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7100000010

第10章 理论渊源及其建构(5)

标志之一:“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1976年成立了“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这是标志一门学科相对成熟的必要条件。“职业标准和伦理委员会”成立之初,首先提出的任务是制定伦理法规,但在提交委员们讨论时,对伦理法规的重要性发生分歧,在是否有必要制定伦理法规的问题上产生激烈争论,结果未能如期制定法规,至少不作为委员会的首要任务。但争论中产生了一个折衷的结果,由梅尔丁斯于1979年编辑出版《职业标准与伦理:公共管理者的工作手册》一书。这本手册出乎意料地畅销,随后引发了一系列与行政伦理法规和伦理行为相关的讨论,讨论的议题主要围绕公共行政人员如何对同事、上级和公众作出回应并承担责任。这对行政伦理规范运用于行政实践,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标志之二:把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伦理法规的制定和认可是行政伦理学作为独立学科领域的重要契机,但伦理法规的制定并不等于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运用。事实上,从伦理法规的制定到正式采纳,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1980年初,ASPA的“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开始制定伦理法规,但制定出来的法规最后没有被采纳,公共行政管理的实践者仍然把伦理法规看作是外部控制。为尽快把伦理法规转化为内部控制,钱德勒在1983年发表了“美国公共行政中道德推理的问题:伦理法规的案例”一文,指出要勾画出固定的伦理法规是有困难的,并反思当时人们道德推理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政治伦理冲突的途径,明确提出,规范的基础在于道德哲学。他的努力为ASPA正式采纳伦理法规作出了贡献。1984年,ASPA正式接受伦理法规,第二年,又增加了一套使用指南,进一步解释、澄清伦理法规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法规的标准化和运用过程中,行政伦理作为重要的学术领域日益制度化与合法化。

当然,实际运用法规的过程还是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据鲍曼1990年“政府伦理学:公共行政人员的全国性调查”的研究显示,在ASPA正式接受伦理法规5年以后,接受调查的441名行政人员中,只有11%的人“对它非常熟悉”,57%的行政人员仅仅知道一点,这是不尽如人意的。但从制度上把伦理法规纳入公共行政领域,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机制,这本身就具有开创性意义。

标志之三:公共行政伦理正式进入公共行政管理课程体系。1976年,罗尔发表了“在公共行政管理课程中的伦理学习”的文章,意在促使行政伦理学进入公共行政课程,在公共行政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他认为,要正确理解与解释行政现象,哲学与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十分重要。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水门事件”为行政伦理学的成熟提供了契机,但没有必要过分渲染这些事件,并告诫人们,“在我们知道水门事件更多情形之前,不要忽视这种伦理思考背后稳固的学术基础”。这是一篇研究行政伦理的文章,在当时很有现实意义,既提高了人们对公共行政伦理课程的兴趣,也鼓励人们深入研究行政伦理的理论问题。他提出,不能以哲学理论代替行政伦理学的教学,“也不能将人本主义心理学课程中的内容包括进来”。公共行政伦理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1980年,罗尔在《行政管理与社会》上发表另一篇相关论题的文章,题为“高级行政服务伦理:管理培训的建议”,他论证了可以通过管理培训的途径,达到恰当服务于公众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公共行政伦理日益被行政领域所接受。

标志之四:一系列代表性著作的出版。其中最重要的有:①1981年出版的《公共职责: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编著者是弗莱西曼、利普曼和穆尔,这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政治研究所组织编撰的,汇集了全体研究成员两年多时间里各种讨论与研究的结晶。它从行政和政治两个方面,对政府伦理问题展开多视角的探讨,有意识地避免拘泥于特殊政策和项目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政府行为的普遍伦理要求。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共官员有意识地对他们履行的行为承担起伦理责任和职责。②由于《职业标准与伦理》工作手册的广泛应用,1982年对此进行扩充和重新修订,新版更名为《80年代的职业标准和伦理:给公共管理者的指导手册》,由马丁斯和亨尼根编辑而成。新版内容增加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内容。③库珀于1982年出版了《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伦理途径》一书。该书与罗尔的著作不同,不是论证政体价值是如何作为伦理学基础的,而是主要对行政伦理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探讨公共行政人员所面对的各种伦理问题,并对它们作出解释,阐述这些伦理问题是如何体现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的。与罗尔相似的是,他也将行政裁量权作为起点,认为行政人员的责任来自于执行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该书强调,个体行政人员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利益冲突、角色冲突和责任冲突,并提出解决这些冲突的决策模式。他提出并讨论了包含在行政组织上下级关系之间的伦理行为障碍,结合大量行政案例进行分析;在对伦理导向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也对方法论进行探讨。他的基本观点是,公共行政管理的规范根源存在于行政人员的责任中。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于行政伦理的文献日益增多。大量专门论述行政伦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行政伦理学科作为独立的学科领域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就公共行政伦理的特殊内容而言,根据库珀的概括,学者们的著作有意识地围绕以下问题展开:①对行政伦理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各种观点互相驳斥,并互相支持;②对于公共行政伦理方法论的研究和分析;③对于一些特殊行政伦理问题的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并且在实践中的运用;④对各种行政伦理问题研究的理论整合,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框架。从上述成就来看,行政伦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基本上达到上述各项标准。

至此,公共管理伦理作为一门特殊的应用伦理学科,完成了自身的理论建构,确立了指导公共行政的制度伦理框架。从此,伦理价值作为公共行政领域认同的普遍信念,成为评价行政行为的重要依据。公共行政领域从最初排斥伦理价值,到接受伦理规范作为行政活动的标准,实现了“事实”与“价值”的融合。公共行政活动从最初崇尚“效率”,到追求“公正”的社会价值,标志着完整的行政伦理目标的形成。伦理目标的确立,为行政人员履行职责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导向。在后续各章中,我们将逐一阐述行政伦理价值是如何确认政府公共管理目标的,又如何确认个体行政人员的责任来源,并引导他们负责任的行为的。

小结

1.政府公共管理伦理学产生之前,西方理论思潮出现了分割科学与价值的倾向,自17世纪开始将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区分以后,这一传统这一传统经历了康德的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分离,延续到20世纪初,演变成为科学与伦理的分离。在这种科学化的潮流下,公共行政管理被归入科学的事实领域,伦理学则属于价值领域,两者被人为地分裂。

2.为探寻两者结合的途径,西方行政学和伦理学家一直寻求将两者重新融合一体,在20世纪70-80年代之前,学者们为两者的结合付出极大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3.政府公共管理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

其标志性事件包括:“美国公共行政学会”(ASPA)于1976年成立了“职业标准与伦理委员会”;把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公共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公共行政管理课程体系;一系列代表性著作的出版。

同类推荐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读三国

    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三国”》文字流畅,内容扎实、准确,剖析客观公允,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者从有关毛泽东阅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大量资料中,加以理性思维,写了《毛泽东读“三国”》这部图书。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

    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学家的注目。《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一书对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生和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参考教材。世界关注中国,中国也应该关注世界。《关注中国——对话经济学大师》汇集的海外经济学大师可谓星汉灿烂,盛况空前。但这本书最大价值是在于它告诉人们,我们的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纯粹的学术研究一样,应该格外重视形而上的研究。感谢卢卡斯、感谢赫克曼、感谢巴罗、也感谢本身的作者钟心为读者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形而上的事情!
热门推荐
  • 洪氏集验方

    洪氏集验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忆

    青春忆

    顽固叛逆少年韩小宇的青春成长经历坏学生韩小宇在家人和他的好朋友班主任的帮助下性格变幻无常最终进化走上正道在他失败后他才懂得珍惜初中时光才懂得如何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在此期间他无恶不作处处和她的班主任对抗学校的班规校规他无一不犯而无论他怎么作班主任却始终维护他帮助他最终将他的心灵进化
  • 缄默时光之tfboys

    缄默时光之tfboys

    第一次认识你,是因为一个朋友,第一次喜欢你,是因为她那次的意外,第一次告白你,是因为她的鼓励,她叫夏柒,我们在同一所学校,都是经历过友情的破碎之后相聚在一起的,她们开始有一样的爱好,一样的追求,喜欢买一样的东西,剪一样的短发,那年的她们曾许下一个誓言,一起去自己追求的男孩的城市,如果因为意外不能一起走十年,那么就在那棵许愿树下见面,一起走男孩走过的路,呼吸男孩呼吸过的空气,看男孩的演唱会,在台下为他们挥舞银光棒,尖叫呐喊,在那男孩身边默默守护就好,男孩开心,我们比男孩更开心,男孩难过,我们会比男孩更难过,那个男孩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tfboys,有事没事时会听他们的歌,打听他们的事。。。。。
  • 莫凯伦传说

    莫凯伦传说

    西方兽族的崛起,中部大道贵族的勾心斗角,圣洁骑士团的逆天妄为,让属于人类的第四纪元面临崩塌,莫凯伦大陆又一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一个生下来便是罪孽,行走于肮脏与污秽之间的卓尔精灵,却在这风云莫测的莫凯伦大陆上成就了一段不灭的传奇
  • 从地球崛起到横行宇宙

    从地球崛起到横行宇宙

    悲催的苏辰因一次逆推,得罪了一个背景惊人的牛叉二代,在被追杀的途中遇到了末世的到来,因为途中一次奇遇,以及从小修炼的古拳法,从而崛起于地球,再到横行于宇宙星空。这是弧光第三本书,主要是换了份工作,终于不像以前那么忙了,就把在脑中盘旋了近两年的构思写了出来,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

    《西风裁翡翠:爱尔兰中南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利用一周的时间在爱尔兰中南部进行深度旅游的独特线路。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起点,包括如今被誉为欧洲最年轻的城市科克,水晶制品成名镇沃特福德、香侬湖区……仿佛一场大戏,作者以亲历的方式,记叙了整个行程,并有很个性的推荐。
  • 中国人不可不知:影响世界的68则管理寓言

    中国人不可不知:影响世界的68则管理寓言

    本书精选了68则流传甚广的对管理者和普通人都富有启发意义的经典管理寓言。对这些寓言进行了适当的阐述,并在后面加上与寓意相近的现代管理经典案例和精炼的点评。
  • 我的男友是机器

    我的男友是机器

    那天我的失意只是为了让你的到来能够温暖我的心田我知道没有谁会永远陪着谁,可是你离开的时候我还是留下了眼泪。注:其实这是言情文,选错了作品类型,改不了了……
  • 不详物

    不详物

    在某国,神秘古老的传说中流传着一颗鼎戒,只要有人愿意为对方献出处子之泪与炙热之血就能够启动鼎戒,打开时空之门,通向星空的彼岸。据说,在星空的彼岸,是一个仙侠世界,人们能够飞天盾地,无所不能,有的人还能够活上千年不老不死。牧如枫因为童年时在泰山脚下拾得这颗鼎戒,因而开启了他的一条长生之路。
  • 空想机甲

    空想机甲

    “进化系统准备就绪,是否进化?”“进化!”我的机甲不但能改进,能升级,还能进化,你信么?——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