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9400000055

第55章 近代教育家群体的崛起与教育思潮的勃兴(3)

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经过8、9年的倡导和努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因此,“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并把这一主张称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一再强调,办职业教育一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来决定设校、设科、设专业;二要根据社会所需人才的数量来确定招生的多少;三要注意职业道德教育;四要确立实习制度。

1926年,黄炎培在江苏昆山的徐公桥举办了农村改进实验区,职业教育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黄炎培主张“先富后教”,从解决农民生计入手,依靠当地的人、财、物力,促使农村的自动改进。此后又在上海漕河泾创办农村服务专修科,培养从事农村改造的人才。至1937年抗战爆发,这一时期,黄炎培和职教社在江浙一带共创办了近30处农村改进设施,如实验区、乡,小学、农场、新农具推进所、信用合作社、蚕桑制种场等,为改进农村社会作了有益的探索。

黄炎培以其毕生精力从事职业教育,不仅构建了比较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而且在实践中大力推进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据统计,1918年,全国职业教育机构有531个,1926年达1695个,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各类教育。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乡村教育思潮

倡导平民教育,普及教育,使教育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间,这是新文化运中弘扬民主精神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1916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注意贫民教育案》,1919年10月又通过了《失学人民补习法》。宣传平民教育思想,投身平民教育运动的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和派别。其共同点在于破除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批判旧教育的等级性和贵族化,认为让普通民众具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素质,是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基础。他们组织“平民教育社”,创办《平民教育》杂志,举办平民夜校、定期演讲、设识字摊、问字处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平民教育活动。1923年,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晏阳初任总干事,20个省区成立了50多个平民教育促进分会,50多万人学读《平民千字课》,平民教育运动达到高潮。平教会的工作重点原在城市,1925年后逐渐向农村转移,此后,平民教育运动的主流地位渐为乡村教育运动所取代,并最终融入30年代蓬勃一时的乡村教育思潮和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教育思潮的主旨是拯救濒临崩溃的乡村。辛亥革命后,中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由政治混乱引起的天灾人祸不断肆虐农村,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农民的贫困化也已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同时,精神的贫困亦远不容乐观,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村,旧的思想信仰虽已遭到冲击和破坏,但新的思想观念却并未树立起来,民主、科学于农村和农民而言,仍是一个遥远的影子。20世纪初,旧学的废止,科举的骤停,虽然使新教育在农村得以建立,但取法欧美的新式学校及其教育内容却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正如梁漱溟所言:“数十年来,与此乡村社会不切合的西式学校教育,是专门诱致乡人于城市,提高他们的欲望而毁灭他们的能力。”面对中国乡村政治恶化、经济破产、文化流失的现状,一大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乡村建设和农村社会改造,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乡村教育。”1921年黄炎培在《<;农村教育>;弁言》一文中指出:今吾国学校,十之八九其所施皆城市教育也。虽然,全国国民之生活,吾敢断言,十之八九属于乡村也。因此,我国要实行普及教育,学校十之八九当属于乡村,其所设施十之八九,当为适于乡村生活之教育。对此,陶行知深有同感,他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十之八九住在乡下,平民教育是到民间去的运动,就是到乡下去的运动。”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病症,提出“四大教育”之法,即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平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梁漱溟疾呼:“总之,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都是如此。”

在上述认识指引下,这些教育家纷纷奔赴农村,把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

比如,前已提及,黄炎培在苏、浙、沪创办乡村教育实验区,进行农村教育改进实验;晏阳初领导的平教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乡村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在山东主持乡村建设研究院,推行乡农教育实验;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从事乡村生活教育实验;等等。一时间,乡村教育思潮风起云涌,乡村教育实验运动蔚为大观。参与乡建的团体和机构,既有官办的,也有民办的,还有的是学校办的;既有政治机关,也有学术团体,还有私人机构;其工作重点有的侧重平民教育、职业教育,有的侧重社会服务、救济灾荒,有的侧重农业技术改良,还有的侧重乡村自治和乡村自卫等等。一说当时全国各地先后建立的农村教育实验区多达193处。另据国民政府实业部的统计,1934年,全国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团体达600多个,建立的实验点、实验区有1000余处。一方面,乡村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个共同的思潮,但另一方面,由于各自所持的立场、观点不尽相同,其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又是各具特色、多姿多彩的。

陶行知的乡村生活教育实验是以改造农村教育为中心的。他认为乡村学校要做乡村生活改造的中心,乡村教师要做乡村生活的灵魂。为此,他提出师范教育下乡。1927年,他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培养乡村学校的教师。学校附设有小学师范院、幼稚师范院,以及中心小学8所、中心幼儿园4所;还办有民众夜校3所、晓庄医院、晓庄联村救火会、中心茶园、中心木匠店、石印工厂等,实施农村改造计划。1932年,陶行知又建立了山海工学团,继续进行乡村教育实验,以把工厂、学校和农村打成一片,构造改造乡村生活的新细胞。正是在这些亲身实践中,他形成了来自杜威、又不同于杜威,具有创新性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三大原理,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强调生活决定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以此为武器,向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进攻。

晏阳初的乡村平民教育运动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1926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选定河北定县翟城村作为实验区,进行社会调查,办理贫民学校和平民职业教育讲习所,编写《平民千字课》等。1929年,平教会总部迁到定县,开始以县为单位的乡村改造实验,其重心是以“四大教育”医治中国农村的“四大病症”,采取的是“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教育方式,希望通过引入西方的科学、文化、民生资源与中国社会实际的结合,来改造日趋凋敝的农村,以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

梁漱溟的乡农教育实验则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为一体,以完成“乡村文明”为目的。作为一个传统主义的文化学者,梁漱溟旨在弘扬中国本土化资源,企图按照儒家文化的传统恢复和重建衰败的乡村秩序,以复兴农村,从而实现民族的自救和自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乡村社会,改造社会必从改造乡村入手,而当时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在于“文化失调”,因此救治的方案便是沟通调和中西文化,“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而吸取了西洋人的长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居于主导地位,“乡村建设运动之作法,即为民众教育,此点毫不含糊,清清楚楚,走民众教育的途径完成乡村建设。”梁漱溟自1927年起在广东、河南提倡乡治,举办讲习所。1931年在山东邹平创设乡村建设研究院,1933年正式成立邹平建设实验县政府,进行系统的乡村改造实验。他以村学、乡学作为一种政教卫合一的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其功能一是实施教育,二是推行社会改良,三是组织乡村自卫,进而完成“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乡村文明建设。

一度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思潮及其运动被抗日战争的爆发所中止,其实,在当时的中国,期望不根本改变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仅仅依靠教育实施乡村改良运动,其局限性和失败的结局也是必然的。但这些教育家们从自身的专业出发积极参与社会改进的职业精神和教育救国的献身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每一种探索都有其真实的价值和历史意义。他们都反对模仿和照搬西方教育,直面中国的现实,探索中国式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之路。他们都认识到,中国的根本问题在农村,而农村改造必须将教育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卫生等的改善联为一体,这些认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4.科学教育思潮

科学教育思潮自清末的“西艺教育”开端,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洋务教育引进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中国学者最早积极鼓吹科学教育观的要推严复,他比较系统地导入西方的实证主义,将培根提出的以经验论和归纳法为基础的现代实验科学称为“实测内籀之学”,认为只有实际经验才是认识的出发点和检验的标准,只有“始于实测,继以会通,而终于试验”,才能获新知、创公例、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其中“则试验为尤重”。在此基础上严复最早提出了科学的两种教育功能,一是把科学知识的传播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二是在教学和治学过程中导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论。

这正是后来的科学教育思潮所内含的“科学教育化”与“教育科学化”两重含义的雏形。

1914年6月,任鸿隽与赵元任、胡明复等留学生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杂志,倡导科学教育。任鸿隽认为,科学教育的基本内涵有三方面:一是科学知识的传授;二是科学方法的应用;三是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强调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渗透、充实社会各项事业尤其是教育。

科学社成立之时,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在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下,大力主张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评判一切事物。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大声疾呼,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正是在科学救国这面旗帜下,科学教育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1918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通过发行刊物、翻译书籍、编订科学名词、设立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科学研究所等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

1919年,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来华。实用主义教育注重经验,强调以实验为基础,讲究实证和科学方法的采用。杜威的弟子胡适则进一步予以中国化,把它归结为“实验主义”。胡适认为:“实验主义自然也是一种主义,但实验主义只是一个方法,只是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他的方法是:细心搜求事实,大胆提出假设,再细心求实证……我的唯一目的是要提倡一种新的思想方法,要提倡一种注重事实,服从证验的思想方法。”由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当时的广泛传播和影响,为科学教育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23年,中国思想界发生的“科玄论战”,在很大程度上波及对科学和科学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以张君励为代表的玄学派认为,无论科学如何发达,人生观问题非其能所为。科学教育只能解决人的理智与体质问题,而无法解决意志、情感、道德等问题。科学派健将丁文江则坚信中国的出路在于以科学理性方法来研究中国问题,他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要摒除个人主观的成见,求人人所能共认的真理;科学的方法是辨别事实的真伪,求它们的秩序关系。所以科学的万能,科学的普遍,科学的贯通,不在它的材料,在它的方法。

由此得出科学能够应用于人生观问题。尽管这场争论各有偏颇,但争论本身却在客观上扩大了科学教育思潮的影响和科学教育运动的推行。

从整体而言,科学教育思潮包括“科学教育化”和“教育科学化”两大主题。

前者主要指在学校教育中用科学方法讲授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后者则主要指把教育本身当作一种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教育。后者直接促进了我国近代教育实验运动的开展。

同类推荐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本书是一本从理论创新角度探究电视文艺批评方法的专著。将自然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研究的系列成果引入到电视中来,对与电视文艺相关的节目、现状具体考察,在借鉴中西方文化批评的相关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视文艺生态批评方法,通过整体关注电视文艺与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的内在关系,以“生态中心”的价值尺度,把完善电视文化,建立以人为目的当代传媒体系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热门推荐
  • 流年似水,初恋如风

    流年似水,初恋如风

    青春总是很短暂,跌跌撞撞的一大步,我们就已经告别了青春的岁月,那最初的感动,那些为爱留下的泪水,那些最真情的告白,那些为爱唱的情歌,那些许下的誓言,都随风一样的吹过,又散开了……
  • 坠仙劫

    坠仙劫

    历史的长河还荡漾着神魔之战的余波,首先来到岸边的孩子捡的更多的贝壳,凡人中的智者仰望到了更高的天空,仙魔生,上界成,魔域血腥的黑雾里浮沉着更大的野心,仙界三分天下里一统的帝王遥望着星空仗剑而立,山野深海里妖灵苟延残喘着希冀着妖王的复生,而鬼域逝者的灵魂被鬼修的吞噬扰的夜夜惊叫,而这一切与下界的凡俗间似乎没有联系,但,恶魔吞噬着凡人的血肉侵占者凡人的故土,仙佛愚弄着凡人的思想蒙蔽着凡人的眼睛,妖灵的凋零引得自然的衰败,而鬼修吞噬的是故人的灵魂,这一切如何与凡俗无关,若我敬仙佛,仙佛先敬我,魔若逞凶恶,斩下万里血····
  • 路漫漫其修百里

    路漫漫其修百里

    多年后,世人再回顾当年颇受争议的,堂堂下唐战神百里云合屈于政权压力将一个无辜的幼童送到他乡做质子的事,不由唏嘘。谁能想到,就是这一当时只堪作老百姓茶余谈资的小事,竟成为后来二十年三大陆风云变幻的伊始。那一年,燕国国君励精图治,野心勃勃,西交蛮族,南收下唐,大有图谋天下之势。而作为下唐质子的戚百里,只不过这局大棋局上微不足道的一颗棋子。直到那个安静骄傲的蛮族少年向她递来代表西陆最强骑兵指挥权的弯刀:百里,前路坎坷,你可愿与我同行?
  • 重生之我是金融女王

    重生之我是金融女王

    五年前,唐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BJ大学,但是家徒四壁的她,最终因费用问题,与大学失之交臂。五年后,母亲病重,虽然医院已经最大可能的减免了母亲的费用,但是仅靠自己微薄的薪水,最终也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唯一的亲人,散手人寰。然,峰回路转,唐娟意外的穿越到了古代天元大陆,在欧阳家的女儿身上重生,重活一次的唐娟又有怎样的惊人表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花样美男:“我爱你一生一世!”多情王爷:“我心甘情愿做备胎!”一国之君:“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唐娟微微一笑,你们统统不是我的菜!
  • 偶像战争

    偶像战争

    舞台上甜美靓丽的少女偶像,在私底下会是什么样子呢?一名出身在中国明星家庭中的少年,却当上了日本顶尖少女偶像团体AKB48的经纪人,不过这份差事并不轻松,因为他负责的尽是些问题少女,而这位少年的最终任务就是把自己手底下的这些麻烦成员,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人气偶像,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日本演艺圈,以超人气偶像团体AKB48为蓝本创作,文中你可以见识到形形色色的少女,以及偶像私底下鲜为人知的一面。
  • 我们成长的年代

    我们成长的年代

    四年前,我知道怎么算太阳直射角,知道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二元一次方程信手拈来,唐诗古文,虽然不是说精通,但是我能轻松的读懂,英语虽然不好,但是我知道eitheror和neithernor用法。现在呢?我的简历上没有英语四六级,没有计算机二级,就连普通话也只是三甲。大学没有让我成长,让我成长的是这个社会。
  • 奇遇手札

    奇遇手札

    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也无法知晓故事发生的确切位置,或许都不会是这个世界,一段荒诞不堪的故事,一群野兽,一群人?
  • 冥凰天下

    冥凰天下

    白雨宁因背叛而亡,穿越为龙萧王朝当朝唯一异姓王的嫡出郡主,遭遇百里雨宁。“从此只能我欺别人,别人休想欺我也,只要我能开心和快乐,负尽天下又如何!”她张口说的第一句狂妄话就被有心“路过”的某人听到了,刷新了对她的认识,从此推动了她命运齿轮的运转,改变着以后的人生路!(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凤求凰:绝色邪王逆天妃

    凤求凰:绝色邪王逆天妃

    妖孽年年有,今年特别多。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上至亲爷爷,下至扫地大妈,都当她好欺负是吧,她颜值负数?那京城第一美人是癞蛤蟆!她是废材,那第一天才是蚂蚁,一大一个死!丹药师很稀少?偏偏她不小心炼了个神级皇级,召唤师几乎没有?她大把大把神兽当狗骑!符咒师很吃香?她符咒多多当厕纸擦!美男全到碗里来,谁还稀罕你这个三皇子!我家美男特别多,闷骚的活泼的英俊的潇洒的风流的专一的可爱的严肃的,上至大叔长腿欧巴,下至正太萌萌哒!
  • 骰境

    骰境

    一个神造的虚构世界,三个颜色的骰子形成三个空间,当空间相互交融,真相终将被人发现。这里有低贱的骑奴骑师,刀客刀工;有高贵的剑仙剑神;有美丽善良的花仙花子和来去无踪的鸟婴一族;还有神秘莫测傀儡师与尊贵神圣的骰师。这里人分九等,阶级不可逾越。看一个逆天之魂如何从最低等的骑奴成长成惊天动地的存在,当最终与神的碰撞,他是被锁魂灭神,还是划破虚空万物归真,抑或是成为又一个骰境之神……逆天之魂:非刀非骑亦非剑,一个没有境之印记的人。骰师:神的使者,可预知万物生死。一手三骰,转动命运罗盘。傀儡师:一困身,二扣心,三锁魂,四灭神。缚身结,追心扣,封魂锁,破神灭。以万物为引,以万物为傀,神秘莫测的力量,不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