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2600000021

第21章 程思远先生的三件墨宝

1978年初秋的一天, 伴着北京午后还有些灼热的阳光, 我顺着东四十一条胡同拐进了一条窄窄的街巷。这是大胡同里套着的一条小巷, 比十一条胡同窄了约有三分之一, 但这里要比外面安静多了, 与大街上的喧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静静的, 几乎听不到嘈杂的声响。我要找的20号门面不大, 院门紧紧地闭着, 门上的油漆已经有些斑驳。门两侧的石礅上面有破损的痕迹, 那肯定是“破四旧”

时留下的标志。除了门边的车库显得有些特殊, 20号院和老北京的其他四合院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和主人约定午后三点多见面。时间尚早, 我在窄小的胡同里来回走了好几趟, 直到三点一刻, 才走过去摁响了门框上的电铃。

就这样, 我和程思远先生相识了。

拜访程先生当然是事出有因。当时, 我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 负责传记文学。我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上, 于是, 才有了约见程先生的愿望和可能。

由于推进并促成李宗仁先生归国的轰动事件, 加上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和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的特殊经历, 程思远先生在国内外均有相当大的名气。

但在70年代末期, 程先生基本上算是赋闲在家, 除了偶尔去政协机关参加学习,没有更多的事情可做。突然遇上我这样年轻的来访者, 谈论的又是老先生最为熟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对他好像也是一个兴奋的刺激。从程先生微微抖动的寿眉和一连串生动而流利的叙述里, 我确实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第一次见面, 我们谈了将近两个小时。临别时, 程先生一直把我送到大门外, 还将家里的电话告诉了我, 要我到北京一定来看望他。

从此, 我就成了程思远先生家的常客。有了程先生的教诲和指点, 我的编辑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进展。我组织的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传记、诗歌等书籍, 总印数超过了一百万册, 在当时的出版界也能算是一点小成绩。此外, 像《蔡廷锴自传》、《程潜诗集》等有影响的书籍相继问世, 我跟着得了好几项优秀编辑奖,收获不可谓不大。

但在这同时, 我也听到了另外一些声音。比如, 说我是“国民党编辑”, 指责我不注重政治等等。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 诸如此类的议论, 有时候是很有杀伤力的。隐隐约约地, 我也感受到了一些有形无形的压力。

我总觉得, 程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在他面前, 常常能感受到特别的轻松和自然, 有什么心里话, 都愿意向他倾诉一番。虽然, 我不会专门地谈论自己的苦恼和愤懑, 但说不定在什么时候, 我会有意无意地泄露出自己心底的一些秘密。

可能就是这样促成的吧, 程先生开始对我的倾诉有反应了。

记不得是什么日子了, 那一天, 在程先生家的东厢房吃过午饭, 正要告辞, 程伯母石泓女士拿着一卷纸过来了。

“牛耕, 这是我们家程老给你写的字。”

展开一看, 老先生刚劲有力的字体跃然纸上: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现在, 我已经说不清楚当时是什么样的感觉

了。而且, 那时候, 我也不知道这是汉代大学者董仲舒的名句, 但从程先生的一笔一画里, 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极其强烈的震撼。老先生并没有解释写这幅字的目的, 更没有解译董仲舒文字里的玄机, 他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对我进行告诫: 正其义, 明其道, 但不能谋其利, 也不能计其功!

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心里明白, 程思远先生是在勉励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我不敢说已经把这句话用在了自己的全部行动上, 但从那一天的那一时刻之后, 我确实把这十四个字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并且尽可能地付诸于自己的言行之中。

社会在发展, 形势在变化, 程先生的身份和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

刚刚和程先生相识的时候, 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后来, 程先生做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老先生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领导人, 他的家也从东四十一条搬到了东总布胡同的一处更大的院子。院里有武警站岗, 还安排了传达室的工作人员。

“没关系, 你还是我家的常客, 到北京, 就打电话来吧!” 程先生让程伯母把新居的电话给了我。

在我, 这当然是求之不得。和程先生(慢慢地, 我对老先生的称呼也有变化, 称他“程公” 或“近公”。这是因为, 毛泽东曾经给他起过字: 近之) 近距离接触, 既可以感受到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阅历, 还能体味到在他身上闪烁的人格魅力。程近公待人诚恳、热情、宽厚、平等, 令人十分感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甚至已经忘记了和他老人家在年龄与地位上的巨大反差。有时候, 即使是某些不十分成熟的想法, 也想征求老先生的意见。

90年代初, 受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 加之工作环境的一些变化, 我萌生了下海经商的念头。当这个念头突然闪动出来时, 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 说不清楚这是怎么捉摸出来的! 一些好朋友也来劝阻: “怎么? 你连职称、房子都不要啦?”

然而, 使我没有想到的是, 八十高龄的程思远先生知道我的想法后, 竟然毫不犹豫地支持了我。老人家对我说, 年轻人就是应该多闯一闯。他还说, 人生的重大收获, 往往是意外所得, 不能总是遵循固有的生活道路徘徊不前。

其时, 我已经不算年轻了, 但在长我四十多岁的程近老面前, 我永远不能摘掉而且也不想摘掉“年轻人” 的帽子。此时此刻, 程先生的几句嘱托, 语重心长, 寓意深刻, 真的是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 使我最终下定了决心。

开始“行动” 之前, 我请程先生给我写幅字, 以壮心志。

条幅还是程伯母拿出来的, 依旧是那十分熟悉的字体:

功在梨枣,乐寄天涯。

“我给你说说吧,” 看我有些不解的样子, 程伯母笑着说, “梨木和枣木, 过去是用来做雕版印刷的。因为这两种木头质量

好一些。功在梨枣, 是说你以前做出版工作,成绩不错。乐寄天涯, 意思很明白, 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程伯母石泓女士解放前是有名的记者, 学

识非同一般, 她老人家三言两语, 说得我浑身暖烘烘的。

于是乎, 带着程先生的鼓励和期望, 我真

的下海了。而且, 一下子就从中国的最北端跑到了最南端, 在海南岛落下脚来! 后来, 程先生的小女儿笑对老先生说: “爸爸, 你真是的。

你非要写乐寄天涯, 把人家牛先生写到海南岛去了!”

这也许是个巧合, 但却是个令人感到欣慰的巧合!

在海南岛生活了两年, 我又来到上海, 在东海之滨落户, 成了新一代上海人。

安家上海, 考虑装饰自己的书房, 凑巧读到苏东坡的词, 其中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深深地打动了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 狂风骤雨, 风和日丽, 冰天雪地, 热浪灼人, 如此等等。然而, 面对这一切, 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容应对, 不骄不躁, 不卑不亢, 该是多么难得的心境啊!

有了这种心境, 才不枉在世上走了一回!

这首词, 少年时就曾经读过, 但过去并没有产生像今天这样强烈的感觉。人生的感触需要积累和升华, 而这些升华和积累更需要时间的磨炼, 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 体现着与时间同步的成熟。

不知不觉又顺理成章地, 我将自己的书房定名为“无风居”。在想到这三个字的同时, 我作出了另外一个不想改变的决定: 一定要请程思远先生为我的“无风居” 题写室名! 我强烈地意识到, 只有像程先生这样阅历丰富且德高望重的人, 才能通过他富于个性化的笔墨, 使我的“无风居” 具备真正的意义。

就这样, 我有了程思远先生的第三件墨宝。

如今的社会, 收藏和拍卖活动激动着很多人的心。我信奉老子在《道德经》

里说过的一句话: “不贵难得之物。” 所以, 不大喜欢参与拍卖收藏活动, 更不乐意给自己珍爱的物品标上价格, 以商品的形式对外人炫耀, 或者用人民币作参照请他人评价。我觉得, 传统意义上的收藏, 应该是一种高雅的行为。古代的文人雅士, 往往是把收藏物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不断地观赏、把玩、交流, 陶冶情操, 从中汲取精神上的力量, 以提升自己的境界, 完善自己的品格。为了一幅画、一本书、一件自认为难得的物件, 可以盖一座楼, 辟一处宅院, 陪伴自己的终生。类似的趣事, 不胜枚举。

当然, 我没有力量为程思远先生的馈赠品盖楼房, 但是, 将这三件墨宝视为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 作为自己终生的良师益友, 总是可能的吧。

同类推荐
  •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

    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

    本书论及论宋朝的礼乐教化,宋朝统治阶级通过礼乐教化来加强对本阶级各群体的约束,同时加强对其他各阶级的控制。
  •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梦回家园(独行者丛书)

    本书收《火车》、《左邻》、《父亲》、《糖》、《伊胡塔的候车室》、《抱着孩子的农妇》等百余篇散文。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篓

    观其《篓》中收获,装满“鱼虾蟹蚝”,捞尽“江海河鲜”,而且偶意深邃。作品取材于乡土民情,贴近社会,紧贴生活;恣情解剖人间的善恶奸邪,狡狯贪婪。他抽丝剥茧的手法,幽默风趣的笔调,寓哲思,见智慧,人情练达。诚好文章也。
热门推荐
  • 仙君大人求别闹

    仙君大人求别闹

    卿淼淼眼睛亮亮的看着重华仙君:“重华,那美人又来啦!”“去打发了她,让她别再来。”重华看向她,她坚决摇头:“你自己去,我不去。”重华侧眸看她,唇角上挑:“你确定?”卿淼淼点头。好激动,终于可以看到美人调戏仙君了!重华抬手一挥袖,房门无声而开。他伸手将卿淼淼拽到怀里,印上她的唇。在她咬牙切齿的时候,他温热的手指轻轻拭过她唇角,温柔说:“知道你想要,可天还没黑,晚上再陪你好不好?来,再亲一个就别闹了——”“……”门外美人含泪看着卿淼淼,扭头奔走。“……”卿淼淼被重华禁锢在怀里,两眼泪汪汪:重华你这道貌岸然的禽兽!
  • 极道狂少

    极道狂少

    青梅竹马的美女姐姐,修炼国术的美女强者,政治联姻的千金大小姐,形形色色的美女尽数环绕身侧,让狂傲的宁大少不知该如何抉择?自闭了十八年,却练就了高深的修真剑法,家族纠葛,权势斗争,那些虾兵蟹将掀起的小小风浪,怎能困住重归大海的游龙?敌人的投诚,是真心还是陷阱?而那个暗中监视他的人,似乎还在蠢蠢欲动……
  • 荒仙

    荒仙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洪荒之境,北有九黎横行,南有三苗盘踞,西有鬼方作祟,东有东夷雄霸。而处于正中央的天衢大陆,修真、修魔、修佛、修妖者各据一方,诸多门派也如恒河之沙,星罗密布。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因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北辰残卷,自此开启了他与众不同的修炼之涯。他修的不是仙道,不是佛道、不是魔道、更非妖道;也非巫道、非蛊道、非鬼道、非箭道,他修的是天道。新书——《龙族血统》发布,求支持
  • 美味上海菜600款

    美味上海菜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上海菜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仙乐曲

    仙乐曲

    一曲仙乐,一盘棋;一个身影,一生的爱恋;一个神话,仙的传说……仙乐曲终,众生皆灭!叶尘:三世情缘,杀破万敌,为得只是长相厮守。
  • 魂归异世之江山美人

    魂归异世之江山美人

    她是历史系的大一学生,活泼,开朗,搞怪。一朝穿越到异世。一个外表看似温柔,实则残酷冷血的太子;一个众人眼中,眼瞎退残的淡漠王爷;一个洒脱不羁,温柔多情少主;一个文质彬彬的富家少爷。迷离的身世,残酷的斗争,……在这动荡争权的时代中,她将经历什么,又将情定何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策天阙

    策天阙

    锦绣华裳,红罗裂帛,烈焰焚尽一池梦。惊鸿照影,华池两栖,凤凰涅槃啸九天。浮华之下血迹斑斑,掩盖着无数白骨英魂,却是最动人的传奇。完结作品《倾世皇妃》《江山依旧》《帝业如画》《仙姿玉骨之天妃》等
  • 不良年少

    不良年少

    在一个叛逆的年龄里,校园充满了残酷与争斗。我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在经历了一次为女朋友约架的狗血事件后,人生发生了逆转。生活没有一步登天,想要成功,就只能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每一步,都有血泪。也许你可以在我的身上,看到你自己的影子。我是一个平凡人,追求的也只是平凡的尊严和安宁。可惜总有人觉得自己能比其他人更加优越。在反抗这些优越帝的过程中,我谱写了自己的传奇!
  • 难儞计湿嚩啰天说支轮经

    难儞计湿嚩啰天说支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曲三相

    九曲三相

    阴阳师,聚阴阳之气,破九曲,进三相,修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