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500000041

第41章 附录:陈从周年谱(2)

本年度先生继续在扬州市考察,对该地风景、园林、古建筑及住宅等做了较全面的调查,调查中发现了石涛的叠石山房,即片石山房。

调查考察后,先后发表了以下几篇文章:

(1)《漫谈扬州瘦西湖》。

(2)《扬州大明寺》。

(3)《扬州伊斯兰建筑》。

(4)《扬州园林艺术特色》。

(5)《扬州园林与住宅》。

本年度先生还发表了以下几篇文章:

(1)《明代上海的三千叠山家和他们的作品》发表在《文物》第7期上。

(2)《水乡的桥》。

(3)《留园小记》记苏州名园之一。

一九六二年

年初

(1)游苏北,因下大雪,在泰州受阻,如皋、海安诸县未果行,返扬州小住,受当地建筑学会之邀,在扬州园管处作“瘦西湖”报告。同行者喻维国君。

(2)返沪作《泰州乔园》一文。

3月14日

《西湖园林风格漫谈》发表在《文汇报》上。

4月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一文应《人民画报》之约而作,为苏州留园撰文,虽述留园,但亦涉及造园琐谈。

4月28日

《春游季节谈园林欣赏》发表在《光明日报》上。

6月14日

《瘦西湖漫谈》发表在《文汇报》上。

7月

《也谈闻一多的封面画》完成。

8月25日

《宁波天童记游》发表在《中国新闻》上。

10月

《扬州园林与住宅》订补。

12月21日

《上海塔琐谈》发表在《文汇报》上。

(1)踏勘圆明园废墟,同行者为黄宗江兄和张锦秋君。

(2)从1958开始直至1962年冬,先生与王绍周同编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参考图录》已在北京建筑研究院初步编就,但未刊出,今存国家建委。这本书搜集较广,除照片外,还有测绘和设计原图等。

本年度先生还做了以下几件大事,发表以下几篇文章:

(1)先生于青浦发现两座宋元时的桥梁,不仅是上海已知最古者,且在我国桥梁史上亦有重要意义。

(2)《扬州片石山房》发表在《文物》第2期上。

(3)《为俞子才题石湖泛月图》诗一首,俞子才为画家吴湘帆弟子。

(4)《水乡的桥》发表在《人民画报》第4期上,因见同仁编《桥梁史话》时,才检此旧作。

(5)经友人苏州刺绣研究所主持人徐绍青介绍,认识该所缂丝老艺人沈金水老人,他已八十二高龄。当年冬正值先生的恩师朱启钤先生九十华诞,先生书“松寿”立幅,请沈金水老人缂丝数帧寄北京朱师启钤先生,朱老见到缂丝“松寿”

立幅就十分推崇,来信说“老眼为之一明”。叶恭绰先生见到后非常高兴,当时毛主席生辰临近,叶老先生就以毛主席亲书所赠给他的《沁园春》词,专程寄苏州,请沈老人缂丝,老人欢欣鼓舞,为之完成,叶老就以此呈主席,主席于生辰夜召叶恭绰、章士钊、程颂云诸老于中南海共聚联吟。事后,叶老撰一联书赠缂丝老人:

“知音犹及朱存素(即朱启钤),妙技可追沈子蕃(宋代缂丝家)”,推崇备至。此联由先生交给沈老艺人,他莞尔一笑。此联今藏苏州刺绣研究所。

注:朱启钤先生是中国营造学社社长,中国古建筑研究奠基人,当先生在古建筑上有疑问时,就向朱老请教,朱老总是写长信回答,为先生“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先生尊朱老为导师。

一九六三年

8月 (1)再次去江西调查古建。在南昌应江西博物馆及江西省文管会之邀去新喻勘查程氏宅园,往返于山谷间,遇雷雨,衣履尽湿,极为狼狈。

(2)归途过浙,朱家济先生在杭州车站等候,又同去宁波保国寺勘查。全程同行者为陈大钊、卢济威二君。

(3)在庐山时遇圣约翰大学时执教的同仁,他通植物分类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老友山间相见,倍觉亲切。

(1)先生去江西庐山及上清调查诸古建筑。

(2)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之邀,参加筹建扬州鉴真纪念堂工作,梁思成先生是主设计,先生协助之。二人同游瘦西湖,同上平山堂勘查了大明寺建鉴真纪念馆的基地,整个平山堂的测绘先生已搞好,梁先生一一核对。鉴真纪念碑的方案也在扬州拟就,梁先生画好草图由先生去勘察和丈量石料,最后定下后交城建局施工,10月份重到扬州,拍了新碑照片寄梁先生,梁先生表示满意。

朱家济先生与先生同去浙江武义检查延福寺元代大殿修理工程。回来住杭州华侨饭店,比邻是丰子恺先生,丰先生画了一张《直上青云》的画给先生,可惜“文革”时已遭劫难。

10月2日

《绍兴的沈园与春波桥》发表在香港《文汇报》上。

11月

《扬州园林与住宅》再次修订增补。

11月9日

《恭王府与大观园》发表在香港《文汇报》上。

本年度先生还做了以下几件大事,发表以下几篇文章:

(1)上海戏曲学校校长俞振飞邀先生去讲“中国园林”,这位校长很有见地,他认为演“游园”、“惊梦”的演员,如果脑中有“中国园林的境界,一举一动表演起来会有感情,有生命,有声有色”。

(2)讲课之后,先生请他们到同济大学演出,轰动全校,可说是“万人空校”。

先生为这次演出“跑差”累极了,但他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中国文化的流传。当时的华文漪、王英芝、刘异龙、岳美湜、蔡正仁、顾兆琪等都是边念书边学戏、学笛的小朋友。

(3)《扬州大明寺》发表在《文物》第9期上。

(4)《三山五泉话镇江》发表在《中国新闻》4月号上。

(5)制“北京芥子园”图。

(6)写《北京芥子园图记》。

(7)《嘉定秋霞圃和海宁安澜园》发表在《文物》第2期上。

(8)先生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

一九六四年

7月中旬 16日出发至8月下旬回沪,漫游了豫北与晋南,同行者为喻维国君。

(1)赴洛阳实地勘查,由洛阳博物馆负责人(亦考古组成员)蒋若是陪同,踏勘较为深入,有三大特点。

(2)先生又同喻生维国一起,再到河南五岳之一嵩山勘查诸古建筑。

(3)再次去山西太原永祚寺双塔调查,同去者喻维国君。

(4)在北京遇载涛(清宗室,封贝勒),他精戏剧,曾留学法国。当时任政府顾问及人民代表。

10月

在《豫晋散记》一文中记下了这次漫游:

(1)《登开封铁塔》。

(2)《郑州所见》。

(3)《嵩山之行》。

(4)《杜甫故里——笔架山》。

(5)《访洛阳游龙门》。

(6)《在龙堌堆》。

(7)《永乐宫迁后》。

(8)《新绛一日》。

(9)《苏三故事遗迹》。

(10)《广胜寺与赵城藏》。

(11)《太原天龙寺东西两塔题名》。

本年度

(1)先生把在扬州调查和测绘的资料编成册,供教学科研参考,名为《扬州园林》。

(2)当建筑设计革命化运动来临时,先生因研究古建筑和古园林,被当作革命路上的绊脚石,第三次挨批判。

一九六五年

去苏州修理北寺塔,先生带路秉杰一起作规划。先生曾怀疑苏州此塔是明时大修的。此次修理时发现此塔是南宋绍兴年间所建,而塔之顶上三层确为明嘉靖年间重修。据此可补刘敦桢先生苏州古建筑调查所未及处。

本年度

《海州古建筑海清寺塔园林寺正殿勘查记》发表在《同济学报》第1期上。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〇年

先生第四次挨批判和斗争。他被戴高帽子、抹三花脸、游街、罚跪、劳动,受尽摧残、折磨和屈辱,但是,他从不屈服。

一九七一年

1月

外舅去世,写《追怀外舅蒋谨旃先生》诗一首,悼念之。

3月12日

出发去安徽歙县红卫农场劳动一年,劳动时从报上得知梁思成先生仙逝,就不顾自己正在山区劳动,处境尴尬,又患胃出血等病痛,他努力冲破工宣队的阻力,冒着严寒风霜,翻过崎岖的山道,步行到县城,向家属发出唁电,表示沉痛哀悼之心和慰问之意。

作《山居感赋》诗一首,下乡劳动时,讹传俞平伯先生逝世消息,先生为此独自悲伤凄哽多天后写。

下乡期间,先生几乎天天含泪亲眼目睹原徽州府台的城墙、瓮城、府衙门、石牌坊和大大小小的古代民居被拆除,自己却被剥夺了发言权,内心十分痛苦。

一九七二年

3月6日

从安徽红卫农场返校。先生因病,在家疗养。

返校不久,先生被宣布“解放”。

9月中旬

至淮安勘查文通塔,同行者路秉杰和蔡述传二君。

9月

南京博物院邀同济大学共同对连云港海清寺阿育王塔再度进行勘查,学校派先生和路秉杰与南京博物院蔡述传同往,勘查后作出维护加固方案,并参与指导修理工作。

10月

下乡回来后,先生感到自己身体越来越差,而政治运动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当时各派争着批判、横扫和砸烂的对象,他担心长此以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失传了,为了挽救即将失传的优秀文化他不顾个人安危(因为刚刚解放出来,稍有不慎就会被继续看管,受更加重的体罚和折磨),不顾家人反对,几乎每天劳动回来后,早早睡觉,凌晨两三点钟待家人、邻居都熟睡时起床,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用蝇头小楷逐字逐句写下自己熟知的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一九七三年

《衍芬草堂藏书楼》完成。

5月6日

《叶恭绰与网师园》完成。

5月

自1972年10月始至1973年5月止,他坚持天天深夜至凌晨写作,逐字逐句写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寻访、考察、探究的心得结晶,内容非常丰富,共写了一百五十九个问题,十二万多文字,这是他传承历史和文化的著作,也是准备向世人告别的书,后来收集在《梓室余墨》的卷一、卷二中。详见《梓室余墨》。

6月10日

因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来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主要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学校交先生负责,所以先生先安排参观,从上海出发抵济南、经聊城、绕泰安、登岱岳之巅,复去长清观宋塑,留曲阜一周,过金陵、吴门返沪,为期一月余。在聊城时,为保存聊城明初大木结构建筑光岳楼做出重要贡献。7月11日夜返沪。

6月21日

先生曾将自己新作《梓室余墨》(卷一、卷二)手稿本寄给冯其庸先生,请冯先生写几句话,冯先生就寄回评论文章,称赞它的文史价值。先生将此文放在《梓室余墨二卷·跋》中。

本年度先生还写了以下几首诗词:

(1)《答童寯教授》诗二首,因童老主其事,请先生在南京工学院讲学,内容是关于“扬州园林”的。

(2)《浣溪沙》词一首。

一九七四年

1月4日至8日

宁波余姚县河姆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并木构建筑残存,浙江博物馆邀先生等前去参观。此次是由水路乘轮船,来回都经宁波,所以到天一阁、天封塔等一游。同行的有路秉杰、喻维国等。

8月

(1)《浣溪沙》词一首赋答童寯老先生忆随刘师士能(敦桢)、梁公思成游扬州,匆匆十余年矣。

(2)应国家文物局及安徽宣城县革委会之邀,赴宣城勘查敬亭广教寺(院)双塔,同行者喻维国君。

10月

《宣城县志》完成。

本年度

《上海龙华古塔的塔基》完成。指导阿尔巴尼亚另一批进修教师。

考察了济南、曲阜、泰安、聊城等地的古建筑。

一九七五年

8月13日 出发到长沙,应湖南博物馆之邀,为湖南全省考古训练班讲授中国建筑史与古代建筑鉴定,课毕,勘查古建筑和文保单位,游历湖南山水,还曾复检马王堆棺椁并摄影,会见湖南老友和门生。约一个月,同行者陈秉钊君。

《湘中游记及勘查鉴定》完成。

10月

《湘游散记》完成,记游湘见闻。

12月12日开始

应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要求,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师整理改编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园林》一书,并为之定稿,邀先生参加讨论。先生与刘师相知二十年,故尽己所知,畅抒己见,以充实此宏著。刘师之子叙杰君与先生联床十天,相聚甚欢。

《整理改编<;苏州园林>;》一文完成。

12月23日至24日

至吴江访垂虹桥遗迹,去同里访计成后人,访任氏退思园。同行者喻维国君。

《访吴江同里》完成。

本年度

《题为陈洛毅画兰》诗一首。

一九七六年

1月

《苏州网师园》,发表在南京博物馆《文博通讯》第23期上。

11月

《游阳山大石》,游阳山大石山,信此为环秀山庄之本也。同行者有官伍、晓旭二君。

12月

《读<;养自然斋诗话>;札记》完成。

本年度

《泰州乔君园》完成。

一九七七年

4月13日至5月12日

为应中国科学院之约,分撰《中国建筑技术史》,有机会到福建各地调查,并应博物馆所邀作报告,共一月整。5月12日回沪,同道者喻维国君。

4月

《闽南纪游》诗一首。

《闽游记胜》和《闽中游记》都完成。

8月8日 《江西贵溪的道教建筑》完成。

10月

《扬州园林与住宅》一书完稿。

11月

重访河南开封古城,写《忆江南》词七首:

(1)《汴园》。

(2)《铁塔》。

(3)《上吹台》。

(4)《繁塔》。

(5)《龙亭》。

(6)《柳园》。

(7)《相国寺》。

《泰州乔园》附录一、附录二,发表在南京博物院《文博通讯》第16期上;修订《扬州园林与住宅》。

一九七八年

2月

游镇江写下《忆江南》词五首。

5月

《苏州环秀山庄》发表在南京博物馆《文博通讯》第19期上。

在广州参加广州市城市建筑规划会并勘查广州花塔等,写诗七首,词三首:

《羊城杂诗》七首。

《虞美人·羊城宾馆信步》词一首;

《临江仙·勘查广州花塔》词一首;

《临江仙·约观琶洲塔》词一首。

夏初

(1)到绍兴,为明代大第宅吕府商讨修理工程。“吕府十三厅”是先生1954年普查古建筑时发现的,是国务院重点保护文物。

(2)到杭州,为西泠印社的整治筹划。

(3)《杭绍行脚》完成。

(4)作《湖上忆郑晓沧(宗海)、朱豫卿(家济)二翁》诗一首。

同类推荐
  •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巴尔扎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本书从评说人物这一层面,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蒋介石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多个方面,是从新的角度对蒋介石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物的选取上,该书所涉猎古今中外 170多位历史人物中,既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巨擘、将令、文人,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如蒋介石的亲属,这就让读者眼中的蒋介石更加丰满,更具立体化。其次,本书对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给读者以脉络清晰的感觉。三是评说原文分别取之于蒋介石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楹联等,对人物的评价,既有总结性的,也有随意性的,严谨而不失自然活泼。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热门推荐
  • 这样的员工晋升快

    这样的员工晋升快

    本书讲述了获得晋升的重要因素,包括:忠诚、积极主动、敬业、高效做事、与老板和谐相处、打造好人缘、把握晋升机遇等。
  • 史记那些事

    史记那些事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这么伟大,也和国家干部沾不了边,国家大事也多是口头参与为主。所以,读史记,也与以史为鉴的缘由不大,纯粹是个人兴趣。没想到的是,史记读起来还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加上些个人的理解,可能与真实有差异,就成了这么一篇多少还有些趣味的东西。
  • 八荒剑神

    八荒剑神

    星辰演化大道,日月繁衍规则。强者无敌于世,夺天地之造化。叶晨风身负神秘金色血液,融合噬神之脑,继承恒古不朽意志,一念万骨枯,一剑沧海平,一人一剑横扫天地八荒,气凌万古苍穹,成就八荒剑神!
  • 二嫁豪门:杠上金牌老公

    二嫁豪门:杠上金牌老公

    一次游戏的公会聚会,我老公和另外一个已婚女人搭在了一起,之后我失去了孩子,失去了爱情。与两家婚姻的另一个受害者一起寻找那对贱男女约会的证据,让我和姬语锋本没有交集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曾经不堪的婚姻,错爱的男人,我已对爱情失去信心。该不该接受再次袭来的幸福,成了我挑战自己的难题。我说:如果说女人结婚后流的汗和泪,是选男人时脑子里进的水,那当初我的脑子肯定被洪水冲了个一塌糊涂。姬语锋笑:你可看清楚,这一次选得男人,是不是因为脑子又被洪水冲了才冲动的?一旦你确认,我可就真的不放手了。
  • 格斗风云录

    格斗风云录

    秦天原本是个市井普通人,可是在二十岁那一年连连发生怪事。每晚噩梦潜入,梦见的却是拳皇中的游戏人物,醒来之后居然被拳皇我流派代表人物草薙京附身,从此开始走上他未走完的拳皇道路。我就是无所不能的火焰之神。大侠?英雄?救世主?不不不,这些都和我沾不上边,我只是一个卖臭豆腐的。
  • 纯爱纯恋:恋上美男师长

    纯爱纯恋:恋上美男师长

    18岁相识的情分不仅仅是一见钟情,更是天长地久。恋上他是她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 剑落飘零

    剑落飘零

    魔教攻打三合会,邪不压正,所以魔教即便是再强大,肯定也是斗不过三合会的。何况还是以一敌三呢。可是,夏末悠却知道,肯定还会有故事下去的。也许关于三合会,亦或者是关于噬神殿。
  • 灵甲

    灵甲

    无尽位面,无垠大陆,少年崛起于人族却不想····但我命由我不由天··誓要踏上强者之路,登临无上绝巅
  • 妾本毒物:邪帝,别缠我

    妾本毒物:邪帝,别缠我

    一朝穿越,苏兰若为心爱之人混进皇宫,受尽万般委屈。被迫殉葬,救下她的人却在数月后赐她一死。奇迹重生,誓不再让人欺侮她分毫!夺皇权、杀皇后、荼皇子,纤纤素手捧一杯毒酒给最爱的他……秋千架上,“看我打下这锦绣江山,送来博你一笑!”十面埋伏,“杀了我,全我一份忠孝节义;将我的骨灰带给她,全我一份痴心爱恋!”天牢绝地,“现在,我只不过想安静的和你并肩看斜阳,然后你给我和我们的孩子做晚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阳系保卫战

    太阳系保卫战

    标准历3137年2月5日,电雷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廖凡和同学们卷入“比邻星人类帝国”对地球的突袭战役,进而战略武器摧毁了地球表面。被逼无奈下一干人等同流浪号宇宙母舰战斗群一起踏上漫漫逃亡之路。帝国舰队为什么要发动突然袭击?联邦宇宙舰队主力去了哪里?数光年之外,遥远的人类文明核心到底发生了什么?随着谜团的逐步解开,关乎人类文明世界的巨变展现在廖凡眼前。滚滚历史洪流中,他的选择是什么?他的命运最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