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1900000002

第2章 山的那一头(1)

沉玉不知道是怎么注意到那片枯叶的。

那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枯叶,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冬日里,挂在一棵普普通通的老梧桐上。一般时候,他是不可能注意到它的,但是今天的情况又略略有些不同。路旁的人行道上,树木都被冬风剃光了脑袋,这片枯叶,算得上硕果仅存了。漫长的岁月,风干了它曾经丰满的枝叶和汁液,只留下了憔悴而虚弱的身躯,随风飘动,瑟瑟发抖。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你都能感觉到它的枯脆,感受到它的痛苦,这并不灿烂的阳光,就几乎可以将它剔透的身躯穿透了。

沉玉默默地盯着那片叶子,一动不动,仿佛年迈的僧人,打禅入定了一般。

车已经堵了半个多小时。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堵车是很正常的,倘若不堵那反而显得不正常。可问题是这次堵得时间长了点。可他却依旧气闲神若,仿佛堵车根本与他无关,误了火车也不会有什么干系。现在,他对那片枯叶的关注和关心,远远超过了对他自己的行程。

怎么还不走啊?爸爸,再不走,火车开了怎么办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这回儿已经摇头晃脑左顾右盼的不老实了,仿佛屁股底下坐着的不是舒适的坐垫,而是滚烫的烙铁。

别急,马上就会走了。沉玉定定地注视着那枯叶,轻声敷衍道。

火车开了我们怎么回老家啊?

放心吧,不会的!

哦。小家伙满腹疑惑地回了一声。

哦。沉玉也心不在焉地点了下头。

刚说完,前面的大汽车已经开始蜗牛般缓缓爬行,旁边立即有车挤了上来,见缝插针地歪了过去。司机把方向盘大幅度地扭了两下,试图堵住,但没有得手,只得低声骂句粗口,让过之后立即紧贴上去,生怕又被人加了塞。

难道是车流经过时产生的气流,冲荡了那片叶子?那枯叶忽然就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飘飘袅袅地落了下来。沉玉的心猛地一沉。回头看时,它已经散落地面,混迹于散乱腐败的落叶之中,但还能辩出它的模样,漾着暗淡的黄。

一路上着那片无声的叶子一直不停地闪现在沉玉眼前。叶子离开树枝的那一刹那,会有感觉吗?若有,是疼痛吗?想到这里,沉玉看看旁边的儿子,小家伙的脸上正洋溢着灿烂的笑,沉玉也不禁受了感染,无声地一笑。那笑短暂而突兀,在戛然而止时,他仿佛感觉身体的某个部位正被撕裂,隐隐作痛。

是哪个部位呢?像是心里,又像是脑袋。

南方毕竟是南方。已经是年关了,山上却依旧青翠遍野。沉玉不禁暗暗惊讶,突地有了一种陌生感。仿佛此地并非魂牵梦绕的故乡,而是一个陌生的国度。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从树梢间,草地上,真切地触摸到了春天的气息。是的,春天有自己的气息的,浓郁、黏稠、香软、温暖。高中毕业之前,他经常在山间放牛,那种味道他曾经无比熟悉。但大学毕业走入社会之后,确切地说是成家立业之后,那种味道逐渐被汽车的尾气、混凝土的建筑,和水泥路面反射的热浪而覆盖、消融,逐渐沉入记忆中最底层的相册,偶尔翻开,也是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像此时此刻这般强烈的感受,已是久违了。

沉玉不由得拉着儿子,加快了脚步。见到几年都未曾谋面的小孙子,爷爷奶奶的激动自不必言。看着他们俩一脸幸福地把儿子争来抢去,沉玉心里突然涌起了一股怪怪的感觉,事后慢慢回味,才知那是短暂的嫉妒。他隐约地预感到,自己这次回家的目的,怕是不能如愿了。

吃罢午饭,母亲就要带着小孙子去教堂。父亲一脸不悦,说孩子坐了一夜车,正累着呢!去什么教堂啊?你自己要去就自己疯去,别累着我的好孙子!小宝,来,跟爷爷玩吧。到底是孩子,坐着难受,跟着奶奶去起来。走时回头看了看爷爷,伸出小手在他脸上地拍了拍,安抚道,爷爷,你等会儿哦,回来我就跟你玩!

母亲牵着小宝的小手走出了家门。父亲看着他们逐渐模糊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母亲加入基督教已经四五年了,每周又是聚会又是礼拜的,父亲至今还是不能接受,说她不该丢下小卖部的生意。

父子俩低着头各自抽着烟,气氛很是沉闷。屋里很快就烟雾缭绕,父亲打趣道这里已经成了重度污染区。沉玉把自己带回来的高档烟给了父亲,父亲只抽了两后,就嫌没劲,又吧嗒起了自己的旱烟袋子。四周很静,父亲的咳嗽声传得很远很远。

儿,事已至此,你就别愁了,只当是舍财免灾吧!老半天之后,父亲一边在鞋帮上敲打着旱烟袋清理烟灰,一边说道。

除了认栽,还能怎样?沉玉叹了口气,眼睛灰蒙蒙的。

哎,这样才好,要不你那舍得回家,让我们老两口子瞧瞧孙子哟?父亲的脸上竟然漾起了笑容,很知足的样子。

沉玉没有吭声。他侧眼看了看父亲,惭愧之情涌上心头,但随之而来的,还是耿耿于怀。连续几年奔波在外,没日没夜拼死拼活的,过年也没回家,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儿子看爷爷奶奶的请求,可是这般劳累,到头来又落下什么呢?人财两空,人财两空而已!

沉玉又长吁一口气。父亲不再看儿子,眼睛望着远方,一脸淡然。你也别多想了,还是考虑考虑以后吧。我们和你妈老了,帮不上你什么忙,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你自己随便,关键是别苦了我孙子。哎,你哥到现在还在城里四处漂着,一家三口颠沛流离;你妹刚下岗,又离了婚……你们兄弟姐妹都这样,这日子都是怎么过的呢?

说到这里,沉玉终于明白,自己这次回老家疗伤止痛的希望,怕是会彻底落空了。父母不是医生,即使是,最多也只是能给他简单地包扎一下伤口,没有能力清除里面的病变与毒瘤。他甚至不能像在医院那样,陷入伤痛的漩涡时,能够痛快地叫喊两句。

父子俩默默相对。半晌后,沉玉问明慧怎么样了,身体还好吧?父亲说,还好,他一直很好。沉玉说,明天我去看看他,走前带了两样素点心,给他捎去。

天佛寺就在村东头的山上。据说建于北宋,当时香火颇丰。抗战期间和尚逃跑,寺庙无人看管,里面那座巨大的铁铸佛像,被鬼子弄去融化掉,造了杀人的武器。接下来便是文革,几把大火下来,那些鬼子手下侥幸残存的东西,也全部化为了灰烬,只剩下两间土屋,村里要废物利用,被做了牛栏。分田到户以后,这点两间房也没了用处,随即废弃。十多年前,有个村民当了包工头,手头上颇积蓄了一些钱,被一个法号明慧的云游和尚说动,便在原址上修了几间砖房,算是又给天佛寺续上了香火。

明慧跟村民的关系都很融洽,与沉玉父亲是茶友,交往非常密切。每年新茶一出,父亲炒出的第一锅,都会送他两盒。那年春天,恰巧沉玉在家,就承担了送茶的任务。明慧笑吟吟地接下,拿出居士供奉的素点心要沉玉品尝,自己去准备水泡茶尝新。茶水冲好,明慧先闻了一会儿,很享受的样子,再用舌尖抿抿,说声不错,然后轻轻吸入一小口,却并不急着吞下,只在口齿间慢慢品尝。半晌,皱起了眉头。

明慧摇着头饮下那口茶,说玉儿,是你父亲亲手炒的吗?沉玉点了点头。明慧皱眉道,那他炒茶一定生了病,要么就是心情不好。沉玉说不可能吧,我怎么就没发现呢?明慧说走,我们去看看。

明慧随即关了寺门,带着沉玉去了他家。一问,沉玉父亲也觉得很惊奇,说你怎么知道的?明慧反问我怎么就不知道呢?沉玉父亲笑着说,那会儿确实有点不舒服;新茶刚下,得赶着尽快炒出来,所以没顾得上休养。明慧说你茶叶火候不到,就匆匆出了锅,定是当时心浮气躁的缘故。

事实果如明慧所说,父亲当时确实心浮气躁。事情是母亲引起的,父亲嫌她炒制新茶期间事务繁忙,还要去下村去参加教友聚会,学那啥“鸡子叫”。母亲也不相让,两人争来吵去,弄得很不愉快。当时沉玉站在明慧旁边,惊讶得呆住了。这实在是太神奇了!也不知那明慧和尚,是在经历了多少暮鼓晨钟、青灯古卷,看过多少的云卷云舒、潮涨潮落,才培养出了如此神奇的敏锐感觉!

从家到寺,路程并不远,可是当沉玉提着点心来到寺门跟前,额头上还是沁出了细密的汗珠。说是寺门,其实并不高大巍峨,与普通的民居院落差不多,如果没有门前的那座古老的香炉,以及墙上的匾额,很难想象幢极其普通的砖房,是在三界之外的。

山门虚掩,里面隐约传来木鱼的敲击声和朗朗的诵经声。沉玉知道寺里只有明慧带着一个徒弟,有人前来是不能指望他们出来应门的,门上也就没有叩打门环,便轻手轻脚地直接推门而入了。

正是做功课的时间,明慧领着徒弟,专心致志地朗诵着,不知在学什么经卷。语速很快,听来如同天书。这两年沉玉去过不少寺寺庙,和它们相比,这里的条件实在简陋。就连做功课,也只能在唯一的所谓大殿将就着进行。如果要个单位,要搞什么达标验收的话,肯定是连预审都通不过的。可明慧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靠自己和徒弟开垦的一小块地,外加村民居士们零星随意的供奉,心如止水地过了下来。

明慧双目微闭,仰头朝着门外,一副看破红尘目空一切的样子。沉玉想他一定已经看到自己了,但还是轻手轻脚地地后退半步,不忍去打扰。明慧依旧身着灰蓝色的旧衲衣,随处可见缝补的痕迹,沉玉估计他也没有鲜亮的袈裟,因为从来印象中从未见他穿过。扫视了一番,屋里空空如也,顿生空虚之感。

狭窄的门缝切割出一条笔直的衲衣,偶尔也会闪过明慧微闭的眼睛,眼神投入、执著而平静,那神态让沉玉莫名其妙地联想起了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鱼虾全躲进了深水区,他独自一人,悬竿而立,苦等什么?是在等所谓的愿者上钩?沉玉看着,突然有一种流泪的冲动。他多么渴望扑上去,虔诚地扑上去,拜倒在他脚前,五体投地,心甘情愿地亲吻他那破旧的衲衣,把自己的灵魂,还原成一个纯洁得一无所有的婴儿,毫无保留地交付给他。想到着,他甚至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如同婴儿重新钻进母亲的子宫,他甚至感受到的那温暖的包裹,正温情地蠕动着。一阵清风吹过,他这才回味过来,这就是昨天回到故乡时,嗅到那熟悉的山林绿色时的感受。

沉玉在意识中一次又一次地匍匐在地,顶礼膜拜,那动作像连续回放的电影慢镜头一般。可他又分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他甚至没有勇气,在这个慈祥的老者面前,把那个梦想说出来。但即便如此,那场景已经让他足够激动了,还没等伸手擦拭双眼,一滴泪珠已经夺眶而下。

像是赶场般的,沉玉赶紧拧死了内心深处的那个阀门。

等师徒二人功课完毕,沉玉这才清清嗓子,上前开口寒暄。明慧将他带到寝房,方才坐定,徒弟已经过来奉上茶水,躬身退出。

沉玉说师傅,这是我带回来的一些点心,全是素的,请您尝尝。明慧却不答话,将点心接过,随手放下,直直地盯着沉玉的脸,仿佛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生人。在沉玉的印象中,他从未对自己如此生分过。

请原谅,我不能为你剃度,领你出家。片刻之后,明慧突然开口,语气、言辞,都不容置疑。

为什么?不是有带发修行的在家众么?沉玉急了。突地意识到什么,脸刹那间红了半边,定了定神情,说师傅,我并没有要求你为我剃度呀。语气虽平静,心里却一阵慌乱,他甚至不敢抬头看明慧,因为在明慧的目光下,他的内心将毫无保留。

你与佛有缘,只是缘分未到。你内心尚存妄念,即便出家,心亦在红尘之中。明慧自顾自地说,并不解释他如何看透了沉玉的意思。仿佛于他,这只是极普通的事情,不值一提。

沉此惘然了,此时最大的苦恼,是他的确想有个信仰,但却无法培养出一种可以支撑信仰的信念与感情,无论对佛教,抑或是基督教,还是其他宗教。他曾经留意过佛教的理论,订阅过不少佛教刊物,但一直无法支持佛家最基本的理论:因果报应。就现实而言,他平生无论做人还是做生意,都尚存善意,为人虽不敢说毫无瑕疵,但就当下而言,已属难得。一个从不作恶的人,为什么偏偏遭遇这样的打击,被自己深爱着的妻子,和自己亲手提携过的密友联手欺骗?若是这茫茫尘世,果真有佛存在,且她有着无边的爱,那她应该包容、宽恕这人世间所有罪孽,无论自己是恨她还是敬她,她都应该充满大慈悲心,原谅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安排命运报复啊!

明慧听了,会心一笑,说世间万物都在六道循环,永无止境。此生不作恶,不代表前世未曾作恶,现在的报应必是前世,乃至更早的轮回中结下的因果;若不结这个功德,怕是报应会更加深重不堪。

沉玉听了,起初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可转念一想,却又有了更多的疑惑,如同石头沉入水底,随之而来的是泛起的一串串气泡。那些疑惑,都是壮着胆子说的,唯恐亵渎了佛门净地,惹得明慧不悦。果然,明慧听后,面无表情,并不作答。沉玉正惶恐时,却见他径直抄起茶壶,给自己满着的茶杯续水,水慢慢溢出,顺着桌子淌了一地,而明慧却视而不见。沉于赶忙抚住茶壶,说师傅别倒了,已经满了!明慧这才住手,说是满了,你也知道满了就倒不进水了?你说看过不少佛学刊物,想必知道舍得之理,先有所舍后才能有所得,你的心中,已被妄思杂念挤满,如何能容纳真正的清净?

沉玉听了,顿时无语。正在此时,一个陌生人从外面进来,手提两只暖瓶。谦恭地冲二人一笑,拟给茶壶续水,看到两人的茶杯都已满,随即转身离去。明慧的脸色本就严肃,此刻更凝重了许多。沉玉很奇怪,因为此前,他从未在寺中见过这个人。明慧答是外地来的信徒,非要在天佛寺皈依,要我给他剃度。沉玉说那就成全了他啊,佛道根本,不是要普度众生么?正是度人的机会,又可壮大门庭啊!明慧正色道,非也,须先看他有无佛缘和慧根,一定好好考验,不可贸然。今年早春他已经来了,一直在寺里做义工,平日跟着我们同吃同住,同做功课。目前来看,还算不错,但还须过两年再说。要是真行,那时再给他授沙弥戒也不迟。入佛不在早晚,关键要心诚意坚,且成人出家讲究颇多,须彻底了断尘缘,否则心系红尘,身负官司,进了佛门,岂不麻烦?

辞别之时,明慧送了沉玉一串小小的佛珠,还有一本经书,说你无事之时,就照书念念,念一下转一颗佛珠。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指望它什么,就这么默默地静静地念吧。

那天夜里,沉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无眠。记得以前,无论工作多么不顺,心情如何焦躁,只要回到故乡,在这张破旧的床上一躺,很快便能酣然入梦。不但能早上睡到日上三竿,中午还能睡到傍晚。睡眠时间之长,质量之高,简直让他后怕;失眠活着神经衰弱之类的毛病,在那时听来,仿佛鸟语讲述的荒诞不经的故事。可是现在呢?那种感觉,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了尘封的记忆。如此沧海桑田的变化,竟像是在一夜之间悄然发生的;默默回望,再仔细的寻觅,也根本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

只有那晚的情形,还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同类推荐
  • 十日谈

    十日谈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开头有个序曲,叙述了在佛罗伦萨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时所发生的事情。十个青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每篇故事长短不一,内容包罗万象,而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据薄伽丘讲,《十日谈》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
  • 东线

    东线

    本书描写的是发生在朝鲜战场的故事。小说描写了我军指战员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面。在朝鲜战场的东线,尚志英带领他的战士们正迎接敌人的到来。本书所描写的战争场面气势宏大,刻画人物的心理过程细腻深刻。在敌人和我军的一次次交锋中展现了我军战士的大无畏的精神。
  • 无碑

    无碑

    历史记住的是大人物,《无碑》以文字为小人物树起一块碑,一块关于正义、善良、爱,关于坚守、青春与梦想,关于苦难与苦难中人性伟大之碑,一块肯定和弘扬正面精神价值之碑。
  • 八卦掌董海川

    八卦掌董海川

    清朝道光年间,青年侠士董海川在沧州酒楼劫法场,力救恩师李教头,身陷重围;得到如花似玉的侠女吕飞燕的解救。在吕飞燕的指点下,董海川来到泰山毕霞观拜毕霞道长毕澄霞为师,学习转掌,即八卦掌的雏型。历经多种磨难,董海川终于学到这种掌法的精髓,并与吕飞燕产生爱情。此时,毕澄霞的大弟子蒋山青、道门叛逆蒋山青偕女贼刁晓莺多次骚扰道观。
  • 一念倾城

    一念倾城

    这是一部语言活泼、卖萌不断、轻松向上的现代都市言情小说,讲述一位平凡活泼的女孩苏念夏因为与当前大红明星夏思晴极其相似,而成为夏思晴的替身的故事。因为一次意外,夏思晴离奇失踪,在路上寻找夏思晴的经纪人维妮,意外发现苏念夏,错认苏念夏就是失踪的影后夏思晴,苏念夏与维妮解释,最后却因为维妮的条件而答应假扮影后夏思晴。假扮夏思晴期间,苏念夏与沈氏娱乐的总裁沈之城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两人也因此从冤家而成为了相知的情侣。而在苏念夏沉浸在爱情之中,沈之城的父亲却以苏念夏的真实身份要挟苏念夏离开沈之城,同时,失踪的夏思晴也回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念夏瞒着沈之城离开了星城……
热门推荐
  • 杀人迷局

    杀人迷局

    着名教授即将外出讲学,一起车祸却突然发生在他的身上,这究竟是意外还是蓄意的设计?多年的往事纠缠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迷局,真相到底是什么?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这一切又将走向何方……
  • 圣界传说

    圣界传说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虚无界”亦称“九天虚无界”虚无界顾名思义:即"虚无飘渺",传说“虚无界”是混沌王残存“神识”最后的隐居存在,得到混沌王残存神识者即可拥有号令整个七界的能力,所以各界纷纷寻找进入“虚无界”的法门,但多少年过去了却依然无人能到达“虚无界”,长久以此各界对虚无界的热诚也渐渐冷淡甚至逐渐被人们所忘却……破除重重阻隔,一路享受,一路艰辛,一路修炼,一路杀魔无数,一路艳遇无边,最终寻得圣界法门,从此齐人之福,永生享受......
  • 小美的烘焙时光

    小美的烘焙时光

    5级烘焙阶梯,25种基础做法及步骤,58款百分百成功黄金配方大公开,4款独有木糖醇甜点贴心呵护,365天覆盖所有重要节日尽享甜蜜烘焙,超浪漫颜色 超娇嫩造型。
  • 庶女狂妃:惹上邪魅妖王

    庶女狂妃:惹上邪魅妖王

    未婚先孕?嫡母阴狠,姐妹算计?亲哥哥虎视眈眈,心怀不轨?面对这一切,萧雪莲嫣然一笑:你要阴狠,我比你更阴狠,你要算计,我就将计就计,你要心怀不轨,我就叫你一辈子不举。只是,为毛她得了颗豌豆种子种出来的不是豌豆,而是……她孩子的爹?
  • 我和恐怖鬼王

    我和恐怖鬼王

    鬼王选妃,鬼屋人头,神秘祭祀,夜半鬼叫,白发女尸,一个个神秘事件将我推上了皇位之争的阴谋中。我到底身在何处?你又是何人?生与死,爱与恨,我该何去何从?
  • 沟通要懂心理学

    沟通要懂心理学

    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语言为你介绍了生活中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微妙心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内容涉及到了生活中各种场景,全面实用。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任何场合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穿越洪荒之纵横天下

    穿越洪荒之纵横天下

    主角穿越到洪荒,竟然成为了鸿钧之子,不似圣人却胜似圣人,逍遥天地间。
  • 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

    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杀手毒医:绝世风华六小姐

    杀手毒医:绝世风华六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的顶级杀手!会研毒会异能。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落得个摔下悬崖的下场。一朝穿越,变成了一个白痴加废柴。什么?惨遭陷害?那就以牙还牙!什么?说她是替死鬼?那为什么她到现在还没死?什么?说姐是丑八怪?笑话!当她露出绝代风华,就连神,也要忌讳三分!
  • 大道天医

    大道天医

    少年前路断,求道于医。武祖篡大道,决战于仙。仙武大战,医神崛起。大道已篡,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