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100000010

第10章 鲁迅的不看章太炎与胡适的不看雷震(2)

王建中的《洪宪惨史》,叙述了部分政界人士被军政执法处拘捕、残害的情况。首先叙述的是张振武、方维被害的经过。张振武是湖北人,在武昌起义中有殊勋,与蒋翊武、孙武齐名,并称“三武”。张振武“深明大义”而又“不屈不挠”,这就足以令袁世凯忌惮。1913年4月,应袁世凯之召,张振武带着参谋长方维到京。到京后,蒙袁世凯传见,且“待遇极优”。这是袁世凯在试探张振武的政治态度,看看自己果然称帝,张振武是何反应,而之所以“待遇极优”,是再看看张振武是否可诱之以利。但张振武时时处处“以保障共和国体为己任,报章著论,府院上书,义正词严”,这样,他就非死不可了。一日,袁世凯召张振武赴宴,张振武与方维同乘一马车前往,行至棋盘街,突遭陆建章所派之人逮捕,“缚以长绳巨链”,押至军政执法处。湖北各团体闻讯,纷纷发电报营救。雪片般飞来的电报,让袁世凯更看清了张振武在湖北的影响,也就只能加速张振武的死亡。夜半时分,张振武腹痛如厕,即在厕所连饮数弹毙命,而方维亦在囚室中被绳勒而死。

与张振武、方维这些人相比,章太炎实在是大受“优待”了。不过,我们暂且把鲁迅与章太炎的事情放下,谈谈胡适与雷震的事情。

雷震,字儆寰,1897年生。1949年以前,他长期是国民党内的高级官员。后被国民党开除。1949年,雷震主编《自由中国》半月刊,从此全身心地投入“争自由、争民主”的活动,于是便与蒋家政权时刻处于矛盾冲突中。1960年9月4日,国民党借故逮捕了雷震、傅正等四人,是为轰动全岛的“雷震案”。10月8日,雷震被台湾警备总部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公民权利七年,另几人也都获刑。雷震服刑时,胡适在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双方共同的朋友,都希望胡适能到监狱看看雷震,对雷震有所安慰、鼓励,因为胡适的安慰、鼓励,对雷震很重要。但胡适直至离开人世,都没有去过监狱一次。著名作家聂华苓,曾在《自由中国》半月刊担任文艺编辑,后来写了《雷震与胡适》一文,对胡适颇有微词,尤其对胡适不愿去探望狱中的雷震深为不满。在文章中,聂华苓写道:

雷震判刑以前,甚至家人也不能探监。判刑以后,家人每星期五可去监狱看他。我们一到星期五就眼巴巴望胡适去看看雷震。他可以不发一言,只是去看看雷震。那个公开的沉默的姿态,对于铁窗里的雷震就是很大的精神支持了。星期五到了。星期五又到了。星期五又到了。一个个寂寞的星期五过去了,胡适没有去看雷震。我和殷海光、夏道平、宋文明几个人忍不住了,要探听他对雷案究竟是什么态度。一天晚上,我们去南港看胡适。他招待我们一顿点心,一点幽默,一脸微笑①。

“星期五到了。星期五又到了。星期五又到了。”这样的句式,把聂华苓对胡适的不满甚至怨怒,表现得很明确。聂华苓也说明了她对胡适不满甚至怨怒的理由。在文章中,聂华苓简略回顾了胡适与《自由中国》的关系,回顾了胡适与雷震的交谊。雷震在离开大陆之前,就和正在上海准备乘船赴美的胡适商议办一个宣传自由与民主的刊物,胡适热情支持。《自由中国》这个刊名,也是胡适想出来的。在赴美的船上,胡适写就了《自由中国》的办刊宗旨。1949年11月,《自由中国》创刊号在台北问世,胡适人虽在美国,但却是刊物的“发行人”。聂华苓说:“《自由中国》毕竟创刊了,他任发行人有关键性的作用。”

①聂华苓:《雷震与胡适》,见《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1951年6月1日出版的《自由中国》第四卷第十一期,发表社论《政府不可诱民入罪》,严厉谴责保安司令部在金融管制一事上为获得“破案奖金”而“诱民入罪”。社论在全岛引起轩然大波。所谓“诱民入罪”,用通俗点的语言,就是“钓鱼执法”。“钓鱼执法”,这当然是很恶劣很可耻的事情,于是,官方有关要人都站出来“辟谣”,并且宣称《自由中国》诬蔑了保安司令部,发出了逮捕《自由中国》编辑人员的公文。后经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王世杰出面斡旋,下一期的《自由中国》发表《再论经济管制的措施》的社论,正面歌颂金融管制和保安司令部,事情才平息。在美国的胡适,读了两篇社论后,致信雷震,要求辞去“发行人”的名义。胡适信中说,他读了《政府不可诱民入罪》后,很激动,很兴奋,觉得是十分好的文章,“够得上《自由中国》的招牌”。而读了《再论经济管制的措施》,则很沮丧,很郁闷,明白这是刊物受了官府的压迫而言不由衷地赔罪。胡适说:“我因此细想,《自由中国》不能有言论自由,不能用负责态度批评实际政治,这是台湾政治的最大耻辱。”所以,“我正式辞去‘发行人’的名义,一来是表示我一百分赞成‘不可诱民入罪’的社评,二来是表示我对这种‘军事机关’干涉言论自由的抗议”①。应胡适要求,雷震在《自由中国》上发表了胡适的来信。这些年来,大陆的有关著作,在谈及胡适的这封信时,都赞赏胡适抗议台湾当局的勇气,但聂华苓在《雷震与胡适》中却有不同看法:“1951年,《自由中国》的一篇社论《政府不可诱民入罪》就激怒了台湾当局,胡适因为这件事来信辞去发行人名义,引起许多人揣测。有人说《自由中国》和统治权力一有冲突,胡适就要摆脱《自由中国》了,以免受到牵连。既抗议了,又摆脱了—— 一箭双雕。”

①见《胡适书信集》(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第1208-1209页。

虽然要求辞去“发行人”的名义,也终于于1953年2月辞去了这一名义,但胡适并未断绝与《自由中国》和雷震的关系。1952年11月,胡适第一次从美国到台湾,在台湾的公开演讲中,称颂雷震的为自由民主而奋斗,认为台湾人应该为雷震立座铜像。雷震要组建政党,希望胡适出来当头,胡适虽谢绝当头之请,但热情支持雷震组党,说自己可从旁协助,可当党员,并承诺在成立大会上演讲。聂华苓文章中说,胡适还用了孟子的话勉励雷震:“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办《自由中国》和组党,正是雷震惹恼当局的两大原因。这两件事,都与胡适脱不了干系。完全可以说,胡适与雷震是同案犯,在一定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胡适是“教唆犯”,现在,雷震身陷囹圄,你胡适仍然当着“中研院院长”,怎么去监狱探望一下雷震都不肯呢?

要评说胡适不去监狱探望雷震,仅仅知道胡适与雷震的关系还不够,还须知道胡适与蒋介石、与国民党政权的关系。不过,我们先回到章太炎。

章太炎一到北京,就被袁世凯“监视居住”,形同软禁。袁世凯派长子袁克定和亲信孙毓筠面见章太炎,请章出任国史馆总裁,也被章太炎顶回。章太炎借酒浇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于是不停地书写“袁贼”二字,聊以发泄胸中怒气,袁世凯派人送来绫罗绸缎,章太炎用香烟烧出许多洞洞后,从窗口扔出。有时,还抡起手杖,把室内器具打得粉碎。1914年1月7日,章太炎伺机走出,身穿长衫,手持羽扇,以袁世凯授予他的大勋章作扇坠,径直来到新华门,要求与袁世凯谈话。袁世凯自然不见。章太炎在承宣处,从上午11时等到天欲黄昏,终于按捺不住,一面大骂袁世凯,一面把承宣处能击碎的器物一一击碎。章太炎逝世后,鲁迅写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其中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说的就是这回事。的确,在袁世凯正狂捕滥杀、世人道路以目的时候,敢这样做者,找不出第二人。

章太炎此举,逼得袁世凯对他的处置升级。章太炎被陆建章直接押解到石虎胡同军事教练处,“监视居住”上升为“监禁”。稍后,又被转移到南下洼龙泉寺。6月初,章太炎开始绝食。

这时候,鲁迅的处境如何呢?

同处袁世凯的“黄色恐怖”中,大家当然有相同的处境。不过,不同阶层、不同社会身份者,又有很大差别。同样受到袁世凯鹰犬的注意,文人与武人不一样,官员与平民不相同。同时在东京当过章太炎学生者,如今在北京城里,社会角色、政治身份也不一致。大多数章氏弟子,在大学任教,社会身份是学者、教授。而鲁迅是教育部的官员。作为教育部官员的鲁迅,言论和行动的空间,就比一个大学教授要小得多。同是内阁的官员,情形也不可一概而论。鲁迅当时的官衔是教育部佥事。当时教育部的佥事有数十人。同是佥事,官阶相同,但在袁世凯及其鹰犬眼中,危险性却并不同。鲁迅是在南京时期由蔡元培延揽进教育部的。蔡元培1912年4月26日到北京教育部视事,7月14日即辞去教育总长的职务。辞职,是因为对袁世凯的不满,这谁都知道。袁世凯要把一切大权都夺到自己手中,这令蔡元培愤怒,遂联合王宠惠、宋教仁、王正廷这几名任内阁总长的同盟会会员一起辞职。同盟会四总长联名辞职的辞职函,便出自蔡元培之手。袁世凯刚从孙中山手中夺得临时大总统的权位,这四人就要求辞职,显然是表示不与袁政权合作。袁世凯对蔡元培想必衔恨甚深。蔡元培辞职后,便去了欧洲。而被蔡元培延揽入部、又随蔡元培北上的鲁迅,却只能留在北洋政府的教育部。既然鲁迅是反袁的蔡元培的人,自然会令袁世凯及其鹰犬格外注意。

鲁迅1912年11月2日日记:“上午得袁总统委任状。”可见,鲁迅的佥事这个官职,是由总统亲自任命的,任命状由袁世凯签署。实际上,鲁迅在8月21日就被任命为教育部佥事,只不过袁世凯签署的任命状,到11月初才下达。佥事这一官衔,是对清代官制的承袭。当时各部佥事的职责,是“承长官之命分掌总务厅及各司事务”,有点像是司长助理。鲁迅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佥事,还兼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这个科长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处长。所以,鲁迅的政治身份,用今天的话说,大概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助理兼某处处长。这样的官职,说大固然不能算大,但说小又不能算很小。是蔡元培延揽入部的亲信,又当着不大不小的官,足以令袁世凯及其鹰犬不放心了。如果他们认为鲁迅有异动,如果他们认为鲁迅是一块绊脚石,那就会毫不犹豫地消灭他。

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抄碑的目的》这一节中说:

鲁迅……从民国元年被蔡孑民招了去,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部里任职,随后跟了教育部移到北京来,一直是佥事兼科长,不曾有什么调动。洪宪帝制活动时,袁世凯的特务如陆建章的军政执法处,大概继承的是东厂的统系,也着实可怕,由它抓去失踪的人至今无可计算。北京文官大小一律受到注意,生恐他们反对或表示不服,以此人人设法逃避耳目。①

①《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063页。

文官无论大小都受到注意。鲁迅是不大不小的官,又被视作蔡元培亲信,自然就分外受到注意。为了避祸,人人都拼命设法表现自己的胸无大志、胸无异志和玩物丧志。蔡锷为迷惑袁世凯而与小凤仙厮混,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小官员都要让自己有某种嗜好,这样,袁世凯及其鹰犬看着便多少放心些。狂嫖滥赌、纵酒纳妾、玩古董字画,都是让袁世凯、陆建章们放心的方式。

周作人说,鲁迅这时期的玩古董,就是一种避祸方式。鲁迅买不起金石品,便只得买些石刻拓本来看。为消磨时间,鲁迅又动手来抄。抄古碑不同于誊清草稿。拓本上往往有断缺漫漶,有时为辨认一个字,要左右远近地看半天,所以,一块碑文,有时要抄半个月。这也正是鲁迅所要的效果。

在《鲁迅的故家·俟堂与陈师曾》中,周作人还说:“洪宪发作以前,北京空气恶劣,知识阶级多已预感危险,鲁迅那时自号‘俟堂’,本来也就是古人的‘待死堂’的意思,或者要引经传,说出于‘君子居易以俟命’亦无不可,实在却没有那样曲折,只是说‘我等着,任凭什么都请来吧’。”①这说明,鲁迅是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危险的,是随时准备走进军政执法处的。

①《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026页。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公共行政与行政责任、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制度性质、规则系统的内在弊病及矛盾性、发展和完善行政责任制的理论启示等内容。
  • 走进服务型政府

    走进服务型政府

    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编写的记录、总结、阐述多年来宁夏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解读论证,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具体工作方案的解读,经验的总结及收到的实效等。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热门推荐
  • 蜀山剑侠传6

    蜀山剑侠传6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嫡女三嫁:不做邪王妃

    嫡女三嫁:不做邪王妃

    她穿越而来原本以为此生有他相伴足矣,奈何天意弄人最爱之人却是最恨之人,相伴五年如履薄冰最后却落个家破人亡。“天若怜我不死此仇此恨必十倍报之”十五岁的相遇,五年的光阴五年的相伴到如今竟只是个笑话。凤凰台上再次相见她亦不在是她,帝师之名威慑三国,爱不过是叫人寻死的毒药,恨方是让人活下去的唯一。“我无情我冷血还真是好笑至极、怕是我死也是那无主之魂无家鬼”谁造就了这一切,又是谁无情谁冷血。三国鼎立太平盛世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谁能谋得这江山天下。
  • 盖世帝尊

    盖世帝尊

    乱古岁月,诸圣争霸。一个号称“睡神”的少年,因祸得福开启一门逆天功法。从此以后,一个肉体无双的奇才,横压天地,剑斩星辰,万千奇才在他脚下匍匐颤栗。群雄崛起的天地,唯我霸武独尊!
  • 天才医生混都市

    天才医生混都市

    夏洛,闷骚而富有正义,身怀绝技却低调为人,事故不断又百花不散!对此,他只想说,“我只是个医生。”她笑了,“哦,那夏医生医身吗?”
  • 轻音这样那样的事

    轻音这样那样的事

    轻音是轻松愉快的回忆,是浪漫纯真的梦境,而这里加上了对生活成长的反思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以轻音为主的日常综漫,希望可以给谁带来些什么,希望有人喜欢。
  • 题陈正字林亭

    题陈正字林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痞王霸妃

    痞王霸妃

    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天外飞仙”是怎么回事?蛮不讲理的赖在她家里,吃她的住她的,还像个大爷似地让她侍候着——她忍了!谁让她酒后驾车撞到了他。可是,这该死的家伙怎么回事?不就是踹了他一脚,怎么就把她弄到这什么“鬼地方”?还非要她做他的什么太子妃?哼!她跑,她跑,她跑跑跑!怎么,没跑回现代,桃花到是越惹越多了,还净是些不好惹的主啊——
  • 18岁的亿万学生

    18岁的亿万学生

    高中毕业,刚成年不久的肖小风带着爸妈给的2000块钱来到宁城做暑期工,新生活很快让他厌倦,一直想创业的小风一次偶然的机会,拿着几个月的工资投资了一个陌生的男子......
  • 传奇学生

    传奇学生

    林飞只身一人来到华夏大学,在华夏大学度过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创下了一个令人称赞的传奇!
  •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重生之痞凤诱君心

    上一世她是叶氏集团的掌权人,被最亲的人谋杀,魂穿异世,成了西楚国叶太傅家的九小姐。虽有神机鬼算之才却仍旧逃离不了这诛心的城府。他是驰骋沙场嗜血成性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待她却狡猾腹黑而又温润如玉。她被许配给九王爷时,他们方是相识。两人已经熟识到一同逛青楼喝花酒时,她还未倾情于他。他出事,她不顾一切去找他,两人一吻定情。她为他一人放下上一世的怨念,而他只为她一人收起心中城府。两人私奔相守,她欲浪迹江湖,他却为她踏平天下,只为给她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归宿。他说,“我打了一辈子仗,以前我不怕,可如今我怕了,我怕失去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他用热血洒天下,从此,无人不知他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