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300000040

第40章 江枫先生(1)

他的诗译得好,不仅由于他爱诗,而且由于他写诗。他认为译诗不仅应在内容上忠实于原著,在风格上也应忠实于原著,一言以蔽之,应力求形神皆似。

《书屋》正在筹办之时,突然接到了他的来信:

周实同志:

你好。

非常高兴得知你在筹办《书屋》。

寄上一稿①,原为《中华读书报》所约,但是他们怕得罪人,其实冯亦代②不会介意,我已打过招呼。萧③也未必介意,因为是学术讨论。

但是,《中华读书报》的ULYSSES专版,并未涉及实质性问题。

邵燕祥④说,我替你为这稿找个出路,他介绍我投寄贵刊,最后提到你的大名,我告诉他,我们是老朋友了。

朋友归朋友,办刊归办刊。

是否适用,仍要取决于刊物宗旨和风格。

很高兴又知道了你的消息,祝你在新的事业中,取得辉煌成绩。

祝好。

江枫

1995.5.13

当然,我们是老朋友了。收到此信的十年之前,我就写过他的专访。那时,我还在《湖南日报》,刚刚迈入而立之年,而他则是到长沙来修订他翻译的《狄金森诗选》。我的专访是这样的:

① 周实注:《ULYSSES是不是天书——〈尤利西斯〉译本抽样》。

② 冯亦代(1913-2005),浙江杭州人,散文家,翻译家,曾创办英文版《中国作家》,主编《电影与戏剧》,有《冯亦代文集》五卷行世。

③ 萧即萧乾(1910-1999),蒙古族,世界闻名的记者、作家、翻译家,有《萧乾文集》十卷行世。

④ 邵燕祥(1933-),生于北京,当代诗人,晚年多写随笔、杂文,其主要作品有《邵燕祥文抄》等。

作为一个爱好外国诗歌的青年,好多年前,我就读过江枫翻译的诗了,那是美国女诗人艾·狄金森的。当时的第一印象是,从那些诗里读不出什么翻译腔,就像我国当代诗人用汉语写成的,文字凝练优美,句法跌宕有致。

后来听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翻译的《雪莱诗选》,想购来一读,遗憾的是,此书畅销,一连再版三次,竟然未能觅到,而只能借阅。

最近,江枫又到长沙来了。这一个“又”字包含了二十八个春秋。二十八年前,他曾在位于长沙黄土岭的解放军第一政治学校做过教学和研究工作。二十八年不短,二十八年变化太大,怪不得他这次到长沙,竟感到有些陌生了。

江枫健谈,但不愿意过多地谈个人经历。从《雪莱诗选》译后记中得知,1949年初参军前,他是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学生。参军后南下,随军从南昌、武汉辗转来到长沙,1956年回到北京,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一直留在北京,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

提起译诗,他神采飞扬了。在《雪莱诗选》译后记中,我已经知道他译雪莱,是由于他爱雪莱,是为了让他的同胞能够通过汉语去听雪莱那时而高亢激越时而甜美醉人又时而缠绵悱恻的歌声,分享他从雪莱的歌声中所得到的启迪、鼓舞和欢乐。这次我又知道,他1946年读中学时,就办过一个文艺刊物,他为这个刊物翻译发表的第一首外国诗,就是雪莱的《西风颂》。他说:“当然,那是个不够六十分的习作……”他谈雪莱,谈得那么情真意切,就像在谈一个亲人。他译雪莱,就像为心爱的歌手传播美的旋律。他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这项工作的,其间断断续续,用了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翻译也像创作一样需要生活,经历贫乏,无法理解人生,也无法真正认识雪莱,再现雪莱……”他感受颇深。

谈了雪莱,又谈狄金森。江枫这次到长沙,就是为了出版他所翻译的《狄金森诗选》的。诗选已进印刷厂,不久即可问世。“狄金森和惠特曼是美国现代诗歌的先驱。”他激动地点燃一支烟,“惠特曼豪放,狄金森婉约,他们是标志着美国诗歌获得美国气派和现代特征的并列的分水岭。狄金森是描写灵魂风景画的丹青妙手。请听她这样一首诗,”他很有节奏地吟诵起来,“太阳出来了/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车辆来去匆匆,像报信的使者/昨天已经古老。”狄金森的诗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共有一千七百七十五首,但生前她只发表过七首,绝大部分都是身后发表的,到本世纪初才逐渐为人所知,目前美国诗坛上对她评价极高。有人甚至认为,她是古希腊莎弗以来最杰出的女诗人。江枫的《狄金森诗选》,选译了两百多首,还选译了一部分书信。

江枫的诗译得好,不仅由于他爱诗,而且由于他写诗。多年的写诗实践,加上他在大学外文系打下的英语和外国文学基础,不仅使他译笔流畅、清新、准确,而且所用的语言也是诗的语言。他认为译诗不仅应在内容上忠实于原著,在风格上也应忠实于原著,一言以蔽之,应力求形神皆似。在他的《雪莱诗选》中,我们已经看到《西风颂》的奔放不羁,《致云雀》的优美清新,《阿多尼》的缠绵悱恻,《暴政的假面游行》的刚正严肃,《颂歌》有进行曲般的节奏,《印度小夜曲》有花前月下漫步轻语的细腻热烈……读者正殷切期待着《狄金森诗选》的问世。

这篇专访发表后,他看了对我说,你写得有点拘谨了,似乎还可潇洒些。我说是,说得对,但我同时在心里也为自己辩解道:在省级的党报上,也只能写成这样了,再潇洒就难发了。

他的这篇《ULYSSES是不是天书——〈尤利西斯〉译本抽样》在《书屋》的创刊号发表后,反响自然非常大,很多报刊都有介绍。他又写了一封信——《致〈书屋〉编辑的一封信》,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上:

孝纯①同志、周实同志:

祝贺你们,祝贺湖南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书屋》在你们主持下顺利面世并引起良好的热烈反响,我也为我那篇《〈尤利西斯〉抽样》被如实承认为“持论公允”,特别是被萧乾和文洁若夫妇①欣然接受,并未像你们那里个别人所担心的那样而感到高兴。

① 周实注:刘孝纯当时为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兼《书屋》主编,我是常务副主编。

对冯亦代有关《尤利西斯》译本的评论方法,我曾当他面表达过我认为不读原作就无权评论译文的观点,他并不以为忤;《书屋》出版后我又在电话里告诉他,他仍然是高高兴兴地说:“圣人闻过则喜,我也闻过则喜。”

萧乾和文洁若会怎样想,我原来也难揣测,现在看来,担心冒犯他们倒未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是“君子之腹”的容量是因人而异的,萧乾和文洁若对此文的反应使我感动。

我应邀来到萧家时《书屋》尚未出版,他们知道的只是《中华读书报》有关《尤利西斯》评论的一篇综合报道中引用了我根据一段原文对两种译本比较之后所说的一句话。文洁若问:“你认为金隄的译本比我们的好?”我说:“就引以为例的那一段来说确实是这样。”然而,那句话只是结论,我细述过我对那一段的理解,文洁若听了表示接受而且说:“这是全书最难译的一段。”她决定在修订本中完全采用我的试译方案。

又一次应邀来到复兴门外他们那套寓所时,我带来了刚收到的《书屋》。萧乾读完第一部分便说,“评论是不抱成见的”;读完全篇时,我正和文洁若一道在她的工作室里讨论她为修订英汉对照本译文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萧乾高兴得像个孩子——他那副面孔一笑就像个弥勒佛,他就是带着一副弥勒佛似的面孔像个孩子一样跑过来说:“你是一个被埋没了的人才!”

文洁若说:“太多的称赞使我们飘飘然起来,真以为我们四年的功夫胜过了人家十几年的努力,你的意见使我们清醒过来,我们的译文确实存在不少问题,那个奖,我们不该得,我们准备放弃。”我问:“什么奖?”她说:“这部书得了外国文学图书一等奖,你不知道?”我告诉他:“知道,不过这奖不归你们,归出版社;你愿意放弃,出版社未必愿意,据不少人说,为了使这本书得奖,出版社很费了一番心思,但是你们两位从善如流的坦荡精神为文坛和翻译界所罕见,使我感动,我也为能有你们这样的同学和朋友而感到自豪。”她承认曾受过认为可以不必紧扣原文而强调“可读”和“灵活”的那种主张的误导。

① 萧乾和文洁若是《尤利西斯》译林版译者,另一版本为人民文学版,译者是金 。

文洁若说:“你得翻译终身成就奖确实并非偶然。”由于她一再重复,以至于使得这个自以为尚有点自知之明的我也简直几乎就要相信果真“并非偶然”了。而文洁若实在是过高估计了她这个老同学,所以竭力邀我和她合译James Joyce的另一部名著,由于极其难译河北教育出版杜正在悬赏征求译者的《为芬尼根守灵》。

为避自我吹嘘之嫌,我要求文洁若在写给杨德豫①的信中如实记录萧乾的反应,她是这样写的:“刚才和江枫通了电话,他说,你曾担心萧乾看了他那篇文章会不高兴,其实不然,他不但高兴,还夸了江枫,说他是个‘被埋没的人才’。其实《尤利西斯》英汉对照本早就交稿了,看了江枫所改译第三章第一段后,我才决定把收入对照本中的五章(1、2、4、13、18)重改一遍。”并且认为“江能在完成《芬》之后译《尤》的第四个译本,那将会是定本”。

由于《文汇报》认为我的抽样比较“分析精详,持论公允,富有说服力”,作家协会书记处分管对外文化交流的书记金坚范曾建议发行30万份的《作家文摘》全文转载,以示提倡外国文学翻译目前缺乏但是非常必要的严肃评论;《文摘》主编石湾见到全文后来电话表示,此文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多数文摘读者的趣味(对此我完全理解),全文转载虽不可能,但是准备发一个消息云云。

我知道你们关心并且介意与湖南渊源和感情都颇深厚的萧乾的反应,所以如实报告如上。我认为他那种胸襟和度量:很了不起!专此,

并致敬礼!

江枫

一九九五年九月十日

① 杨德豫(1928-2013),湖南长沙人,翻译家,译有莎士比亚长诗《贞女劫》和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朗费罗四人的诗选。

同类推荐
  •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黄河之水天上来:经典散文中的山川名胜

    大明湖、白马湖、富春江、镜泊湖、松堂游记、古刹、沈园、重庆、成都、北平、南京、昆明、桐庐……老舍、林语堂、朱自清、沈从文、郭沫若……《黄河之水天上来》中,众多文学大师带你游览中国的山川名胜。《黄河之水天上来》分为山川、古迹、城记三辑内容。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 中华对联(第六卷)

    中华对联(第六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 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冷眼看物

    冷眼看物

    凡事都是人去做的,凡人都要做事的。做事的成功与否,失败与否,因主观原因、客观情况会有不同结果。做人的成功与否,失败与否,则和自身的为人之道、处世原则、修身养性、心态心智有关。
热门推荐
  • 营养早餐这样吃

    营养早餐这样吃

    《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讲述的是营养早餐是一日能量的基础。纠正错误的搭配方法和早餐习惯,根据不同人群早餐的营养需求特点,吃对早餐更健康。《美食天下(第1辑):营养早餐这样吃》营养均衡的黄金组合,美味早餐健康加倍;读懂科学的早餐理念,吃对食物活力一整天。
  • 明末金手指

    明末金手指

    金手指,在如今的含义其实就是开挂,但对于来到天启六年末的张弘斌来说,却同样具有点石成金的意味。脑袋里面与一款名为‘山寨贸易系统’的链接,可以购买未来的各种山寨商品。品质或许没有保障,但在十六世纪却是绝对领先的优质产品。从常见的粮油到日化,从基础的铁质枪头到云爆弹,只要等级足够,产品随便购买。哦,还有必须要有足够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天启六年末,眼看崇祯元年就要到来,身为一个地主老财的三少爷,张弘斌凭着家庭条件和系统本来可以有一个不错的仕途。不过文化程度没有那么高,也懒得和士绅友好相处……主要还是不想老是受窝囊气的张弘斌,果断选择了造反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难得开了挂,岂能继续委屈了自己?
  • 天才大小姐:蓝

    天才大小姐:蓝

    蓝,孔稳你的马步,这是最重要的基础。蓝,集中你的精神,分心是格斗的忌讳。蓝,不要只是用你的头脑去反应,格斗靠的是你的身体反应。蓝,用你的身体去感觉,用你的身体去有所动作。蓝,别这样,你做得到的,相信自己。蓝,别放弃呀,你会慢慢发现格斗原来是那么的愉快。蓝,为什么你不练习了?为什么你停下了。蓝,为什么讨厌武术呢?为什么讨厌格斗?格斗很有意思的呀。荡着秋千,蓝望着蔚蓝的天空发着呆,想着这些年的武术带给自己的到底是什么,是欢笑还是厌烦。思索了许久,发现,原来什么都没有,有的是一直重复的生活,一直重复的作息。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只是突然的疲惫,想好好的虚度一下几天时光,全然的当一回没用的废物。
  • 碑传选集续

    碑传选集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增广贤文(读好书系列)

    增广贤文(读好书系列)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复仇之路有你陪

    复仇之路有你陪

    被男友劈腿的她,别别人当做是利用品的她会走上怎样的路呢,在一路的忐忑中她碰到了他,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 校花的近身大佬

    校花的近身大佬

    他是江湖最后一个大佬,历经波折只为守护她她是豪门之女,古灵精怪,却被一纸婚约束缚嫁给了他青帮世界,勾心斗角绝世少东,统领青帮一族江湖势必掀起层层波浪
  • 徐行读书

    徐行读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不是一部小说,只是作为个人业余书评以来的一个总结,收录了一些点评,一些心得,一些牢骚,一些恶搞,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收藏评论欢迎,推荐票就不用了)
  • 最强农家医女

    最强农家医女

    医学世家天才一朝成为山窝村的农家女。可怜父母具双亡。家徒四壁只剩下三堵土墙。两个妹妹严重营养不良,还有一个不知被卖往何方。爷奶重男轻女狠心吝啬。叔伯婶娘没一个心慈善良。堂兄姐妹全是中山狼。一穿越过来就遇到堂姐下药毁她名声抢未婚夫戏码。宁浅浅表示头疼无奈,“想要就说啊,这种渣男留着还碍眼呢!”妙医圣手得仁心,金银美男齐上门。看得亲戚嫉妒恨,阴谋诡计无休止。渣男上门居高临下:“宁浅浅,你雇这么多男人到你家上门提亲来不就是引本秀才注意么?那么本秀才现在就告诉你,你果然做到了,明日就让人上门来提亲,你赶紧准备二百二十六抬嫁妆!”“噗``````”年轻俊美知府大人:“浅浅,当初你为我治病时,把我裤子都扒了,必须对我负责。”“我扒的多了去,又不止你一个。”知府大人暴怒:“什么?都有谁,本大人要去抄了他全家!”江湖邪魅魔教教主:“阿浅,当初我一心求死,若非你衣不解带一心一意的照顾开解,只怕今日已无我凤镜夜,所以我这条命是你的,人自也是你的。”“照你这么一说,我得有多少男人了?”教主狂暴状态:“谁?都还有谁?本教主要灭了他全家!”皇家淳厚温润太子:“浅浅,这个太子妃是你该得的。”“我就知道这个太子妃的位置你会留给我,所以我把这个位置转卖给别人了,太子殿下就等着娶美貌如花的太子妃吧。”“谁买了?本宫要诛灭他九族!!”【本故事人物名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心理罪教化场

    心理罪教化场

    他,在教师节里亲手杀死女友的班主任,为何又在方木出庭作证,力求免死的情况下突然越狱? 他,收养了多名弃儿,为何又时常面对一个孩子的遗像黯然神伤? 深邃的地下迷宫里,被电击致死的男子;商场里高悬的玩具熊忽然滴下血水;被阉割的男尸怀抱衣着完整的“女童”……他们是一群受伤的试验品,还是凶残的变态杀手?古老的戏剧,是救赎的良药,还是魔鬼的仪式?方木再次被卷入杀戮的漩涡中,是职责所在,还是身不由己? 历经磨难的方木最终会遵从乔老师的遗愿做一名警察,还是从此归于平凡? 如果有机会改变别人的命运,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