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900000006

第6章 币制改革(3)

赞成虚金制的提议,到了民国之后还是没放弃。民国元年(未具月日)财政总长陈锦涛,向大总统“条陈整顿币制本位计划并检呈币制纲要六条”(《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页1-6),其中的第一条明示:“中华民国币制用汇兑本位制”(即虚金本位制)。同年秋间,财政部设置币制委员会研究此事,发表一项报告书(全文另见同书页67-71),分两部分:一论银本位之利弊,二论虚金本位实施之问题。此项报告的立场是倾向于采虚金制,在结论中所陈述的理由是:“要而言之,我国改革币制,与其用银本位或金本位,不如用金汇兑本位(即虚金制)。至金汇兑本位之主要问题,则以轻值银币代表金单位,似比银行兑换券较易实行。金准备之数目,须足以应付汇兑并偿还外债及国际清算之负差,方为稳固而无意外之虞。金银比例,则须伪造与熔化双方兼顾。银价抬高,既不宜太大,亦不宜太小。此讨论之大略也。”

这项结论虽然主张采虚金制,但所表达出来的诸多困难与迟疑语气,让人觉得此事不易落实。这是一项报告书,而非政策性的宣示。翌年春再议此事,主要有三说:一主精琪之金汇兑本位,一主金本位与银本位暂时并用,一主沿用银本位(即张之洞派的意见)。

结果是:“秋间委员会撤,移其议于国务院会议,卒定纯银本位之制,此即民国三年二月八日所颁之《国币条例》及施行细则是也。”(页55)从1903-1904年赫德与精琪的虚金制提议起,经过10年在多方的争议下,终于在1913年决定中国要采银本位制,放弃虚金制的提议,张之洞派的主张最后获胜。看过对此事的正反意见后,现在回来看梁的立场、主张与政策。

2.1.5梁的立场

梁先后写了两篇长文拥护虚金本位制, 第一篇是《中国货币问题》(1904,16:98-124)。他写第一篇文章的基本立场是:(1)中国货币体制不得不改革,若要改革则当以虚金制为尚,“所争者,改革之权在我与在人耳”(16:99)。(2)他主要的驳斥对象,是以张之洞为代表的见解:“又顷见《上海时报》载有鄂督张氏驳斥精琪案一折。其论权限问题,吾固表同情,若其论原案之缺点,则未达生计学学理,一派门外汉语。……读者试两勘之,勿徒为谰言所蔽也。”(16:124)又:“文中多引张文襄说而折驳之,非好揭文襄之短,但借其言以反示真理而已。盖文襄之言,实代表国中大多数人之意见,至今犹然。而此等谬想不除,则良法恐无实行之日。吾非好辩,不得已也。”(22:29)梁写《中国货币问题》的动机,是因为“精琪氏至北京,为中国货币问题有所策画,草定条议十七则,附以解说数万言。……顾其所根据之学理颇深邃,非研究斯学者骤读竟难索解。虽有汉译本,然诘鞠为病,伪谬至多,读之更坠五里雾矣。乃撮译其大意,附以鄙见,旁参近世生计学者所发明之原理,博引各国改革货币之故实,以证其立案之所由。……幸勿以其艰深辽远而置之”(16:98-99)。

若连梁都觉得译本难读、学理颇深邃,恐怕中国境内能充分掌握者亦不多。梁的这篇长文,兼具解说与辩驳,对非专业读者应有相当的帮助与说服力,但他的论点也有可驳辩者。

此文分3章, 第1章析述问题之起因与精琪原案之内容, 第2章对此案作补充说明,这两章各占三四页,是背景与解说性的文字。全文要点在第3章,是对原案的批评,内又分5节细论本案的重要议题。在此不拟摘引背景与说明性的文字(即前两章),而把要点放在梁个人的论点上(即第3章的5节的内容)。唯第1章内有一项明显的错误应指出。此章的内容是梁“照原文直译”精琪草拟的圜法条议17条,梁的第6条译文是:“中国应亟铸银币若干圆,通流本国。该银币应有相当之模范,其大小约照墨西哥洋圆,其与彼单位货币之比价定为三十二,设法维持。”(16:100)墨西哥洋圆亦是银币,中国银币无与之维持32∶1之理,这是明显的误译,正确的说法是如第2章内第6条所说的:“政府当设法维持金银定价,使常为金一银三十二之比例。”(16:103)

梁赞成中国采虚金本位的基本论点相当奇特,是从币材的进化观来立论。“历览数千年来货币史之变迁,大率由铁本位进为铜本位,复进为银铜复本位,复进为银本位,复进为金银本位,而归宿于金本位,此其大较也。”(16:105)这种观点是从金属价值的排序(金、银、铜、铁)来看,但却违反了几项基本事实。第一,历史上虽有铁钱,但出现的时期比铜钱晚,存在期也比铜钱短,并不是如梁所说的“由铁本位进为铜本位”。第二,人类币制的变化,也不是如梁所说的,由铜本位进为银铜复本位,复进为银本位,再进为金银复本位。要采哪种本位,端视何种贵重金属的可获得量而定,世界上有多少文明的币制,是沿着梁所说的路线来演变?梁的要点其实很简单,他要说服国人:金本位是比较文明的币制,中国现有的银铜本位已经落伍了。他借用生物学上的演化论来支持他的金本位论:“自齐太公迄今垂三千年,犹濡滞于铜本位时代而不能自拔。嗟夫!吾羞言之。”(16:106)

而中国若要采虚金本位,最基本的困难是如何取得所需的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德国当初要改行金本位时,所靠的是普法战争后的法国赔款;日本也是在甲午战争后,靠中国赔款之助才得以改行金本位。若这两国尚需外援,中国何以能独力而成? 第二项困难,是“内地细民每日庸率不过铜钱数十,易铜而银犹惧不适,而况于金”(16:107)。张之洞主张在此时期应先确立中国为银本位(在此之前银铜杂用,币制混乱,无本位制可言),但梁的反驳亦有理:“今日币制问题之动机,本以银价低落迭受亏累为之原,改制而仍用银,则奚救焉。”(16:107)

用银本位的好处是:银价既贬,外人用金来买国货则廉,有利出口。缺点在进口成本会因贬值而增加,此其一;较严重的问题是如梁所指出的:“以金银比价涨落无定之故,故致从事国际贸易者,皆有所惮而裹足不前,……两害相形取其轻,用银之利不足以偿其害明矣。”(16:107)若金银皆不可单独用为本位,是否可采金银复本位制?世界潮流已弃此复本位而采金本位,中国有何条件逆行?再说,中国已穷敝,何处得金来行金银复本位?此议不可行明矣。银本位、金本位、复本位既然皆不可行,精琪为中国所拟的币制有何新意?显然,梁在1904年撰此文解说虚金制的特点时,对此制的精要并不够理解。

2.1.6理解不足

“精琪氏此案,则亦金本位、亦银本位、亦复本位,非金本位、非银本位、非复本位,一奇形怪状不可思议之币制也。……金银双存,以法律之力,强定金一银三十二之比价,故曰亦复本位。虽双存而不并行,绝无受格里森原则之影响,致正货流出国外之患,故曰非复本位。准是以谈,则精琪氏此案,所以斟酌于三种本位之间,可谓良工心苦。”(16:108-109)梁这段解说,不但没说清楚虚金本位的本质与特点,反而展现了两项认知上的不足。

首先,虚金本位制的特性,是在于对外行金本位,对内仍行原有的货币体制(不论是贝壳或是铜银),定义很明确,不是梁所说的“一奇形怪状不可思议之币制也”。其次,中国境内金银币值之比,精琪建议定为32∶1(1904年时的国际市场行情是35.7∶1),目的是在定为32∶1之后,不论银价涨跌,金价和中国银币的价值一律以32∶1折算。这项比例是否恰当是另一回事,但这是一个换算上的关系,不能因而称之为本位制,所以梁所谓的“以法律之力,强定金一银三十二之比价,故曰亦复本位”,是误解了。

再回来谈32∶1比例的问题。梁因为理解不足,而在之后的几页间(例如16:113),反复讨论一个问题:如果银价再跌,跌到40∶1,既然法律规定32∶1,所以民众可持一两黄金到市场换40两白银,然后拿32两去向政府换1两黄金,岂不大赚?政府怎堪赔累?正确的解说仍是:虚金本位制在中国的情况,是对外用金对内用银,两者之间的法定比价是32∶1。这是用黄金来计算中国银币价值的方法,是一个虚悬的标准,政府无义务像实行金本位或银本位的国家一样,在金银之间有相互兑换的义务。梁的疑虑是只看到字面而误解实意所致,这项误解耗掉梁好几页的篇幅。接着来看32∶1是否恰当的问题。国际银价在20世纪初的十年变动很大,精琪在1904年定此比例是依当时的行情,梁的文章中也说“日本现行之制,亦为一与三十二之比例,精氏从之,庶为近矣”(16:114)。所以这基本上是在反映国际行情,可争议之处不多。

虚金制的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只是梁初见此制,又无内行者为他解说,所以难免误解。他花了相当的篇幅,向读者解说其中的主要概念,以及国际汇兑的往来原理,而他也不隐瞒他在某些理解上的困惑,在态度上是诚实的。他对精琪的提案,虽然有理解上的失误,但基本立场是主张中国采此新币制。他最主要的保留,是执行此制的主导权问题:“其司泉官所以必用外国人者,……则以此事于赔款问题有关涉,不可不求诸国之同意也。……综观五端,则其职权之重大何如,是不啻举户部及各省藩司之权而握其半也。……就此点观之,谓精琪之造此案与各国之赞成此案,非有野心存乎其间焉?吾所不能信也。”(16:121-123)

2.1.7极力主张

梁在这篇文章的结尾提出三项结论: 第一,“中国不改革币制,则生计界永无发达之期。……蚤一日得一日之益,迟一日则受一日之敝”。第二,“中国不改革币制则已,苟改革,则其大体势必采用精氏原案。……而其争辩者乃在虚定金价之一着。此着则印度行之、荷兰行之、日本行之,皆无所窒碍,而岂其中国而独异是?故精氏案之必可行,吾保证之”(16:123)。第三项谈主权问题,在此不引。第一项是原则问题,应无人反对。要点在第二项:首先,梁在此文内并未确切说明“势必采用精氏原案”的理由,而突然下此结论,说服力不强。其次,何以印度、荷兰、日本可行(其实只有印度行虚金本位,荷、日所行的是金本位)?印度有大英帝国支撑,而中国币制混乱,改革困难,不知梁根据哪些条件,保证精琪的提案在中国可行?

中国是否要采虚金本位制,正反意见都有,相持不下。此时国际银价回升,伦敦每盎司白银在1903年时是24.75便士,1904年涨到26.38便士,1905年27.81便士,1906年30.88便士,1907年30.19便士。过去是因为银价下跌才有采虚金制之议,现在危险暂时解除,清廷决议不采精琪的提案。1907年9月,光绪帝下谕令:“……中国财政紊淆,币制亟宜厘定。欲以实金为本,则巨本难筹;若定虚金为本位,则危险可虑。自应先将银币整齐画一,然后稳慎筹措,徐图进步,将来行用金币,可望妥实无弊。”(引自卓遵宏,1987:69-70)

这项谕令等于宣布中国要采银本位,而这正是梁所最反对的。

1908年起,银价又开始大跌到每盎司24.38便士,1909年23.69便士,1910年24.63便士,过去的危机又重现了。梁在1910年写了另一篇长文《币制条议》(22:1-29),主张应急颁新币制。他先用10页的篇幅(22:1-10)说明这项理由,内容相当杂琐。其实更重要的信息,是他用了20页的篇幅(22:10-29),重申他的虚金制主张,论点和6年前的《中国货币问题》相仿,主要的差别是在1910年的这篇文章中,梁确切深入地说明了他极力主张虚金制的两项主要理由:

第一,“夫国于今日之世界,万不能复行银本位制,至易见也。……吾所主张者,实为度支部前此所拟定之虚金本位制。……凡行虚金本位制之国,其国际汇兑虽以金计算,而国内所行用,仍以银代金。……且欲行虚金本位制,仍必须于施行前之数年,先立银本位以为之基础。”(22:4-5)梁对虚金本位制的基本观念,在几年之后终于有正确的认知了。既要先行银本位(因为中国对外虽号称行银本位,其实仍是银铜币混杂,且无全国通用的统一标准币值),就要先确定银币每枚的重量。梁对此事着墨甚多(22:4-10),因与虚金制本身的关系较间接,不细论。

同类推荐
  • 中国冲击

    中国冲击

    泽林结合游记与评述的形式,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吸引力的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图景。
  •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大量吸收我国最新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思路,系统地阐述基本理论。
  • 创业案例集

    创业案例集

    本书收集了23个案例,其中包括江苏诚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业纪实、红宝丽集团创业之路、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厂创业之路等。
  • 国际市场营销学

    国际市场营销学

    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在选择同样性能和价格的商品的时候,“美国制造”这个标签往往是决定他们取舍的微妙因素,这就是本土品牌的价值。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热门推荐
  • 满城雪

    满城雪

    你是内心孤寂的公主而我只配默默守护命运卒不及防
  • 大陆悠歌

    大陆悠歌

    狼人仰天长叫,数百个,他们在寒冷的冬天来临之时,出现在边境城的学冬关隘前面。他们狼叫着,手拿盾牌,碎锤举起,敲打着盾牌,声音盖过了整座关隘。而学冬关隘前面站着许多守卫,他们穿着黑色战甲,黑色绒毛外套披在身体。手上的长剑与身体一样长,盾牌背在身后。举起长剑立在半空中,亮丽的剑锋在白雪覆盖中,变得更加锋利。头上的面具掩盖了严峻的面孔,他们不害怕狼人,因为在一千年以前,他们的先人就曾经把狼人赶出边境。今天他们不会让狼人跨过学冬关隘。关隘上一面旗帜在寒风中飘着,白色的底,一个狼头人身的物体,手拿一把长剑。战争开始了。新人小说,多多支持
  • 好景良天

    好景良天

    暴有修改的宠妃,霸道闷骚的皇帝,穿越版《金枝欲孽》剑出江湖,皇宫震动。皇宫女人,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 夫婿尤双

    夫婿尤双

    他以为她不过是京都城内一无赖她不过是受了母君的庇护却不想正是大殿之上他的一句恕难从命生生折了她对他的心回首间她与他传言落满京他方惊醒他才是那个本该与她一生缱绻之人原来十多年她隐了自己的光芒只为陪伴他可惜他蓦然回首她心似乎已然旁落
  • 弑魔君1:风云争霸

    弑魔君1:风云争霸

    弑魔天下,唯我独君!如果你已经遗忘了自由、自我、梦想的滋味,可以来这。这里还有冒险、友情、恋爱,充满幻想的世界。一个被诅咒的大地,一个被诅咒的命运,一趟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带上你的背包和勇气一起随着我们的主人公君一起慢慢长大吧,一起寻找被遗忘的东西,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欢迎来到君的世界!
  • 零售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零售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从思想上来说,管理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管理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管理是艺术的。然而,不论管理是哲学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首先它都需要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制度是一切管理运行的标尺与准则,因此,建立一套体系完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表格在现代零售企业管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总结了许多成功零售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做法,借鉴了同类书籍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零售企业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 绝世邪僧

    绝世邪僧

    佛学院高材生贺尚穿越斗气大陆,无上佛法任他修炼,各类美人令他心动!敌人面前他是下手狠毒的金刚罗汉,美女身边他是猥琐邪恶的欢喜圣佛。决斗场,擂台赛,将是恶棍纨绔的埋骨地!美人膝,佳丽吻,终成风流邪僧的温柔乡……
  • 风流丹师

    风流丹师

    偶然的机遇,让林子枫获得了炼丹秘术,本已穷困潦倒的人生,突然间柳暗花明出现了转机。是选择做一名合格的高级贴身男秘书,还是做一个靠仙丹发财致富的红鼎商人?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林子枫偏偏做到了,从一名毫不起眼的草根到坐卧花丛的金融大鳄,这一生将注定绚烂无比!
  • 误惹妖孽邪帝:嗜宠帝皇妃

    误惹妖孽邪帝:嗜宠帝皇妃

    他,千年前呼风唤雨的琉璃国太子,拯救世人,冰封千年,再次醒来,早已物是人非,千年孤寂!她,穿越而来千年的魂,冷酷无情却又是最重情谊之人!她双眸在一场阴谋中受损,时好时坏,她从未看清过身边这个如仙似魔,绝美妖孽的男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武碎三界

    武碎三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便有了江湖!人间界如此!天界如此!神界亦如此!总之只要存在生命、存在智慧的地方,就会存在江湖!江湖生存法则第一条——强者为尊!江湖生存法则第二条——弱肉强食!江湖生存法则第三条——无毒不丈夫!三界通用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