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9800000012

第12章 参与东京审判(4)

就连深谙英美法诉讼方式的美国律师,也不得不对倪徵诉讼技巧的娴熟运用而暗自赞叹。如果他们知道这只是倪徵的第一次,那他们将更加羞愧了。面对板垣的连续不断的15个证人,倪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理有节,沉着冷静,从容不迫,既不激烈,也不软弱。他的神情总是淡淡的,语调总是中性的。他并不热衷于激怒对手,以使他们在丧失理智、精神崩溃之后破绽百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平和中的机敏,理性中的睿智。

就这样,板垣的辩护律师和证人们虽然向法庭提供了大量文件作为证据,但在倪徵的一一反诘之下,不被法庭采信的,高达四分之三之多。

与老奸巨猾的土肥原相比,板垣这个九一八事变的元凶、伪满洲国的制造者、溥仪“执政”时期的高级顾问,更加张狂,但缺少头脑。他一直宣称要“与中国检察官大战三百回合”,因此他没有像土肥原那样放弃自辩权,而是准备了长达48页的书面证词。长篇证词的重点集中在:“满洲国”是根据“民意”成立的。

11月9日,是东京审判最精彩的一天。开始前,大家都很紧张,不仅是板垣,中方检察组人员,就连倪徵也很紧张。私下里,他对同事们说,如果失败,就没脸回去见江东父老了。这是最后一搏。

板垣谈到皇姑屯事件的导火索,是因为关东军与张作霖的东北军相比,明显处于一对二的劣势时所必须采取的自卫行动。倪徵抓住这个荒唐言论,质问:

“关东军在皇姑屯事件前,就已经制订了作战计划,这在你的证词里,是承认的。那么,就你本人而言,你是否同意这个作战计划?”

倪徵在法庭上诘问板垣征四郎

板垣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说:“我有必要向你说明一下,这个作战计划……”

倪徵打断他的话:“你只要回答我‘是’或‘不是’。”

板垣不甘心,继续辩解道:“如果你仔细地读一读我的口供书,就会明白。我在口供书的前面讲到了,尽管关东军向军部提出许多希望,但军部根本未予采纳。因此,关东军要根据现有的兵力以及各方面的情况制订计划。这是对口供书的正确解释。”

倪徵并不应对板垣的这番解释,他追问:“我不想听你的说明,我要问的是,这个作战计划,是报告给了军部并征得同意了吗?是那样的吗?”

迟疑了片刻,板垣不得不回答:“是那样的。”

对于板垣一再声称他是主张撤退在华军队的说辞,倪徵反诘道:“日本占领广州、汉口,是否在你任陆相后才完成的?”

“是。”板垣老实回答。

“那么,这是撤军,还是进军?”倪徵步步紧逼。

说“撤军”,明摆着是撒谎,说“进军”,又开不了口,板垣进退两难,只能选择沉默。

板垣的答辩词中还涉及到两件事。一是他自辩说,在日政府与德、意商讨《三国公约》《三国公约》:是德、意、日于1940年9月在柏林签订的盟约,其中规定日本承认德国与意大利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的领导权;德国与意大利则承认日本在建立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权。三国共同保证,当缔约国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彼此以政治、经济、军事的一切手段互相支援。时,他本人是不主张扩大战事的;二是在苏边境的“张鼓峰事件”“张鼓峰事件”:张鼓峰是一个地名,位于中朝交界的图们江上游20余公里的东岸,是一个海拔约152米的军事高地。“张鼓峰事件”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7—8月间,苏联与日本在此地的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最终,日本失败,苏联胜利。长期以来,有人一直认为该事件是由日本人挑起的。目前,有的史学家则分析认为实际上是苏联挑起的,目的是乘中日战争、日本无暇他顾之时,扩张领土,夺取中苏边境的战略要地。中,他是竭力设法就地解决的。对此,倪徵问:

“你是否曾经为此两事,受到日本天皇的谴责?”

板垣有些坐不住了。他怎么能够当众承认他曾受天皇谴责。在他看来,这是军人的天大耻辱。他一直都想掩盖它,却未料到被这个中国人揭了出来。他难堪,他愤怒。于是,他恼羞成怒地反过来质问倪徵:“你如何知道?”

“此时是我在向你进行反诘,不是你来问我。”倪徵的语气不容置疑,“即刻回答我的问题。”

逃避是不可能的了,板垣犹豫了很长时间,干脆就撒谎:“并无此事。”

原本安静的法庭顿时一片哗然,是事实还是谎言,大家都听出来了。倪徵自然不是平白无故这么说的,他有证据。日本元老西园寺原田的日记里,有明确记载。

对板垣的反诘,倪徵持续了整整3天。板垣48页的自辩词中涉及的所有事情,倪徵几乎一个也没有放过,件件盘问、反诘、驳斥。在与板垣的争锋相对中,倪徵的心里还始终惦记着另外一个人:土肥原贤二。早在他得悉板垣将亲自出庭自辩时,新的计划就在他的内心酝酿生成。这是他久久等待着的好机会。

虽然土肥原贤二坚信沉默是金,他是狡猾的、奸诈的,也的确给中方的反诘带来麻烦。但他只是维护了自己,未料到狂妄自大的板垣理解不了他的行为,也不接受他的做法,自以为有充足证据,可以为自己洗刷罪名、逃过惩罚。板垣的出场,让土肥原暗暗叫苦,他很清楚,有很多事情,他和板垣是被拴在一起的,一旦板垣的自辩有漏洞被抓住,那么他土肥原被牵连是必然的。

倪徵的计划也正是如此,他要利用板垣牵出土肥原,一箭双雕。他的目的是,使法庭的注意力不因土肥原不上证人台而游移。“这是artofquestion(答辩的艺术),在质问的时候,这是一种艺术。”他说。如果板垣也像土肥原一样沉默,或许真的拿他们没什么好办法。所以在倪徵的眼里,用上海话说,板垣真的是“杠休休”(缺心眼)。

利用板垣辩护阶段最后的总结陈词,倪徵对板垣和土肥原发起总攻。他在提到“吴唐合作”时,面对板垣,手却指着被告席上的土肥原,问:“你在陆相任内后期派往中国去拉拢吴唐合作的土肥原,是不是就是当年僭充沈阳市长、扶植傀儡溥仪称帝、勾结关东军、阴谋华北自治、煽动内蒙独立、到处唆使汉奸成立伪政权和维持会、显赫一时、无恶不作,而今却危坐在被告席右端第一排第一个的土肥原?”

在这句问话里,有些地方是可以被律师们反对的,比如说“显赫一时、无恶不作”。因为按照规则,控辩双方的盘问都不得带有结论性的、侮辱性的、诱导性的言辞。作为一个冷静而从不失理性的、有较深职业资历的法律专业工作者的倪徵,怎么可能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呢?——他是故意这么说的。其实,他所提的这个问题,并不一定要求板垣回答,他不过是在实践他的指东连西的答辩艺术,只是为了加深法庭对土肥原犯罪的印象。即便对方的律师站起来反对,他的话也已说过了,法庭上的所有人也都已经听到了,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板垣很尴尬,他不知道该不该正面回答。土肥原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后,由紧绷变得僵硬了。

对板垣征四郎个人辩护阶段的盘问和反诘,倪徵用了10天时间。他用这10天,彻底击垮了被告的辩护防线,创造了他个人法律生涯的辉煌。他的答辩的艺术不仅为中国检察组赢得诉讼的胜利,也作为法庭经典流传至今。

在等待判决的日子里,倪徵心情沉重,惴惴不安,尽管他的检控证据充分,他的口才无可挑剔,完全当得上精彩完美。但他知道,变革中的政治格局、法官们所代表的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和人格背景,以及法官们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都有可能影响法眼的判断。这次的审判,并不单纯是法律的,更是复杂政治的。尽管他尽了全力,但他非常明白,有的时候,过程是可以忽略的,重要的是结果。特别是这次审判,结果如何,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也不只是中国检察组的,而是他们身后四万万同胞的。如果失败,也是中国人民的失败。这样的失败,他承担不起。

1948年11月4日,判决开始。共有7名被告被判处死刑,其中包括中国人民最为痛恨的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东条英机。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想当初,在国际检察局最初确定的被告名单中,检察长季南是反对将土肥原贤二列入其中的,理由是证据不充分,但未获检察官会议同意。这样一个险些漏网的大鱼,不但站在了被告席上,而且经过倪徵等人的艰苦努力,最终被判处绞刑。倪徵难抑心头喜悦,他赢了!中国检察组赢了!中国人民赢了!

倪徵和向哲浚(左)庆祝胜利尽管这7名绞刑犯不服判决,先后向美国最高法院上诉,但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已经决定受理的美国最高法院不得不宣布不再审理。

1948年12月23日凌晨,在东京巢鸭监狱刑场,7名犯人被执行绞刑。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商震应邀参加了监刑。被告们的尸体被焚烧后,骨灰撒于荒野。

至此,历时两年半,开庭818次的东京审判全部结束。

许多年以后,倪徵在回忆录里写道:这场战斗,对我来说,是一场殊死战,因为我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已把自身的生死荣辱,决定于这场战斗的成败。事后追记,历历在目,既有酸辛苦楚,亦堪稍自告慰,有不可言喻之感慨。写到这里,已泪水盈眶,不能平静下来。据说,11名法官在进行判决前的讨论时,意见分歧很大。庭长卫勃主张,将所有的战犯,都流放到太平洋中的一个没有人烟的小岛上,就像当年拿破仑战败后被流放那样。有的法官认为,日本政府应当为战争承担全部责任,而不应当由战犯个人为政府的罪行承担责任,所以主张判他们无罪,全部释放。还有的法官以他们的国家已经取消了死刑为依据,不主张判处绞刑。

除了这11位法官外,一些法律学者也对审判和处罚战犯表示异议。倪徵在东吴法学院读书时兼任教务长的萨莱德,在审判结束后,曾在倪徵的面前抱怨:对战败者进行审判是“不道德的”。尽管倪徵对萨莱德在学术上的非凡成就很敬佩,但他对萨莱德的这种言论颇不以为然,甚至很愤怒。他与萨莱德激烈争辩:“发动侵略战争是对人类犯下的罪行,岂能不罚?”但是,萨莱德听不进去。倪徵分析说:“可能他认为根据武士道精神,打过之后,握手言和,不计个人恩怨。”然而,萨莱德却并不反对欧洲纽伦堡对德国纳粹的审判,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是犹太人。所以,有很多像萨莱德这样的人,虽然从事法律职业,理性却并不彻底,也做不到客观,甚或还有些自私。从这个角度说,11位法官意见不一致,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终的投票结果悬殊很小:6比5,险胜!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中国法官梅汝璈投了处罚战犯的赞成票。至于哪5人投了反对票,出于法官们的保密原则和他们在开庭前的宣誓,将永远是个谜。

同类推荐
  • 普希金(世界十大文豪)

    普希金(世界十大文豪)

    普希金于1799年6月6日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其父热爱文学,对法国的戏剧很有研究,有“莫里哀”专家之美称。这对普希金的日后从事文学创作不无影响,伯文瓦里西·普希金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可以说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未来的诗人8岁就开始写诗。1811年,进入徒得堡一所贵族学校读书,在这里受到了法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萌生了作为一个自由诗人的愿望至1817年毕业为止,创作了120多首诗歌,在当时的俄国诗坛上引起振撼。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忠信笃敬:何炳松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了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 狄仁杰评传

    狄仁杰评传

    对于历史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出,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便于对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附录中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加了简略的评论。
热门推荐
  • 来自深渊

    来自深渊

    农村自闭少年被洪水冲走,命不该绝,被一神秘蒲公英附身,从此开始了探索星际,征服宇宙的漫长历程。这是一个关于他和女友们的爱情故事,以及他和小伙伴们的人生际遇,还有他对人,自然和宇宙的关系的全新探索。绝对有难度!(新书需要人气,请求诸位兄弟姐妹们雁过留声,帮忙收藏、推荐下!)"洪仔凝视着黑色的石头,忽然他觉得黑色的石头象极了夜晚的天空,而石头中晶莹的颗粒一闪一闪的象星星,顿时洪仔视野里出现了一张浩瀚无尽头的星空图,七彩的星云缓缓流动成巨大的漩涡。洪仔一时看呆了。在无边的夜空中,洪仔看到有一片片羽毛状的东西在旋转飘动,徐徐地随着宇宙风飘向四方。其中一片正快速地朝着洪仔飞过来,就象一颗飘动的蒲公英。"
  • 重生之月龙

    重生之月龙

    少年含恨重生,几番周折穿梭于各界之中,只有无尽的冷酷与孤独。敌人的强大超乎想象,过去与现在,危机并存,少年并不是救世主,因为少年重生后的最初目的便是毁灭世界。
  • 天下为聘:拐走女王陛下

    天下为聘:拐走女王陛下

    你有没有对你而言很重要的人呢?我有呢。如果有,你会好好守着她吗?我却没做到。我是一个国家的王,可我眼睁睁看着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我身前倒下。她的离去好像把什么美好的东西都带走了。我像是得了一种怪病,脾气越来越暴躁。我知道病源是什么,可我治不了,因为她死了。记得那时年纪小,她爱谈天我爱笑。不知不觉睡着了,梦里花落人散场。桃夭是个骗子,她说她会陪汐儿一起长大,看汐儿治理国家,为汐儿挑选夫君,还会帮汐儿的孩子拟名,当孩子的教母。然后和汐儿一起慢慢慢慢地变老。她说,她们不会分开。可她说谎。我每次想起以前都会笑着流泪。桃夭说我的笑是天下最美的,我要笑给她看。可她看不见,我又忍不住流泪。
  • 守护甜心之甜心天使

    守护甜心之甜心天使

    这是续《守护甜心》(动画)的一部小说。喜欢看这部动漫的可以看看。
  • 聚星变

    聚星变

    浩然天地,星域聚变,在乱世之中,用星空的璀璨绽放出最美妙的火花
  • 盗魔笔记

    盗魔笔记

    鬼魂,兽族。远古时代,大地洪荒,兽族崛起,敌人进犯,懵懂少年身陷战火,几经磨难,发誓成就一番霸业,抱得美人归.......
  • 分别功德论卷

    分别功德论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

    学生劳动生存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血荒记

    血荒记

    一棺一世界,一海一星辰;一广袤无垠的修行界,大到无法想象!这是一座古老的庞大世界,一直以来,众多修士踏上修行之路,甚至修仙之路……修行界,一共有九万九千九十九颗庞大的星辰,待到归来之日,形成九九连星,一把剑,穿过了九九连星,一句古老的话语传出:黑暗源头,虽我犹仙……
  • 镇灵箓

    镇灵箓

    小道士孟小川跟随师傅沈道寻前往荒凉贫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大山深处投奔师伯朱道真,不料却意外打开了祖师千叮咛万嘱咐让师徒二人携带的师门重宝镇灵箓,从而走向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