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7100000009

第9章 理论渊源及其建构(4)

还是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方面进行思考。斯科特和哈特于1973年联合发表文章,对隐藏在组织化背后的实证主义假设展开正面抨击。他们认为,实证主义将事实与价值相分离,仅仅强调研究可观察事物的重要性,长期用这种方法处理行政管理和组织问题,导致“形而上学导向”的缺失,“忽视形而上学的沉思”,产生了“行政危机”。在这种“价值中立”的公共行政活动中,那些控制组织的精英人物继续隐于幕后,不去检验他们的价值观,不考虑行使权力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斯科特和哈特通过关注伦理学和公共行政组织中上下级关系,迫切地想要回归于形而上学的思考。

沃尔多也从反思事实与价值关系入手,他在1974年发表的“公共道德反思”一文中,用政治哲学和历史的观点分析水门事件。他认为,随着时间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公共道德与私人道德之间的各种联系日益显现,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两者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但在美国,“公共行政在几十年前就开始回避道德问题。人们认为要解决的仅仅是技术和科学的问题:通过行政领域以外的机构,以技术手段来有效实现既定的目标”。同样是为了回应水门事件,乔治.格雷姆于1974年发表“公共管理人员的伦理指导:游戏规则的考察”一文,提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行为规范。他认为,行政人员可以普遍接受的“游戏规则”都具有特定的伦理根源,它根植于官僚责任的本质特征。正如沃尔多所说的,“现在,公共行政文献中开始出现对道德问题的思考”,这些思考以政治理论和哲学观点为理论基础,这是向斯科特和哈特倡导的形而上学的回归,这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普遍的理论价值。

反思两个领域的关系,目的是为了提出“新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为公共管理学奠定基本的价值基础。以前,社会平等并不是公共行政领域的核心价值,通过新公共行政运动,各种论文和著作的主题都转向社会公正问题。弗雷德里克森编辑出版的《社会平等和公共行政》的专题论文集中,就有六篇是关于行政伦理方面的文章,包括将社会公平应用于人事管理的文章。迈克尔·哈曼1974年发表了“社会公平和组织人:激励和组织民主”一文,哈特发表“社会公平、正义和平等的行政管理者”一文,都聚焦于社会公正问题。特别重要的是罗尔斯提出公平的正义观,对“新公共行政”产生重要影响。自1960年后期以来出现的“新公共行政”运动,正是以罗尔斯的正义哲学为基础的,公正成为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哈曼和哈特都很重视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观,并且都阐述了罗尔斯的社会公平思想与公共行政实践的关系。特别是哈特,总结罗尔斯作为公平的两个正义原则,揭示出两个正义原则对行政管理的意义,并且接受它们作为公共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他还拓展了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认为两个正义原则对组织的民主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公共行政”竭力主张罗尔斯提倡的社会公平理想,认为社会公平理想对公共行政管理实践具有实用性,因为它发展了公共利益或“共同利益”的概念,第一次超越以前模糊不清的论证。在罗尔斯以前,“共同利益”概念一直是语义不清的,对公共行政实践难以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罗尔斯把“共同利益”明确限定在“最少受惠者”这一基点,界定这一阶层的利益作为政府决策的首要导向,以此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可以体现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公正与机会的平等要求,“共同利益”的边界得到清晰的界定。据此,哈特直接把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运用于论证特殊的政策规则。尽管在实践中,西方公共行政领域最终并没有普遍接受社会公平的理想,也没有把两个正义原则作为公共行政伦理学的核心原则,但是,1974年《公共行政评论》上关于社会公正的专题讨论,强化了公共行政的公正理想,为社会正义原则的实践提供合理性基础,在理论上,使行政伦理关注的问题从“效率”转向“公正”,也使人们看到建构行政伦理理论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2.3.2公共管理伦理的价值来源

与此同时,“政体价值”逐渐被政府公共行政所认同,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融合成行政活动的重要基础,进而为行政伦理学科的产生提供了根本的价值来源。独立的公共管理伦理学需要体系化的行政伦理规范的支撑,而“政体价值”正是行政伦理规范的另一个基本价值基础。先前学者们的探讨都涉及这一问题,从效率、责任、共同利益,到社会公正与平等,对形成行政伦理规范体系都十分重要,但不完整。如果不揭示这些规范背后更根本的价值来源,那么,仍然不能最终证明行政伦理规范的来源。完整的公共管理伦理理论学科,不仅要提供一整套体系化的规范原则,更要对这些原则的根源进行深层次的论证,否则,事实与价值的融合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说明,该学科的独立性就会受到怀疑。

公共行政伦理规范的根本价值基础何在?罗尔斯涉及了这一问题。他在提出正义原则时,论证了公正、民主的制度背景的重要性,也论证了民主立宪制度的价值。不过罗尔斯是在社会基本结构的层面上强调政体价值,而不是专门阐述行政伦理规范的价值基础。相比较,罗尔的视角更具体,他撰文论述“政体价值”问题,“在公共行政管理课程中的伦理学习”一文中,他不同意以政治哲学作为行政伦理规范的价值基础,因为政治哲学过多地受个人价值的导向,有“太多的要求……”罗尔对行政伦理规范基础的理解有其独到之处,明确强调“政体价值”对行政规范的影响,这些价值具体包括自由、平等与财产等,这是每一个公共行政管理者就职时宣誓遵循的要求。

1978年,他在《官僚伦理学:一篇有关法律和价值的论文》中,再次讨论政体价值问题,并结合一些涉及政体价值的案例,具体阐释“政体价值”对行政伦理规范的意义,最后提出,行政人员具有三个方面的责任:理解官员宣誓的意义;对制度的理解与决策能力;对“某一特定总统的政治观点”作出恰当的回应。

考德威尔同样强调“政体价值”,他认为行政伦理标准来源于美国的立宪传统。宪法的制定总是包含着一整套“假设前提”,预设一系列价值目标,这些前提目标又“无言地构成美国公共生活的道德命令”。这些公共生活的道德命令正是行政伦理规范,这类似于“17和18世纪流行的‘公民信念’,这些信念源自于伦理与神学的观念”。这些决定政治信仰的前提能够巩固宪法,那些决定行政伦理规范的政体价值,则有助于实现基本制度的价值目标。他深化了罗尔的政体价值观,也拓展了行政伦理规范的基础。韦克菲尔德则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伦理法规的根本基础。她在批评官僚主义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官僚体制阻碍了个体责任的落实,甚至有助于行政人员在集体责任的借口中,逃避个体责任。如果公共服务人员要维护公共利益、防止腐败和维持民主政府的话,他们就应该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对公众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她的观点同样为公共行政伦理规范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基础。

2.3.3公共管理伦理学科产生的标志

对行政伦理规范价值基础的拓展与深化,使公共管理伦理学科的理论准备日趋完善,人们对行政伦理在公共行政实践中的作用也逐渐达成共识。

相应地,行政伦理的实践进入崭新的阶段,行政伦理标准逐渐融入公共行政管理领域,最终,行政伦理学科不仅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中真正独立出来,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行政伦理学。从以下一些标志性事件与著作中,足以证明公共管理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

同类推荐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

    本是书作者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领域的学习、科研与教学心得的集中展现。虽然一本小书难以承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波澜壮阔的历史及辉煌成就,但多年来,笔者结合教学和科研经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有些思考还是初步的。今天将其成书,着眼点是对自己过去思考做一点总结,以期能静下心来做点更有深度的理论思考。
  • 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包括:王朝更替、政治运动、宫廷政变、改变变法、重要制度、外交风云、宗教事件。
  • 工会建家工作指南(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工会建家工作指南(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热门推荐
  • 聊斋之宁采臣

    聊斋之宁采臣

    偶然进入聊斋世界,成为了宁采臣,才发现这个世界太不一样。聂小倩、姥姥、燕赤霞、黑山老妖,这是有的;青凤、娇娜、阿宝、小谢、秋娘,也是有的......神奇的是骑着青牛见到七仙女的是宁采臣,随手救下的两只蛇精,居然千年后成了白素贞和小青,于是法海找上了他......这是一个异界来客的修仙故事。群:1590182
  • 逆爱的幸福

    逆爱的幸福

    她是倒了多大的霉啊?明明是救人却被误以为要害人,老天是在跟她什么玩笑?还有,那个男人凭什么一见面就要她赔一万?她哪有那么多?全身上下连1000块钱都没有,还冷酷的说没钱就用身体还,拜托,她才不要出卖肉体咧,什么?是当保姆?早说嘛,害她还在那里害怕,这个男人就是有病,先是打碎屋子里的贵重花瓶,后是要她陪他练拳,被打得鼻青脸肿的,4天不能下床也就罢了,她明明就应该讨厌那个男人的,可为什么会在他喝醉时因为照顾他,而稀里糊涂的躺在一张床上后,变得暧昧不清啊?
  • 幻灵天问

    幻灵天问

    偏武侠风的异界小说,文笔尽量不小白,情节尽量不老套,顺便夹带私货。天缺帝子,飘零江湖。紫薇星主,逆道改命。我不欲世人尊我惧我,世间红尘却需我涤荡寰宇。我不欲称王称尊,莽莽天下却无人能居我之右。
  • 通天

    通天

    一颗神秘通玄的珠子,带他来到修真世界,一个堪比圣人,不死不灭炼器宗师器灵,指引他踏上修行大道。寻宝、有器灵明辨真伪;炼器、把自身炼成不死不灭的器灵正在对他的身体进行改造;美女、李玄从来求精不求多;对待敌人从来只有一种手段,看李玄如何杀出一条通天大道。
  • 抗清根据地

    抗清根据地

    崇祯九年,皇太极登基称帝,建立清朝,于同年十二月二日南下征伐朝鲜。次年正月,清朝灭朝鲜于南汉山城,迫其投降。回师途中,顺道攻克皮岛,斩杀明朝军民五万人,东江镇泯灭。朝鲜,东江镇,这两颗明朝用来拖住清朝的钉子被扫除,是明朝关外局势彻底恶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明朝灭亡的导火索。崇祯八年,陈玉麟意外穿越至辽东。抗清前线,因为有我所以不同。
  • 清代学人列传

    清代学人列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校草们,饶了我吧

    校草们,饶了我吧

    当校花不是她所愿,因为这个身份,她惹来多少女孩的嫉妒。无意中招惹来四大校草的青睐,跟四大校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却因为这些给自己招来不幸。自从遇到他们四个,她的生活好像就被弄得一团糟,难道,她跟这几个大帅哥八字不合?当四大帅哥再向她靠近,她不得不开口“求饶”:校草们,饶了我吧!
  • 重现的大陆

    重现的大陆

    哈里拉大陆与诺伊大陆的居民,也许都不能真正了解自己本身的秘密。众神掩盖了真相,还是愚昧本就存在于人间。如果不是英雄,也许人间的乱世也就没有了意义。弗亚斯作为哈里兰一族最后的王子,他背负着的使命,开始了他的旅途,也许他能重现太阳子民的光辉,也许他将永远在旅途中,这一切都还未知。
  • 我们终将擦肩而过

    我们终将擦肩而过

    学校永远是个纯情的地方,有着很多的幻想。因为年轻,会犯错,因为痴情,会受伤。因为利益,会闹矛盾。在看似唯美和谐的校园里,有着一段段曲折的故事。曾经有过美好的回忆,在岁月的洗礼下,熟悉变成了陌生,人性的自私和善良交织着,背叛和报复的欲望燃烧着。。。曾经的好友,恋人,会经历怎样内心的颠簸和矛盾呢?当明白了什么是值得珍惜了以后,可惜缘分已不再,那熟悉的人被湮灭了。患得患失后,笑中或许还藏着眼泪。。。被黑夜吞噬,而后剩下的是落寞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