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2700000163

第163章 朱元璋:兼取众议,甄别人才

“接物有爱恶之惑”也是识人的一种谬误,人人都喜欢善良的人,讨厌邪恶的人。但是由于主观看法的误导,往往会发生善意对待邪恶的人、疏远善良的人的反常现象。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有时,我们看到了邪恶之人的长处,因而对他有好感;而有时,我们却看到善良之人的短处,因而对他嗤之以鼻。

在选才上,朱元璋不但对人才有所要求,同时也严格自我要求。因为作为一朝天子,选才全靠个人对人才的印象和评价,这样在选择上难免混人个人好恶的因素,而一旦用有色眼镜去看人,那就看不准确了。所以朱元璋认为选才时必须保持清如水、明如镜,保持一颗至公之心,他指出:“人君之于天下,当示人以至公,不可存一毫私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真正有才学的贤能者选拔上来。

为了保证在选才上的大公无私,朱元璋提出选才当兼取于众论。吏部负责选官的大臣曾对他诉苦,说人之邪正实在难以识别。对此,朱元璋的态度则更为客观,他发表意见道:“众人恶之,一人悦之,未必正也;众人悦之,一人恶之,未必邪也。盖出于众人为公论,出于一人为私意。然正人所为,治官事则不私其家,当公法则不私其亲。邪人反是,此亦可辨。”在封建时代,帝王们统治的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家天下,无论什么,都可以他一人说了算,选才也是这样。而朱元璋敢于对此提出反面意见,认为评价人才应以公论为准,这实在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见解。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进一步谕示群臣,再次表达了这种见解,他说:“凡人所为不能无过举,但当平其心,则可知其过矣。其心本公,所为之事或谬,此则识见未至致有过误。若缘私意而所行有谬戾者,此特故为耳。君子小人之过于此可见。然君子之过虽微必彰,小人之过虽大弗形。盖君子直道而行,固无所回护。小人巧于修饰,故多所隐蔽。人君苟不察其微,则君子小人莫能辨别。”又道:“朕观往昔议论于廷,有忤人主之意者,必君子也。其顺从人主之意者,小人也。以忤己而怒之,以顺己而悦之,故小人得幸,而君子见斥矣。人主取人权衡在己,当兼取众论,不可以一时之喜怒为进退也。”在这里,朱元璋虽将君子与小人的区分看得简单化了,但他能认识到自己喜欢的未必是君子,自己讨厌的也未必是小人,提出评价一个人当兼取众论,体现出他已有在甄别左右时竭力保持一个客观态度的认识。

不过,兼取众议也存在着一个对公论辨别真伪的问题。对此,朱元璋又再次强调人主需有知人之明,他说:

“夫毁者未必真不贤,而誉之者未必真贤也,第所遇有幸,不幸尔。人主能知其对毁者果然为贤,则诬谤之言可息,而人亦不至受抑矣。知其誉者果然不肖,则偏颇之私可绝,而人亦不至于幸进矣。”自古道:“亲贤臣,远小人。”但说来容易做来难,皇帝们虽然锦衣玉食,拥有天下,但他们的个人生活其实很单调,每天都要处理军国大事,批阅百官奏章,日理万机,身心劳瘁。皇帝从生理机能上来说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在适当时机放松一下。欧洲古代宫廷之中,就专门有为皇帝取乐的小丑。因此,真正要“远小人”,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要求一个皇帝放弃个人生活、杜绝小人,也是不合情理的。只不过英明的帝王自能掌握好分寸,他们把小人留在身边,为自己取乐散心,却一点儿也不赋予他们什么权力,也不许他们对政事妄发意见,以免小人干政,奸佞祸国。

对此,朱元璋的见解是:“正言务规谏,邪言务谤谀,谤言近于忠,谀言近于佞,惟不惑于谤言则听日聪,而谗人自去。不眩于谀言则智益明,而佞人自绝矣。”这番话的前半部分,可以说是一种“辨奸论”,后半部分,可以说是一套“杜佞术”。朱元璋在大力选用人才的同时,对于他的亲信小臣,坚持不许其干涉政事。在他的帝王生涯中,他的一些作为正也罢误也罢,均出自他个人,而无半点儿受人挑拨之见。

总之,朱元璋对人才的选择,是以德才为准,以公心为参考,即使他对某人缺乏深刻了解,甚至于心中厌恶某人,但只要公论甚好,德才亦佳,朱元璋还是主张任用。

而对那些确实很得他欢心,但却没有什么才干,专门以谄佞为事的所谓小人,为了国事考虑,朱元璋秉持公正,并不授之以官。

同类推荐
  •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礼仪的塑造

    销售人员的个人修养,在销售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销售礼仪的表现上。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销售人员,掌握好销售礼仪十分重要。本书就从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地介绍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问题。让读者可以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功者。
  • 当代学生成长必读的民俗故事

    当代学生成长必读的民俗故事

    为了了解此次关于姓氏统计背后更多的故事,更好的解读中国人的姓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副研究员进行了介绍。
  •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有一种爱让你泪流满面

    爱是春天的种子、夏天的清凉、秋天的果实、冬天的温暖;爱是喧嚣世界外的桃源,是汹涌波涛后平静的港湾;爱是无边沙漠中的绿洲,是寂寞心 灵中最动心的慰藉。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有些爱虽然过去,但依然如花般的绚烂,芳香四溢,铭刻在心!
  • 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

    改变人生的经典故事

    本书分人性的得失、真与美、虚荣之心、细节之失、贫富与强弱之辨、自尊与自重、自制之力、宽容之心、勇气的价值、自信与信息、朋友与敌人等41辑。
  • 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空”是佛家宣扬的一种空灵、豁达、开阔、清明的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修行者安顿身心,得道出悟。《禅悟人生系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正是通过悟空之法助世人求得幸福之道。本书秉持“先空身,再空心”的修禅之法,从日常的行禅打坐到修习正念、破除执念,戒贪嗔痴,层层深入地引领读者悟得空的至性,回归生命的本源,拥有内心的安宁和悦,走向人生的幸福大道。
热门推荐
  • 花叶死亡之日

    花叶死亡之日

    南洋富商席有仁远赴日本与恩人会面,却不料刚到日本,身边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命案——先是独居老人被绞杀,后是地方政客的侄子中毒身亡,紧接着他的恩人竟然也因煤气中毒而死!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件,凶手却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揭开真相的关键到底在哪里?但是真相总会大白。只是当拨开重重疑云之际,那份历经岁月蹉跎的情感,不知是否依然和从前一样隽永甘醇……
  • 龙主天下王小二

    龙主天下王小二

    一腔无处宣泄的热血;一个深不见底的脑洞;一颗萌贱腹黑的玻璃心。以上就是作者的全部构成元素(摊手)。霸气侧漏的能给你整个世界,文青的能虐出一筐眼泪。文风坚挺,自认文笔尚可。其实就是一个爱写文的白痴啦(笑)。在下小白,初来乍到,请多关照。
  • 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

    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

    从“租借感情”开始,到发誓要相爱一生。某天,女孩童童在去男朋友江南家的途中被一名艾滋病患者强奸,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分手了,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战争”。江南“无辜”失恋,深受打击。后来,深受“爱情毒药”毒害的江南开始了令人心碎的堕落,直到深渊……
  • 寻风迹.浮虚界

    寻风迹.浮虚界

    墨照她打娘胎里就中了毒,里子被毒破坏,不能修炼和习武。她在出生后就吃下了与那种毒药克制的‘圣灵草’才得以延续生命,可是这时副作用出现了,她的生命被延长,每过一千年才长一岁【也就是说她一千年相当于普通人一年】这样与自己在乎的人生活,可抵不过流逝的岁月,那些人一个接一个离开她。过了一万一千多年,她有十一岁了,却沉睡在了浮虚界的千寒山。沉睡了五千年,她才醒来,却无意中得到一方子,上面记载有一种叫‘风迹草’的草药可以将她的病治好,可风迹草是上古圣物,生来就有自己的意识,流连于浮虚界、寂万城、流幻域、鬼闫岛,所以她下定决心去寻找。而第一站,就是浮虚界。
  • 暗黑道院战记

    暗黑道院战记

    一拳诸天碎,一怒众神灭。吾命即荣耀,荣耀即不败。无惧万世唾骂,我自行我道,与天争运,与神争命,逆命运而行,踏破星空尽头谁与争锋。
  • 天才木匠

    天才木匠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奇异之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作。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民间有习俗,上梁时要将《鲁班书》放在梁上借以辟邪。林金水,一个小小木匠,因为上梁时被人算计而摔伤,砸了“五谷丰登”,因而被村里人认为是不详之人。然而他却惊讶的发现书灵入体,自此他手上多了一本旁人看不见的《鲁班书》。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且看小小木匠如何时来运转,于都市中大放异彩……
  • 封神双龙1

    封神双龙1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骄哥传

    骄哥传

    老子闯荡江湖,老子谁也不怕,记住了,老子叫曲天骄!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左手菜根谭,右手卡耐基

    左手菜根谭,右手卡耐基

    《菜根谭》侧重为人处世的谦虚、豁达、淡泊,卡耐基侧重为人处世的技巧。左手是讲求低调,达观精神的《菜根谭》,右手是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卡耐基;左手一部做人善心的处世哲学,右手一部做事成事的心机妙典,让你轻松从容地应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