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3500000003

第3章 怀乡集(2)

又例如,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果真这样吗?在美国奋斗的中年人怎么样,“美国梦”是什么?美国老年人实际生活怎么样,真的有如在“坟场”吗?

美国人的食、住、行以及社会观念、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美国的移民、宗教、等等。大凡国人对美国关注的,这本书里都有涉及。

《走进美利坚》这本书直述的是“美国那些事儿”。选择的着力点,在于传递一些方面的对比,这对“摸着石头过河”的我们也许会有所启迪!

我写美国的社会管理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没涉及国家政体、政治、外交等等。全书专注的是美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

事实上,世界各国无不关注美国。从国家层面上,是因为美国的外交、军事、金融、贸易无不关系他国利益甚至安危;民间老百姓关注美国,一是中国许多家庭、许多个人与美国有着直接或潜在关联。对美国的教育、就业、移民、信仰、社会福利、食品安全、医疗卫生乃至治安犯罪等情况必然颇感兴趣。

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温家宝最近说:“当我们进入世界经济总量第二位时,充满的是忧患意识,没有任何骄傲自满的理由。只有更加虚心学习别国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只有更加发奋努力地工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能有国家美好的未来”(2012年4月24日晚,访问瑞典在斯德哥尔摩的讲话)。虚心学习别国经验当然包括美国。我们正在“摸石头”过河。“摸不准”、“摸不着”的一些事,可以从那儿得到某些参考与对照。

就具体内容举几个例子:

美国的义务教育。美国儿童、青少年小学到高中接受的是“真正的义务教育”。所谓义务教育,一方面要求州、市政府提供完全的免费教育;另一方面法律规定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教育,否则监护人属违法;书中从校车接送学生讲起,很有代表性。

不但教育问题,其它方面也一样。美国跟我们差异点之一是“政令”畅通且执行效率高。法律规定了的,就得办,钱不够政府借债也得办。而我们却常常有所谓“政令难出中南海”;因为整个社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成了“潜规则”!我们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少地方就有许多“走样”。

再如美国老人、穷人该享受的福利待遇,只要是法律确定了的,能直接到人。哪类人享受哪些、该得多少,政府都得兑现(举例)。所以,所谓美国的“国债危机”如果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其实是人家极度重视民生的结果!

(二)这本书通过讲述美国社会管理,传递着深层社会内涵:

《走进美利坚》一共讲了十一个美国社会生活领域。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概括起来,重点之一是社会财富或曰社会资源分配(分配及其分配管理)。

中国眼下社会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归结起来无非两个字“维稳”。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强调的是“稳定压倒一切”!

需要“维稳”是因为不稳,不稳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不稳?原因有许许多多,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是简单的“分配不公”,而是整个分配系统的故障与问题。

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社会分配一般经由三个渠道:一是基于市场法则的分配。如利润、工资、股息、资产收益等等;二是基于政府的规定和由政府操作的分配。如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也包括财政拿钱办教育、办科研。国家通过税收把集中的社会财富,由各种渠道返还到社会、落实到社会成员;三是基于道德因素驱动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财富转移。这不是强制性的,但在美国,经由这一渠道集中和分配的社会财富相当巨大。

除了上面正常的财富分配,非正常的是社会财富“被抢劫”、“被略夺”、“被浪费”等等。包括贪污盗窃、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私自瓜分、大吃大喝、公歀消费等等,经由这些,使社会财富非正常地落入一些人口袋。这属于法治管理问题。

我认为,这样一类关系国家社会安宁、政权稳固的大事,在美国社会,人家怎么做的、成效怎么样,我以“眼见为实”、在细说漫谈中,似乎大多都提到了。总的看来,它们做的比我们规范而有成效,许多是我们可以借鉴或受启发的。比如他们的社会福利向儿童、老人、穷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而关呼第二次分配的基础,税收则重点来自社会富裕阶层(1%的大富豪交个税38%,40%的富裕阶层交个税的98%)。

另一个重要点是,社会弱势群体个人该得到的不是虚拟地经由“对某部门、某阶层拨付”,而是那些个体能直接得到明确的数额(举例)!美国“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残障者、失业者等等,法律规定他们从各个途径的所得的都是一个实数。而不是如我们那样,文教事业划拨百分之几,科技事业划拨百分之几……

有人讲,贫富差距是我们国家社会隐患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不完全赞同。一是贫富差距大是世界上富裕国家非常普遍的现象,美国贫富差距不比中国小;二是差距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包涵很大一块是权势利益集团贪污盗窃、非法夺取,基于非正常的“社会分配”。社会群众不满的不仅仅是分配不公,而是管理群体的腐化堕落!

在美国社会无需将“维稳”当作重中之重(一度把打击“恐怖活动”当重中之重是有的,那是应对来自外界的“恐怖主义”),他们只有正常的社会管理。我认为是他们社会财富分配、管理较之我们成熟。在这类问题上,我们不应简单地看成“他们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加以否定,应当实事求是地对比剖析。我在书里面细数了许许多多。有些是我们“摸石头过河”一直在“摸”的社会问题。只要不抱成见,对比美国,许多方面我们不“摸”也能看得很清楚!

当然,美国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行政立法。与长期构建的社会观念、社会舆论、文化信仰,特别是法制规范有着密切关联。例如美国的慈善事业,它既不是法律规定,又不是没有规矩地随意在街上撒钱,有它深沉的文化背景。

(三)235年历史的美国,社会管理经历了渐进式改革的实践过程,现在他们还在不断改进。

这种渐进式变革,美国有美国的做法,就是民主运作(选举)而不是以“革命”方式。革命是“与传统决裂”、“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这是我们一度高喊过的口号!现在,我们之所以要“维稳”,实际上是要避免“革命性变革”,希望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达到“过河”的目标。

本书的最后一节,谈及美国的“占领华尔街”。看似“剧烈的群众运动”,其实它并不是以推翻美利坚宪政为目标的“革命行动”,那是群众变革金融管理的诉求。即算那样激烈的活动,美国也没把它当成国家“维稳”课题看待,这就是美国。

我写这本书,并没有“美国社会管理一切都好”的意思。他们成功地方的不少,不足的也很多。一些原本好的传统做法,如果没有“度”的把握,就可能走向反面(举例)。所以对他们有些方面的介绍,也是为我们引为警觉。例如移民问题、国债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等等。总之,我力图介绍的是一个真实的美国社会。

作为一个国家,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世界大国,要去介绍它、评论它,谈何容易!现有的虚拟网络、平面媒体资料数不尽数,即令那样,也不能说对美国讲清讲完了,何况我这本区区十多万字的小集!

我是本着“特殊中包含普遍、个性中可探求共性”这样的认识论原则,希图经由点滴来反映整体。

欢迎大家共同探讨,谢谢!

2012年4月28日于长沙

给周伯华、谭仲池的信

伯华同志:您好!

这样称呼您不介意吧?按理应叫你“省长”或“局长”。但我以为还是叫同志更亲切些!

我们之间久违了!自2000年底我退休后,不论您在湖南或去了北京,就再没见过面,您是大忙人,我也探亲去了美国。

这次贸然写信给您,没有任何个人诉求,更不来京找您,就是一封信、一册书。也许因为忙,这封信您也许只看几个字又有事了。没关系,只要你能把信留下来,闲时再看也无妨!

我退休十二年了。其间一直在长沙--上海--纽约(新泽西)等地跑,多在外地,至今没完全安顿下来。儿子、媳妇、孙子在美国定居;女儿、外孙在上海(女儿是深圳华侨城派出的高管),单位在长沙(现改成了“有色局”,这您知道),孙子在美国上大学。公务、家务都了却啦,是闲人一个,身体尚好。

言归正传,这次一个人回国到长沙,是为在美国写的这本书回国出版发行。特地寄一册给您,顺便从这本书谈起。

您知道,我不是作家、也不是商务人,是个退休老干部,今年七十二了。写书既不是为名更不为利。是一颗关注中国社会的“爱心”与“忧心”使然!我写这本《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更不是出于“崇洋媚外”、崇拜美国,仅仅是如实介绍!

2001年上半年带着妻子到美国探亲,其后往返十来次,累计在美国、在大纽约地区生活了五、六年。以一个中国老年人的眼光观察、审视另一个社会,体察了“9·11”以来大变动、大震荡的美国社会。在“9·11”十周年后,冷静地写下这册书。人还在美国(今年四月上旬之前),有人把书稿送给谭仲池同志,他二话没说,热诚给我写了《序言》,至今还没来得及面谢!

我写的是美国社会的“民生”。没去碰“三权鼎立”的政体、美国军事外交,也少谈及敏感的“普世价值观”等等。对那些我既不熟悉,对国人也一时还难接受,虽然从长远看可能是不应廻避的。

我谈美国社会民生,包括他们的吃、住、行;基础教育、老人及社会福利、华人“美国梦”、移民、宗教、老百姓的社会价值观、治安、犯罪及美国金融国债危机等等。谈这些的含意,在于看看人家如何维系社会运转、保持社会稳定;既谈成功一面,也说了许多“过犹不及”之处,一些“失度”所带来的后患与问题。

这本书对有望赴美求学、探亲观光;想深度了解美国的家庭、个人也许有直接参考价值。但我的本意却在于引起国家管理层的某些思考。虽说难有此影响力,就一份心意跃然纸上。寄给您,当然不在前者,您有非常优秀的女儿,在国外读过书,您自己多次去过美国。

最近为书出版我参加一次长沙“文化沙龙”座谈,就书演讲,说了如下一段话,请别嫌我啰唆,自我引用一下:

《走进美利坚》一共讲了十一个美国社会生活领域。许许多多、方方面面概括起来,重点之一是社会财富或曰社会资源分配(分配及分配管理)。

中国眼下社会管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归结起来无非两个字“维稳”。从中央到地方,强调的是“稳定压倒一切”!

需要“维稳”是因为不稳,不稳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为什么不稳?原因有许许多多,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财富的分配。不是简单的“分配不公”,而是整个分配系统的故障与问题。

大家知道,正常情况下,社会分配一般分三条渠道:一是基于市场法则的分配。如利润、工资、股息、资产收益等等;二是基于政府主导、或由政府操作的分配。如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也包括财政拿钱办教育、办科研。国家通过税收集中社会财富,再经各种渠道返还到社会、落实到社会成员;三是基于道德因素驱动的社会慈善事业的财富转移。这不能是强制性的。但在美国,经由这一渠道集中和分配的社会财富相当巨大。

除了上面的正常财富分配,非正常的是社会财富“被抢劫”、“被略夺”、“被浪费”等等。包括贪污盗窃、巧取豪夺、行贿受贿、私自瓜分、大吃大喝、公款消费等等,经由这些,使社会财富非正常地落入一些人口袋。这属于法治管理问题。

这样一类关系国家社会安宁、政权稳固的大事,在美国社会,人家怎么做的、成效怎么样,我以“眼见为实”、在细说漫谈中,似乎大多都提到了。总的看来,它们做的比我们规范而有成效,许多是我们可以借鉴或受启发的。比如他们的社会福利向儿童、老人、穷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而关乎第二次分配的基础,税收则重点来自社会富裕阶层(1%的大富豪交个税38%,40%的富裕阶层交个税的98%)。

另一个重要点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个体该得到的不是虚拟地经由“对部门、对某阶层按比例拨付”。而是每一个体直接得到一个明确的数额(举例)。美国“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残障者、失业者等等,法律规定他们从各个途径的所得的是一个明确的实数。不是我们那样“社会保障划拨百分之几、文教事业划拨百分之几,科技事业划拨百分之几……”

有人讲,贫富差距是我们国家社会隐患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不完全赞同。一是贫富差距大是世界上富裕国家普遍现象,美国贫富差距不比中国小;二是差距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中包含很大一块是权势利益集团贪污盗窃、非法夺取;那是非正常的“社会分配”。社会群众不满的不仅仅是分配不公,而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巧取豪夺、腐化堕落!……

同类推荐
  •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超值金版)

    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所选的中国经典神话,在故事的类型上,与世界神话学及中国神话学的体系是相同的,既对应了神话学的学理要求,也对应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北欧神话的类型。也就是说,本书的四辑分类从学术的角度上看是科学的,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上看也是严谨的。宫曙光和张馨编著的《中国本土精彩老神话》在前人的整理基础上,对中国神话重新进行了彻底的梳理,编者将支离破碎、点线分割、散落各地的中国神话彻底地回归到了一个有着基本脉络、基本情节的体系上,以期较完整地献给中国读者。尤其是广大的中国青少年提供一套详实可靠、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的神话故事读本。
  • 抹不去的记忆

    抹不去的记忆

    俊逸才情,春水文章,这是刘思斌其人其文。用自己照亮自己经过的地方,抹不去的记忆是这水样的情愫。在这本集子里,刘思斌集中写了自己所亲身经历的儿童时代和老村庄的故事,写了一个农村出生的孩子如何读书识理并在乡镇工作奋斗的经历,特别写了他在税务部门工作时的所经所见,还写了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记游感悟。恰好,这文学的碎片,使得这一切都完整而真切。
  •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本书是从《文汇》杂志的征文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篇目,故事精彩,寓意深刻;文章被划分为若干类别,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我的贴身女杀手

    我的贴身女杀手

    一个阳光英俊的记者,一名美若寒冰的冷面杀手。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同居了。一个视党的新闻事业如生命,而另一个则崇信冷酷的杀戮。这两个性格迥然相反的人同居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
  • 中国巨星

    中国巨星

    出众的身体素质,仅次于乔丹的滞空能力。魔眼之下无死角,可知对方下一步的动作,提前作出未知判断。本不出色的情商,却抱的了校花美人归。走出国内,踏进篮球圣地,证明自己,证明中国后卫不是不行,终有一天会出现如姚明那样风光,那样巨星,那样引以为傲的后卫。且看主角黄骏如何在不缺乏天才的篮球圣地,闯出属于他的一条传奇之道。
  •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围绕自信与信任谈起,逐个分析并找出致使人们丧失自信与失去信任的几乎所有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能够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回你的自信和信任,让你在摆脱人生困境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力并构筑良好的外部关系。压力之下,自信易毁;竞争之中,信任易失。然而,现实所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恰恰是压力与竞争,压力与竞争成了一种常态。正是这些无形的杀手在暗中不断地蚕食着我们的自信与信任,而我们的自信与信任又绝不会凭空产生,怎么办?我们要学会自己去拯救自己。
  • 王爷多情:冷宫医后要休夫

    王爷多情:冷宫医后要休夫

    二十一世纪医学奇才穿越成皇帝恨之入骨的弃后,面对阴狠嫔妃,不用宫斗用毒斗,皇帝无情,就来一场红杏出墙,还要毁你天下,断你生路!他冷魅邪佞,她惊才天下,两强联合,扭转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烟灰系美男

    烟灰系美男

    米雅觉得,顾爵是自己见过的,史上最man爆的纯爷们儿,桀骜不羁,又痞又坏。他是这样告白的:“乐队弟弟们缺个嫂子做饭,你要不要跟了我?”在被漂亮女星追求时他不耐烦道:“小姐您能离我远点儿吗?您挡着我接受阳光的洗礼了。”在米雅被人欺负时他冷酷站出来:“嗬,她男人还站在这儿喘气儿呢,你就上赶着来找死。”就连求婚,他也言简意赅:“妞儿,跟我回家过年。”米雅:你……这就算是求婚了?顾爵:没求,通知你。
  • 神研者

    神研者

    余孤,一个现代神研者,因血脉问题的短命鬼,意外穿越到大千世界,并一不小心把正在突破的天之娇女,惊得重伤垂危!于是乎,刚刚干来到这个世界的余孤,便被天之娇女的千万追求者,痛恨上了!他是一个只知道带来麻烦的人,也是让人咬牙切齿,痛恨无比的人!没有人知道他从何而来,只知道,只要这家伙出现的地方,必有大麻烦!
  • 3秒钟看透对方心理

    3秒钟看透对方心理

    古人云“事之至大,莫如知人”,也就是说,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认清一个人更重要的了。但是,识人难,知心更难, “人心隔肚皮”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真可谓难上加难。不过,本书可以帮你做到这点,不信试试看。本书从外表特征、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工作习惯、兴趣爱好等几个方面对识别他人,看准对方心理做了详细分析与介绍。
  • 小儿疮疡门

    小儿疮疡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星制造

    明星制造

    谁言非丽华,拥得世人戴。高慧矮小,面黄,肌瘦,发枯,全身上下无一点美色。歌手张悦然看上她贤惠,主编氽青盯上她热血,暗恋七年的大学同学却将她送入地狱!男女隔性别,背肚隔肉肉。为了她,氽青许诺:“请给我机会,我一定把你打造成一线明星!”啥?明星?像她这咩样的,也有可能成为明星?天上掉馅饼,居然砸中她!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