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7800000024

第24章 人生感悟(9)

陈平章,在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史志办公室等与文字密切相关的部门,当通干、当科长、局长、主任,留下许多闪光的文字。而归宿于县政协后,便“正儿八经想写点东西”。于是一篇报告文学《奇怪的病迷》在政协系统引起强烈反响,以至,省政协配合有关部门,侦破了导致“奇怪病迷”之离奇刑事案件。接着,他又深入县水电系统,全面捕捉水电开拓者那神奇而又感人的故事。最终构成了长篇报告文学《溇水涛声》,当选取有关章节在网上发布后,点击率一路攀升。“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还在画龙点睛,付诸铅字的,必然是一部佳作。

徐培芝,当过教师、政府组阁官员,每当回忆起祖父徐焕然跟着贺龙闹革命,与贺英结为伉俪共掌湘鄂边游击大队、同反动势力开展艰苦卓绝武装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就夜不能寐。他立志要写出一部文学作品,反映“二战”时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于从未涉及文学,他从头学起,长期积累,2006年便开始着笔,次年,一部三十多万字的纪实小说《血色的土地》终于脱稿。他自知功底欠缺,于是两次自费聘请县内诸多“内行”为其作品“评头品足”。他不厌其烦地修改、加工,如今,县文联正协助他登大雅之堂!

熊先群,当过教书先生、县民委科长,如今为县接待办主任。风趣、幽默、豪爽、口若悬河、大丈夫味十足,却是一位有心人。在他从不辍止的日记里,细致地描绘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种种感受。他曾经“下海”,也作为县委、县政府要员派往八峰药化。2007年,他把随八峰药化旅游团去欧洲观光的所见所闻所感,整理成散文集《旅欧日记》,一时导致鹤峰县城洛阳纸贵,使许多读者未见欧洲而熟知欧洲,同时对他的语言风格佩服得近于五体投地。接着,他又将“下海”的日记进行整理加工,一本散文集《商旅》行将付梓,读者都等着先睹为快。

严芳、郭淑静、杨大美三位颇有文才的女性,她们的小说、散文、古体诗词,让人刮目相看,在鹤峰文学圈里,都说她们定有大作问世,第一,有深厚的功底,其次,都还年轻,人们等待着她们的好音。

还有,县诗词楹联学会的杨俊知、王福仲、姚一鸣,在格律诗词的创作上,不仅自己佳作频出,而且将《晴皋鸣鹤》刊物办的有声有色,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团结在他们周围,共同继承着唐词宋词遗风。

值得大书一笔的,还有两位文学评论高手,他们是洪坚娉、徐延春。龚光美先生说,他们写的文学评论,品位甚高,在全州都是不多见的!我还见过坚娉在《长江文艺》、《芳草》等大型文学期刊上发表的若干优美散文,令我心动不已!

还有,郑孝文、李洪林、李顺宜、田广、朱建华、张韬、柳国昌、骆渊哲、卞岽莲等,在散文、诗歌领域,正唱响他们的特色,未来作家、诗人的桂冠,会名副其实地戴在他们的头上!我等老朽不知能否望其项背……

2009年

“年”在您那儿

我们鄂西南的土家人过年,格外神圣,格外热烈,对“年文化”也格外看重,格外奢求。

进入腊月中旬,各家各户就开始忙年。打年粑、“浪”豆皮是不可少的。“拜年拜年,粑粑上前”,不打年粑,便少了一种温馨、一种祥和。我和妻的双亲都蛰居农村,身边无人照料。这回,我们原指望到乡下过年的,没有我们到场,双方高龄的父母一定十分孤单,那年粑也打不成,乡人也会指责我们不孝道,只图自己安乐。可一排算,又万万走不得!只好带个口信,捎点年货,检讨我们的忤逆,并说明苦衷。

还没到腊月中,跟着我们安度晚年的九十高龄的祖母及上十岁的小女就问我:“年粑什么时候打?”“豆皮什么时候做?”“蹄子、鸡子和鱼什么时候买?”我和妻子一笑:“自然会安排好的。”我对在县图书馆工作的妻说:“忙年的事,我多尽点义务。你初次为百科知识竞赛命题,时间紧,又不熟套,就集中精力攻关吧!”妻听我的,白天,她仔细翻阅一本本馆藏书刊,拟一问一答的赛题记在卡片上;晚上回到家里,便挤出时间,请我“初审”。过了几天,老人和孩子又问及她们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相视一笑:“年粑会有的,豆皮也会有的……”背着她们,妻对我说:“你身为文化局长,人家等着看你的‘戏’。晚上你要剪辑‘社教’电视片,白天要到各单位落实文化活动,这忙年的事我就多操点心,你就安心排你的‘戏’吧!”于是,我听她的,一心想的是怎样把“年文化”搞得有声有色。

眼看快到腊月尽头。断断续续的鞭炮标志着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巴不得明日过年。激越奔放的围鼓声由远而近,乡里各路灯班急不可待地要上街一显身手。大红的春联,鲜艳夺目,千家万户展示着自己的富有和追求……老人和孩子看到我们偶尔买回去的只是些肉食糕点及水果之类,便带着全无希望的惋惜问我们:“年粑、豆皮、甜酒、汤圆都不做了吗?”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六,我们只好果断作答:“这些东西并不高级,就算了吧!”她们只得轻轻地“嗯”了一声。

晚上,我和妻带着孩子参加了六大战线精选节目的迎春文艺晚会。演出时我没陪孩子,但她看得很开心。年粑、豆皮之事,再未提及了。

腊月二十七,文化局机关及所属二级单位几乎全员出动,开始张罗“文化活动一条街”。街旁两壁,是五组大型摄影展览;中间,是百科知识竞赛、图书展销、各种游艺活动、置景照相及台球、童车、滑冰比赛,还有狮子灯、花鼓灯、采莲船、高跷舞蹈队……

腊月三十,孩子的伯父见我们家冷冷清清,便接我们全家去“团年”,我们求之不得。四处“团年”的鞭炮轰轰烈烈,家人团聚的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我和妻草草“扒”了几口,便一溜烟到“文化街”各执其事。大年初一到初五,我们完全沉浸在群众文化的汪洋之中。妻那里最热闹,大抵俊男靓女们都想在众目睽睽的百科知识竞赛圈里一展才华,她这个核对标准答案的裁判面前,始终簇拥着黑压压的争先恐后者。她无暇抬头,那种“专注”的神情,恕我“内举不避亲”,在别处我见得极少!

或夫妻双双,或一家老少,或三五成群人们尽情地玩,尽情的乐,把什么忧愁都抛得一干二净!有几次,我和妻上午八点出门,下午四五点才归屋,竟忘了给老人和孩子做午饭,幸喜有糖食糕饼、花生水果,她们只管享用。我们自己,则早已陶醉非常了。

新年大吉,人们见面总免不了握握手、点点头,问候一句“年过得好呀?”回答多是一句恭谦的话“‘年’在您那儿哟!”在“文化街”向我打招呼的人特多,我自然也开心恭谦:“‘年’在您那儿哟!”于是,彼此会心地一笑。

1992年

我老了

本来,日子过得很好。可妻子的三言两语,又无半点恶意,却使我对时光,甚至对人生,产生了淡淡的忧伤……

妻坐在阳台上一面织毛衣,一面沐浴夕阳。我轻轻打开去阳台的门,一下子出现在她面前,指着自己已修饰的面庞问:“你说,我老了么?”妻子知道我在调侃,望我一笑:“你呀,老什么?还只18!”说完,又自顾织她的毛衣,停了会儿,她好像突然有所悟,对我瞥了一眼:“不过,你说过,50岁时要当个什么‘家’的,而今离50不远,只有自己封个‘家’算了!”

夫妻间的玩笑,原本不足为怪的,或许,正是这种戏谑,给家庭生活带来许多甜美。然而,这次妻子的话,却像在我心底掷去一块石头,着实掀起层层涟漪。

我是什么时候说过我要当什么“家”的?

呵,想起来了!好像20多年前,我们刚刚结婚时,花前月下,席旁枕边,我不止一次对妻说:我要当作家!30年的奋斗,定能如愿!妻睁着圆圆的眼睛问我:“当了作家,还瞧得来我这无知无能的妻么?”我付诸一笑:“就是当了国王,你还是我的王后呵!”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当我拾起这些记忆时,我突然抱怨起妻子来:“你怎么不经常这样提醒我呢?”

妻子闪动着大眼睛,“你看,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你不是写了那么多话来提醒自己么?”妻的话,使我回到了多年前那个温馨的房间。

那是我们的新房,除了一张搁板床,一箱衣物,几摞书,其他一无所有。我怕妻为我的寒酸而忧伤,总是玩笑着重复瓦西里那句话——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妻知道我是个知识人,听了我的话,总是会心地笑笑:“不怕贫贱,只怕无作为!”也就在那时,我在新房里张贴了好多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为了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我还拟订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计划:每日必读5千字的书报,写1千字的作品。

毕竟是写在纸上的东西呵!

似水流年。记不清我是怎样否定自己的。只记得,婚后第二年,一个聪明的小天使来到我们家,于是我不得不承担当爸爸的义务。孩子只允许我当爸爸,不许我当作家。每当我铺开一稿纸时,她便“哇—哇—”地向我抗议。她喜欢听我“喔—喔——”的催眠曲,并且要一直躺在我臂弯里。到了第四年,原指望一切都会为作家铺开道路的,然而,我们的第二个小生命又出世了,之后,又有了第三个!

时间不知为什么过得那么快。转眼,我已到了“而立”之年!跟着,又是“不惑”。

一个偶然的机遇,我成了有官帽的人。于是,一种新的追求悄悄爬上我的心头,我开始重新设计家庭生活。部属们常来家中“请示”、“汇报”,我为那些零碎而古老的陈设害羞。而当我步入同级领导的住宅时,一种强烈的落差感油然而生!我自信我是强者而不是弱者,我暗暗嘱咐自己: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我请来手艺最高的木工漆工,以最新最美的款式花色,创作了组合沙发及这“柜”那“台”,算一算,大约20多件,配上立体声、彩电、冰箱之类,那富丽堂皇,足以使人耳目一新!为了这些家什,我差不多贴去所有工余时间!

白驹过隙,转眼又过去好些年,当初的那些理想,抱负,全都丢到爪哇国里去了!

妻子仍在精心地编织着毛线。为我,为她,为孩子,她总是希图全家都“帅”起来。或许,我的思维她半点也未觉察。我想说点什么,但始终没有开口,我只是猛然感到:我,的的确确的老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散乱的潜意识里,隐隐约约冒出这些诗句……

1993年

我心难平

在坎坎坷坷曲曲折折的山道上攀爬,我好累!该坐下来长长嘘口气了。妻子上班,孩子上学,屋里留下了一片宁静,一片淡凉。

书架上积满灰尘,阳光难得照耀,所有的辉煌都淹没在垂头丧气之中。坐不住,正打算在陈旧得向我露出鄙夷的沙发上躺会儿,闭上眼睛,好好看一下周围,外面却响起敲门声,好烦!我懒懒地开门。呵,是邓君!还有向君、唐君......难怪敲门声是那么急骤,似乎要撞开我心里那扇已在关闭的门!

我自觉没有办公之地、没有其他地方正在攀比的现代办公条件的尴尬,但我毕竟还处在他们以为可以把全县文坛诸友组织起来的位置上,没有理由推辞他们的造访,没有理由让这些昔日一起“激扬文字”的穷哥儿们吃闭门羹。烟是有的,好在祝“君”“健”康。茶是有的,落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名……我的话不多,语塞中带着许多勉强。诸君却很开心,不管我的心境如何,他们一面品茶,一面吞云吐雾,一面娓娓谈起我早就不想沾边的文学。向君我是知道的,都“花甲”之年了,老伴正在病中痛苦地呻吟,他却洋洋洒洒“侈谈”文学与“精神文明”;龚君我是知道的,他担负着一个县的史志编纂任务,妻子要靠卖包子水饺糊口,他却绘声绘色地“侈谈”文学与市场经济;邓君我是知道的,他的教学任务那么重,妻子没有职业,他却兴致勃勃地“侈谈”文学的源泉;唐君我是知道的,小两口都有满意的工作,不愁吃、不愁穿,他应该沉湎舞厅,追赶潮流。然而,他也情真意切地谈什么“文学责任”……外面正翻卷着风雨,好大好大。

我突然自问:他们大谈文学,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吗?不是!这应该是我的工作,是谁组织他们一起侃谈的?没有别人!当然的组织者应该是我,在文联负责的我。然而,我是个弱者。在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关系”与金钱处处戏弄人的氛围中,我的心已在悄悄冷却。

或许,诸君看出了我的自责与窘迫,他们慢慢转换了话题,高谈没有办公之地、没有金钱也能兴文学。居然大言不惭地一吐豪情“我们自费办笔会!”;“我们自费搞研讨!”;“我们自费……”,没想到,这些被“高贵人”不屑一顾的“下等人”对文学——这门差点被人们遗忘的玩意如此执著!如果说,这是一种“责任”,那么,他们在向谁负责?谁需要他们负责?

我实在无话可说!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1995年

急匆匆报到

2月下旬,阳光明媚,春寒料峭。全县业余文艺汇演以文化人夜以继日的紧张筹备,终于拉开帷幕。就在这一天,我这个新任命的文化局党总支书记急匆匆来文化局报到。人世沧桑,这天,我记下这样一段人生履历……

我的任职是县委在全县机构改革大会上突然宣布的。起先没有“谈话”,也没有露半点风声。人们望着我这个在恩施州有些名气的“老宣传”、“老笔杆子”,纷纷报以惊讶而惋惜地摇头一笑,身边同志拍着我的肩说:“你这个人,真不走运!”听到那严肃的任命,我心里一下翻了五味瓶……

90年代初,我出任过县文化局局长。县人皆知,文化部门是个穷摊子、烂摊子。前几任文化局长有的未干上一年,便递交辞职报告。我作为宣传部副部长,深知这些有识之士的酸甜苦辣。在局长难择的情况下,组织上授我以重任。为顾全大局,我“恭敬不如从命”。此时,我那苦命的夫人已是癌症晚期!(我上任仅仅一月,便弃我而去。)

同类推荐
  •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青春无泯(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河南先锋诗歌论

    河南先锋诗歌论

    《河南先锋诗歌论》通过梳理活跃在诗坛上的蓝蓝、森子、罗羽等18位河南先锋诗人的创作轨迹,作者引用了后抒情、叙事的熄灭、知性写作等概念,有效地打开了先锋诗人创作的秘密通道。作为诗人批评家,作者透过词与物之间的裂隙,探讨了主体与语言、诗歌民主性等前沿问题,深入剖析先锋诗歌的内涵与外延,显示了作者对先锋诗歌深沉的思考与关怀。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大冲动

    大冲动

    《大冲动》以东南沿海另一个小镇为背景,延续九十年、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直至一零年代前叶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演绎出的有声有色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展示出了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内心产生的一波又一波不止歇的“冲动”。
  • 故乡

    故乡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写故乡的优秀散文,从故乡风物、故乡往事、家园情思等角度抒写了人类的乡愁这一永恒的文化主题。
热门推荐
  •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冷酷总裁和俏女佣

    “你弄脏了我的衣服,所以你不能走”宽阔的别墅里冷峻的他缓缓开口!她是单纯美丽的小绵羊,他是冷酷霸道的恶总裁,他用金钱诱惑她,用武力强迫她,用威胁禁锢她,不择手段;她从女佣,助理到契约情人,一步步走入他的牢笼……
  • 执此一生

    执此一生

    城市,如同喧闹的洪水,袭卷着一颗颗卑微的小石子奔涌着向前,而我,只是如落叶一般,飘零在浪涛之上,却如巨石一般沉落水底。只因为那已逝的温存,不知不觉,咬着牙,走了好久好久,久到忘记了时间,久到忘记了是在等着谁,久到记忆都模糊了。“女人,我警告你,这一生,你的人都是我的,总有一天,心也会是我的。想要爱他?下辈子吧!”那一刻,我落泪了。
  • TFBOYS之初恋进行时

    TFBOYS之初恋进行时

    这本小说是由出道组合TFBOYS和为出道组合LUCKYBABY的青春校园故事。
  • 穿越在旧石器时代

    穿越在旧石器时代

    一个探险者,驴友,野外生存专家穿越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设置陷阱捕猎、编织渔网捕鱼、利用晒、煮法制盐、烧制陶器、种植五谷、圈养畜牧、......,创造文字、冶练青铜、建立旧石器时代最强大的军队、征服部落、建立帝国、创建文明。发迹于清池川,崛起于伊洛河,攻略河洛,向东逐鹿中原,向西西进关中平原,向南将文明发展到长江流域,建立一个疆域远大于商周,拥有高度文明的帝国。这是一本关于在旧石器时代种田、创造、征服、帝国、文明的爽文!请大家点击、收藏、推荐个。
  •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被半支烟出卖(微小增刊法制篇)

    本书为《微型小说超人气读本》之“法制篇”,由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选编,本丛书编选了《微型小说选刊》杂志创刊二十五年来的优秀作品。本册包括了官司、胆小鬼、告状、燕子在冬天里飞、相信、“孤独者俱乐部”、诱人的招聘、能人难断小案件、惊心的照相、铁哥们、私了、阳谋、被半支烟出卖、神奇的一枪、别不相信微笑可以救你的命、人户合一、死于真实、匿名者、自杀调查、“感谢”死囚犯等58篇精彩关于“法制”话题的微型小说。
  • 悲剧英雄:项羽

    悲剧英雄:项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悲剧英雄项羽》讲述了军事天才的凄美爱情,英雄末路的悲怆选择。一场刀光剑影的政治较量、一段英雄美人的爱情传奇、一个盖世英雄的千古悲剧。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快穿之反击任务

    快穿之反击任务

    普通小白领李菲,在遇上赵靖晁之后,平淡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因为意外她成了那个不能够投胎转世的人,却可以去帮人实现愿望……
  •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

    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为作者刘书林的一部论文专著。麦克唐纳社会主义新评,刘书林著,
  • 食色心理学:怎样不被复杂的情感逼疯

    食色心理学:怎样不被复杂的情感逼疯

    本书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两性进化过程中的食色差异。揭露男人的底牌,女人纠结的根源。食和色,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千奇百怪的男女江湖,滚滚红尘的大千世界,从怪异到正常,从变态到常态,从惊奇到麻木,始终围绕食与色展开人性的画卷,构成一幅春色盎然的“食色江湖”图。这是一本异书,最原创的胡思乱想,最生动的管理学课堂,最通俗的经济学解读,淋漓尽致地剖析男女百态,毫无顾忌地笑谈世间情事,恣意妄为地痴论社会怪相,嬉笑怒骂地调侃婚恋情爱,剽悍露骨地挖掘各种根由。虽疯傻却精辟,虽痴妄却深刻,虽怪异却真挚,虽斯文却狠辣,虽偏僻却维新,不遗余力地揭示着食色规律……
  • 医妃倾城:王爷请自重

    医妃倾城:王爷请自重

    她是身负克夫传言的将军府废材嫡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病弱暴虐王爷。洞房花烛,他嫌弃她:“一个人尽可夫的女人有什么资格做本王的王妃。”21世纪特种兵部队的女军医,一朝穿越,废柴嫡女大翻身,斗小三,抗渣男。倾城的容颜,绝世的医术,明艳四方。暗害我者死,迫害我者亡。将需渗汤吊命的夫君从鬼门关拉回来后,却对他说:“一个什么车都上的男人有什么资格做我夫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