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300000038

第38章 杨德豫先生(1)

他是敏锐的,极具见识的。他是精细的,尤其对语言。

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每当想起他或者听人说到他,就会想起17年前,也就是1995年,《书屋》创刊时,他给我的那篇后记。他在那篇后记里写有这么一段话,我忘不了这段话:

我应人民文学出版社绿原①先生之约、开始译华兹华斯的时候,女儿小煜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现在将《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诗选》向出版社交稿的时候,小煜已经进入首都的高等学府了。回想起来,她读小学的六年,我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译华兹华斯(只需扣除住院大半年,修改和增补《朗费罗诗选》大半年);她读中学的六年,我的业余时间主要用于译柯尔律治(扣除住院一年多,修改《鲁克丽丝受辱记》大半年,以及出差几个月)。总之,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除了译出《拜伦抒情诗七十首》以外,十余年的精力和心血(在“痴儿了却公家事”之后),差不多都倾注在这本书上了,比贾岛所说的“十年磨一剑”犹有过之。可惜这把剑虽磨了十年以上,锋刃仍未能削铁如泥,说来令人惭愧。

这话里有多少感慨(我不愿用伤痛二字)又岂是外人能知道的?他在后记里面还说:

本书大概是译者最后一本译作了。从一九五六年开始业余译诗,至今已将近四十年,其中有二十多年光阴无端虚掷,剩下的十几年,成果也寥寥可数。日忽忽其将暮,未免去意徊徨。记得华兹华斯说过:

我们只求:自己的劳绩,有一些

能留存,起作用,效力于未来岁月

倘能如此,于愿足矣,夫复何求!

① 绿原(1922-2009),湖北黄陂人,作家、诗人、翻译家、编辑家,有《绿原文集》六卷行世。

夫复何求!夫复何求!于愿足吗?当然不足!无端虚掷的那些光阴是其被打成右派的岁月,他所“了却”的“公家事”就是“诗苑译林”了。他是1928年生人,那一年他六十有七。

他是精细的,尤其对语言,从他写给我的信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点:

周实同志:

拙稿前已由令郎带上。如果贵刊不拟采用,望仍退还给我;如果采用,请务必①给我看一次清样。

现已在稿上改动几个字,如下:

第6页,第4行:

倒数第4字“即”字改为破折号。

同页,第5行:行首的“准”字与句号之间加上“或阶级斗争标准”七个字。

第8页(末页),第5行:

“近乎”二字改为“无端”二字。

同页,第6行:

“霜风衰鬓,去意徊徨。”改为“日忽忽其将暮,未免去意徊徨。”

(“日忽忽其将暮”一语出于《离骚》,“去意徊徨”出于周邦彦词。)

以上请您在稿上改一下。麻烦您了,谢谢。

致礼

杨德豫

1995.5.2

① 周实注:“务必”两字下画有红圈。

那年,“令郎”十二岁,如今已经二十九了,已是一个成年人了,我也是“霜风衰鬓”了,早就“去意徊徨”了。

他是敏锐的,极具见识的,1996年11月,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陈寅恪①的立场观点有什么问题》。文章说的是陈寅恪在1942年12月为其先父杨树达②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写了一篇序文。解放前,此书未能够出版。解放后,其父将此书一分为二,编成了《积微居小学述林》和《积微居金文说》两本书。在征得陈寅恪同意后,决定把陈序用于《金文说》。可是,没想到1952年此书在北京出版时,序文却被删除了。删除的原因,据杨树达透露(在其《积微翁回忆录》中),负责审查书稿的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局曾经给他写过一信,断言陈氏所写的序文“立场观点有问题”。什么“问题”呢?信中没有说。陆键东③在其新著中(《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也记述了这一事件。陆先生认为序文中的“生民祸乱”“国老儒宗”“京师太学”等字眼是其被删的主要原因。果真如此吗?他不以为然。他认为是陈氏序中的另一段:“百年以来,洞庭衡岳之区,其才智之士多以功名著闻于世。先生少日即已肄业于时务学堂,后复游学外国,其同时辈流,颇有遭际世变,以功名显者;独先生讲授于南北诸学校,寂寞勤苦,逾三十年,不少间辍。持短笔,照孤灯,先后著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借时会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与彼假手功名,因得表见者,肥瘠荣悴,固不相同,而孰难孰易,孰得孰失,天下后世当有能辨之者。”此段文字将湖南“百年以来”的“才智之士”鲜明地分为了两大类。第一类占多数,其特点是“以功名著闻于世”“以功名显”“假手功名因得表见”,也就是搞政治、走仕宦之途的人。第二类占少数,其特点是“寂寞勤苦”“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也就是搞学问、著书立说的人。陈寅恪所说的“肥瘠荣悴,固不相同”,显然是指做官的“立功者”肥而荣,做学问的“立言者”瘠而悴。至于“孰难孰易,孰得孰失”,陈氏虽没正面回答,只说“天下后世当有能辨之者”,实际上他的答案已经明明白白:立言“难”而立功“易”,做学问为“得”而搞政治为“失”。这种“立功不如立言”的论点,尽管不是陈氏首创,但其可能产生的联想自然难免有“问题”了。听完电话后,我当然说好,文章马上就寄来了:

①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其著作主要有《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柳如是传》等。

②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其著作主要有《汉书补注补正》《词诠》《马氏文通刊误》《中国修辞学》等。

③ 陆键东(1960-),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创作员,一级编剧。

周实兄:

遵嘱,将拙文寄上,请审查处理。

因为文中涉及先父,所以我不愿用真名,换了一个化名。

此文请朱正兄看过,他认为可以“一字不改”。

顺祝编安。

杨德豫

1996.11.12

杨德豫化名为“萧涉源”,他怕我动他的文章,他自己却继续在改。

周实兄:

由于昨天接到了您的电话,今天把拙稿又看了一遍(我手头留有复印件),做了少许改动。改了之后,将第9页重抄了一遍,现寄上,请用这张第9页替换原来的第9页。

除此之外,还有三处细小的改动,如下:

第5页,第10行:

这一行中的两个“者”字都删去。

第6页,第6行:

“好汉”改为“俊杰”。

第8页,第8行:

“罗织”二字之后加个“出”字。

以上三处,麻烦您在稿上代改一下,谢谢!顺祝编安。

杨德豫

1996.11.19

而且,我也认为要改,我感觉那最后一段可能会有一些“问题”。

周实兄:

您好!

关于陈寅恪的那篇拙文,您坚持要删去最后一段,我也只能遵命。但是我觉得,删了最后一段之后,文章的语气好像还没有完,还没有结尾。所以我的意见是,把最后一段删去后,换上这样一句(单独作为一段):

陈老夫子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宏论,是否真已成了过时的老调呢?

说老实话,我再也想不出比这更含蓄、更委婉、更朦胧、更模糊的语言了。如果连这样含蓄、委婉、朦胧的语言贵刊也不能接受,那我就别无他法,拙文就只好与贵刊“拜拜”了……

此致敬礼!

杨德豫

1997.1.11

此文后来发表在1997年第2期,读者的反应非常强烈。

同类推荐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低于海平面:荷兰生活手记

    这是一本随笔集子,是一本作者的出国手记。作者跟随丈夫来到荷兰,用一个最平凡普通的中国人的眼睛看西方,从吃饭穿衣,点点滴滴中感受东西方的差异,经历了好奇、感叹、敬佩和反思,从中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冲击,也不乏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敬重生命,珍爱生活。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热门推荐
  • 我的第一本科学常识书(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科学常识书(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科学常识书》为同学们介绍了1008个科技小常识,内容包括神奇的数学殿堂、美妙的物理世界、魔幻的化学王国、微妙的医学世界、浩瀚的军事天地、飞翔的航天科技、新锐的信息科技、探索科技新发现八个部分,内容丰富有趣,以浅显易懂的讲解、生动灵活的体例、大量精美的图片和直观准确的原理图,对各种科学技术知识进行讲解,使孩子们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取各种养料和信息,开扩知识视野。本书既不是讲述科技的发展史,也不是罗列繁杂的发明创造,而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以丰富有趣的内容,让孩子们在愉悦中感受知识。书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唐朝那层窗户纸

    唐朝那层窗户纸

    这本书是以女性为“点”、以大唐皇族家庭伦理关系为“线”、以大唐背面风景为“面”的历史类通俗作品。人们忽视了大唐的瑕疵。本书以大唐较为开放的男女关系和相对混乱的家族伦理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高阳公主、武则天、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张良娣、杨贵妃等人物,揭示大唐背后的风景。
  • 明末大奸臣

    明末大奸臣

    铁骑绕江山,国破山河碎天子守国门,臣子死社稷明末年间,山河飘零动荡,内有贪官污吏祸国殃民,外有女真肆虐辽东。今朝生为明臣,君不负我,定以死守忠节,君若负我,那天翻地覆又如何。望着这片血色的天空,王宿喊出了自己的誓言。ps:书友群:四一五、八八九、三二三都加进来吧,大家一起聊聊书的剧情
  • 异厨霸修

    异厨霸修

    七柄飞刀,一个杀神!一刀一锅,一个厨修!七子飞刀心连心,杀神刀刀催人命!管你战神、狂神,我便杀得你超神!厨刀黑锅身上背,吃喝修仙怎会累?管你剑修、丹修,打不赢我都白修!人类文明最后一根独苗的异世修仙之路!来走一段吧,不后悔!
  • 浴火凤凰:谁主后宫

    浴火凤凰:谁主后宫

    樊云微,乃吴贵人宫中贴身宫女,只因吴贵人淡薄名利,与世无争,谁料被堂姐联合贵妃娘娘合计杀害,樊云微誓要为主子报仇,为了报仇不得已进宫,只因大咧咧的性格,获得皇帝无限宠爱
  • 网游之见钱眼开

    网游之见钱眼开

    钱业是个贪财的胖子,聚餐后想把还能吃的东西打包带走,被经理撞了个正着而抄了鱿鱼。看到《永恒》游戏头盔正式发行,店铺外买头盔的人排成长龙,钱业好奇之下得知玩游戏居然可以赚钱,于是抱着赚钱这一目标开始了他的游戏之旅……
  • 不败战祖

    不败战祖

    我若要有,天下我有,我若要无,星河破灭,战祖重生,不败天下。
  • 豪门情缘:女王姗姗来迟

    豪门情缘:女王姗姗来迟

    她可爱、她妩媚、她知性、她高冷,变化多样的她是百变女郎。她为身边的人而变,她为喜欢她的人而变,她为命运而变。可无论怎么变,她都不忘初心,她还是那个心地善良的敢作敢当的美丽女子。她在成为大明星的路上饱受非议,也成为舆论的焦点。有多少人爱,就有多少人恨。她是国民女神,她是大众情人。粉丝们爱她爱得无可救药,土豪们把她捧上了天,最终她将神豪变为自己的男宠。她本是千金小姐,却沦为平民之女。她回归豪门不久,家族却遭遇大难。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娱乐王朝。她就是王姗姗,华夏大地上新时代的女性代表,她只为自己代言,她只为华丽的人生而舞,她只为美好的生活而唱,她只为心中的梦想而演绎出最完美的自己
  • 大宋教皇

    大宋教皇

    回梦千年,却已忘记你的容颜。寻梦千年,却不知道你身在何处。你是谁?你是我的梦魇,还是我的信仰?你知不知道,我来了!既然不知道去哪儿找你,那我就站在这个时代最高的地方,闪着这个时代最亮的光芒,发出这个时代最大的声音,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知道我。我等着你!!!!!
  • 重生杀手王之恋上腹黑王爷

    重生杀手王之恋上腹黑王爷

    她,现代的王牌杀手,却遭到了组织的背叛,被自己爱慕已久的师兄杀害,从今以后,她,兰嫣然立下毒誓:如果有来生不会再相信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