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0800000082

第82章 两岸禅学研讨会感言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两岸第三届禅学研讨会,参加此次会议感想颇多,在此想讲三点。

按照会议评估的三个标准,这次会议是成功的

从客观的角度而言,评估一个学术会议举办得成功与否,我想有三个标准:一、会议的组织;二、论文水准高低;三、研讨会的质量。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衡量标准,评估我们会议的成绩。

一、会议的组织

根据我的理解,会议组织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一)会议主题:

会议主题的确定,决定了会议讨论的中心,它要求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或修持意义,比方说它是当前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或者是学习修持当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所以主题的确定很重要。

这次主题是“次第与圆顿”,是属于佛教修持的重要问题,很有意义,也特别重要。

(二)议程安排:

议程安排即是整个学术活动的安排。此次会议所属的议程安排是规范化的,例如会议中评议人评议的时间只比主讲人的时间少了两分钟,这是对评议的重视;而评议的人也都是邀请相关的专家,评议的特点不光是评论论文的优点,很重要的方面还要评论论文的不足、缺陷以及今后如何改进,这对推动学术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而会议主持人做适当的总结,我想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学习意义,就是开放与会大众提出各种问题,由主讲人回应,这种安排有助于提高与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助于主讲人和听众的沟通:听众所提出的问题,对主讲人而言是一种启示和推动,有助于他思考听众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这个问题理论上不完整?或者是在结构构思上有所缺陷?所以听众提问题对主讲人的好处很大,对主讲人会后修改论文是很大的帮助。

这次会议在这些方面可以说做得很好,两天来大家都很踊跃参加会议,而且在假期中参加的人还这么多,不像有的会议台上比台下的人还多,那就不好了。我们这次会议坐了几百人,大家提问也非常踊跃,主讲人也做出了回应,这都说明这学术活动安排得非常井井有条。

(三)生活后勤服务:

生活后勤的服务方面,包括良好的会议场所、中间休息时间的安排等等。我三次来参加会议都深感后勤人员非常辛苦,他们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好的会议场所,对参加会议的一些代表都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广大参加会议的听众也能够提供午餐,还有其他在交通各方面的安排,都是很妥善、很周到的。

所以从以上三方面来看,会议的组织应该说是良好的,是优良的,成绩是很大的,是一次很完善的学术讨论会。

二、论文的水准

我们论文的水准应该算是很不错的,好像一届比一届提高了。这次提交的论文包罗层面很广,有禅宗的、天台的、华严的、南传的、藏传的,其中又有历史的、现实的、考证的、佛法义理等,从各种角度切入。其中大多数论文的质量都很优秀,反映了当前两岸在“次第与圆顿”这个问题上的学术研究成果。

当然一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不可能每一篇都很优秀,其中还是有些不平衡,这可能是由于太忙了,在论文的准备及写作上比较匆促,有些地方就不够周密、不够周到。但整体来说,我们论文的水准是高的,而且一届比一届高,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三、研讨会的质量

一场学术会议除了提供论文以外,还包括论文主讲人提出报告、评议人做出评论、听众提问、主讲人回应、主持人总结,配合这整套学术活动,可以在论文的基础上又一次提高学术会议质量,这对参与会议的人或主讲人都很有帮助,这很重要。在这次会议上可以看到,在整个研讨过程中,评议、开放讨论、主讲人回应、主持人的总结,都符合现代学术研讨会的规范,因此使它的质量有所保证,可以说我们这次研讨会的质量也是比较高的。

所以说,按照会议成功的三个标准:会议的组织、论文的水准、研讨会的质量,从这三方面来看,我们这次会议都是成功的,成绩很大,我们可以预计它会得到宗教界、学术界和社会各界良好的反应与肯定。

主题很有意义

第二个感想,就是前面会议组织中的主题问题,我认为这届会议主题“次第与圆顿”很有意义,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一、从中国佛教历史演变来看

中国佛教从印度传入,逐渐形成“八大宗派”,这是中国佛教形成的标志,而在“八大宗派”的流传过程中,又逐步形成以禅、净为主流,乃至禅净合一的这么一个中国佛教思潮或流向,这可说是中国佛教重大历史的现象,这是中国佛教历史的选择,它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以及宗教方面的原因。我们会议的主题,讨论“次第”和“圆顿”,跟禅和净都有关系,所以就深化理解中国佛教而言,这个主题是肯定有意义、有益处的。

二、从中国佛教历史的成果来看

中国佛教对佛教的发展贡献很多,有很多成果,我想其中最富有中国佛教特质的两项成果就是禅宗和当前两岸共同实践的人间佛教。就禅宗而言,讨论修持的次第跟圆顿的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就人间佛教而言,也是离不开禅修的。在我看来,人间佛教最根本的就是僧人的素质要高,实践的修持功夫是一定要有的,所以要通过禅修来提高僧人素质,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现在人间佛教重视社会救济、慈善活动,这当然很重要,以后还是要坚持,可是毕竟还比较偏重于解决一般众生现实的困难、现实的痛苦;就我看来,人间佛教更根本的目的应该是要让众生提高智慧、提升觉悟,乃至使众生解脱生死,而这都是离不开禅修的。所以从历史的演变、历史的成果来看,禅修及相关次第与圆顿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这届主题意义所在。

其次,关于“次第”和“圆顿”的关系,会议中提供很多优秀的论文,给我们很多启示,我在拜读这些论文的时候,形成了以下三点观念:

第一,次第和圆顿的问题是和众生根机直接相关的。凡夫众生的根机智慧都不一样,有的很高,有的很低。对于智慧高、有灵性的利根人要讲圆顿,不多讲次第。佛法是因材施教的,根据不同的对象来说,所以次第和圆顿并不矛盾。

第二,次第和圆顿的关系,是禅修的阶段性问题。通常来说,修持都是有次第顺序渐进的,达到相当高度以后才进圆顿阶段,一般人要凭空圆顿的机会是不存在的,除非他悟性极高极高。我想圆顿以后也有次第修持,要保任,不能放松,因为佛法始终教导我们要很精进修持,要不断地努力,绝对不会说可以很轻易地得到,或得到以后就万事大吉了。

第三,次第和圆顿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实际禅修过程中,内容本身就非常丰富,而且复杂,如圆顿中既有“顿”也有“圆”,还有被结合的“圆顿”,这里面内容是很丰富的。

期待继续举行系列的专题研讨会

第三个感想实际上是一个期望、期待,就是希望真实禅修与禅净这样的主题能不断地、有系统地举行系列的专题研讨会。这样的期待主要是因为禅修问题及禅和净的关系,这是佛教内在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到整个佛教未来的发展方向、道路,也可以说关系到佛教的前途,这很重要。慈光寺禅净协会、禅学研究所,抓住这禅修、禅与净的关系,我认为很正确,这是佛教的根本、本质,未来应当始终保持这根本,并向深度、广度去发展。

在深度方面,我们这次已讨论了“次第”和“圆顿”,以后可以专门讨论圆顿,专门讨论渐修,讨论禅悟、解悟跟证悟的关系等等。悟,可以说是直观的,中国佛教其他宗派有各种观法,也可以讨论彼此之间的联系及与不同根基的关系,这样,问题就可以不断地深化、深入。比方说天台宗保存了印度佛教很多方法,若能集中讨论我想是很有意义的,其他宗教如华严、唯识都有它的观法,对于这些观法我们要怎么沟通?怎么运用?这都是可以专门讨论的。

向广度发展方面,这次会议就是向广度发展的示范,中国佛教以汉传、藏传这两个系统为主,两者在圆顿与次第的问题上,各有什么不同与共同的地方?这都可以通过研讨会,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一些主张综合起来,形成新的适合当代佛教发展需要、适合当代信从需要的修行法门。南传佛教也有很多的特点,有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讨论的;乃至像日本、韩国的佛教修行方法,将来有机会也是可以考虑学习、研讨的。

总之,把我们的主题、视野推向广度发展,也向深度发展,相信经过多年以后肯定会形成特色,在中国佛教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现代需要的新的实践或理论,对我们中国佛教将有很正面的贡献。衷心祝愿惠空法师、慈光寺、禅学研究所、禅净协会、各位法师,能不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原载《佛藏》,2002(4)]

同类推荐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 间被潮流和流行风尚所吞没,成为没有思想的躯壳,然后在信息的丛林中变 得无所适从,从而感到生命的彷徨和杂乱无章,在喧嚣中把我们本应体验的 美好人生悄然错过。这时候,我们极需要一种让一切归于平静的温婉与淡定 来放置真我,我们这才发现,一切原来那么简单——成功是那么简单,快乐 是那么简单,幸福也是那么简单。 南怀瑾大师把老子、庄子、孔子等先哲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娓娓道来 ,趣味横生。他谈儒学,说道家,讲禅宗,评世间百态,论人生种种。
  • 老夫子品评墨子

    老夫子品评墨子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墨子天子聪颖、博学多才,甚至在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就,如在宇宙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墨子一生的活动、事迹、思想和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墨子》一书中。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只有15卷53篇,流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的思想。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主要内容:《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一般人或许会想,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有什么好看的。圣人嘛,一定一天到晚道貌岸然,玩深沉,装伟大,其一言一行也必定乏味之极。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就错了。看完《论语》,你会发现孔子与一般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其一言一行也是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
热门推荐
  • 梦中的橄榄树(花语小说系列)

    梦中的橄榄树(花语小说系列)

    本书收录了谢倩霓9篇短篇少女成长小说,主题触及时机、采取、梦想、初恋等生长中的方方面面。时而动人心弦,时而振聋发聩,时而给人以成长的力量。 用最暖和、最细致的文学笔触描摹女生生长岁月里最甜、最美、最痛的绽放。
  • 聚魂记

    聚魂记

    他本是鬼差中的王者,收集魂魄的月冠军,居然收到阎王老爹的下岗投胎通知……费尽心力留入地府时的记忆,却斗不过八字又弱,阳气不足的老妈……刚入学班主任就看他不顺眼尽找他麻烦,难道他要就这样过完悲催的一生?人说久走夜路总要遇鬼,可他八字太重,阳气太旺,始终碰不到曾经的手下。谛听——一切就从这里开始……是转机,是命运,还是噩梦……
  • 旧时钟

    旧时钟

    恐怖的事情往往可怕的并不是事情本身,就像一个密封房间里的氧气分子,假设永远无序活动下去,总有一种可能是让房间里窒息的。故事也是这般,每一个看似不相连的事件里,背后往往有你意想不到的原由,或许,下一秒的可怕,只是因为你,此时的,一次点击。
  • 烟雨剑

    烟雨剑

    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怎敌得过一个“情”字。情之一字,最为难解。
  • 无量寿经义疏b

    无量寿经义疏b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指点江山:老身要逆袭

    指点江山:老身要逆袭

    一朝穿越吓人,怎奈这一副枯藤老树皮的面容下竟然是这般乾坤!使绊子的,玩坑的,靠边靠边!看老身如何完美逆袭,玩转这大好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凰闹翻天

    医凰闹翻天

    给我一点阳光,我能灿烂一片,绑定一个空藏舱,我能给世界换一个天!右手握住手术刀,左手握住高科技,披荆斩棘,退婚太子,重振侯府,携手有情郎,人挡杀人,神挡杀神!金子是我的,家是我的,国是我的,你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 红影黛姿潇湘月

    红影黛姿潇湘月

    那样一个女子,不下眉头,也上心头!那样一个女子,她在寂寞的夜里开放如清雅的兰花,泪水在叶尖滚动,晶莹剔透,折射有微亮的星光,闪烁不停。那样一个女子,她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来,有人说她背负了前世的债,于是她从七彩的天上下来,而又终于飘然而去。
  •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本套书含选主小传、导读(概述)、正卷(哲学;人生卷与艺术;文学卷)三部分。在时间上限各选主49年前的论文。编选思想上着重突出他们的人生美学特色。力求雅俗共赏、学术与市场兼顾。
  • 那年夏天有点凉

    那年夏天有点凉

    在那年夏天中,我遇到了你。在脑中仅有的回忆中,流淌着你我之间美妙的瞬间,我不会忘记,在那略有萧瑟的的夏天——和你最陌生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