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5000000031

第31章

未来中国哲学将是一种怎样的形态呢?它仍是一种政伦型形态吗?可以推测,由于遗传性使然,中国哲学所具有的明显的政伦型特征在未来不仅不会丧失殆尽,还可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具有更新更丰富的形式。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始终是影响哲学进步、推动哲学发展的一条要径。政治的历史与哲学的历史一样古老,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社会政治,也就需要为社会政治的种种形式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发展提供哲学指导,使社会的政治不致忘记自己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和对社会实行宏观控制和调节的天职,保持理智而不致陷入迷惘。同时,与社会生活一体化的社会道德及反映这种道德的道德哲学,在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中也不是消失,而是随之迅速地发展变化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有关社会、家庭和个人道德的这类问题,即使哲学想回避也回避不了,因为社会现实已经把它们迅猛地推到了哲学家面前,例如,仅在生命伦理学领域,当代社会已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试管婴儿、人工流产、安乐死,遗传工程、器官移植、维持生命技术、卫生保健资源的分配,等等。特别是还有许多其他应用伦理领域的问题,如国际关系、政府、法律、企业、新闻、技术、政策等领域中的伦理问题,都已经在强烈地冲击着人们过去的道德观念,要求建立更新的道德准则。因此,未来中国哲学必定极为关注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必定会立足新的时代而提炼出有益于调整人际关系的新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准则。从历史发展来看,社会政治进步和社会道德的进步,永远是哲学关心的主题,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中国哲学的政伦型特质将会稳定地保存下来并获得更新的发展,从哲学现实的发展趋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1986年8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了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会议大组交流的6个主要专题中,其中之一就是关于”伦理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还有一个是关于”哲学中的人——主体问题“。在会议设立的作者论坛的13个讨论专题中,就有6个涉及到社会政治和法律、涉及人和人的利益问题。这6个专题是:”中国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前途“;”从十月革命到‘文革’与今天的改革“;”个性自由与改革的成败“;”人的问题的新探索“;”社会认识过程中的价值原则和利益原则“;”法哲学和学术法问题“。从这些交流和讨论的主要专题来看,哲学变得更加关心社会政治、道德的进步,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的现实途径。

科学的发展历来是并且一直是直接推动哲学发展的另一条要径,因而可以预测未来中国哲学将同时是科学型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和教育事业发达的基础上,未来中国哲学家将同时是具有丰富科学知识的人或地道的科学家。一方面,他们将极为关注科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极为重视科学事业的繁荣,并深入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环境等这些科学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将会把未来中国哲学科学化。他们将更加善于从科学中吸取新的优秀思想和方法,以不断地丰富自己时代的哲学,将更加着力于借助科学手段,使自己时代哲学的发展愈益精确地遵循科学的理性逻辑,使哲学概念变得更趋明晰,使哲学论证更为精致。根据目前中国哲学的发展现状看,未来中国哲学将会不再是一种单一政伦型哲学形态,它与科学的联系将变得愈来愈密切,日益浸透着科学精神,从而使自己同时成为一种科学型的哲学。例如,前面提到的1986年8月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的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所收到的1,700余篇论文中,讨论科学哲学和自然哲学的论文就有300余篇,约占总数的18%,除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文(共900余篇)为最多外,其次就算它了。这个统计数字说明中国哲学的科学因素正在逐日增加。

未来中国哲学很有可能还会具备迄今为止尚难以预料的许多新质特征,这从当前国外哲学界涌起的愈来愈重视中国传统哲学中某些理论观点的哲学思潮中,可以依稀察知某些端倪。例如,198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上“,特设了一个”中国哲学圆桌会议“,大会主席高启教授在会上提出:”在过去一、二百年间,由于西方技术经济占优势,所以在哲学人文科学方面,也就自属于先进地位。但如今东方的技术经济已经赶上来,乃至有凌驾西方的趋势,现在该是西方觉醒、虚心向东方智慧学习的財候了。“国际现象学会会长、女哲学家田緬聂卡认为:

”当前的西方至少有三点可以向中国哲学学习的:a.崇尚自然;b.体证生生;c.德性实践。“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哲学家对”东方智慧“的重新重视,表明中国哲学中古老的、具有永久意义的”天人合一“等命题,有可能在新的历史时代获得人与自然(尤其是人化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涵义。由此能否推断,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将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放异彩,从而使未来中国哲学表现出某种”复归“特征呢?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在”第三次浪潮“文明的背景下,在人们普遍追求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未来教育肯定会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教育哲学将会迅速在中国哲学中占取重要地位,并体现出自身的特质。同时,随着人类生活质暈的提高,人类思维中的审美情趣成分的增大,美学将会受到普遍的青睐,因而有可能使未来中国哲学成为一种具有审美型色彩的哲学。更为有趣的是,东方神秘主义的、超越感觉世界的高维体验和直觉的方法,引起了现代世界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奇趣和神往。对于这种东方神秘主义的直觉方法,E·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中曾如此感叹说:难道现代科学及其所有的复杂仪器只是重复发现了几千年前便为东方圣贤所知道的古代智慧吗?从现代人们的这种惊奇和赞叹中也许可以推知,中国哲学中这种独特的直觉思维方式,在现代科技背景条件下,将会与科学分析形成一种动态的交。替式的相互作用。此外,中国的”气功“、针灸疗法和中医的阴阳理论、经络学说,等等,也将会被现代科学赋予新的活力并得到新的解释。总之,这一切将有可能促使未来中国哲学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新型的”东方智慧“。

可以预计,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前后,当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日益接近世界先进国家时,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就会变得更加密切。随着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哲学定会从世界哲学文化中吸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到那个时候,当世界哲学被中国化的同时,中国哲学也世界化了。当中国哲学不断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使世界哲学不断地走向自己。可以肯定,固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国哲学在与世界哲学相互接近的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保存自己的特质,使自己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地域哲学而存在。但是,由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同性,中国哲学也将和世界哲学一样,关心着如下共同的主题: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的和平;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如何走向美好的未来……

回溯历史,在过去的20多个世纪里,中国古代哲学以自己独有的风姿著称于世,它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精辟而集中地表现出来。古老中华民族创造出的这种灿烂的古代哲学文化,又反过来从精神上充实了这一民族,使该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管古代中国哲学经历过何种荣枯盛衰或具有何种严重的遗缺和弱点,但它却是历史的产物并在历史上发挥了自己的特有功能,它曾象灿烂的太阳那样照耀着古代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只是在18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哲学才开始失去自己绚丽的光彩。这是因为,自那以后,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第一次遭受格杀:西方殖民强盗的枪、剑、血、火使它庞大的身躯在悲嚎中倒地,资本主义精神幽灵的抠心使它魂出七穷。然而,中华帝国只是倒下了,但没有死去;中华民族的精魂只是游离了,但没有灭失。在列强的铁刀神剑相击下,遍体鱗伤的中华民族却再一次拚搏着挺立而起,它凭借那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盗来的进步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个能克敌制胜的精神法器,终于摆脱了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内部封建地主买办阶级的压迫性统治。百年来中华民族求生存、求独立、求解放的过程,就是其民族精神要求得到重振的过程,也就是为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哲学创立作准备的奠基过程。半个世纪来,毛泽东的哲学太阳,以自身的智慧质料燃起了熊熊光焰,它不仅照亮中国人民自觉地进行反帝反封的革命道路,也照亮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转变的道路;它不仅照亮了中国,也光洒世界。

在每一个除旧布新的历史时代的地平线上,总会升起照耀自己时代的精神太阳,每一个新时代的精神太阳必将照亮自己的历史时代。本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这就是世界性的新产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世界各民族国家,都以不同的姿态在靠近或准备靠近这个时代。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认为自己已生活在快要进入”信息社会“的”夹缝时代“,中国人则认为自己处于再次面临生死抉择的”第二次革命“时代。中华民族的这个”第二次革命“时代,即是在中国赢得独立、新生后,在发展中奔向强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地平线上,必定会升起照耀自身的精神太阳。这轮精神太阳是如此之奇特,它不仅聚积了毛泽东哲学太阳的全部可燃性元素,而且把过去一切时代积累下来的精神核子聚变为发光的核能;它将在新的时代喷薄而出,发出明耀的光芒;它将再一次照亮改革中的中国,并辉及腾飞前的东方和整个勃勃生机的人间世界。

同类推荐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热门推荐
  • 深山惊魂记

    深山惊魂记

    现在,当你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应该首先告诉你,那件事都快过去100年了。所以,这也让我常常在想,老天之所以让我活成老古董一样,就是要我把这件事说出来。不,现在,我是要把它写下来,尽管仍有许多连我都解不开的谜团在里面。那还是民国18年初夏,我们几个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来的学生,按着一个美国人的指引,悄悄走进太山,去寻找传说中的宝藏,不想,却在寻宝途中连遭恶运。也正是在一连串的不同遭遇和不时出现的怪现象中,也让我们看清了人心莫测与善恶,也进而演绎出了一段可悲可叹的活剧。
  • 拖拖历险记之天空岛

    拖拖历险记之天空岛

    本书是莱曼·弗兰克·鲍姆继拖拖历险记之《海精灵》之后,继续启用原故事男女主人公创作的一部“续集”,虽然被很多人称为“续”,但拖拖历险记之《天空岛》却有着全新的故事框架和构思。
  • DNF之神魔降临

    DNF之神魔降临

    整天沉迷于DNF(地下城与勇士)的骨灰级玩家李文乐,一觉醒来后却发现整个世界已经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随着空间剧烈震荡,地表裂开无数通往地下世界的空间缝隙,顷刻之间,各种魔物的汪洋大军席卷地球,人类文明岌岌可危,生死一线!矮小却残忍的哥布林,力大无穷的牛头怪,诡异灵活的灵猫,甚至连传说中高高在上的神魔,也将目光投向了地球之上。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在众多魔物面前,只是待宰的猪羊!强敌环饲之下,获得了鬼剑士系统的李文乐,如何在魔物的海洋中杀出重围,踏着献血登上诸神的王座?一切尽在书中。本书的书友群已经建好了,群号192428970,欢迎书友加入聊天!
  • 世界上最成功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成功的推销员

    本书以优美的文笔,介绍了世界顶尖推销员以及那些从推销干起的全球富豪的业绩,以及他们的超级推销技巧。
  • 校园的护身高手

    校园的护身高手

    特种兵回到校园,军训的第一天就被美女教官抓去当男朋友,一段美妙人生因此展开。武能揍人把校花,医能救人迷老师,秦天的愿望就是在校园里帅出一片天。“学姐学妹别这样,我只是个纯洁的孩纸——”
  • 阴阳神相

    阴阳神相

    大凡观人之相貌,先观骨格,次看五行;量三停之长短,察面部之盈亏,观眉目之清秀,看神气之荣枯,取手足之厚薄,观须发之疏浊;量身材之长短,取五官之有成,看六府之有就,取五岳之归朝。
  • 异能少年

    异能少年

    生化危机爆发,生灵危在旦夕,世人恐慌,热血少年挺身而出,看都市男儿奋战邪恶,力创新界!
  •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本书分为33个章节,从职场沟通、相处法则、识相学、人脉学、圈子学、潜伏术、作秀学等各个方面入手,通过案例总结出职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献上职场攻心技巧和方法。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