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2600000016

第16章 值得追念的盗贼

二十多年前, 在北京, 我曾经多次拜访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胞弟———张自明老先生。老人生在清末的癸巳年, 和已经过世的毛泽东主席同属一个本命太岁, 算得上很是长寿的老人了。其时, 张自明老人已经不大走动, 老态龙钟, 长期卧病在床。肯定是因为年龄的缘故, 每次到他家里, 老人家都要认认真真地问我: “先生, 你贵姓啊?” 这次问了, 下次还问,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可是, 有什么办法呢? 活了大半个世纪的老先生, 难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所以, 我只能一遍一遍地、不厌其烦地告诉他: “我姓牛, 姓牛。”

别瞧记不住我的姓氏, 但对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 张自明老人可是记得清清爽爽, 不敢说每个细节都能讲述得细致入微, 但从老人口中流淌出的尘封已久的故事, 每一件都是那么生动、具体、深刻!

这件事情, 张老先生也对我讲了不止一遍。

那是四十多年前(以当时的年份计算) 的事了。其时, 张自明先生的兄长张自忠将军, 因为台儿庄战役的辉煌战绩, 已然被全国人民公认为抗日英雄。一直在家乡替兄长主持家务的张自明, 自然也感到脸上生光, 心情格外舒畅。

张家在当地, 也算得上是大户人家。张自忠、张自明的父亲冬荣公, 曾经做过江苏省赣榆县的知县。张自忠将军以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的身份, 兼任过天津市的市长, 这样的家庭自然衣食无忧, 称得上殷实富足。

可能也是树大招风, 正当春风得意之时的张家, 却突然招致一场大祸。这一天夜晚, 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伙盗贼, 趁着夜深人静之际, 闯进张家, 挥刀喝住一家老小, 随后将各房金银细软洗劫一空!

凭空遭此劫难, 真的把张自明造懵了! 眼瞧着父一辈子一辈积攒下来的家产, 顷刻之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化为乌有, 可怎么向远在外地为国奔忙的兄长交代呀? 这时候的张自明, 简直连死的心都有!

然而, 面对一群哭哭啼啼的妇孺, 悲愤之余, 作为全家的主心骨儿, 张自明又不得不强打精神, 忙里忙外, 清点余资, 安抚一家老小。清查下来, 财产损失简直无法形容,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全家男女老少只是受了些惊吓, 并无一人伤亡。张自明这才勉强松了一口气, 赶忙吩咐家人造册登记, 准备报官, 并暗中琢磨着如何向兄长张自忠报告详情。

昏天黑地地忙乎了一整天, 张自明自然是一整天也没有合眼。好不容易忙到第二天清晨, 已然是眼前金星乱闪的他, 刚要闭眼迷瞪一会儿, 房门突然被撞开, 一个家人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

“不好啦! 土匪又来了, 砸咱们家大门哪!”

果然, 远处传来了咚咚的声响, 确实是砸门的声音。

张自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难道真个是应了那句老话: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昨晚刚刚被土匪洗劫过, 今天怎么又来了一拨儿?

“咚咚! 咚咚!”

砸门声一阵响过一阵, 震得张自明心惊肉跳, 魂飞魄散。

看来, 这场灾难无论如何是躲不过去了。抬眼看看院里院外, 顶用的男人就没有几个, 没别的办法, 即使是天大的灾祸, 也得自己带头去扛了。

张自明咬了咬牙, 跺了跺脚, 一狠心, 战战兢兢地径直走向大门口, 抽开门栓, 胆突突地拉开了两扇大门。

大门吱吱呀呀地徐徐打开, 就要和土匪面对面了, 张自明的膝盖却没有一点点变软, 而是一下子挺直了!

怪事! 前一天的土匪, 个个横眉竖目, 青面獠牙, 蛮不讲理。今天横在眼前的几十个人, 静静地跪在地上, 像霜打过的茄子似的, 低着头, 规规矩矩, 老老实实。

他们果真是土匪吗?

再看旁边, 堆放着不少东西, 都是些金银细软之类。粗看这些东西, 张自明感到有些眼熟, 再仔细端详端详, 竟然全是自己家的物件儿!

这是怎么回事呀? 张自明如坠云雾之中, 顿时没了主张。

“张家大爷, 我们有罪呀!” 这时, 跪在最前面的一个汉子张口说话了, “我们不该抢你们家的东西, 不该动抗日英雄的家产, 这是天大的罪过呀! 今天, 我们把东西送回来了, 弟兄们前来请罪, 愿杀愿砍, 听凭你老人家处置!”

说完, 那汉子猛地以头抢地, 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紧接着, 几十个汉子如法炮制, 壮硕的头颅狠狠地撞在地面上, 咚咚的响声, 传出去老远老远。

“瞧他们那神态, 当时, 我若是真的拿刀剁他们的脑袋, 估计不会有一个人皱一皱眉头!”

每讲完一遍这个故事, 张自明老人总爱接着说这么一句话。

说实在话, 每次听张自明老人这样讲, 我都会觉得心底飘荡着阵阵迷茫的浪潮, 既为之感动不已, 又感到难以理解。明明是土匪, 而且已经显示出了土匪的本来面目, 抢掠的事情都干完了, 接下来的一幕图的是什么呢? 在这之后, 他们还做不做土匪、盗贼呢? 还抢不抢别人家的东西呢?

法国大作家雨果笔下的冉·阿让, 从罪犯演化成了正义和道德的化身。尽管在主人公身上带有某些难以理解的浪漫主义色彩, 但作家给我们描绘出了一条可以自圆其说的特殊人生轨迹, 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 都可以而且乐于接受。

而发生在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家乡的这件事, 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呢?

在张自明老先生去世多年之后, 我心中的这个谜底还是难以解开。

我是个十足执拗的人, 对自己认为说不通的问题, 总是不愿意随大流, 不肯完全听凭他人说教。有时候, 即使为此而承受苦难与折磨, 我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选择。

就这样, 带着一个又一个疑问与迷茫, 我也和朋友们一样, 跨进了自基督诞生以来的第二十一个世纪。

大约是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三个年头吧, 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翻阅《资治通鉴》的时候, 我突然发现了一条尘封已久的“新闻”, 登时惊喜不已。

又是一条有关土匪和盗贼的故事。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率,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这里记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政事。或许是为了展示自己的宽宏与大度, 这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大笔一挥, 颁布新令, 给即将执行死刑的罪犯归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这肯定是皇帝一时兴起, 想出来的新奇政令。我想, 有一点思维能力的人, 都能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风险。有意思的是, 李世民运气太好, “赌”

赢了! “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 无人督率, 皆如期自诣朝堂, 无一人亡匿者……” 罪犯们给足了唐太宗的面子, 竟然全数而返, 齐刷刷伸出头来, 等候刽子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听张自明老先生讲土匪们跪伏张家门前的场景, 有声有色, 生动感人。看过上述几段文字, 虽然难以得到在张老家里的那种强烈的感受,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 三百九十名死囚队列整齐、从容不迫走向刑场的气势, 或许也能从中领略到一丝悲壮雄奇的味道。

我忽然有所感悟: 前后两段有关土匪和死囚的非常举动, 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前者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失误(也可以说是失手), 后者更加勇敢地面对完全可能逃避的死亡, 果敢地站出来, 心甘情愿地承担所有的后果, 确实为一般人所不能为, 值得称道。有人说, 被释放的盗贼, 可能已经意识到皇帝会赦免他们的死刑, 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准时到京城报到。这显然太牵强了些。在一千三百来年前的唐代, 那时候的人们, 还没有现代人用心揣摩上司心理的能力和习惯。何况, 在皇帝与盗贼之间, 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他们根本无法窥视皇家的一丝一毫。再者, 囿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百九十名死囚天各一方, 没有精心的组织策划, 他们也不可能步调一致地采取共同行动。

那么, 土匪和盗贼们的勇气何来呢?

先贤早就有所指点: 力行近乎仁, 好学近乎智, 知耻近乎勇!

知耻, 看上去轻飘飘的两个字, 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多么雄奇的力量,引发出来多么动人的历史传奇。

羞耻感, 是大多数人指导自己行止的道德底线。有了这条底线, 就能使我们生存的社会更加洁净,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顺畅而和谐。同时, 这条底线还能帮助不小心走向深渊的人们悬崖勒马, 绝处逢生!

迈过这条底线, 就成了无耻。

应该说, 无耻是人类罪恶的“最高境界”。我们时常看到, 一些贪官污吏在从事罪恶活动时, 常常会萌生出某种负罪感。其实, 这种负罪感正是他们有可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思想基础。如果没有了负罪感, 完全陷入无耻的境地, 那么, 这种人肯定已经不可救药, 用毛泽东的话说, 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羞耻感, 也是一种是非感。宋代的大贪官蔡京被免官之后, 携带大量金银财宝逃离京城, 坐船返回家乡。虽然他富可敌国, 但沿途百姓将其视为羞耻的化身, 拒不向他提供蔬食饮水, 任其出再高的价格, 也不卖给他一棵菜、一粒米。

最后, 这位坐拥无数家财的大贪官, 只能饿死在豪华的游船上。

而让我们常常感到困扰的是, 时下有些本来属于无耻的社会现象和个人, 却被一些媒体和社会力量所追捧, 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出名的机会。这总不能说是健康的社会现象吧。比如那位疯狂追星、将自己亲生父亲逼入绝境的西北某女,再如那个被广大网友讥讽为“范跑跑” 的不良青年, 又如那位连上帝都敢侮辱的将小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女孩纳为妻室的名人……其实, 一个健康的社会, 完全应该忽视他们的存在!

我觉得, 我们或许应该时时追念历史上那些极具羞耻感的先人, 哪怕他们曾经是土匪和盗贼!

同类推荐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闲聊江湖

    闲聊江湖

    本书作者采用了随笔、散论的文体,展现了千年武侠文化,给大众了解武侠文学打开一个清新的窗口,并借机表达笔者自己对武侠创作问题的一些拙见。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全新收录吴忠全三年间创作的精品散文,全书分为两部分,【众生之相】讲诉行走时遇见的小人物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游记讲诉自己走到哪里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以当地风土人情或是当地人物做主人公的散文,每一个故事都单独区分开来。【一家之言】讲述作者行走于北方时经历的各种情感。体现出对故乡、对人生、对生命等等的感怀。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存于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人我们无法挽留,有些时间我们无法停驻,于是那些我们经过的,错过的,忘记的与无法遗忘的,竟组成了大部分的生命,谁能说谁不曾感到寂寥呢?
  •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爱要怎样千回百转才死去

    作者着眼点在这些传奇人物“惊世骇俗”的婚恋史,以民国那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为背景,以一批最敏感、最有才情的男男女女为主角,妙笔生花,风趣幽默,为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那些人的令人唏嘘的人生和爱情往事。读的时候,你会不停地笑,笑过之后,你会觉得悲。悲欣交集后,你会觉得对人生的理解变得不同了……
热门推荐
  • 王源感谢一生中曾有过你

    王源感谢一生中曾有过你

    在一次车祸中筱沫救了一个女孩,因而遇见她的男神,啊啊啊啊啊,什么情况站在面前的竟然是她追了八年的男神,她和王源居然成了兄弟,慢慢地王源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筱沫,正打算告白时筱沫学长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筱沫出国了,再回来时,王源牵着一个女孩的手对她说“兄弟,这是我女朋友,慕容琳雪。”呵!女朋友吗?筱沫强扯出一抹微笑伸出手“你好,我是王源的兄弟”当晚她喝了好多酒。三个月后,她被告知胃癌晚期,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十年之约的到来无疑是一件好事,却因为筱沫的死给三人一个沉重的打击,病房里王源拿着筱沫的死亡通知,明明只是一张纸却感觉那么沉重,十年之约如期而至,一首《因为遇见你》送给你,感谢能在我一生中遇见你。
  • 酷跑记

    酷跑记

    本书主要写有关酷跑的故事,书中以蒙面战神和双枪小帅为主角,部分角色后期也会说到。
  • 剑仙归隐

    剑仙归隐

    你逃不掉了,要么命留下,要么脑袋留下。额!好像都一样吧。少废话。
  • 一世红尘之非君一人

    一世红尘之非君一人

    她乃一国公主,天资聪颖,一学就会,一点就通,过目不忘。却被宠得无法无天,刁蛮无比。琴,把它弄断弦。棋,把棋子当石头扔。书,一把火烧了。画,随意涂两笔,扔了。这并非本性,实乃他人为之。当剥开爱她之人的假面,假的,假的,一切都是假的。只因嫉妒她的一切。一刀刺死,一朝重生。她弃情,弃爱,将之踩在脚底。从今起,她不是那个刁蛮任性的任红尘,而是冷血无情的非子惜。等着吧,等她非子惜来讨回应属于她的一切!
  • 俏皮女孩纯纯恋

    俏皮女孩纯纯恋

    初三又和安流年分在了一个班,白小白苦恼的初三生涯就从此开始了。首先是安流年突如其来的妹妹,然后以前和安流年一起的尹娅,白小白真的快疯了!暗恋三年的结果难道就是无疾而终吗?不行!她一定要向安流年表白!
  • 宅男工程师重生

    宅男工程师重生

    在当时功成名就的工程师因为拒绝了上司关于矿产实际储量隐瞒的意图,而被他人陷害致死,却竟然重生在自己的从前,回到了小时候的他,拥有前世记忆,还这么默默无谓吗,看他一个小屌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淡紫色花开

    淡紫色花开

    幸福的时候,总是以为着爱能长久。分开了,才觉得那是的幸福是那么的可悲。没看到一个熟悉的场景,嗅到一股熟悉的问道。在脑海中会不知不觉的想到的那个人,一定有着很多的曾经吧!只是不愿意再去想起。
  • 梦入异世

    梦入异世

    一场梦境,一朝穿越,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事,是现实,还是梦境?
  • 这个皇帝很腹黑

    这个皇帝很腹黑

    她错了,她不应该专看长样连名字也不弄清楚就把‘他’当作表哥往家领。如今可好,请神容易送神难。他说:“朕是皇帝”。2010年的世界也疯狂了……吓得她连忙扔给他一盒退烧药。他非但不吃且用更‘直接’的方式让她‘承认’了他的身份。一个月后,这个有帝王之相却没帝王作派的男人居然拍拍股屁走人了。一走就是三年,三年后的短暂重逢换来的却是又一次的分离……而且还是在一个陌生遥远的时代……
  • 缺钙

    缺钙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