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2600000008

第8章 神秀和慧能留下的公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稍稍有些佛学知识的人都会知道, 上面记述的四十个方块字, 曾经在佛教历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 掀起过不小的波澜, 牵动过不知多少人的心弦, 衍生出不知多少离奇古怪的传说。

前面的二十个字, 出自唐代著名僧人神秀之手。这位神秀, 可不是寻常人物。出生在公元606年的神秀, 出家前姓李, 本是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年少时的神秀, 专心钻研儒学和老庄学说, 博览经典史籍, 四处游学, 很有些名气。后来, 他又对佛教萌生兴趣, 于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 十九岁时, 在洛阳天宫寺受具足戒, 一心一意遁入空门。神秀研习佛法, 比当初钻研儒家和老庄的学问还要用心, 对三乘经论、四分律仪, 多有阐发, 深得界内推崇与赞赏。

神秀是一位在学业上力求完美的人。五十岁的时候, 听闻蕲州黄梅县双峰山的弘忍禅师是禅门的大师级人物, 学识绝顶, 乃痛下决心, 不远千里, 翻山越岭, 登门求教。投身到弘忍门下之后, 神秀还真有股卧薪尝胆的劲头儿, 不惜以半百老弱之身, 在刻苦学习之余, 积极从事打柴、汲水等繁重劳务, 勤勤恳恳服役达六年之久, 最终得到弘忍的器重, 成为一代禅师的上首弟子。

就是这样一位对佛学大义孜孜以求的虔诚学者, 在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弘忍选择继承人时, 或许是一时兴起, 也有可能是被众多师兄师弟所怂恿, 写下了我们在本文恭录的第一篇偈语。

读者朋友可能会发出疑问: 神秀与慧能之间的“偈语” 之争, 最终确定了慧能的“六祖” 地位, 历史早有定论。为什么还要浪费上述文字, 喋喋不休地为神秀“造势” 呢?

在下之所以如此强调神秀和尚非同一般的经历, 乃是因为对坊间所传神秀及其弟子与后起的慧能争权夺势并欲除之而后快的说法, 一直存有很大的疑惑。神秀和慧能, 毕竟都是佛门忠实信徒, 受佛教文化的熏陶非一时一日; 修持佛门之礼仪, 更有多年功力。他们之间的争执(其实,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还算不上是什么争执, 而只是显示了不同的见解而已), 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如果按照有些史籍绘声绘色的描述, 神秀和尚哪里还算是佛门比丘, 他和他的追随者们简直就像现代黑社会的成员, 为了一己之私, 为了权势和地位, 可以随便施展各种卑劣手段, 置自己的同门兄弟于死地!

我想, 这很可能是佛门之外的文人墨客, 随意编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把神秀和尚描绘成了一个恶魔式的人物。

这算不算是一件历史冤案呢?

至于弘忍禅师后来要求慧能隐身而去, 我觉得, 这也不能得出弘忍担心神秀及其追随者将要加害慧能的结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当时, 身为禅门宗师的弘忍大师, 尽管已经意识到慧能的巨大发展潜能, 特别赏识他的超群功力, 然而, 以慧能当时的年龄、资历和修持水平, 不可能因发表一段有一定思想深度的偈语, 马上成为禅宗一代祖师, 立刻登临万僧之上的高位。

实事求是地说, 慧能肯定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修炼, 需要更好地完善和提高, 才能逐步适应佛门和禅宗对未来领袖人物的严格要求。

正是考虑到日后慧能的发展和前程, 以及佛门未来的根本大计, 弘忍大师才以大智慧的眼光, 教导慧能学会“藏锋”, 不事张扬、不露声色地静心修持, 心气平和地以待来日。

不难看出, 弘忍确实是站得高、看得远, 举措得当, 认真而负责, 上无愧于佛门和佛祖, 下无愧于门下弟子(包括神秀和慧能) 及徒众。

由此, 我们更不难看出, 把弘忍、神秀、慧能三者的关系演绎成争夺权位的黑色三角, 将帮会、党派间争权夺利的故事移植到佛门中来, 实在是有辱斯文,出奇的荒唐!

其实, 神秀和慧能也应该算是弘忍门下的师兄弟, 他们分别展示的偈语, 只是表明了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而已。这就像现今藏传佛教中的“辩经”, 一问一答, 各说各的道理, 经过认真的争论和述说, 有可能共同提升彼此的修持水平与思辨能力。

佛教和世界上其他悠久的文化传承一样, 一般都是通过类似的方式, 在不停地争辩和议论中, 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我们今天读到的不同版本的佛经, 其表述方式, 大都为佛祖释迦牟尼与其弟子(从年龄上说, 有些人或许还是他的前辈) 间的一问一答。提出的问题由浅而深, 由低到高, 愈来愈明确, 愈来愈有功力; 佛祖的应答, 也是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 大力发挥, 愈来愈精到, 愈来愈精彩, 终成千古流传的难以磨灭的经典圣训。

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 博大精深的佛经, 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追随者们共同的心血铸成的。佛祖思想的光芒, 在一定程度上, 是通过高水平弟子的积极努力映射出来的。同样地, 汉传佛教禅宗从五祖到六祖的发展与成长、成熟,应该是由慧能和神秀共同完成的。神秀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的功绩和贡献, 同样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要承认, 慧能偈语的理论深度, 确实比神秀要高出许多, 而且不是一般的“多”!

那么, 慧能比神秀“高” 在哪里? 又“多” 在何处呢?

有人说, 慧能从“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悟到“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从“有” 推导到“无”, 愈来愈“空”, 以此显示出了更为高深的境界。

更多的学者认为, 这两位非同一般的和尚, 一位宣扬“渐悟”, 另一位提倡“顿悟”。

这样解释, 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在下思来想去, 总觉得不是十分贴切。尤其是第二种判断, 似乎更难以说得通畅。“渐悟” 和“顿悟”, 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的修持方式。“渐悟”, 时间要长些, 通过长时间的思考、领悟, 逐渐进入更高级别的领域或者境界。“顿悟”, 可能是在较短时间内, 达到新的飞跃, 犹如鲤鱼跳龙门, 刹那间修成正果。

“渐悟” 和“顿悟”, 各有各的道理, 各有各的招数, 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好像中国武术, 十八般武艺, 只要精心演练, 都可以达到高深的境界。我们不能胡乱判断, 剑术一定比刀术更高明些。其实, 无论“渐” 还是“顿”, 只要能悟出真谛来, 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 我们很难主观臆断, 硬说“顿悟” 就比“渐悟” 好。关键还是在于, 看谁悟得更深, 更透彻, 更绝妙, 更有道理! 简言之, “悟” 后可以分出高低, “悟” 前真的难分上下。就像中国古代的《木兰辞》

描绘的,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在下认为,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要从神秀和慧能当时论争的基础说起。

那么, 什么是他们论争的基础呢?

应该是《金刚经》。

在佛教浩如烟海般的经典著作中, 《金刚经》是特别有分量的一部。后人普遍认为, 《金刚经》的写作时间更为久远, 记录佛祖释迦牟尼早期的言行举动,更为翔实可靠, 其所传播的佛教教义, 尤为历代信徒所珍重。信奉大乘佛教的众多僧尼和善男信女, 无不将《金刚经》视为大乘佛法的理论基础、奠基之作, 奉为经典中的经典!

汉传佛教, 尤其是其中的禅宗, 乃是坚定的大乘佛教的徒众。神秀和慧能的共同师父弘忍, 研习并传播的佛学要义, 毋庸置疑, 是《金刚经》。这两个人先后经长途跋涉, 不辞辛苦抵达蕲州黄梅县双峰山, 死心塌地拜在弘忍门下为徒,其目的同样是为了求得《金刚经》的真谛, 以增进自己的修持境界。

在《金刚经》里, 佛祖释迦牟尼曾经说到, 将恒河里泥沙般多的金银财宝捐赠出来, 肯定是很大的功德。然而, 如此巨大的财物布施, 和传播佛学经典的善行比起来, 可能要差得很远。释迦牟尼的意思十分明确, 信奉佛教的最有价值的行为, 是认真学习佛学教义, 深刻领会佛学要旨, 才有可能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语行动, 踏进佛门, 成为不折不扣的佛教徒。

作为造诣精深的禅宗一代大师, 弘忍教育和考察自己的亲传弟子, 当然更不会离开《金刚经》。他给神秀和慧能出的考试题目, 也只能源于《金刚经》!

于是,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 神秀和慧能的偈语, 体现的是他们研习《金刚经》的心得和体会?

按照《金刚经》的旨意, 入佛门, 首先须破除“我相”。也就是说, 需要清除自我以往形成的所有观念和意识, 才能深刻地领会并汲取佛祖讲述的佛学大义。这一点, 《金刚经》和《心经》一脉相承, 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心经》中指出, 我们接触外部世界并获得认知, 是通过自身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得以实现的。“六根” 带来的是“六尘”, 即色、声、香、味、触、法。

而“六尘” 则往往会成为阻碍我们接受佛学大义的难以逾越的最大障碍。因而,保持“六根” 清净, 破除“六尘” 之干扰, 就成了佛门弟子孜孜不倦追求, 达成更高境界的不二法门。

写到这里, 我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 以往曾经被我们奉为圭臬的思维和行为定式, 追根溯源, 竟然与佛祖释迦牟尼的智慧有着千丝万缕般的关联。比如, 几十年前, 社会上大力施行(尤其是针对知识分子) 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 人们常常嘲笑那些依然保留着旧的思想意识的“落后分子”, 说他们“身体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但脑袋依然留在资本主义阶段”! 所以, 社会的主导潮流, 要求人们必须实行脱胎换骨式的彻底改造, 在世界观上有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我们将“六根” 与“六尘” 的概念直接导入现实社会, 如果我们将《金刚经》中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加改头换面, 直接引用, 以示同旧的思想观念的彻底决裂, 我想, 可能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做过这样一番思考, 回头再琢磨神秀与慧能的两段偈语, 在下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神秀的偈语, 意思很明确, 只要一心向佛, 认真修炼, 即使处在“身体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但脑袋依然留在资本主义阶段”, 也可以克服重重障碍,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 成为合格的佛门弟子。

针对神秀的研究成果, 慧能反唇相讥: 若想进得佛门, 必须清除“六尘”,换得“六根” 清净, 不能有半点马虎!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 一定要认真彻底地改造世界观, 把陈旧的思想意思革除得干干净净, 才会脱胎换骨, 修成正果!

在下冒昧, 如此解析佛教禅宗大师级人物的偈语, 不知当也不当? 更不知能否为朋友们所认同?

同类推荐
  •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是我10年作品的精选。其中,有两个关键的“题眼”,一曰“奋斗”,二曰“咖啡”,“奋斗”是姿态是精神是途径,“咖啡”是结果是目标是一种悠然的氛围。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热门推荐
  • 华山论剑之模拟门派

    华山论剑之模拟门派

    一本有点YY的网游一本武侠类的网游一本博弈江湖的网游升级学武功看的多了?打怪练级看的多了?来看主角经营武侠门派宏大的金庸武侠背景,传奇的游戏人生15%的经营+50%武侠+35%的网游=华山论剑之模拟门派本书QQ群:14757903
  • 英雄联盟之玄幻大乱斗

    英雄联盟之玄幻大乱斗

    在这片广袤无尽的大地上,弱小的人类和虚空一族持续着千年的争斗。在这里,有屠龙勇士被虚空螳螂袭杀深红峰峡谷的悲壮,也有神箭反向绕大陆一周射穿魔王的盖世豪情。危险重重的扭曲丛林,只招收女子的黑色玫瑰学院,天才云集的试炼之地。这就是瓦罗兰,一个充满神迹和缔造神迹的世界!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 战天变

    战天变

    叶凡,一个收入微薄,工作低贱,喜好美女耽于幻想的屌丝;穿越到异世大陆,成为一个小小领地的落魄领主,面对冰冷残酷的异界法则,生性懦弱却善良的他,却不得不开始了一个屌丝的强势逆袭……
  • 星空裂痕.

    星空裂痕.

    在这乱世之中,没有人能够纤尘不染的活着。
  • 悍妻来袭总裁请跪安

    悍妻来袭总裁请跪安

    ‘‘柯,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你可不可以粘着我,不要去找你的妹妹么,行不’’某男酸溜溜的说到。某女翻了翻白眼,起身去找自家妹妹去了。某男看着自家老婆的身影,醋坛子打翻了,咬牙切齿的说到‘‘你们给我等着,让你们勾引我老婆’’。------五个男人的对决‘‘管好自己的老婆’’某男酸溜溜的说到‘‘、、、、、、、、’’汗颜‘‘明明是你管好自己老婆,他身为大姐,一声令下,全员到齐,害得我夜夜独守空房’’五人抱怨完之后,摸了摸脑袋,好像自家老婆的确有一点小错
  • 穿越的龙人

    穿越的龙人

    龙者,聚天地之气,自然而生,不老不灭。
  • 冷王不要跑

    冷王不要跑

    一次意外,她竟然穿越了,花痴的她竟然爱上了一个美男子。可美男子却高傲的抬起了头颅,对她视而不见。上房顶偷窥,夜闯王府,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终于她如愿以偿的进了王府,当她有了他的孩子的时候,他却冷眼相对,怀疑她和别人有染。他从不会尊重她,她含泪喝下堕胎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乱世佳人:刁蛮丫头生存计

    乱世佳人:刁蛮丫头生存计

    她,是一个刚高考完的乖乖女,在旅行中,偶发的一次意外,让她回到了前世。在战乱年代,她成了乱世佳人,碰见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事情,为生存,她从乖乖女变成了小滑头,成为江湖行骗高手,却无意中被圈入了江湖中的杀手行列。而他,只是江湖的浪子,背后却有千万江湖高手追杀,英俊冷漠的他到底隐瞒了何种身份,爱恨情仇由此拉开帷幕……他对已经过世了的前妻的爱转移到了她的身上,她经过努力,终于感动了他吗?在桃花源中,她和他的爱情能否延续,她是否看到了他的真实面目,他们的结局如何呢,在她伤心绝望时,一个叫卜宏云的人闯进了她的生活……为了能在王爷府生存,她又怎样从一个下人转变成他的小妾,斗智斗勇,受尽委屈,她该怎样逃离家斗。在两个男人之间,她该做怎样的抉择,千年之后,又会是何种风景,或者,一念执着,只为见你一面,偶然的相遇,他们又将擦出怎样绚丽的爱情火花?唯美浪漫的爱情,又将经历怎样的一波三折……
  • 写给懒女孩的美丽心经

    写给懒女孩的美丽心经

    本书从美容、美体、美妆、美食等方面,进行懒女孩全面美丽培训,在章节中设置了“10分钟搞定上班完美妆容”、“因地制宜的形象设计”、“不可不知的缷妆定律”、“瞬间认识你的肤质”、“了解皮肤生物钟”、“把握好四大黄金美体时间”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