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4500000040

第40章 附录:陈从周年谱(1)

先生祖居浙江绍兴道墟杜浦陈家。

曾祖在家务农。

祖父永福公挑了一担绍兴土货,徒步走到杭州做买卖,然后在杭州定居下来。

父亲清荣公就出生在杭州。当父亲长大自立后,就在杭州城北青莎镇散花滩买地,散花滩又名仓基上,可能是南宋时藏粮之处,位于大运河尾段,四面环水,有三座桥通市,水陆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杭城不少达官贵人都在此择地建房。父亲建造的陈宅共有四座建筑,主楼厅名“尚德堂”,后面走马楼名“爱吾庐”,墙后一座三开间称东花厅,主楼大厅之东的半洋楼称新花厅。“尚德堂”是祭祀和接待宾客的地方;“爱吾庐”是上房,先生的父母和哥哥姐姐都住在此楼里;东花厅三开间是祖母吃素念经、颐养天年之处;新花厅造得较晚,式样较新,是三开间围廊的半洋楼,楼下作休息室,楼上作卧室,楼前有花园,楼后增设书房,这是父亲晚年静居养病之所。邻居都是本地大族,书香人家。

1918年11月27日 先生就出生在杭州城北青莎镇散花滩“爱吾庐”的左厢楼上。父母因老年得子,对他特别宠爱。一方面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受邻居影响,五岁时,他就破蒙进私塾读书了。

二十年代

1923年 五岁向孔夫子叩了头,破蒙之后,算是读书了。他因年纪太小,又体弱多病,常留家中,由父亲母亲亲自教读书、临帖,培养了他的学习兴趣。

1924年9月25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一时四十分许忽闻轰然一声,经打听后得知雷峰塔倒塌了。当时正传军阀孙传芳占领浙江,他专车刚到城站之时,雷峰塔就倒下了。

这一年,父亲正在家患重病。

1926年 八岁。正式入私塾,幼年读的第一本书是《千家诗》,篇篇都会背。

塾中学习严肃单调,一天到晚读书、背书、习字、造句,但塾师的一丝不苟,为先生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也培养了他惊人的记忆力。

这一年父亲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1928年 十岁。这年春天告别私塾,到镇上的一所基督教会小学读书,插班三年级,家人认为教会学校古文弱,放学后仍读古文,母亲托老姑父陈儒英先生教《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及有关人物传略、历史、地理等常识。

先生爱读《幼学琼林》一书,这对先生后来学建筑和园林艺术起了主要作用。学习古文,为先生打下了坚实的文史哲基础。

三十年代

1930年 十二岁(虚龄十三岁)。进入杭州惠兰中学读初中。

1931年 十三岁。转学到盐务中学。

初冬早晨,正在中学教科书上读徐志摩的《想飞》一文,背诵“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我们镇上的东关乡”时,同学蒋德修告诉先生11月19日徐志摩在山东坠机的噩耗。蒋是硖石人,徐的同乡。先生仅在童年时,在自家花厅中仅见过徐的背影,但印象总消失不了。先生爱读他的诗文,他的性灵深深地感染了先生的气质。

1934年 十六岁。先生曾游浙江普陀山,虽垂髫之年所见,但对古寺、佛殿建筑规模记忆犹新,自幼对木构架建筑兴趣特浓。

《忆少年时游普陀山》。

1938年 二十岁。入之江大学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夏承焘先生和王蘧常先生教他古诗词。

四十年代

1940年 写了四首饯春诗(时年二十二岁,虚龄二十三岁)

春去春水各天涯,但对芳樽醉落花;

千转贡莺留不往,一帘风絮月西斜。

闲秋无计托声诗,未语从前已自痴;

最是小楼风雨夜,孤灯明灭送春时。

纤腰杨柳舞婆娑,轻絮方池点绿波;

曲径旧曾低语处,疏林悄悄夕阳多。

春归远容未曾归,惆怅中庭画角悲;

蜂乱蝶忙谁解得,闲愁最误少年时。

1942年 之江大学毕业。毕业后受聘于杭州浙江省立高级中学、杭州市师范学校,教国文和历史。当时,之江大学建筑系主任陈植(直生)先生公子陈艾先是先生的学生,两家有世谊和乡谊,又是附近邻居,先生常去陈家借建筑方面的书,并得到陈植先生的指导。

约1944年 应陈植先生之聘,进之江大学建筑系教中国建筑史,任副教授。

1944年 与海宁蒋定(原名婷)结婚,介绍人是徐志摩儿子积锴,蒋是徐志摩姻兄妹。

1946年 在沪游学,被张大千先生赏识,拜张大千先生为师,正式成为“大风堂”入室弟子,学习绘画。

1947年 进圣约翰大学,先在附中教国文、美术、历史等,后被聘为大学部建筑系副教授,教中国建筑史和中国营造法。住进圣约翰大学内约园。

因住上海,积锴母亲幼仪和夫人张粹文都跟先生学绘画,先生隔三五天便上徐家(即华山路花园徐宅,此屋在志摩殁后所建),使先生进一步了解了许多志摩生前的事,幼仪把凡有关志摩的遗物都交先生妥为保管,其中有一张志摩签名照和两本用连史纸毛笔写的本子:《志摩随笔》、《志摩日记》。

陆小曼住在福煦路福煦坊,先生常去看望她,也得到许多有关徐志摩的资料。

1948年 (1) 继续在圣约翰大学任教。

(2) 戊子三月《<;守愚轩所藏古画集>;序》,写成于沪西圣约翰大学。

(3) 三十岁,在上海举办陈从周个人绘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情”的诗情画意而引起画坛的瞩目。先生有些画上的条文还是张师大千先生为之撰写的。

1949年8月 (1) 继续在圣约翰大学任教。

(2) 《<;徐志摩年谱>;自序》,写成于沪西圣约翰大学的随月楼画室。

(3) 编印出版了《徐志摩年谱》,这是先生的处女作,为年谱的出版,先生真是费尽心机。这本年谱出版后,为海内外研究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思想以及现代文学的发展等,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九五〇年

(1) 继续在圣约翰大学任教。

(2) 应颜文梁先生所邀,在苏州美专上海分校兼任国画课。

(3) 应建筑科蒋孟厚主任之邀,也曾去苏南工专兼课,因为从刘师敦桢、吴丈之翰那里早知工专在历史与教育史上的地位,因此欣然赴约。教中国建筑史和中国营造法。课余考察了苏州古建筑、古园林以及名人故居。尤其值得高兴和得益的是认识朱葆初教授和贾林祥老师傅,与之结成忘年之交,共同研究苏南古建筑、古园林中的各种问题。还与友人顾公硕姻兄谈古说今,都是关于苏州的。

这些知识的积累,对先生今后写作很有帮助。在苏州期间,完成了《苏州园林》、《苏州旧住宅》、《江浙砖刻选集》、《装修集录》、《漏窗》等著作及若干篇古建筑调查报告。

一九五一年

(1) 继续在圣约翰大学任教。

(2) 继续在苏州美专上海分校兼任国画课,也继续在苏南工专兼课,教中国建筑史和中国营造法。

(3) 《陈从周画集》由上海出版社出版。

一九五二年

下半年 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和上海其他大学的建筑系都并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先生就从此离开约园,住进同济,在同济大学工作、生活了四十八年,直到逝世。

先生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中国建筑史和中国营造法;受系主任黄作燊教授之托筹建建筑史教研室。

冬 刘敦桢教授在南京工学院任建筑系系主任,他出差来沪,先生陪同刘师至华东文化部访徐森玉老先生。

一九五三年

春 随刘敦桢先生同赴山东曲阜勘查古建,归途过金陵,与童老、星野(卢绳) 、叙杰等相聚,并重游旧地,深感亲切(童老即童寯老先生,叙杰即刘敦桢先生公子——作者)。

夏 随同刘敦桢先生一起去山西太原永祚寺双塔调查。

夏秋之交 应江苏省博物馆及苏州文管会之邀,遍查吴中古建筑园林并登上苏州灵岩山宋塔(待修),同登者路秉杰、宫伍二君。

《吴县洞庭东山杨湾庙考察报告》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这是先生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有关古建筑的考察报告。

本年度 开始参与苏州留园的修复工作。

一九五四年

应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之邀,做了以下几件事:

(1) 普查了浙中古建;在绍兴发现了明代大型的建筑群“吕府十三厅”。

(2) 舟游了各个城中的名迹遗构。

(3) 筹划绍兴大禹陵的修建。

(4) 在绍兴去安昌镇途中写下三首诗,其一:

一舟容与清波里,两岸稀疏野菜花;

山似黛眉谁淡扫,两岸照影有人家。

《中国建筑史图集》出版,由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

同济大学文远楼竣工后,先生建议将楼后洼地造园,得到当时的党委书记兼校长薛尚实同志支持,就立即设计,因地制宜,凿地堆山、建亭、筑桥,造好了“三好坞”。园中的花草树木和石头都是先生帮助做工作解决的,即说服之江大学时的学生刘秋霞的父亲,得到他支持,从他家的芸园中移植过来的。园内小山错落,曲水湾环,几年不到树荫遮蔽,三好坞名是薛校长取的,三好亭额也是他写的,三好桥的竹结构也是他决定的,非常雅致,遂成同济一景、大家称赞。

仲夏 应浙江省文物管委会之邀,到天台国清寺调查古建筑。

夏 (1) 应江苏文管会之邀,去甪直保圣寺修缮天王殿,并鉴定所谓唐杨惠之塑,实为宋塑。

(2) 参与指导上海龙华寺古塔修理和设计工程。

(3) 《窗修集录》由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

本年度 继续参与苏州留园的修复工作,直至完工。

一九五五年

1月23日 《沪郊古塔话龙华》发表。

4月 南京博物院蔡述传曾陪先生第一次勘查连云港海清寺阿育王塔。

8月 《甪直保圣寺天王殿》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第7期上,认为江苏吴县甪直保圣寺名塑非唐代杨惠之之作,是宋代人所作,此见解与顾颉刚先生同,并为文物部门采纳。

学校正式任命先生为建筑系建筑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

一九五六年

《苏州园林》出版,这是建国后研究讨论苏州园林正式出版的第一部书。书中抓住苏州园林是文人园,淡雅幽静,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熔文、史、艺术、美学于一炉,以竹政园和网师园等为代表,逐一剖析明代园林接近自然的原因,提出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论点,同时也根据苏州园林的实际,总结出中国园林常用的借景、对景等造园手法。

到上海豫园考察多次,参与指导豫园的修复和设计工作。

《江浙砖刻选集》由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

一九五七年

2月 《<;江浙砖刻选集>;自序》,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教研组。

《江浙砖刻选集》由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

夏 南京工学院刘敦桢先生因出国,嘱托先生代为辅导中国建筑史研究生,因此先生带南京工学院中国建筑史研究生胡思永、章明、乐卫忠、邵俊仪一起勘查河南中岳嵩山诸古建筑,又赴洛阳勘查名园,南工、同济青年教师潘谷西、朱保良等人同往。

本年度还发表了以下几篇文章:

(1) 《上海的豫园与内园》发表在《文物参考资料》第6期上。

(2) 《苏州罗汉院正殿遗址》发表在《同济学报》第2期上。

一九五八年

1月 浙江省绍兴县人民委员会对大禹陵和兰亭进行修复,邀先生参与指导施工前调查和设计工作。

夏 先生与同济大学诸生曾去苏州测绘北寺塔,当时此塔正遭雷火之击,毁了部分腰檐。

9月 《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编成。

10月 《苏州旧住宅》一文于北京建委建筑科学院所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印发。

冬 开始为编纂《江西建筑史》数赴赣地勘查庐山和龙虎山之建筑。

本年度还做了以下几件事,发表了以下几篇文章:

(1) 大跃进时,苏州为大办钢铁而大拆古城墙,消息传到上海,先生立即与苏联专家一起赶赴现场劝阻,结果不但无效而归,还因此招来横祸,被打成中国营造学社的外围分子,从北京一直批到上海,这是先生第一次被批判。

(2) 《建筑中的“借景”问题》发表在《同济学报》建筑版1958年第1期上。

(3) 《常熟园林》发表在《文物》1958年第3期上。

(4) 《绍兴大禹陵及兰亭》发表在《文物》1958年第7期上。

(5) 建议并参与指导修复的苏州网师园修成。

一九五九年

春夏 (1) 为编纂《江西建筑史》继续数赴赣地勘查庐山和龙虎山之建筑。

(2) 参与主持上海建筑史的调查考察工作,建筑史分古代、近代和当代三部分,先生对上海近代建筑史料的搜集、保存工作做出很大贡献,为以后编写上海近代建筑史做了准备。

夏初 (1) 《保定别树荣》诗一首。

(2) 《谈谈古建筑的绿化》完成,发表在《文物》1959年第11期上。

(3) 教育改革时,先生的《苏州旧住宅参考图录》一书闯下了大祸,因书中引了《吴风录》中“虽闾阎下户亦置盆岛好玩”一句而被批判,说他侮蔑劳动人民,是反动文人,这是先生第二次被批判。

一九六〇年

2月 (1) 应浙江省文物管委会朱家济先生之邀,赴浙江海宁盐官(旧海宁县城)调查,发现了安澜园遗址及陈阁老宅建筑。

(2) 在上海郊县调查考察,参与指导嘉定孔庙和松江佘山秀道者塔的修复和设计工作。

(3) 赴扬州调查考察。

一九六一年

夏 (1) 先生带领同济大学建筑系1958-

1964年级建筑学专业学生赴扬州,测绘了园林及有庭院的住宅三十余处。除先生总其事外,还有其他老师先后参与工作。

(2) 登黄山。

8月 《扬州园林与住宅》初稿完成。

10月12日 《<;朱蠖公(启钤)先生九十寿言集>;序》完成。

冬 (1) 《扬州赠陈正薇》诗一首(陈为梅兰芳先生入室弟子)。

(2) 客北京,在建筑科学院建筑史研究室编写《中国近代建筑史图集》,并曾调查过什刹海附近恭王府。

(3) 在梁思成先生家门口,罗哲文先生为先生和梁先生合影,此照先生一直珍藏着,放在家中书桌上。

同类推荐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我就是季洁

    我就是季洁

    《我就是季洁》是“行业剧女王”王茜,首部全景立体展现自己演艺生涯和私人生活的自传。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王茜在《重案六组》中台前幕后的故事;第二部分是生活中你所不知道的王茜;第三部分是王茜的整个演艺生涯;第四部分是王茜的个人资料、影视剧作品和获奖纪录等等。全方位提供《重案六组》的台前幕后不为观众所知的故事;王茜私人生活大揭秘;独家从未曝光的几百张照片;高晓松、陈宝国、李静、孙俪、周迅等明星的一些从未公开的有趣的故事。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热门推荐
  • 异能仙道

    异能仙道

    身中绝毒,小修士段子羽夜半身死,恰巧,来自地球的另外一个灵魂,和他的灵魂融合,让他死而复生。醒来之后,小修士惊讶的发现,他还融合了对方自带的异能系统,好吧,这异能还是成长型的,为了生存,为了达到天下无敌的目标,小修士一边努力修炼,一边用异能‘发财’……
  •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本书选取了生活中一些饱含乐趣的问题和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解释、分析,让读者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这样感受,这样表达,这样行动。
  • 邪恶女配:男主别爱我

    邪恶女配:男主别爱我

    因为看文不留评受到惩罚,她穿越到后妈作者写的虐文之中,成了邪恶女配。只有将虐男主的光荣使命进行到底,坚决维护剧情发展,让男主受尽折磨死去活来最终与女主天人永隔,骗尽读者眼泪充分满足后妈恶趣味,才能解除惩罚回到现实。熟悉剧情的她,知道男主只当她是一个需要尽心服侍的高级客户;而我需要做的是收起善良和同情,释放骨子里的后妈基因,昧着良心做出沉迷男色的样子对他的主家说:“把他给我”。可是为什么女主提前挂掉了,男主还对她这个邪恶女二萌生了不该有的爱意?一定是打开剧情的方式不对……
  • Confidence

    Confid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狮部落1:危机潜伏

    狂狮部落1:危机潜伏

    一望无际的卡布莱特草原,名叫“瑞蒙家族”的狮群驻扎于此,这是一个庞大的狮群。月明星稀之夜,受伤的瑞蒙家族战士外出觅食归来,然而,这一次,她的身旁多了一头陌生的雄性壮年狮。孰知,噩梦就此展开,原以为他会成为狮王瑞蒙的得力助手,哪曾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和善良的外表下那不为人知的邪恶目的慢慢显现。这名潜入者对卡妮的频频示好是否另有企图?他的魔爪一次次向幼狮们伸去,幼狮们险象环生……如果仅是企图篡夺王位,为何甘愿冒险对一头幼狮下手而打草惊蛇。阴谋家的假面终将被揭开,王者的正面较量终于来临……
  • 千城一醉.

    千城一醉.

    (本书含盗墓笔记,神印王座,花千骨的续写)一次异世大陆的神奇旅行,几番友情与青春的碰撞,一次意外穿越,被贴上废材的标签...说我是废材,呵呵,天下中,要是我是废材便没有天才了吧!,异火,炼丹师...以及许多赖上我的小萌宠....一跃千城......小哥,轻水,龙采儿...的出现,来一场异世的华丽之旅....我妈竟是花千骨,御魔城城主竟是轻水..........还有什么在等待............呵呵,异世穿越谁最新,珺然大陆找兰婷!多多支持哦!!悬疑和仙侠交错,融合其它著名电视剧,小说的续写,将各个时空的人汇合,来一次难忘的冒险活动。
  • 迷局

    迷局

    本书撷取了中国历史中几十个历史故事,内容涉及帝王身世、战争悬案、宫廷政变、历史谜案等。
  • 荒村诡事

    荒村诡事

    我叫张小强,出生在一个封闭的山村当中,村子里的人都将我当做一个怪物,认为我是灾星,原因是——我是从我娘的尸体当中生出来的。那一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传说中鬼门大开的日子……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