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200000015

第15章 灾异与人事(4)

还有些地方虽然至今尚未改成,改名的声浪却一直没有停歇。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出于现实的目的。如河南新郑,有人想改名轩辕,自然想以此巩固“黄帝故里”的地位。而要将石家庄改为西柏坡,无非既要借重“红色旅游”,又能摆脱“全国最大的(村)庄”的地位。更离谱的,是有人以骆马湖谐音“落马”为由,要求改为“上马湖”,完全将地名当成祈福辟邪的工具。这些企图之所以受到抵制,是因为多数人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如新郑本来就是一个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地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有确切年代可考、还在用的古地名之一。放弃它而改用一个有争议的新地名,究竟会带来什么好处?石家庄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名称已有几十年,试问国内外还有谁将它当作村庄?至于听到“骆马”就想到“落马”,恐怕只有贪官、愚官,如果官运才能随着吉利的地名而来,人类社会岂不太简单了!

面对这样的声浪,地名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办事,严把地名审批关,而不能迎合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或屈从于现实利益,更不能随意破例。例如,大桥的命名一般都是以两岸地名的简称合成,先南后北。建于镇江和扬州(扬中)之间的大桥应该称“镇扬大桥”,实际却用了镇江的古称“润州”,成为“润扬大桥”。试问全国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润”代表哪里?与镇江有什么关系?按这些人的逻辑,莫非要将镇江改名“润江”?莫非要将全国以“镇”字开头的地名都改掉?

2010年6月3日

请不要再折腾地名

中国是世界上地名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有些传说中的地名存在于五千多年前,见于甲骨文记录的地名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还在使用的地名很多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甚至夏、商、周三代。有些县,从秦汉设置至今,名称和治所都没有变过,连辖境也大致稳定。这些地名既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历史的坐标。离开了这些坐标,历史的空间因素就无法准确复原或重构,国家、民族、群体、家族和个人的记忆就会断裂以至消失。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延续过程中,稳定而准确的地名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疆域盈缩、政权更迭、政区沿革、人口流动、民族迁徙、经济开发、文化传播以及天灾人祸等种种原因,不少地名不得不因此而产生、改变或废弃。但在一般情况下,除非为了地名的准确规范,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调整、归并、析置、改名、去同名外,不会轻易更改地名。而且,不恰当的改名往往无法持久,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地名。王莽当政时曾在全国范围更改地名,把能改的地名都改了,并且一改再改,最多的政区名称反复改了五次,造成极大不便,也引起广泛抵制。但随着王莽的覆灭,这些被更改的地名几乎全部恢复原名。这是典型的劳民伤财的折腾。文化大革命初期也曾普遍更改地名,几乎所有的地名标志、包括一些文物级的标志无不被破坏毁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有的地名不久就恢复了,到文革结束后,新改的地名大多被废止。

建国六十年来,国家对少数不适宜的地名陆续作了更改,县一级政区消除了同名现象,除了有些通名仍然不够规范外,绝大多数地名已经符合准确规范的标准,应该保持稳定。但近年,一些地方热衷于改地名,有的还改了不止一次。改名的原因,有的是盲目复古,非恢复历史上的旧地名不可。有的是追求“高雅”“响亮”,认为原来的地名“太土”“难听”。有的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变动,要突出政府驻地的地位。但更多的是为了地方利益,如争夺名人出生地、墓葬地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突出旅游点,企图用这种办法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垄断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招商引资。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首先是耗费巨大。且不说更改成功的过程要花费上千万用于论证、上报、宣传、公关、“跑部”,被批准后的花费更大。所有带旧地名的公章、证件、文书、档案、招牌、信笺、介绍信、表格、推介材料等全部要作废或改动,上级主管部门、下辖机构、全部有来往的单位和个人的相应资料都要修改,全部带旧地名的文献资料都得陆续加注或说明。由于一时不可能彻底做好以上工作,这一过程会持续相当长的阶段。

以景点名称作为政区地名的做法往往会造成很大混乱,特别不便于外地游客,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如徽州改名黄山市、屯溪成为黄山市政府驻地后,外来者大多分不清作为景点的黄山与黄山市的关系,而当地人从不将屯溪称为黄山。现在居然还有人将这类改名当作成功的例子,以为旅游的发展和游客的增加得益于此,所以也想用景点的名称取代原来的地名。其实这是本末倒置,黄山、张家界等地旅游的发达,根本的原因还是景点本身的巨大魅力、设施的改善和服务的提升。没有这些条件,仅仅依靠改名是不会产生那么大的效益的。

有些地方不惜抛弃延续二千多年的地名,而改用一个历史短得多的景点名称,实在得不偿失。据说有人主张将陕西扶风改名法门寺,如果真这样做,从西汉开始就以“三辅”之一闻名天下的扶风、以“豪侠”著称的扶风、与大量重要史实联系的扶风,从此将找不到归宿,这样的损失或许要许多年后才会表现出来,却是不可弥补的。其实,扩大法门寺的影响完全不必以放弃扶风为代价。

请不要再折腾地名,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意义重大的地名,也请政府主管部门把好这个关。

2009年6月12日

关键在于地名的准确和规范

据报道(6月9日《东方早报》A10版),西门子高管徐建国调研三年后致信《东方早报》,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全新道路交通标志系统,交通标志应“多用地名”。徐先生现在专职负责公司的世博会项目,其中包括上海的智能交通项目,他的建议对未来上海道路交通标志系统的建设会有相当大的影响。

就上海的交通指示牌而言,的确存在徐先生所指出的弊病。我在上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又有多年驾车经历,也深有同感。但我以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上海的地名如何能做到准确、规范。没有这个基础,全新的道路交通标志系统是无法建立的。即使建成了,徐先生所指出的弊病依然会存在。

一个准确、规范的地名,必须有明确的地理坐标和空间范围,即它的中心点或代表性地点的经纬度,它所覆盖的范围。无论是一个点、一条线,还是一个面,都应该有明确的界线。应该有一个符合地名主管部门规定的名称,包括全称、简称、别称,必要时还应有正式的外语译名。如果是一个历史地名,还必须明确它的起讫时间和使用年限。在同一区域内,不应出现相同的地名。避免使用同音(包括用方言发音)和容易混淆的名称。由专名和通名构成的地名,也要尽量避免采用同样的专名。

但上海目前的地名,离这样的标准相差很远。

就拿上海这两个字来说,至少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地名。第一是指上海市这个行政区域,即中央直辖的上海市。它的界线是明确的,面积是基本固定的(因还有沿海沿江淤积与冲刷的变化),它的中心点是人民广场,也是上海市道路系统的零千米处。第二是指上海这座城市,但它的范围是不明确的。它与政区界线并不重合,现在上海市在大陆部分都已设区了,但没有人认为这里都是城市。在地图上它没有明确的界线,或许有官方的概念或统计上的界线,也有民间的习惯性范围,却不断在变化。第三是指上海市的中心区,但与第二个地名的情况相同,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和范围。人民广场附近固然是中心区,但东西南北到哪里为止呢?

所以在目前条件下,不用说徐先生和他的同事搞不明白,就是地名专家也束手无策。譬如有人说到上海去,谁能准确说明他要到哪里去?就是他说要到上海市中心去,也未必非到人民广场去呀!但如果使用明确的地名,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如规定“上海市”是指整个上海市行政区;“上海主城区”是指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城市区域,如以外环线为界;“上海中心城区”是指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核心城市区域,如以内环线为界。在上海市内部使用时,“上海”两字可省略,简称为市区、主城区、中心城区。那么,无论是在地图上显示还是在道路上标志,都不至引起误解。如进入上海的高速公路可分别标为离上海市区、主城区、中心城区、人民广场还有多少千米。

与上海主城区不连接的区的地名也有这样的问题。如奉贤,是上海市下辖的一个区的名称,区政府的驻地在南桥。外地人说到奉贤去,既可以指进入奉贤区的范围,也可以指去南桥。但不知道南桥这个地名的人只能说去奉贤,而当地人却只会说去南桥。在奉贤设县的时候,还可以用“县城”指南桥;如今改了区,却没有一个“区城”的名称。如果能划定一个范围称为“奉贤城区”,以区别于整个奉贤区,又不限于南桥或南桥镇,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徐先生主张多用地名,从保存历史和人文记忆的角度考虑是有道理的。殊不知上海的地名大多也有这样的问题。如静安寺,既可指那个真正的静安寺,也可以指一个具体的地点或区域,但地名管理部门并没有明确划定并公布,所以不同的人所指的地方并不相同,甚至连中心点也不同。又如五角场,可以指五条路相交的这个广场,也可指广场周围一个并不明确规定的范围,还可以指以“五角场”命名的一个街道及其辖区。连本地人都无法准确判定地点和范围的地名,如何能用于道路系统的标志?多用地名的前提是地名本身的准确和规范,这恰恰是目前最缺乏的。

还应该指出,交通标志不仅是为本地人设置的,也是为外地人设置的;固然可用以提醒认路的人,更是为了帮助不认路的人。如果过多地使用地名甚至老地名,对外地人和不认路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目前通行的地址是某路某号,如果道路上的标志只写着外滩、徐家汇、十六铺一类地名,尽管徐先生会一目了然,但外地人和不认路的人怎么找到那条路呢?至于徐先生所说的面对“中山东二路”“中山南路”的标志,司机会分不清哪里是外滩,哪里是徐家汇,其实是很容易解决的,只要在路名后加注某某方向就可以了。

总之,当所有的地名(市、区、县、镇、乡、街道、路、里弄、村等)都做到准确和规范时,全新的道路交通标志才能建立。

2009年6月11日

淮安真的恢复了吗?

1月31日,江苏省政府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抗争,一度被官方改名楚州、当地坚持称为“老淮安”的县级行政区终于“夺回”了本来属于自己的地名。

自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山阳县为淮安县,到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复名山阳县,1914年又改名淮安县。到2001年被改名楚州区时,淮安这个地名已存在了八十七年。而这里虽曾三度称过楚州,并长达六百多年,却是在南宋改称淮安之前,当地绝大多数民众是不知道的。但淮安这个地名并没有取消,而是成了下辖五区(含楚州区)四县的“地级市”的名称。楚州区复名淮安后,当地就有了一个淮安市和一个淮安区。所以只要淮安(地级)市还存在,从地名意义上的“淮安”已经不是原淮安县(县级市)的专属,是恢复不了的。例如,对当年人来说,或许可以用“市里”或“区里”“清河”(地级市政府驻地)或(老)“淮安”加以区别,而对外地人来说,一般是分不清两个淮安的区别的。首次寻访周恩来故居的人,只会找到淮安去,不会明白要找“淮安市淮安区”,就像当初不知道要找“淮安市楚州区”一样。

但这番反复是以很大的损失为代价的。

首先是纳税人的钱,且不说两次改名过程中活动于从地方到中央各部门所花费的明的暗的,光改名后直接所需费用就是几千万上亿计的。这对于拉动某些行业的内需或许有利,却是以社会财富和物资的浪费为前提的。而且,因为地名频繁更改造成的电信、物流、公关、旅游、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差错更不知会有多少,会持续多久,这些无谓的损失难以估计。

其次是历史地名及其人文意义的丧失。原来的淮阴县置于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秦朝,其间虽屡有废置,但治所的位置基本未变。现在虽还有淮阴区,却已经不包括原来的城区,名实不符。在全国二千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的已经不多,名称与治所地点都相同的更是屈指可数,所包含的历史人文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宝贵,并且无可替代,轻易更改放弃岂不可惜!

再次是造成国人地理概念的混乱和贫乏。本来,稍有文化的人对本地历史沿革都能了解,对著名的风景名胜都知道它们的确切地点,介绍自己的籍贯或出生地至少要精确到县级政区。由于近些年来行政区划和地名的频繁变更,加上“地级市”的普遍化,如今连大学生、研究生都弄不清自己家乡的历史沿革和地名来历了。在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时,都只称某某市。对全国知名的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一般人也只知道在某某市(一部分就已以景点命名了),却不知道实际在该市所属的某县或某乡镇。

同类推荐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 洮水无声

    洮水无声

    本书为作者的一部工作文集,主要收录了作者在临洮县城建、电力、人事等部门工作过程中发表的论文、研究文章、工作感悟等,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 你考试,我支招

    你考试,我支招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方法,即拥有了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面对各科考试,你都准备好了吗?考试之前的心理准备与知识掌握,考试中的清晰思维与应对技巧,考试后的良好态度,这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本书将告诉你从容进入考场,并取得满意答卷的正确方法。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热门推荐
  •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嫁出娘亲娶进爹

    嫁出娘亲娶进爹

    刚穿还没有反应过来,相公就嗝屁了,嗝屁就嗝屁吧,被人嗝屁那都是凄凄惨惨戚戚的,这丫倒是好,嗝屁了,那是举国欢腾,但是赌坊的人那是哭的比死了自己的亲爹亲娘还惨!为什么呢?相公嗝屁了,留下巨额财产,跟一岁多的包子,守着一家酒楼跟一千多的良田还有几座大山,实在是什么都不愁,但是人多着要“吃肉啊”于是寡妇很愁嫁啊!相公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卿娘是寡妇了,还有一个萌萌腹黑的亮晃晃的托油瓶,这怎么办?大颜朝的人都知道卿娘是带着托油瓶的寡妇了,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寡妇,可是前夫威名实在是太旺,没人敢娶。于是卿娘的日子,每天不是跟人吧啦瓜,就是大牌,要不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抱着包子招摇过市,美其名是给娃找个爹,其实就是自己想找个男人!皇帝说每天用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十分悲伤的想:老子这一辈子真是失败,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边关士兵跟别的国家士兵那是好的跟一个娘生的一样,根本没有战争可以打,弄感觉自己很无能一样。外可就不要这看了,见自家老大这样悲伤,一致认为,自家老大是忧国忧民的好老大,现在一片繁荣了,老大还这样忧国思民,更是努力工作,于是国家更加繁荣,自家老大就更加悲伤。弄的下面的人每天都加班加点的努力,皇帝就加班加点的悲伤。想想边关好几个兄弟都没有老婆,不如找点热闹看,于是悲催的皇帝知道卿娘愁嫁,也当起媒婆来。下面人一看,大颜朝的老大实在是为民的好老大,连寡妇再嫁都操心,还操碎了不少人的心,于是各个国家都效仿大颜朝,因为实在是闲的蛋都疼碎了,又长出来!于是各个国家把没有结婚的,以各种理由骗到了安乐镇。美其名说是,休假!于是各个大臣家里没有出嫁的姑娘,那是都往安乐镇跑了,多金又能力的人都在,自己再查,难不成比不过一个寡妇?还是一个带着拖油瓶的寡妇?就这样,为了卿娘找相公,各个国家的老大都下赌注了!最后发现了天大的秘密,这还了得?闹大了,可就玩完了!一出好剧就这样拉开帷幕~~~~~~~
  •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奇幻美文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奇幻美文

    据说,星座的故乡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在那里,牧羊人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每到夜晚的时候,闪烁的星星便成了牧羊人最好的伙伴,牧羊人一边守护羊群,一边遥望着夜空中如街市上明灯一样的繁星,他们将较亮的星星互相连接,将随意连接而成的形状联想成各种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为它们命名。在指南针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星星就是船员和冒险家最忠实的向导。人们将一年分成十二等份,然后给每个时间段都分得-位“守护神”,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二星座”,也就是“黄道十二宫”。 除了这十二宫之外,其他星座则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出现的时间以及一年中的最佳观测时间,分为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星座。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贵妃重生来种田

    贵妃重生来种田

    在宫中寂寞了十年,刚有了盼头,杀人不见血的宫斗就缠上了她,老天开眼让她将这十年重新活过,她才知道,原来世上竟有这般快活、自在的日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宫陨落

    天宫陨落

    十七年前的那场仙魔大战让他成为孤儿,魔主鬼魔神君以诸天灭地的法力抹杀一切。十七年后,他毅然踏上当年父母未尽的旅程。融玄青古剑,渺三界纵横,恒天地一念,瞬万古决殇。莫问少年路何方,天光风所向。
  • 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

    郊庙歌辞 享节愍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欢谋:帝京之乱

    浮欢谋:帝京之乱

    浮欢,浮欢,浮世清欢。她以为属于她的应是太平盛世,却没想到她这一生早已注定波诡云谲,万象横生……失踪十年,重归故里,父母双逝,长兄早夭,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她说,她的心是硬的,血是冷的,她活着的唯一目的只有复仇!从宅门到后宫再到朝堂,她遇神杀神,遇佛斩佛,凡是拦她路的人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只是奈何心无旁骛,却躲不开红线牵,尘世缘……那人衣袂翩跹,疏风朗月,于千军万马之中与她执手相看。他言:能入我心者,当世唯卿一人,你生我陪你笑看天下浮沉,你死我为你荡平阴曹地府!
  • 大爱道比丘尼经

    大爱道比丘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凌奈萧思

    风凌奈萧思

    萧阅对乔考思说:“这一秒,你还喜欢我吗?如果喜欢,我萧阅,绝对不会再放过你!”乔考思在初中时期喜欢上同班同学林奈,林奈也对乔考思有好感。但她却将爱深埋心里,他对自己的感觉保持怀疑。高中毕业后,但她决定一切重新开始时,他再次出现在她眼前,但他却变成了萧阅。他们能拾起错过的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