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2600000020

第20章 忘年之交———追忆程思远先生

程思远先生名气大, 家里客人也多, 用一句俗话形容, 他那里真个经常是“高朋满座”。

在程先生众多的客人中, 我也许是很特别的一个。

说说特别的理由: 一者, 我和他年龄差距很大, 大约有四十来岁; 二者, 我和他学识相差太远, 30年代他就在意大利拿到过博士学位, 我则是上山下乡的一个“知青”, 根本没上过正规大学; 三者, 最重要的是, 我和他的地位相比, 实在悬殊。

和他刚认识的时候(1978年), 老先生是全国政协委员。显然是由于声望和特殊的经历, 没过多久, 程先生荣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不长时间, 程思远先生被推举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似乎是一眨眼工夫, 他又在一次全国人代会上, 当选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按照我们中国人的称谓习惯, 此时的程思远先生, 已经属于“党和国家领导人” 之列, 门口有传达室, 家里有武警战士守卫, 颇有一些戒备森严的味道。

我呢, 边远地区一家不出名出版社的小小编辑, 没有任何可以叫得出的行政职务, 纯纯粹粹、货真价实的平民一个。而且, 在我的家族中, 从我开始, 向上历数父亲、祖父、曾祖直到高祖, 整整五代, 也都是平民百姓, 从无官职加身。

当然, 对此我并没有自卑之感。而且, 不知是受了哪位先人的影响, 那时候, 我挺喜欢自己的家族背景, 还特地请朋友制了一方闲章, 上镌“五世布衣” 四个篆字, 时时自我赏玩。

对我们之间的这些差距, 程思远先生倒是从不在意。对我的那方“五世布衣” 闲章, 他更是感兴趣, 特地叫我拿来给他观赏, 一边看还一边说好。在他从东四十一条20号的旧居搬往东总布胡同55号的时候, 老先生一边让夫人石泓女士把新居的电话号码交给我, 一边以十分轻松的口吻对我说: “只要到北京, 打个电话, 随时欢迎你来, 千万不要客气。”

这一点, 程先生确实是说到做到, 没有半点含糊。每次给他家里打电话, 只要老先生在家, 报个名字过去, 肯定会受到热情的欢迎。有时候, 程先生还会随口带上一句: “早点过来吧, 一起吃饭。”

我和程先生都有一个爱好, 那就是聊天, 而且是天南海北地神聊, 没个边际, 没个约束, 聊到哪儿算哪儿, 自由自在, 天马行空一般。

当然, 这种聊法也是慢慢地发展出来的。

仔细思量, 刚刚开始聊天的时候, 我和他确实都到不了这种境界, 都有挺明显的“实用主义” 的倾向。

当时, 我在出版社负责传记文学的编辑工作, 那个年代, 好多档案没有开放, 审读书稿时, 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辨别和确认, 往往十分困难。之所以想到拜访程思远先生, 就是想从老先生这里多得些第一手的资料, 方便我的编辑业务。在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中, 程思远先生算得上是一棵常青树了, 原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在大陆的人士, 当时只有他老先生一个。而且, 程先生的记忆力极佳, 追忆过去,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娓娓道来, 如数家珍。更为难得的是, 老先生并不要求我完全采信他的记忆。他说, 任何人的记忆都有局限性, 同样一件事, 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记忆。所以, 他常常介绍我再去找其他知情人,逐一核对, 相互认证, 免得出现谬误。现在回想起来, 当时能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 我真是偏得了!

虽然, 程先生很是乐于叙述自己亲身经历或是亲耳所闻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但我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感觉到, 老先生对于我说给他听的当时社会上的各种杂事, 更是兴味十足。比如, 我们在北大荒时住的怎样? 吃的什么? 每月伙食费多少钱? 每天劳动多长时间? 每个月休息几天? 男女青年是怎样交往的? 以及我生活的那个城市的粮食供应的比例(粗粮和细粮)? 夏天和冬天各有多少种青菜?

城里有什么社会新闻? 等等等等, 他问得挺细致, 有时候, 还坚持要我重复说一两遍, 好像需要特别记在心里。

知晓了程先生的兴趣所在, 我也就“投其所好”, 特意下工夫去搜寻这一类的逸闻轶事, 简单做些调查核实工作(老人家叮问得太细, 我可不敢糊弄他),然后将这些信息带到他家里, 当面向他详述一切。

本来, 我以为程先生在家里闲居太久, 和外界联系不便, 所以乐于打听在外面发生的新鲜事儿。直到有一天, 他突然对我说: “牛耕啊, 你上次说的那个问题, 我已经向某某某同志当面反映过了, 估计很快能解决。” 说真的, 当时他这几句话, 真把我给讲懵了。程先生说的某某某同志, 是一位地位特别高的领导人, 我根本没有向他反映过什么问题, 更没有提出过什么要求呀?

仔细一想, 才算弄明白了。原来, 程思远先生是在通过我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查, 同时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上传下达, 履行自己对国家的职责。

听过程先生的表白, 不知怎的, 我的心底也涌起了一丝自豪或是满足的感觉。不经意地介入到老先生设计的社会调查程序之中, 也算是为普通老百姓做了件有益的事情呀!

和程先生聊天聊到热乎的时候, 程伯母石泓女士也会不时过来插上几句。程伯母待客人十分热情, 又讲究礼节, 不管对方地位高低, 第一杯热茶肯定是她亲自递过来的。不像有些自认为有点儿身份或是地位的人, 摆个架子, 动不动就招呼保姆上茶。看到她笑吟吟地端着茶杯走路的样子, 常使我深深地感动。人和人之间的教养和行为方式, 真是有莫大的差异呀! 按说, 老太太的社会地位肯定要排在什么白领、金领、白金领之上, 但她却始终将自己置于一个普通女主人的位置, 不能不让人顿生敬意。我想, 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的“洼则盈”, 恐怕就是从这一类举止中领悟出来的吧。

程思远夫妇

尽管对程伯母很是尊重, 但说实在的, 开始的时候, 我对程伯母真没怎么在意, 以为她就是一位面目和善的有地位的夫人而已。

90年代初期, 读过她写的一封信之后,

我对程伯母的敬重, 一下子增进了许多许多。

好像是在1990年的夏天, 我和内人一起

到北京, 直奔东四十一条20号那个精致的小

院, 拜望程先生和程伯母。敲开院门才知道,程先生一家已经去北戴河疗养了。出现这样的

差错, 我只能暗暗责怪自己, 事先为什么不用电话联系好呢?

就在我俩懊丧地回转家门不久, 突然接到了程伯母的一封来信。

展开信笺, 不由得令人心头一震!

流畅、潇洒的笔体, 舒展大方, 热情而奔放。起首八个大字“缘悭一面, 怅何如之”, 更是如同春风拂面, 沁人心脾。老人家不但不责怪我不打招呼就上门,反而自责招待不周, 对第一次登她家门的我的太太再三致以歉意。

程伯母的豁达和真诚, 当然使我十分感动, 但令我最为心动的, 是她在字里行间表露出的才气和豪情。如果没有相当的文学素养, 根本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我们做文学编辑的, 看到如此精彩的文字表述, 自然会兴高采烈, 激动不已。

后来, 我才知道, 程伯母年轻时是有名的才女、卓有成就的名记者。1948年前后, 在报道李宗仁竞选总统时, 和程思远先生结识并成就了一段令人羡慕的姻缘。知道了这一切, 立刻在心底拉近了和程伯母的距离。顺理成章地, 我就和他们老两口儿, 做起了聊天的伙伴儿。

然而, 程伯母却从来不愿提及以往的那些旧事, 即使我有意地挑起类似的话题, 老太太也不喜欢搭腔。看得出, 程伯母是将满腔的心思都用在了老伴的身上。

程先生的工作涉及很多方面,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 国内外来客络绎不绝, 负担很重。虽然社会地位很高, 事务繁杂, 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程先生身边并没有秘书, 家里家外的诸多事务, 大都是由程伯母出面处理的。老太太干练、果断, 办事有条不紊, 确实是程先生既可靠又可信的好帮手。

这一对老夫妻在公务活动上, 配合默契, 极为顺畅。有意思的是, 在家务琐事的安排和处理上, 他们的家庭和普通老百姓的家庭, 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一次, 程伯母招呼我们到东厢房吃饭。程先生在我们就座好半天才进屋, 老太太不高兴了。

“你们瞧, 他又是吃药去了! 吃药, 吃药, 一天到晚地吃。饭前吃开胃药,吃完饭又吃消化药, 整天的折腾, 没完没了!”

程伯母火气挺大, 唠叨不止。程先生呢, 不言不语, 坐下, 拿过碗筷, 默默地吃起饭来。

“伯母, 您别说了。” 我太太在旁边搭了腔, “看你家程先生脾气多好, 人家一声都不吭, 没见过这么好脾气的。”

“他的脾气好?” 没想到, 我太太的两句话, 把程伯母的怒火煽得更高了,“你们没见过他发脾气, 过去, 要是惹了他, 饭桌子都能翻个个儿!”

程伯母的声音越来越高, 程先生却毫不为之所动。老先生就像没听见似的,一边不断地给我太太夹菜, 一边还说: “嫂夫人, 请, 请!” (我曾经恳请程先生不要对我等晚辈这样称呼, 还多次请程伯母帮忙纠正老先生的叫法。可程先生根本不理, 一仍其旧。程伯母摇着手不愿介入, 说: “你俩忘年交之间的事儿, 我不管。” 奈何?)

看着他们之间的“摩擦”, 我只能在旁边观战, 心里暗暗发笑, 却不敢多说一句话, 生怕哪句话没说好, 把我也捎带进去。

有一次, 我看程伯母没染头发, 满头花白, 衣服穿得也不像往日那样得体,不由得问了一句: “伯母, 您是怎么了? 不想让自己年轻、精神一点儿?”

没想到, 老太太竟然气哼哼地一指程先生, 怒声道: “你问问他! 还不都是他给弄的!”

我有点儿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看看老先生, 再看看老太太, 实在不敢插话。

程伯母转身对我说: “他领我出去, 见人就介绍, 这是石泓同志。可是, 石泓是什么人? 是秘书还是老婆? 他不讲清楚。他一脑袋白头发, 我把自己弄年轻了, 人家不得误会我是他的什么人? 算啦, 我也不打扮了, 就是一个老婆子, 好跟他般配!”

任凭程伯母如何唠叨, 程先生只有一招应对, 那就是一声不吭, 一切做“听不见” 处理。

要说, 这一招也真灵。不过一杯茶的工夫, 程伯母的怒气早已烟消云散, 又是一脸和蔼的笑容, 好像刚才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老夫妻俩兴高采烈地继续议论起共同感兴趣的事情来。

类似的场面见识多了, 我确实有所领悟。程先生的应对措施, 确是英明之举, 一种不折不扣的大智慧。家庭之间, 哪里有什么大事体? 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如果非要认真起来, 旗鼓相对, 你吼我叫, 各逞威风, 只能加剧矛盾, 甚至会酿成无法预计的悲惨后果。人类生活中, 类似的教训还少吗?

说句题外的话, 在程先生身边耳濡目染, 我多少也学了一点儿他老人家的功夫, 按照老先生的原则处理家庭问题, 不敢说“百战百胜”, 但总是胜多败少,确是绝好的锦囊妙计!

当然, 程思远先生也有积极应对的招数。

有一回, 我请程先生为一个单位题写名牌。老先生提起毛笔, 正要挥毫, 老太太在旁边发话了。

“不行, 牛耕, 你出什么馊主意? 我们不能给人家写这个东西!”

我和程先生都愣住了。刚刚答应好的事情, 突然受阻, 程先生手中的笔落也不是, 不落也不是, 好是尴尬。怎么办呢? 我也是急中生智, 突然冒出个主意:

“那就请程先生题个词吧, 下边落上单位的名称, 这样行吧?”

程先生显然懂得我话里藏的话, 冲我眨了眨眼睛, 笑着说: “这个办法好!

这个办法好!” 说着话, 不等老太太表示态度, 墨色淋漓的条幅已经写好了。

事后, 我把单位的名款放大, 重新排列, 还是一个完整的名牌。

前些时候, 听程思远先生的女婿李然兄讲, 他也曾动过类似的脑筋, 巧妙地请老先生题写过这种墨宝。现在回忆起来, 算是我们做晚辈的一种不恭之请吧!

程思远先生和作者夫妇

好像听人讲过, 真正的朋友, 可以忘记彼此的年龄, 可以忘记彼此的地位,甚至可以忘记彼此的性别。

不敢说和程思远先生之间是什么样的朋友关系, 我只能说, 回忆起和程先生的交往, 心中常常会感到温暖, 有时候还会产生某种冲动, 同时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同类推荐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重重对照,反射又反射,于是世上有了这许多(璀璨)辉煌,虹影般的光彩。没有蒲公英,显不出维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
  • 阳光于斯

    阳光于斯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文集,从人世之间、心灵小语到人与自然,字里行间无不飘逸着阳光般的情趣。本册为丛书之一。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

    《北宋词史》对北宋时期诗词名家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评说,对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读者,《北宋词史》将有很大参考价值。词的抒情功能在他们手中有了极致的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晏殊的温润秀洁、柳永的靡曼谐俗、苏轼的清雄旷逸、周邦彦的精美典丽、李清照的清新流畅、姜夔的清空骚雅、辛弃疾的沉郁顿挫、吴文英的密丽幽邃、王沂孙的晦隐缠绵……
  •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本书主要研究百年中国文学的“传统”,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的创造机制及其现代意义,外来文化资源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塑形、现代体验与中国新传统的形成、被误读的新文学传统。
热门推荐
  • 怦然仙动

    怦然仙动

    苏漓贵为龙神,却因犯天规被打入轮回,带着每一世记忆的她在第九世又踏上修行之路,只是这一世,她宁成妖,不成神。首先,拜入三世创下的山门。然后,挖自己五世修好的坟。顺便,继续觊觎自己前前前世看中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密室之不可告人

    密室之不可告人

    慕容思炫,本系列小说的男主角,一个智商超高、行为奇异的怪人。他不喜言语,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但脑袋却无时无刻不在急速运转。微乎其微的证据和疑点,在他眼中都是清晰无比、显而易见的;所有离奇古怪的事情,一切扑朔迷离的迷案,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揭开谜底。
  •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口才课

    一直以来,口才作为每一位哈佛学生必须掌握的沟通技巧,它时刻强调精英的思维习惯,倡导真正实用的人际交往理念,让哈佛学生自然发挥潜在的表达实力,在各种场合下挥洒自如。我们希望成千上万的普通人通过学习哈佛课程中阐述的沟通理念,能够成为成功的演说者、有效的判断者、人见人爱的交际家。
  • 一见倾心:青春不再见

    一见倾心:青春不再见

    初见她的容颜,她的一颦一笑都印在他的心上。可惜她遇见另一个他,一见钟情。在她的暗恋中,那个他却不知不觉狠狠伤了她。她心灰意冷,他却在原地等待。青春不再见,他们的青春都不会散场。因为,他在等。
  • 生米遇上熟饭:总裁,滚开

    生米遇上熟饭:总裁,滚开

    六年前他从虚拟的网络中跳脱出来强硬介入她单纯的生活,霸道的纠缠,小人的生米煮成熟饭。但是当她狠心抛弃父母离家出走投奔他时,却是换来一场痛彻心扉的背叛。一周后她匆匆的跟师兄远赴美国。六年后再见面时他却完全忘了她,好吧,忘了也好!但是为什么她准备接受一直暗恋她的师兄时他又霸道的介入?哪怕她说自己已经背叛了他仍不肯放弃纠缠?!孩子不是他的?又一个男人?为什么当初的小竹竿变得这么招蜂引蝶了?
  • 宠妻荡漾:老公,请低调

    宠妻荡漾:老公,请低调

    形婚三个月,丈夫就出轨了她的女助理,一怒之下,岳冉攀上了一个能让B市抖三抖的“大人物”。后来——“老婆,我衣服呢?”“老婆,我文件呢?”“老婆,我儿子呢?”望着眼前步步逼近的俊美男人,岳冉后悔不已——要不是那晚灯太黑认错了人,她也不至于赔了自己还要陪他生个小包子!
  • 逍遥国里尽逍遥

    逍遥国里尽逍遥

    柳毛毛被好友陷害,坠入深渊。邂逅仙女,吞噬内丹,改造身体的同时,又让他拥有神奇异能。青梅竹马下嫁,仇人坐上高官!他忍气吞声,立誓报复,完美重生!入官场,得美女,用超级异能化解一个个危机,稳步高升。正当他风生水起之时,却看到了仇人的妻子!且看他如何力挽狂澜,终得美人归……
  • 剑乱仙魔舞

    剑乱仙魔舞

    看着长剑中蹦出来的美女,吴铭彻底傻眼了。可爱的脸蛋,有木有!光滑的皮肤,有木有!剑灵?鬼魂?让他这个修仙废材彻底霸气了一把!化身长剑,攻防无敌,神奇术法,仙退魔让。再加上俏丽的师姐,刁蛮的公主,这样的修真世界,怎是一个精彩了得?
  • 一宠成婚:财阀老公太危险

    一宠成婚:财阀老公太危险

    季小沫活了二十三年,做的这辈子最蠢的事情,就是错把渣男当成男神。十年的男神,三年的丈夫,等到最后她得到的只是一纸离婚协议书,和丈夫和小三的爱情结晶。这也就算了,可有时候人倒霉,连喝凉水会都塞牙缝。她季小沫不就是伤心和闺蜜买醉么;不就是任由自己伤心了一下么;不就是找了个碰瓷的么;谁知道悲催的竟然上了自己的大伯?弟媳和大伯滚床单,哦买噶,谁来拯救悲催的她?她的生活从此一团糟,挫折连连,幸好有真正的男神相助,外加好闺蜜和追求者的帮助,从此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她季小沫的幸福生活,无人可挡!
  • 小小新娘

    小小新娘

    为什么会先有一个像牛皮糖一样的家伙残害我的幼小童年?接着又有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要来时时刻刻牵引我的心。最最过分的是,为什么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家伙要我当他的妻子!天呐,求拯救!谁来快来江湖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