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1900000044

第44章 佛教散论(2)

(4)中品上生:谓持五戒八戒等,不造众恶,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其人见已,心大欢喜,见己身坐莲花台,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寻开,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

(5)中品中生:谓一日一夜持八戒斋,又持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此人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往生后先得须陀洹果,经半劫后成阿罗汉。

(6)中品下生:谓孝养父母,行世间善事,此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愿,至心信乐即得往生。往生后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先得须陀洹果位,再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果位。

(7)下品上生:谓虽不谤方等经典,然多造众恶,无有惭愧;命终时闻大乘十二部经题名字,又称南无阿弥陀圣号,除多劫罪,尔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大势至菩萨来迎,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花乃敷。当花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其人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

(8)下品中生:谓毁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僧祇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命终时,闻阿弥陀佛十力威德,罪灭往生,经六劫之后莲花乃敷,当华敷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经典。其人闻此法后,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9)下品下生:谓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然命终时,至心具足十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而得罪灭,往生极乐世界。满十二大劫之后,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之法。其人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17]

上述九品往生的描述成为观音接引信仰的经典最重要的依据,对后世净土系观音信仰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净土观音信仰在其他一些经典中也可看到。如《佛说佛名经》中说:“汝应当归命无量寿佛国安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以为上首,及无量无边菩萨。”[18]此类零星的净土观音信仰经文对观音信仰的流传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普门品》的重译与现世救难信仰及大悲观念的进一步传入

称观音之名而救现世之难的信仰是最早的一种观音信仰形态。诠释这种救难信仰的最重要的经典就是《法华经》中的《普门品》。早在西晋时代,该经作为《正法华经》的一品已经在长安译出,并开始向中国社会渗透。在竺法护首译《普门品》以及光世音菩萨开始流行中国的基础上,后秦时代的鸠摩罗什于弘始八年(406)夏,“于长安大寺集四方义学沙门二千余人,更出斯经,与众详究。什自手执胡经,口译秦语,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19],这个《法华经》新译本名为《妙法莲华经》。于是,《普门品》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译本,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于时听受领悟之僧八百余人,皆是诸方英秀,一时之杰也”[20]。这么多全国一流大师听受该经,远远超过了西晋竺法护传译此经时的声势,于是,该经迅速传向全国,其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立即从《法华经》中单出,独立流通,名为《观世音经》[21]。罗什的译本比法护译本更加圆满,除了救难的名目和应化身相的数目略有不同或增加外,整个经文更加明了流畅。如关于除“三毒”、得儿得女这种赐福的内容,虽然法护译本也有,但不如罗什译的清晰准确。如这段在竺法护译本中是这样的:“佛复告无尽意菩萨,若有学人,淫怒痴盛,稽首归命光世音菩萨,淫怒痴休,观于无常苦空非身,一心得定。若有女人,无有子姓,求男求女,归光世音,辄得男女,一心精进自归命者,世世端正,颜貌无比,见莫不欢,所生子姓,而有威相,众人所爱,愿乐欲见,殖众德本,不为罪业。”[22]罗什译本则是这样的:“若有众生多于婬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殖德本,众人爱敬。”[23]罗什的翻译明显干净利落,清晰明了,所以罗什的译本很快获得人们的认同,并取代法护译本,从此“光世音”的译名被“观世音”所取代,而罗什的《普门品》也以《观世音经》的独立形式成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流行的几种佛经之一。

东晋南北朝时期,除了罗什译的《观世音经》弘扬观音救难信仰外,还有其他一些辅助传递观音救难信仰的经典也相继传入中国。虽然这些经典弘扬的佛教思想主题并不是观音,但其中的某些章节、某些段落涉及观音的救难信仰,所以这些经典也成为中国观音救难信仰的经典来源。例如,元魏勒那摩提与僧朗共同翻译的古代印度世亲的著作《妙法莲华经优婆提舍》就对《普门品》中的观音信仰多有阐发。它把《法华经》划分为五种力,其中有一力就是观音救护众生诸难之力:“修行力者五门示现:一者说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护众生诸难力;四者功德胜力;五者护法力。说力者有三种法门,《神力品》中示现……;行苦行力者,《药王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行苦行者《妙音菩萨品》示现教化众生;护众生难,《观世音品》、《陀罗尼品》示现;功德胜力者,《妙庄严王品》示现。依过去功德,彼童子有如是力故;护法力者《普贤品》及《后品》中示现。”[24]接着,还对受持观音名号的功德做了阐释:“又说言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及受持六十二恒河沙诸佛名,彼福德平等者,有二种义:一者信力故;二者毕竟知故。信力者有二种:一者求我身如观世音毕竟信故;二者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毕竟得故。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法界者名法性。彼法性入初地菩萨,能证入一切诸佛菩萨平等身故。平等身者,谓真如法。是故受持六十二恒河沙佛名,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功德无差别。”[25]这些在《普门品》中都是没有作任何解释的。

罗什译的《思益天王所问经》中,通过观音当着释迦牟尼佛的面对等行菩萨所问的什么是菩萨的回答,来说明观音菩萨的品格,即只要有人能见其相,就可转向无上菩提;只要有人称其名号,即可免除众苦。经文说:“坚意菩萨言,若菩萨成就深固慈心,是名菩萨;度众生菩萨言,譬如桥船渡人不倦,无有分别,若心如是,是名菩萨;断恶道菩萨言,若菩萨于诸佛国投足之处,即时一切恶道皆灭,是名菩萨;观世音菩萨言,若菩萨众生见者,即时毕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称其名者,得免众苦,是名菩萨。”[26]正如鸠摩罗什在解释观世音名称时所说:“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所以,罗什认为,观世音还可以称作“观世念”、“观自在”[27]。

观音救难信仰的基础是相信观音大慈大悲。观音的慈悲成为观音法门中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全部观音信仰的核心。在元魏菩提流支译的《佛说法集经》中有段经文,是讲述各位菩萨如何护持佛之妙法,诸位菩萨均依照各自的所长讲解护持佛法的方法,如一个名叫“见者爱乐”的菩萨就是通过“不起瞋心”使“见者无厌”的方法来护持佛法;弥勒菩萨姓慈,号称“慈氏菩萨”,他的方法便是“以慈心流通此法门”。“弥勒菩萨言:‘世尊,若人有大慈心,是人能摄受妙法。何以故?若人多瞋恚,是人不能摄受妙法,是故我依慈心流通此法门。’”“见者爱乐菩萨言:‘世尊,若菩萨众生见者无厌,是人则能护持妙法。世尊,是故我于一切众生不起瞋心,护持此法门。”各位菩萨的方法都代表了各位菩萨的主要品格。观音的方法则突显了观音的大悲特征。如经文中说:“观世音菩萨言:‘世尊,若人不断大悲,是人则能护持妙法,是故我今依大悲心,护持此法门。’”[28]该经通过观音之口,主张以大悲法来统摄一切佛法。其云:“尔时,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不须修学多法。世尊,菩萨若受持一法,善知一法,余一切诸佛法自然如在掌中。世尊,何者是一法?所谓大悲。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世尊,譬如转轮王所乘轮宝,随往何处,一切四兵随顺而去。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乘大悲心,随至何处,彼诸佛法随顺大悲自然而去。世尊,譬如日出,朗照万品,一切众生作业无难。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随于何处,大慈悲日,照于世间,彼处众生,于一切菩提分法,修行则易。世尊,譬如诸根以意为本,悉能随意取于境界。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于大悲,住持一切菩提分法,随诸分中,随可作事中,自然修行。世尊,譬如依彼命根,有余诸根。世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依于大悲,有余一切菩提分法。世尊,是名胜妙法集。”[29]这段经文是在传递观音的大悲法门及其重要地位。我们知道,观音是诸大菩萨中主悲的菩萨,是佛教中慈悲的化身,这里通过观音来传递关于慈悲的信念,特别是以慈悲法统摄一切佛教修持法门的思想,为中国佛教中的观音信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依据。

四、华严系统观音信仰的最早传入

华严系统的观音信仰是表现于《华严经》中《入法界品》的观音信仰,与净土系观音信仰和密教系观音信仰截然不同,与受记类经典也有很大区别,同时也不像般若类观音信仰那么直指观音的般若法门。单纯从观音信仰的角度来看,《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有关观音“大悲行门”的说明,是以观音救难信仰为基础的一种观音济世信仰,尽管包含着般若思想的某些因素,但主要还是对《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扩展。

据说《华严经》原本凡十万偈。东晋时期,今新疆和田一带流传着一种三万六千偈的梵文《华严经》本。江南慧远的弟子支法领从那里得到这个梵本,并于晋义熙十四年(418)三月十日在扬州(今南京)道场寺请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出。据该经后记记载:“佛驮跋陀罗手执梵文,译胡为晋。沙门释法业亲从笔受。时,吴郡内史孟、右卫将军褚叔度为檀越。至元熙二年六月十日出讫,凡再挍胡本,至大宋永初二年辛丑之岁十二月二十八日挍毕。”可见《华严经》的译出历时三年整才得以完成。初译出时该经分五十卷,后改为六十卷,后世亦称为“六十华严”或“晋译华严”。该经内分三十四品,总由七处、八会的说法而成[30]。

讲述观音大悲行门的《入法界品》在西秦时(385-431)由圣坚译单独译出流通,名叫《罗摩伽经》。该经(品)也是《华严经》中最重要的部分[31],主要内容是讲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寻访善知识参学佛法的经过。据经文说,善财童子是印度觉城的年轻佛教徒。由于前生善因的果报,而在其初住母胎之时,家里便出现七大宝藏。出生之时,又有五百宝器出现,因此他父母替他取名为“善财”。据《华严经》的说法,他于过去世曾在诸佛处广修供养,深种善根而常乐清净,并且喜欢亲近善知识,修习菩萨行。当善财长大之后的某一年,文殊菩萨正在觉城弘法。善财与五百童子来到文殊说法处,请教如何修学菩萨道。后受文殊菩萨的教导与启发,南下参学,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随后继续遍游南方诸国,历访各处的善知识,先后参访过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等,共计有五十五位善知识。如果扣除其中重复的文殊菩萨,及同在一处的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则为五十三处,因此,我国都称之为“五十三参”。其中第二十七参的对象为观音菩萨。善财通过历访参学,得以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最高的无生法界。

《入法界品》的主角是善财,但灵魂却是大乘菩萨解脱法门,所以背后的主角是大乘菩萨,尤其是以“大智”著称的文殊和以“大行”著称的普贤两大菩萨。因为善财所参访的各位善知识,皆具文殊智慧大海所生的摄化之德,总为文殊之位,属般若门。善财最后参访的普贤菩萨则属法界门。没有般若则不能入法界,没有法界则不能显般若,故善财初见文殊,终归普贤。佛教界将入法界品中文殊和普贤的关系还解释为:文殊为能信之心,普贤为所依之法界;文殊为能起之解,普贤为所起之万行;文殊为能证之大智,普贤为所证之法界,二菩萨二而不二,共显三圣圆融之微妙境界。所以,在《入法界品》中,观音本来并不是主要弘扬的对象。但在中国,人们对观音的信仰远远超过了文殊和普贤,所以,该品中所讲述的善财“五十三参”中的第二十七参,即善财拜见观音、观音为其讲解其所证之“大悲行解脱法门”的内容,就成为中国观音信仰非常重要的信仰源泉。后世中国佛教界将《入法界品》中的这部分经文单列出来,称之为“观自在菩萨圆通章”[32]。

同类推荐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热门推荐
  • 倪少霸宠乖乖爱

    倪少霸宠乖乖爱

    母亲早亡,父亲染赌,赌到最后竟然拿她去抵债。三百万的赌债她要如何偿还?赌场的人来学校抓她,她才知道父亲不是开玩笑,真的把她卖了。好,既然要卖就自己找买家。却不想竟碰上了那么一个冷酷无情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逆天邪君:盛宠狂傲医妃

    前世,活得逍遥自在一身医术让鬼都发愁。睁眼醒来,被世人唾弃糟蹋。玄离霜冷眼相看,手中一针一剑红衣妖娆,她只求逆天改命,,让今日陷她于不仁不义之人万劫不复!他是冷夜君王战场杀神,冷绝对上霸道,风云变换,星象紊乱,她要的很简单,来去自如的世界,俯首称臣的众生,恩爱无双的男人。“女人,乖乖贴在我身边,包你一世无忧。”“男人,想泡我,先看看你的本事”“我的本事好的很,不信你来床上我给你证明!”某女微微一笑饿狼扑食。狂妄医妃对上逆天邪王,是凤鸣九天还是飞龙在天。
  • 八戒不姓猪

    八戒不姓猪

    八戒多管闲事,到人间来了。接二连三,八戒尴尬得无处容身。??
  • 南鸢北筏

    南鸢北筏

    南鸢北筏,一个让世人胆战心惊的杀手组合。早在二十年前,一个天大的阴谋徐徐产生。自小中了情蛊的北筏,幼时结交的暗冥阁阁主,指腹为婚的北皇二皇子,冷情神秘的异国王子北皇国师,嗜血残暴的异族魔王……他们究竟是他的敌还是友?十年的青梅竹马,最后又换来怎样爱恨情仇的结局?一场爱恨情仇的纠缠,一个暗流涌动的阴谋。无常世道,谁能笑傲红尘?谁又能执子之手……
  • 佛说大爱陀罗尼经

    佛说大爱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现代阴阳师

    现代阴阳师

    1988年,我跟随师父进了一个古墓。浑浑噩噩读了一卷古书,清醒之时发现物是人非外面已过了二十年的岁月。打工店里的老板娘中了邪,天天勾引男店员吸精,多亏哥是个阴阳师。同学深山冒险迷了路,高富帅傻了眼,妹子哭成一团,多亏哥懂风水龙脉。美女警官遇到粽子精魂案件,不知不觉已经深陷危机,最后还要哥来帮忙。神秘的盗墓阴阳师工会,奇人异事能者辈出,按辈分来哥还是他们的老大呢!然而幸福的日子也不是天天都有,上古中国的四大图腾古墓中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湘西一带的神秘组织与盗墓公会斗争了数千年所为何事;格林兰冰海深处似有似无的呼唤又是谁人发出。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加入到了一场挽救世界末日的运动当中。
  • 威霸九天

    威霸九天

    九天大陆,强者为尊;一个来自神秘乡村的晨风,刀破九天!成就无上霸业。从一开始的平淡心性,再到后来的争霸之心……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公平!没有什么王道!只有无尽的杀戮和黑暗的社会。你强!你就是道理!你弱!你就是蝼蚁!对于这书的介绍我就不介绍那么多了,大致来解释一下实力;外域,实力不超‘武’阶分为徒士师灵王宗尊帝中域,实力不超‘战’阶分为徒士师灵王宗尊帝天域,最高实力为圣!天域实力分为战神,战圣;而圣之上的境界则是无人可及……
  • 习惯创造卓越(人生高起点)

    习惯创造卓越(人生高起点)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随着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发展,好习惯将会把人生带入最佳的境界。本书讲述了习惯左右你的人生、职业习惯:别让恶习阻碍成功、社交习惯,决定人生成败的分水岭、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的安全保障、美化性格,培养好习惯等内容,让习惯创造卓越人生。
  • 剑锋谱

    剑锋谱

    手执三尺剑,斩尽妖邪不畏死,心在光明界,真我自在道之侧。剑锋指天叩,传奇自在巅峰立,心如仁者念,我为人间开天地。各位热心书友可加本书QQ群;230353611.
  • 杞国春秋

    杞国春秋

    搭上“春秋”的末班车,迎面即是“战国”。所以,杞敕不敢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