难陀自于阗带来,同时于西京慈恩塔内获得旧梵本,与弘景、法藏等以大周圣历三年(700)岁次癸亥(按:本年非癸亥)与《华严经》相次而译。在这里,把法藏作为实叉难陀译场的参与者,符合事实;法藏是《起信论》的重要弘扬者,把他拉进新译的行列,也很合乎情理。但是,法藏所撰《起信义记》七卷,《起信别记》一卷,都是以梁译为底本,从来没有提到他自己参与过新译。法藏撰《华严经传》,说实叉难陀“译经”十九部,也没有提他还译过什么“论”。《宋高僧传》的《实叉难陀传》也没有关于新译《起信论》的记载。看来作为僧史学者的赞宁,对于新译也采取不轻信的态度。

关于《起信论》真伪的这些不同说法,唐以后很少再引人注意。进入20世纪,随着东西文化交流和佛教的复兴,又重新被提了出来,引起中日两国有关学者的浓厚兴趣。日人望月信亨于明治三十五年作《起信论之作者》,明治四十三年松本文三郎作《起信论考》,到大正八年村上专精作《对于大乘起信论之史的考察》,掀起了否定《起信论》为印度原著,力主支那撰述的高潮,而常盘大定、羽溪了谛等则维护旧说,驳难竞起,在1919—1921年,1926—1929年,发生过两次颇具规模的辩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佛学研究者。1922年梁启超著《大乘起信论考证》长文,概括日人1921年前的研究成果,力证《起信论》为“吾先民之所自出”,欢喜踊跃;欧阳渐作《抉择五法谈正智》,以为《起信论》非佛教唯识之学,颇多贬斥,形成中国否认《起信论》为印度产的两股势力。章太炎作《大乘起信论辩》,为马鸣造论辩解;太虚作《佛法总抉择谈》,从东方文化的特质上驳难梁启超等的研究方法。由此形成两支维护《起信论》为印度人撰述的势力。

这两种相反的见解,虽然在情绪上逐渐趋向平和,但认识上并没有得到统一。1949年以后,大陆以吕澂为代表,从《起信》与《楞加》,《起信》与禅的关系上,继续论证其为中国人撰。台湾以印顺为代表,则从肯定《起信论》的价值上着眼,将其真伪问题搁置起来,表现了另一种态度。

二、 《大乘起信论》产生的佛教背景及其流布

隋慧远在《起信论义疏》中说,《起信论》的思想本于《楞伽经》。《楞伽经》在唐以前有两个译本,其一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于443年的四卷本;另一个是北魏菩提流支译于513年的十卷本。据吕澂先生考察,《起信论》主要本于十卷《楞伽》。因此,《起信论》问世的最早期限不会前于513年;引用《起信论》最可靠的资料是《大乘义章》,作者慧远死于隋开皇十二年(592),所以至迟不会晚于592年。事实上,这个时间段还可以缩小。昙延撰《起信论疏》是可以肯定的,他死于隋开皇八年(588);论本既然假托真谛译,则其出现也不会在真谛来华之前。真谛来梁入都在太清二年(548),死于陈太建元年(569)。因此,《起信论》的面世,只能在548年到588年的四十年内;如果再压缩一些,或只是569到588年的二十年里。

在这数十年间,中国的佛教思潮经般若中观学、涅槃佛性论,正在兴起瑜伽唯识学的热潮。北朝由菩提流支、慧光和法上等开创的地论学,成为魏、齐、周三代佛教的统治思想;楞伽学与禅学结合,则成了隋唐禅宗的摇篮;南朝的三论学事实上只是梁陈统治集团的麻醉剂;摄论学以越来越大的规模由南向北扩展;颇有势力的天台一系,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南北的这两股唯识学,都以“清净心”为最高本体,随着全国统一的进程逐步汇合,终于成了隋唐影响面最大的佛学潮流。

佛教思想的这一背景,为梁译《起信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首先可注意的是昙延,《续高僧传·昙延传》没有提到他注疏《起信论》一事,但说他研习《华严》、《涅槃》、《十地》、《地持》等;注疏除《涅槃》外,尚有《宝性》、《胜鬘》等,都是当时最流行的以心性释佛性的经论。昙延一直活跃在北朝地论学势力范围,与儒士也颇有接触。他曾经解释“方圆动静”四字谓:“方如方等城,圆如智慧日,动则识波浪,静类涅槃室。”此中“方等”指菩萨经类净影慧远《起信论义疏》卷上,谓“十二部中唯方等菩萨所持”。,“智慧”可谓“本觉”,“识波浪”相当“不觉”,“涅槃”指不觉经始觉向本觉回归,这四句话与《起信论》的思想和结构大致相当。昙延注解《涅槃》,梦见有人衣白服,乘白马,“谈授经旨”,醒后自思:“此必马鸣大师授我义端”,由是述疏《涅槃》,作偈曰:“归命如来藏,不可思议法。”这直接指明,昙延解释的《涅槃》义理,倡导“如来藏”,不是他个人的见解,而是马鸣梦授。自称梦授或神启经典,在中国不是自昙延始,也不是到昙延终,但他以马鸣名义作疏,而且思想如此接近《起信论》,使人很容易怀疑昙延就是《起信论》的真正作者。他的《起信论疏》二卷,与《长房录》称真谛译《起信论》并撰疏二卷的记载,也很类似。就是说,真谛的《起信论疏》二卷,其实就是昙延《起信论疏》二卷之误植。在齐、周、隋三朝的北方诸师中,最博学的僧人是净影慧远。但据道宣比较,就“标举宏纲、通镜长鹜”言,昙延“过于慧远久矣”。《起信论》言简意赅,概括性很强,与道宣的评论是很相称的。

《起信论》将大乘佛教通行的菩萨“六度”改作“五门”,合并“禅定”和“般若”两波罗密为“止观双修”,是特色之一。但这类禅观在天台宗的先驱者那里就已经出现。《续高僧传·慧思传》介绍慧思行禅是“昼夜摄心,理事筹度”。“摄心”就是“止”,“筹度”就是“观”。慧思在修持中遇到“禅障”,亦称“禅病”,在《起信论》中有系统的总结。慧思提出对治“禅病”的办法,“即自观察:我今病者,皆从业生;业由心起,本无外境;反见心源,业非可得;身如云影,相有体无。如是观已,颠倒想灭,心性清净,所苦消除。”这些说法,《起信论》也多有发挥。他提倡“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这在《起信论》中也有反映。慧思原在北齐洛阳嵩山一带聚徒,后来转居光州(河南潢川),晚年在湖南衡山度过,死于陈太建九年(577),对南北义学和禅学都颇了解,也有影响。

同类推荐
  •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本书包括:绪论、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的“人间化”、当代中国佛教思潮、人间佛教的诞生与太虚思想、人间佛教的崛起与印顺思想等11章内容。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份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魔是一种障碍,它有两种。一种是外魔,他会运用外境来扰乱修行者的心。另一种魔是内心自起的无明烦恼,它会扰乱、障碍自己的道心。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烦恼遮蔽而无法外露。就如铁器的本质原本就很坚硬,只要去除杂质就能制成精纯的器物。
  •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道家、儒家智慧一点通

    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全书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方面入手,谈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解了儒家智慧的精华,并穿插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养性、心态胸怀、谦孝美德、社交礼仪、正视财富等篇章向大家阐释了儒家的博大智慧。立足于佛教圆满无上的智慧,从人生、工作、社会、婚姻等不同的角度着手,依靠古人的智慧,去解决现代的问题,以处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以此给忙忙碌碌的人们一个智慧参考。
  • 禅意人生

    禅意人生

    本书的内容性质,是以禅法的观念及禅修的方法,通过深入的体验及简明的介绍,推广到人间的现实生活中来,以期使得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层次、教育程度的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得到挥法的利益。若能定时禅修者,本书中提供了基本的撵坐方法;若是忙碌异常的人士,也不妨试著用本书中介绍的禅修观念,调整自我,消融自我。
热门推荐
  • 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一生信奉的传世智慧

    在精明的犹太人眼中,任何有价的东西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堪称人生无价的财富。犹太家庭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你的财产被人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小孩如果回答是钱、钻石或是珠宝。犹太母亲就会接着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大人就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它比金子、宝石更值钱,只要你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 狂圣

    狂圣

    流淌着兽血的少年,究竟是人类还是异族?万族林立的世界,究竟谁能主宰一切?兽血少年,独战八荒,气吞山河。狂域征战,热血澎湃,神秘无尽。这里有飞天遁地的大树,凶残狠厉的猛兽,恐怖嗜血的巨人,嚣张霸道的异族。无论是奸恶小人还是猛兽异族,我都一刀斩灭!无论是人类少女还是异族美人,我都一并全收!你强,我比你更狠;你狂,我就是要踩死你,我,无所不能!本书新建书友群:狂圣天下(114671903),欢迎各位书友加入!
  • 魂天龙神

    魂天龙神

    我的新书《魂天龙神》,大家多多支持魂天大陆,宗门林立,强者辈出,看天魂的龙神魂天兽脱颖而出
  • 超时空战记

    超时空战记

    或许魔法真的存在……只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时间废墟”将所有的文明连接在了一起,本该死去的家伙意外的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里有恐龙,有魔法,有人类,有吸血鬼,山海经记载的异兽,圣经里的天使,古希腊神话里的神灵,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里有很多的大陆,只不过相隔几百亿光年的距离,因为这里是宇宙诞生之前的世界。“叶,如果你能把你的嘴闭上的话,我们可以节省几百年的能源。”那个满脸不耐烦的女人是这样跟我说的。(PS:应该会有点意思……)
  •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快食慢爱》是一本写床上男女、生活男女、社会男女,集“性-爱-思”于一体的随笔集。作者酱子以她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对两性关系作出不拘一格的描述和分析。有絮叨,有嘲讽,有伤感,有理智,每个年龄层的读者都能得到共鸣。
  •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大量吸收我国最新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思路,系统地阐述基本理论。
  • 倾世狂妃:逆天悍女

    倾世狂妃:逆天悍女

    她是被男友设计推下楼的超级特工,意外穿越,将他救下。他是冷血无情的冰山王爷,遇见她,将从没有的温柔都给了她。她淡笑“若无他,谁陪我看尽这世间繁华。”转身亦跳下,苍天垂怜,再见他时,被人欺辱,痴痴傻傻。无妨,他还有她。看她为他报血仇,平天下,只为答应给他一个家。
  • 地府城管在都市

    地府城管在都市

    执掌城管大印,叶欣管辖的是整个地府在地球的事务。在这个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城管无敌!!
  • 梦落倾心追寻你

    梦落倾心追寻你

    一个是风趣幽默,玉树临风,人人崇拜的学校优等生。一个是横冲直撞,心直口快的漂亮MM。他们相遇了,但却波折不断......李海阳笑着对周冰冰说:“小腊八,我来当你哥哥吧,我会永远保护你的呦!”于是他们成为了‘相亲相爱’的兄妹。没有想到高一的时候,一次学校体检后,哥哥竟然失踪了.......三年后,他们相遇了,他的名字却叫陈锋。他是有钱人家的私生子,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含恨而终。他一手由外婆带大,上高一时,不幸被父亲寻到,来到了北京。当起了大少爷,但却过上了命运不受支配的生活。小腊八的来京上学,燃起了他内心的渴望,他以另一个的身份接近她,她依旧是那个人见人爱的小腊八,来京上学是为了寻找他的那个哥哥.........................然而更大的打击,却是…………★☆★☆★☆★☆★☆★☆寻找真心的读者:看一下偶的作品给点点评,不胜感激!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偶也想要荷包、花花和票票!这是偶写作的动力。谢谢!喜欢偶作品的朋友请加入偶的QQ群:52880938★☆★☆★☆★☆★☆★☆推荐偶写的其它三部小说:《恶少的贴心女仆》http://novel.hongxiu.com/a/291608/《锁心:契定一生》[锦书轩发表的小说]http://novel.hongxiu.com/a/316238/《繁华散尽终爱你》http://novel.hongxiu.com/a/323320/
  • 灵剑情缘

    灵剑情缘

    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我叫幽若,是一把通灵宝剑,有这样一个娘娘腔的名字却是因为曾经有一个叫做幽若的女人为这把剑做了献祭,只是不知为何她的灵魂却没留在剑中,之后这把剑又被人重铸改造,又有了新的灵魂进来,当我以为自己将被取替消失时,这个人类的灵魂也选择了不与我争抢,默默的离开了。我实在不理解人类的想法,是什么样的理由让她们愿意牺牲,献祭,消失?起码作为剑灵的自己都不愿意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