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300000026

第26章 舒芜先生(1)

他终归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追求个性解放的人。

喊都没喊就没了,说都没说就走了,这是他给我的感觉。后来,仔细想一想,其实也非这样的。2008年12月31日,他在他的博客里(独角兽博客)就贴过一篇小文章:《暗暗的死与他人的歌》。在我模糊的印象里,这可是他生前发表的最后的三篇文章之一(另两篇:一篇是《论“没意思”》,写荒芜辍笔一事;一篇是《如果我是女孩》,写女性人生之难)。请原谅我全文引用,我以为它值得一读:

今年自秋至冬三个月,接连住了三个医院。起初是作为抢救病人送北大三院的,一进去就住进抢救室,马上发出“病危通知书”,性命危在旦夕,总算救了过来。脱离险境后又转了两个医院才回家静养。在家里仍然是基本卧床,必须起床穿衣挪步时,仍然少不了人扶将。幸好头脑还是清楚,于是广泛搜索架上案头随笔杂记短书簿册之类,枕上随意翻读,基本上都是看过的,重看之中往往有新的会心。书中联想到的,书外另想到的,自然还是以有关生、老、病、死的问题为多。

在我性命危在旦夕进行抢救的那几天,若按一般医院的规矩,家属是不许在抢救室逗留的。北医三院的管理却比较人性化,星期二、四、六下午允许家属在抢救室逗留一个半小时,使我能够看见他们在身边来来往往,不像孤身一人密封室内那样有“这就是末日”的感觉。想来人的一生,无论帝王将相、英雄美人,曾经受到万众欢呼,万人瞻仰,到了末日守在他身边的,终归只有几个亲人。如果这时还剥夺他与亲人末日的相聚,那该是多大的反人道!所以鲁迅以“暗暗的死”为屠夫对牺牲者的最大的虐杀。他的小说《药》里面,革命者夏瑜始终没有出现,他在黑狱和刑场上的壮烈牺牲,只能在刽子手与愚氓的血腥交易、闲人们冷酷无聊的闲话中进行着,这是怎样的使人战栗啊!小说能这样写,影剧舞台上不大好这样写,只好索性以夏瑜为主角,写他在群众中慷慨激昂地演讲,群众听演讲时反应的强烈,在刑场上默默地愤怒。这样写也可以,可是比起鲁迅原来的入木三分,就大差其远了。

当然,那些天我还不止是有家人儿女在身边,在京的几位朋友也到医院来探望过。他们看到我的垂危情况,心里当然明白这多半是向我做最后的告别,本来预期着迟早总有这么一天,终于到来了,可是嘴上当然不说,临行时还握手道珍重,约定我回家后再见。我当时可并没有朝这个方向多想,觉得我回到已经住了二十多年的那个家是不成问题的。我根本想象不出没有我的存在,那个家里可能是什么样子。有人说:从来没有听说叫花子自杀的,不论他怎样在死亡线上挣扎,形单影只,啼饥号寒,已毫无生人乐趣,可还是千方百计地挣扎。他们是要在这个世界上追求什么享受么?不可能。他们无非想象不出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根本没有了自己,想象不出一个没有自己存在的世界。陶潜作的《挽歌》中有句云:“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送葬的各自回家了,其中也许有的亲戚余哀还未尽,别的人已经又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阿,和山陵同化而已。陶公千古旷达人,他才打得破这道关,这几句诗真是写尽了他的高旷襟怀。

看着这篇文章的题目,我的心里虽有担心但也看到他的旷达。后来发表的那两篇,他曾电邮我看过,希望听听“诸位”的意见,我拜读后也有电邮:舒芜先生:

看了《论“没意思”》,我想我能说,我是很能理解其中的滋味和心情的。面对很多很多的人事,面对你所过的人生,你能说什么?只能说这三个字。

“我是何材值几钱?”心声也。只要还有一点觉醒,就会怀有这样的心情。

《如果我是女孩》之文,平易,实在,讲了作为一个女性,天生所面临的情况,是对女性的深切体会。只要女性还存在,这样的文字就不会过时。它的光亮也使得很多涉及女性的文字,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周实

二〇〇九年二月八日

他晚年的这些短文,我是真的非常喜欢。这些短文虽然短小,但其指向却是不小,而且意味幽远深长,情思表现也极畅达。他说是我过奖了。其实,哪里过奖了?这就像我请他上网,没想到他真的来了,并发电邮向我咨询,那是2005年1月21日:

操作不成 2005-01-21 17:39

周实先生:谢谢来信,但登录后仍然找不到“发表话题”。照着发来的资料操作,到末后几步总对不上,似乎很麻烦。

舒芜上

Re:操作不成 2005-01-22 8:15

舒芜先生:你要操作,先登录,登录后,请按下面的程序操作……周实

周实致谢 2005-01-29 12:28

舒芜先生:你好。看到你贴的文章了。真不错。真是宝刀不老。最重要的是你比很多老先生真是强多了,他们对电脑的那种无奈真是没办法。我想你若有兴趣,是否能在这里给你做个博客?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集中地看到你的好文章。你在真名网的首页看得到的,已经做了一些。我已经跟他们说好,要他们给你做。你若有兴趣,请将你的文章发给王一苇小姐。王的邮箱是……请你一定联系,一定发给她。真的非常感谢你。

周实

什么叫“做个博客”?2005-01-29 21:14

周实先生:对您的夸奖实在惭愧,所谓“做个博客”我就不懂。请指教!但已经照邮箱试发了两篇文章给王一苇小姐。以后怎么做?从哪里打开看?均请指教。

舒芜顿首拜

Re:什么叫“做个博客”?2005-01-30 13:07

舒芜先生:不敢谬奖,是你实在不错。你不知道你有多么的不错。比起你来,很多四五十岁的人都对网络敬而远之,认为是年轻人的天地,而你却迎难而上,我是真的佩服。所谓博客以我的理解就是个人的一个小小网站,或者说是一个个人性极强的网站。你打开真名网首页,见右边,即可见有一些人的名字,点开一看就知道了。建好了,你的文章和书的电子文本均可放入,这样,你在网上就有个家了。说到这里,我似可归纳,所谓博客就是你在网上的家。我可以肯定王一苇小姐是会为你做一个的。她会与你联系的。再次感谢你对真名网的厚爱和支持。

周实

这以后,他每天都往论坛里贴文章,一天要贴好多篇,积极性高得很。于是,我又给他写信:“舒芜先生:谢谢你贴来这么多好文章。但,我想,你可每天只贴一篇或者两篇。这样,细水长流,可让爱你的文章的人看得细些。你一下贴三四篇,读者就会贪吃,囫囵吞枣了。我这样说,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让大家对你的文章能看得细些。而且,你也别太累了。可省点劲。衷心地感谢你的好文章。”可他依然照旧贴,好像根本没听见。当然,也有泄气的时候,比如:

周实致意 2005-02-25 10:15

舒芜先生:《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是否能重新出版?鲁迅在这方面的论述是否也能如此地编一本书?如重新出版是否与周氏后人有版权问题?周实

不如无言 2005-02-25 10:52

周实先生:编录《女性的发现——知堂妇女论类抄》时没有版权观念,几乎被家属控告。所以不可能重新出版了。鲁迅去世已过五十年,应该没有版权问题吧。但刚才看见网上回复帖的言论,那样谩骂二周,觉得既然有这样的读者,编什么,说什么,都没有意思,不如无言,闭目养神为是。先生以为如何?舒芜拜上

周实致意 2005-02-26 1:16

舒芜先生:谢谢回复。既如此,只好作罢。我原想若有可能再版一下,是功德无量之事。只是这样想罢了。有时候总是有幻想的。至于网络谩骂之事,司空见惯的了。读者总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办法,何况我们生存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回想编辑《书屋》的时候也是要经常被谩骂的。我看《女难》就很好,跟帖也尚可。还是有效益的。我真的非常感谢先生的支持。要做好一个论坛何其之难。试试吧。即使失败,也是值得的。先生的好意我是能领会的。所以,我更是特别地感谢。很多事情,真的是只能听听而已,看看而已,如先生所说:闭目养神为是。周实

我当时在论坛里还写了一篇这样的小文:

关于舒芜先生,我想:我是不能说什么的,也就是说不能做什么是非判断的。

他们那一代的人和事,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后来者,真的是只有听的份,看的份,想的份。真要说,要评说,就要慎重了,就要认真了。这认真不是一般的,不是想当然,而是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去听再去想。

我当然是想过的。想来想去的结果是:还是放在心里吧,再想想,再看看,再听听。

他们的追求和经历,他们的苦难和困惑,他们的执着和回归,对后人多少都是启示。我是这样感觉的。作为一个后来者,对他们所给予的,我总心怀感激。我真的是这样认为。

与舒芜先生打交道,当然是编《书屋》杂志。

《书屋》发过他的稿子,也发过评论他的文章。最直接的那一次,是朱健①和朱正②的。两人看法有些分歧,我觉得有一些意思,能使人体会一些东西。朱健和朱正都是过来人,他们的看法和意见是有切肤之感的。

再后来,也就是,我不再编《书屋》了,开始写酷刑短篇系列,以《刀俎之间》为总题,先后发了二十篇,寄给他,想听听他有什么看法。他一连回了两封信,表扬鼓励放在前面,思想建议放在后面,下面摘录两信的两段,我想对引发一些思考多多少少是有益的:

拜读大作前,已从某报得悉近来文学界有关于酷刑的数篇,不约而同出现,几位作者中有交往的,唯先生一人。正拟求读,遂得惠赐,可谓天从人愿。读后感想,一言难尽。素来服膺鲁迅之说,以为中国笔祸、酷刑、赌博、娼妓、流氓、盗匪、乞丐……皆应有史,方可显示中国之真面目。现在尊作,正是这方面的一大成果,读之痛快淋漓,对作者有说不尽的感谢。然而,小女在旁闻之,乃云:“今日有权有力施人酷刑,尚未尽得其法者,大有人在,阅此能不收学习之效乎?”弟自不以为然,然而一时似亦无断然之语可以驳之,大约此等处正是“代沟”所在,本非三言两语所能了。奉闻以发吾兄一笑。

《刀俎之间》这样伟著,有益于世道人心,揭露中华文化的真相,非大智大勇者莫能为。狂人揭穿吃人历史,已近百年,而今日庙堂以弘扬中华灿烂文明号召天下,狂人之肉先有被食之势。俟堂身后,再遭华盖。故窃有建议:一,扩充范围,写女性所遭“刀俎”,戚夫人而外,可写尚多。且不限于直接的“刀俎”,一切当官发配、没入功臣家为奴、发配象奴、发与披甲人为奴,乃至转营奸宿,每一日夜二十余条汉子看守着,皆较直接刀俎更酷也。二,俟堂早望有人著《中国酷刑史》,索性来一部,将军其有意乎?

① 朱健(1923-),原名杨镇畿、杨竹剑,山东郓城人,“七月派”诗人。

② 朱正(1931-),湖南长沙人,1957年被打成右派,其代表作有《反右派斗争始末》等。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弘一法师全集04:文艺·诗歌

    弘一法师全集04:文艺·诗歌

    一个孤独却能孤独至灵魂丰满的禅者,一位让林语堂、张爱玲、朱光潜、丰子恺都感动的宗师。
热门推荐
  • 妄想ME

    妄想ME

    年轻人总得有梦想。这昏暗的世界里,能有一束虚无的光指引方向,即便那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它也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不是么。狂乱,狂野,狂热的青春,在这最后的妄想中——我向你告别。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第八个人

    第八个人

    我只想知道第八个人到底是谁…是我?还是另有其人?
  • 鬼之陵芜

    鬼之陵芜

    大大小小的鬼故事,有兴趣的来看看。谢谢支持!
  • 制霸华娱

    制霸华娱

    冯秋雨前世阴暗一生,连到死也是默默无闻。如今,他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巨星璀璨,百家争鸣,现象级的综艺节目多如牛毛。今生他要活出自己,他要让全世界知道冯秋雨这个名字。导演、歌手、制片人他样样精通,泛娱乐战略无比成功。当冯秋雨登上华娱的最高领奖台时,他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位制霸全球的超级巨星!(Ps;粉丝群498417810,书友们欢迎您的到来)
  • 逆天邪妃太妖娆

    逆天邪妃太妖娆

    穿越就穿越、这也就算了吧、她可以理解。可是,谁能告诉她,穿越到了一个天生灵根不足的家伙上、这是怎么回事?灵根不足就不足、灵根没有变天赋、废材就废材、废材我来变天才、没有灵丹自己制、没实力就没实力、没实力就还剩有神器………。一代女汉子倾天下…………
  • 最强兵王在元末

    最强兵王在元末

    追随他的人说,他是一个忠义情三全的大好男人,对兄弟足够忠肝义胆,对女人足够化骨柔肠。他的对手却说他是一个阴谋家,做事不择手段,生性多疑。在这动乱的年代,他是否能问鼎天下逐鹿中原?成者王,败者寇,谁是谁过自有后人评说。新人新书请多指教、
  • 启迪人生的100篇哲理小品

    启迪人生的100篇哲理小品

    本书选取了外国名家的100篇哲理小品,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健康》、《两条路》、《年届五十》等。
  • 涩青春神话

    涩青春神话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曾经有天皇太昊风伏羲、地皇炎帝姜神农和人皇黄帝姬轩辕应天时而降,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更迭,这些传说中的人物是否都已经消失在遥远的时空中?被家族“钦点”为寻找神迹的倒霉蛋西门庆虽然只有18岁,却凭着顽强的毅力,踏遍千山万水,终于找到了 明海高中学生会副会长风伏羲。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一一出现,出人意料的精彩故事为你解开扣人心弦的“涩青春”神话。纯粹“芹式小说”大餐,透过无边无际的丰富想象,揭示人性与神性之间的神秘镜像,无拘无束的爱恋,超越时空的等待,在这里梦想成真。
  •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剑挫人亡,昔人踪迹飘渺何方!魔道横行,门楣晦暗,谁能撑起武林大梁!风雨飘摇,纲常沦丧,江湖动荡几时能熄!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是谁始终看不破淡淡的那抹红尘!身世浮沉,举杯浇愁!赐君一柄宝剑,随我登高一呼,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