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30100000031

第31章 破釜沉舟豫西牵“牛”(1)

毛泽东讲“破釜沉舟”的故事

1947年7月19日,陈赓奉命来到陕北靖边县小河村。这是党中央撤出延安之后的一个临时驻地。河滩上,是一座地主的大宅院,十来间砖砌的瓦房式窑洞,三面排开。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都住在这里。穿过一片小树林,窑洞前踏出的一条小路伸出村外。当陈赓一行顶着大西北的烈日,让四匹驮着货物的骡子停下来时,毛泽东走出窑洞,向陈赓伸出了手,惊奇地看着驮架:“陈赓,你这是带的什么东西?”

陈赓擦擦汗,说:“中央机关在陕北转战,很艰苦。我们解放了二十多座县城,条件比你们好多了。临行前,我让行署和后勤部买了些木耳、蘑菇、虾仁、白糖、纸烟、茶叶之类,慰劳慰劳机关!”

“你回娘家,还带来‘陪嫁’呀?”

陈赓显然是被毛泽东的情绪感染了,笑得很响。毛泽东善于想象——不如说是容易流露一些快活话作为开场白,以便使对方精神振奋。

“黄河的水怎么样?”

“我来的时候,水位不高,水黄得很。”

“跳进黄河洗不清嘛。来,到窑洞里坐。”

陈赓跟着毛泽东走进窑洞,一股凉气从脚底涌上心口,像进了一口深井一样阴凉。秘书给陈赓倒了碗水。陈赓喝了几口,说道:

“主席,你可经历不少艰险。你带的警卫部队太少,武器又不好,我们实在担心,旅长们都要求过河来保护你呢!”

毛泽东从桌上摸出半截烟点上,问陈赓:“你抽不?这可比什么都香。两种烟,这一种是咱们自己造的,那一种,还是日本鬼子送给咱们的。”他指指桌上的两盒烟,愉快地笑起来。“这次就是叫你们过黄河来的呀!不过,不是来保护我,而是来保护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好武器应该给你们用,我这里你不用担心。”

陈赓真诚地要求:“给我们新任务吧。”

毛泽东望着墙上的地图,喷了一口浓烟,提高声音说:“你们在晋南打得很好,给了敌人以致命的一击,把蒋介石吓坏了,现在要你们再吓吓蒋介石,这一次要把他吓疯!”

陈赓振奋地凝视着毛泽东。

会上,兼任军委总参谋长的周恩来,声音出乎意料的响,差不多是强硬的:“刘邓直插大别山,朝蒋介石的胸膛砍上一刀!陈赓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再砍他一刀!陈毅、粟裕大军,进入鲁西南,挺进豫东,再扎他一刀!这三路大军,在战略上就布成了‘品’字阵势,互为犄角,协力配合!在南起长江,北至黄河,西从汉水,东到黄海的中原大地上,向敌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前景是令人鼓舞的。

散会后,西北军政首长欢聚一堂,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贺龙看看用树叶搭的天棚,感慨地说:“主席呀,我们司令部有电灯、沙发,有的同志还说不好,你在这搭个凉棚办公,这次回去,我要好好地和他们谈谈呢。”他又转向陈赓,夸奖道:“你们在晋南打得不错!”

陈赓连忙伸出一个小拇指,诙谐地说:“我们是吃刘邓饭的。”

“来,现在咱们都来吃主席的饭吧。”周恩来坐下时,厨师老周正好端上两盘鲜绿的青菜。陈赓夹了一筷子说好吃,连忙开起玩笑,夸张地朝上吐了一口唾沫,占为己有。

“这是主席在王家湾散步发现的野菜。”

“还有没有了?”陈赓嘴里嚼着,眼睛望着空盆子。

“有的是,哪儿都能拾到。”周恩来连忙吩咐老周再炒一盘。

西北的太阳落山很晚。饭后,陈赓陪毛泽东步行到后山。到了山顶,举目远望,一片郁郁苍苍,山深谷幽,景色十分壮丽。山顶上堆着一个个石头墩子。还有几座倒塌的石窑洞,茅草很深。“你知道这是什么?”毛泽东指指山顶,“古时候这一带常打仗,石头墩子是炮台,这都是房子的根基,这里大概是一个封建地主的庄园。”

当他们走到窑洞后面,一片茅草密匝匝地随风摇摆。毛泽东脱掉鞋子,在草皮上走走,他的两脚深深陷在松软的绿茵中。过了一会儿,他又拎着两只鞋坐到一块石头上,掸掸脚底,把鞋套上。

“陈赓,‘破釜沉舟’的故事你知道吧?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以后就把锅砸了,把船沉了,激励士兵不打胜仗决不生还!说来也巧,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们将要渡河的地方。”

陈赓说:“你的意思是让我们过了黄河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只是锅别砸了,船也别沉了。你还有什么困难没有?”

“现在部队士气很高,在晋南反攻中又搞到敌人大量的装备,兵强马壮,弹药充足,我想,执行军委的意图,一定可以师出报捷。出师以后,部队迅速展开,弹药的运送补给可能有时跟不上;到了新区,伤员的安顿也可能有困难,但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毛泽东慢条斯理地说:“对嘛!弹药不足,由蒋介石来‘补充’你们;伤员安顿,靠群众嘛!我们从来是这样办的。根据地是创建起来的,不是一切搞好了才去革命。蒋管区的人民遭受封建势力和国民党的残酷统治,你们去了要好好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革命的高潮推动起来,这样就一定能胜利!”

会议结束时,陈赓要离开小河村。行前,陈赓让他带的警卫部队把缴获来的卡宾枪等好枪全部交给中央警卫部队,把自己带的几匹好骡子也留下了。毛泽东送他到村口。陈赓劝毛泽东说:“主席,我看你还是过河吧!河东毕竟要安全一些。”

毛泽东笑笑:“不要担心。你们打得越厉害,打的胜仗越多,陕北人民的安全越有保障,我的安全也就越没有问题。”

河水猛涨,心绪不宁

陈赓一回来,渡河准备工作就开始了。

一切都是在保密情况下进行的。没有公开动员,只以形势教育的方式巧妙地暗示部队,只有纵队和旅的领导明确具体的偷渡任务。对于渡河的议论,陈赓付之一笑,既不阻止,也不启发。对于那些有远见、猜出渡河任务的战士,他从侧面赞扬了他们。他指示通讯科编了新的口令和部队代号。部队务必在渡河前记住,一过黄河就启用。为了防止一些刚刚入伍的解放战士发生变故,共产党员、思想骨干日夜观察着动静。尤其是晚上,既要躺在床上,又不能睡着,这对那些年轻战士来说,是比攻坚还难的任务。向对岸派出了侦察员。观水员一日三报……有些部队在砍伐新树做船,在隐蔽的小河汊里练习游泳。同时,由太岳地方部队对运城、临汾之敌进行袭扰和佯攻,封锁消息,造成敌人的错觉。

各种要求都布置下去了,陈赓并不感到轻松。在渡河一周前的日日夜夜,司令部工作十分紧张,不安达到极点。陈赓不时坐在通讯机旁,或者查看地图和文件,有时独自一人,在屋里背着手,来回徘徊。他正在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预见、判断与估计能力,设想着种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顺利渡过黄河,圆满地完成任务。第二种可能是受挫,但困难还不足以影响全局,经过努力,还能实现意图。第三种可能是失败。失败的原因无外乎是攻过去,被敌人发现。守河的敌军比我们掌握得要多。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对岸交通线发达,有汽车、火车,敌人如果掌握了我们的情报,发觉我们的意图,突然从四处调兵增援……再就是过去一部分人,被敌人包围,断了后路。这样的话,后续部队过不去怎么办?偷袭变成强渡怎么办?久攻不下怎么办……

敌方的未知数,可变因素太多。最担心的还是我们对敌人情况掌握不准确……还有我方的情况。大部分北方人不会水,也不会撑船,有的老战士是第一次坐船。这边的几个旅只有新树劈成的小船,本身就很重,载不了几个人。西路的二十二旅连船也没有,只能秘密准备些油包、葫芦。如果我们过不去,就吸引不住敌人兵力,刘邓在大别山的行动会受到抑制,处境会更加困难,陕北也会增加压力……

“反正我们的部队一定要过黄河去!”陈赓下了决心。他合上文件夹,里面装着渡河战斗部署计划。他对参谋人员说:“这是我军建军以来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重大转折时刻,指挥位置必须提前!”

翌日,他的指挥所又前移到渡口附近,准备于8月19日按期过河。

当他和参谋人员来到黄河岸边的时候,愣住了。

前面传来沉雷似的吼声。俗话说:黄河秋汛百里闻其声。可现在是夏季啊,黄河像是故意与解放军作对,河水猛然暴涨了两三丈。浩浩荡荡的浪涛像一条大蟒蛇滚动着,那斗大的旋涡,犹如它的血盆大口;那如山的浪峰,犹如它的獠牙。

“糟透了!”陈赓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一排大浪打来,溅了他一身水。他连忙退了几步。河水顺着帽檐流入眼睛里,流到嘴里。他摘下帽子捏在手里,心口咚咚地跳:如此惊涛,靠数量有限的小渡船和用油布包、麦秸扎成的渡河工具,岂能过得去?

到对岸去的侦察员回来说,敌人筑有坚固的河防工事,又加强了警戒。敌人不仅早已把渡船集中烧毁,驱使士兵日夜在河防工事里守备,而且强迫黄河南岸的老百姓组成河防队、听水队,甚至把狗集中起来,跟随士兵一道巡逻。守敌得意忘形地声称:“河防体系,固若金汤!共军胆敢进犯,定被黄河的无情浪涛所吞没!”

陈赓意识到,由于黄河暴涨,事态急转直下,已经形成一股令人生畏的洪流。此刻,贸然渡河无异于送死。他让司令部立即将情况印成敌情通报,下发渡河部队,防止麻痹思想。又派侦察科长等在黄河边上,观察水情,随时报告。

水位一天没有下降。

又一天……

傍晚的天空阴沉沉的,天气闷热得使人难受,眼看就要下雨了。焦虑像一把巨钳夹住了陈赓的身体,他的后脑勺像灌满铅水一样沉重,甚至在短暂的睡眠时间里也得不到安静。一闭上眼睛,他的面前忽而出现百米宽的河面,忽而看到河水吞噬了小木船,大批敌人在南岸狞笑……醒来时总是困恹而疲惫。更令人担心的是,一旦拖延过河时间,会影响整个刘邓大军的进展……不知谁扔在桌上一杆烟袋和荷包,他烦闷地装上一锅烟叶,咝咝地吸了几口,灰色的烟圈笼罩着他发青的嘴唇,眼泪呛了出来。

他立即草拟了一份电文,报告中央并刘邓及晋冀鲁豫中央局:河水突然暴涨,此刻难以渡河,焦急万分!只要河水降至打不翻船,我即率部抢渡……

电报发走了,心并不安宁。他那张圆脸显得特别严肃,刚刚刮过胡子的面颊似乎变得僵硬,肌肉都鼓出来了。刘邓挺进大别山,情况紧急。毛泽东留在陕北,也很困难。我们早一天渡过黄河,就早一天为他们减轻点压力!

侦察科长从河边打来电话,说是据群众讲,这次涨水,不会持续多久。因还未到秋雨连绵的季节,那时洪水下来,起码要持续十几天。陈赓又打电报给中央和晋绥军区,了解陕北和晋西北一带黄河上游的水情。中央很快复电,说陕北尚无大雨,上游水位也不高。陈赓见了电报,一扫愁容,说,当面河水可能很快降落下来,就是渭水情况不明,那条河的流量没有什么了不起。

接着,刘邓首长的回电也到了。它告诉陈赓:我们这里情况不太紧急,你们晚一些天过黄河没有关系。渡河要确保安全,不能着急。

陈赓把电文送给周围的同志看。他沉思着,喃喃低语:“你们看,刘邓首长多关心我们。他们屁股后面跟着敌人二十来个旅,情况能不紧急吗?现在是战略反攻,需要整个解放战场统一行动,互相配合,我们还是尽量争取早日渡河!”

渡河的前一天,陈赓在一间茅屋里召集了各旅旅长参加的会议,再次研究渡河问题。按照他的习惯,对作战前途总是要作多种估计。他提出几个怎么办,请旅长们讨论。(1)如果敌人发觉我之渡河意图,偷渡不成怎么办?(2)我们渡过去的一部分被敌人切断怎么办?(3)占领滩头阵地受阻怎么办?

旅长们热烈地争论着,最后一致认为:我们渡河点多,长达几十里,敌人不可能弄清我们渡河的准确时间和地点,偷渡是会成功的。即使强渡,也能占领滩头阵地。

“我随吴效闵的一个营渡河。若是登陆后,后续部队跟不上,我们可以坚持接应他们。”周希汉要求。

一般情况下,陈赓不主张高级指挥员随突击部队行动。他时常会说:子弹可不认你多大官,在你面前立定敬礼!但这次他未加制止,还说:“你们过去就不要回来,要带报话机和我保持联络。”

“‘破釜沉舟’,过了黄河就不回来了!被敌人截断了我们可以打游击嘛!”一位领导情绪激昂。

“要做多种设想,”陈赓又叮嘱,“准备独立处置各种没有料到的复杂情况。”

骑“龙”过黄河

尽管河水不再暴涨,奔腾的水面还是淹没了整个河滩。浑黄的河水发着喑哑的吼声,啃噬着两岸的斜坡。有时,还从山谷里冲下来玉米糊似的泥浆,泥流蠕动,仿佛正在发生一场缓慢的地震,把大树和巨石像轻飘飘的树叶一样卷走。一群战士跑到河道,弯下腰双手捧起黄河的水就喝,稚气地说:“喝了黄河水,永远不生病。”

22日20时,右纵队开始偷渡,一举成功,并向纵深发展。

23日凌晨5时,左纵队开始强渡。

陈赓在指挥所里,不时望望报话机,焦急地踱着步子,等候先头渡河的两个旅的消息。他情不自禁地唠叨:“过河好久了,怎么听不到报话机上的呼叫?”

“他们大概在忙着集结部队指挥作战。周旅长的习惯是不搞出个名堂来,不愿报告。”通讯人员安慰他。

“通过有线电话再问一问。”

第十旅回答说,后续部队在渡河,很顺利。第十三旅回答说,遭敌人射击,正在强渡。

同类推荐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南方女王:毒枭之花的传奇人生

    “如果有一天这部电话响了,就表示我已经死了,你要立刻逃命。竭尽所能地逃,我的小焦糖,千万不要停下脚步……”特蕾莎,墨西哥小镇的平凡少女,她生在罂粟之地,却落得莲花之姿;18岁,一扇车窗摇下,她结识首任毒枭男友;22岁,一通电话铃响,她踏上亡命天涯之路;25岁,她在监狱度过生日;30岁,她掌控全球毒枭命脉,被称为“南方女王”;33岁,她当选“西班牙最优雅女性”;……如今,江湖上已不见她的踪影,只剩下她的传说……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万物能量源泉

    万物能量源泉

    一次死而复生的经历……一块古老的玉佩……一次无意中的探险……一个凶杀现场……一张失落的化验单……孟有容死而复生后,身边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为了解开谜团,他和他的小伙伴们踏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冒险旅途……
  • 棺人,不可以

    棺人,不可以

    我被男艳鬼缠上,拼了命的想离开他,他发现我想逃后,只告诉我说:“白霂,你若想离开我只有一个方法。”“什么方法?”“死。”后来有一天,我身陷死地,必死无疑,他竟为我赴死。倒在血泊中的人,抬头嘶哑着嗓子对我笑——“白霂,这世上,只有我能杀你。”
  •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

    《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成功家庭教育的智慧汇聚,《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改变孩子前途的首选读本。《口才好的孩子是这样教出来的》是为了便于广大家长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品质,使孩子成为未来的口才方面高手,顺利成长、成才,作者参考了大量家教资料,吸收精华而编写。
  • King Henry VI Part 2

    King Henry VI Part 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义薄云天之悍将

    义薄云天之悍将

    没有我做不到的,只有我不想做的,渺苍茫大地,我主沉浮,犯我天威者,虽远必诛.....
  • 闺蜜时代

    闺蜜时代

    热情开朗的叶晓清,活泼热辣的惠心莲,多愁善感的林念萱,女生心中的白马王子——尹昊天,爱打抱不平的杜泽刚,几个主要人物的友情、爱情穿插其中。尹昊天是叶小清的老师,却对这个善良、聪明的学生渐生爱意,“师生恋”能否行得通?活泼、爱出风头的惠心莲在家中遭逢巨变后与英俊的杜泽刚能否在一起?内向的林念萱感情受伤后最终情归何处?学校未必就是世外桃源,同样有烦恼,同样有不幸的事发生,同样有社会中的污垢,学校高层的斗争未必不涉及到这些小人物。当好友遇到麻烦,是江湖救急还是坐壁上观?面对毕业的困扰,该何去何从?几大帅哥的加入已使几位美女忙得不亦乐乎。偏偏号称“无情”的罗森院长,蛮横粗鲁的赵范钢部长,也要来凑热闹。
  •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亨利·福特有着工程师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他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也是著名的汽车工程师。也正是基于此,他拥有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桃花朵朵,高冷男神暖暖爱

    桃花朵朵,高冷男神暖暖爱

    新文,可先收藏:http://novel.hongxiu.com/a/1208124/米夏在二十岁的年纪闪婚了。一场近乎玩笑的婚姻,没有婚纱,没有仪式,也没有祝福,她用一句“我愿意”,将自己嫁给了一个只认识三天的男人。谁知婚后,一别就是半年。再见面时,他是高高在上的天才钢琴家傅景初,看她的眼神却已经陌生。*追夫路漫漫,路上桃花三两枝,米夏却偏偏摘了最不能摘的那枝。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个男人。“乔慕津!为什么你会在我床上?”“请你看清楚,这是我的床。”“……昨晚的事就当没有发生过!”“那你打算怎么对我负责?”“……少跟我讲条件!一次意外而已,负什么责?”眼前的男人凤眼狭长,声音清冷,“一次是意外,可这第二次,怎么说?”米夏倒吸一口凉气。难怪她觉得他眼熟,原来早就栽在他手里过一次?*他是她花天价雇来的厨师,英俊、性感、沉默寡言的男人。可是这冷心冷情的男人同样霸道,占了她男朋友的位置就再也不肯退让。明明她才是老板,却被他吃得死死的!直到有一天,他脱下厨师服,西装革履地出现在电视上,米夏才惊觉自己惹了个什么样的男人。乔慕津,原来不仅仅是乔慕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