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9100000005

第5章 嘉佑二年贡举改变了整个宋代文风(4)

矫枉易失于过正,但不过正也难于矫枉,石介对杨亿的猛烈攻击,实际结束了西昆体的统治地位。朱熹云:“有杨亿、刘筠者,……守道尤嫉之,以为孔门之大害,作《怪说》三篇以排佛、老及杨亿。于是新进后学,不敢为杨、刘体,亦不敢谈佛、老。后欧、苏主杨大年。”石介卒于庆历五年,可见至迟在庆历年间,学子已“不敢为杨、刘体”。

张方平在欧阳修之前,于庆历六年二月所上《贡院请诫励天下举人文章奏》中,就猛烈批评以石介为代表的太学体:

自景佑元年有以变体而擢高第者,后进传效,因是以习。尔来文格日失其旧,各出新意,相胜为奇。至太学之建,直讲石介课诸生,试所业,因其好尚,而遂成风。以怪诞诋讪为高,以流荡猥烦为赡,逾越规矩,或误后学。朝廷恶其然也,故下诏书丁宁诫励,而学者乐于放逸,罕能自还。

今贡院考试诸进士,太学新体,间复有之。其赋至八百字已上,而每句有十六、十八字者;论有一千二百字以上;策有置所问而妄肆胸臆,条陈他事者。以为不合格,则辞理粗通;如是而取之,则上违诏书之意,轻乱旧章,重亏雅俗,驱扇浮薄,忽上所令,岂国家取贤敛材以备治具之意耶?其举人程试,有擅习新体而尤诞漫不合程试者,已准格考落外,窃虑远人未尽详之,伏乞朝廷申明前诏,更于贡院前榜示,使天下之士知循常道。

“以怪诞诋讪为高,以流荡猥烦为赡”,这就是太学体的特点。自庆历六年至嘉佑二年(1046-1057)已逾十年,但“学者乐于放逸,罕能自还”,直至嘉佑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才给太学体以致命打击。为了纠正古文革新中的上述不良倾向,他在嘉佑二年知贡举时采取了两条有力措施。一方面把“生于草野,不学时文,词语甚朴,无所藻饰”的苏轼兄弟置之高等,另一方面就是对凡为险怪奇涩之文者皆予废黜,飞声场屋的刘几亦落选。苏轼在进士及第后作的《谢欧阳内翰启》(卷四九)中说:

轼以天下之事,难于改为。自昔五代之余,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圣上慨然太息,思有以澄其源,疏其流,明诏天下,晓谕厥旨。于是招来雄俊魁伟敦厚质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彩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士大夫不深明天子之心,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余风未殄,新弊复作。大者镂之金石,以传久远;小者转相摹写,号称古文。纷纷肆行,莫之或禁。

苏轼这段话很重要。所谓“风俗靡靡,日以涂地”,“浮巧轻媚丛错彩绣之文”,即指西昆体。所谓“圣人慨然太息”,“明诏天下”,即欧阳修在《与荆南乐秀才书》(卷四七)中所说的“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仁宗下诏之后,就好的方面讲,诚如欧阳修所说,昆体之风“渐息”;就不好的一面看,又如苏轼所言:“余风未殄,新弊复作”,“余风”指西昆体的“靡靡”之风:“新弊”就是“求深”、“务奇”、“怪僻”,“转相摹写”的所谓“古文”。欧阳修这次所打击的正是“号称古文”的“新弊”。苏轼《监试呈诸试官》回忆嘉佑初的文风说:“缅怀嘉佑初,文格变已甚。千金碎全璧,百衲收寸锦。调和椒桂酽,咀嚼沙砾碜。广眉成半额,学步归踔踸。”又称美欧阳修改变文风之功说:“维时老宗伯,气压群儿凛。蛟龙不世出,鱼鲔初惊淰(鱼骇貌)。至音久乃信,知味犹食椹(桑果)。至令天下士,微管几左袵。”管指管仲,《论语·宪问》:“微(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袵(少数民族服饰)矣。”

这是以管仲喻欧阳修。

苏辙在《祭欧阳少师文》中回忆说:“嗟维此时,文律颓毁。

奇邪谲怪,不可告止。剽剥珠贝,缀饰耳鼻。调和椒葁,毒病唇齿。咀嚼荆棘,弁斥羹胾。号兹古文,不自愧耻。公为宗伯,思复正始。狂词怪论,见者投弃。”苏辙所描绘的当年“文律颓毁”的情况,与苏轼所说完全相同。他所说的“奇邪谲怪”,“狂词怪论”,正是苏轼说的“求深”、“务奇”、“怪僻”;他所说的“剽剥珠贝,缀饰耳鼻”,正是苏轼所说的“转相摹写”。当事者苏轼兄弟都说,当时的太学生把这种以怪僻和剽剥为特征的文章“号兹古文”。正因为它玷辱了古文的称号,古文革新的领袖欧阳修才深恶痛绝,“见者投弃”。

韩琦《太子太师欧阳公墓志铭》云:“嘉佑初权知贡举。时举者务为险怪之语,号太学体。公一切黜去,取其平淡造理者即预奏名。初虽怨讟纷纭,而文格终以复故者,公之力也。”史书所载与韩琦、苏轼兄弟所说完全一致,《长编》卷一八五云:“嘉佑二年春正月癸未,翰林学士欧阳修权知贡举。先是,进士益相习为奇僻,钩章棘句,寖失浑淳。修深疾之,遂痛加裁抑,仍严禁挟书者。及试榜出,时所推誉皆不在选。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斥之,至街司逻吏不能止,或为《祭欧阳修文》投其家,卒不能求其主名置于法。然文体自是亦少变。”《宋史·欧阳修传》:“知嘉佑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文格终以复故”,“场屋之习从是遂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晖文风的改变。刘晖(1030-1065,《江西通志》卷八五作)原名几,字之道,信州铅山(今江西铅山西南)人。入太学,屡试为第一人,文风险怪,学者争效之。嘉佑二年应试,为欧阳修所黜。四年,改名刘晖再试,文格迥变,欧阳修称赏之,仁宗擢为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河中府节度判官,移建康,便于养亲。

改着作佐郎。祖母卒,力请解官,扶柩归葬。在家设义学,以处四方之从学者。治平二年卒,年三十六。其初文风奇涩,以雕琢相尚,后趋于平易。着有《东归集》十卷,已佚。杨杰《故刘之道状元墓志铭》云:“先是,皇佑、至和间,场屋文章以搜奇抉怪,雕镂相尚,庐陵欧阳公深所疾之。及嘉佑二年知贡举,则力革其弊,时之道亦尝被黜。至是欧阳公预殿廷考校官,得程文一篇,更相激赏,以奏天子。天子称善,乃启其封,即之道之所为也。

由是场屋传诵,辞格一变。议者既推欧阳公有力于斯文,而又服之道能精敏于变也。”沈括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嘉佑中,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险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

欧阳公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时体为之一变,欧阳之功也。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剌,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复数年,公为御试考官,而几在庭。公曰:“除恶务力,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有一士人论曰:“主上收精藏明于冕旒之下。”公曰:“吾已得刘几矣。”既黜,乃吴人萧稷也。

是时试《尧舜性之赋》,有曰:“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公大称赏,擢为第一人。及唱名,乃刘晖,人有识之者曰:“此刘几也,易名矣。”公愕然久之。”刘几、刘晖同一人,两次参加进士考试,文风迥然不同,颇能说明欧阳修知嘉佑二年贡举,严厉打击太学体,对推动北宋古文革新的作用。确实如苏轼所说,“曾未数年”,那些以生涩怪僻闻名一时的人或烟消云散,或“仿其程文而速化矣”。

同类推荐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

    《猛虎闻芍》主要收录了连大帝也未能幸免——《在下巴赫》、风车渐欲迷人眼——《生命的讯息》、巍巍八道楼子一《八道楼子》、不在马背上——《马痴》、瓦尔特还在保卫萨拉热窝吗?——《爸爸去出差》、信的人是有福的——《米勒的十字路口》、庶民的胜利——《建党伟业》、俄罗斯方舟等内容。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走过就不会忘记:时代专集诗情精选

    泉涌自心底的咏叹,缠绵悱恻,千回百转,结成了花蕾,饱含了天上的霜露,今天终于绽放了:时代专集情诗精选《走过就不会忘记》含白话诗与今人创作之古体诗词,合二百余首,由三十名当代国内与旅居海外的诗人执笔。多数诗人正当风华正茂之年。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感而发,发自至诚。他们的语言优美凝重,联想新颖,意象繁复,情感真实而饱满,迥别于无病呻吟之流、草莽呓语之作、低级顽劣之辈。当此现代诗创作陷入“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的窘状之时,这一本清新诗册恰如雪中梅花,笑傲枝头!
热门推荐
  • 万灵宰

    万灵宰

    一位从神域界逃落的外姓少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一个以嗜血战斗为荣的战斗民族!没实力,没地位,遭人嘲笑,鄙视,险些轻生!!一个小小的混沌空间,隐藏着各种惊天大秘密,为牧辉逆天转命!!只见他摇身一变,手持千灵扇,尾随雪灵兽!霸气侧漏地踏上了万灵之域的主宰之路!~~~~~~孤魂新书上传中,望大家火力支持。喜欢你就收藏她,爱她你就推荐她!
  • 晚清之后是民国

    晚清之后是民国

    本书系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李鸿章》、《晚清有个曾国藩》、《晚清有个袁世凯》)续篇,由晚清而入民国,由个案扩及群像,从大历史角度描述自袁世凯去世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嬗变。古老的东方帝国,在一跃成为亚洲最早的共和国之后,不但没有新生,反而陷入内斗的泥淖,一切都在崩溃:政治和军事,经济和文化,信心和信仰……最后不得不以再度集权的方式,画了一个简单的句号。真实的北洋民国是怎样一种状态?内外各种势力如何博弈?世道人心如何演化?历史走向是否可以掌控?这一切与国民性有何关联?作者从容织出一张历史的网,其间,偶然与必然交错,变幻与恒定交织,振奋与悲怆交替。
  • 九天绝仙

    九天绝仙

    战国之势,乱世天下,群国争雄,三国而立,四海臣服,人族站立十界巅峰,成为量劫之主,人族之中,三国鼎立,百家争鸣,万宗林立,更有无数小国夹缝而过,元年170年,三国之势破碎,大秦帝国无奈破散,从而,大汉皇朝与中州神朝成为天下之最,无人敢触其锋芒的存在,然,一代帝子秦宇横空出世,踏神州,傲群雄,打破神州之局,肩负复国使命,能否成为一代天子,君临天下......
  • 豪门亿万二婚妻

    豪门亿万二婚妻

    结婚一年,离婚六年,她永远都逃不出这个男人的手心,从前,她是棋子,他是摆弄棋盘的手,现在,她是妻子,他是眼巴巴欲追前妻的弃夫,六年前妻,一世前妻,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委曲求全的卑微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创业知识与技能

    创业知识与技能

    本书共8章。为开创事业、塑造新我、创新思维、信息资源、经营之道、致富诀窍、智者生财、重任在肩等。旨在帮助他们走向创业的成功之路。
  • 七杀战神

    七杀战神

    你,穿越了,变成沧龙国大将军的次子,楚七你有一个倾国倾城的妻子,也有一位天生媚骨的青梅竹马你的人生看起来很完美,但一场变故,让你毅然决然踏入楚氏禁地楚氏奇门,你参悟了三门,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在你面前,无所谓天才,无所谓世家,更无所谓天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名人佳作:赠言赠诗篇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
  • 只剩下最后的一抹夕阳

    只剩下最后的一抹夕阳

    我撑着油纸伞站在雨中,等你的到来。那年夏天,你我都要毕业了,我两耳不闻窗外事,转校的两年从来就没有注意到你,后来你追我,我还记得那天是我们体考,她们都为我指你是谁,可是我总是敷衍过去,也是体考的这天晚上我答应你,短短的三个月结束了我们之间的爱情,后来我因病而逝,你匆匆的赶来,只为见我最后一面,等你赶来的时候,我以送去火葬场,于是你又赶往火葬场,等你到的时候,我只有骨灰了……
  • 星痕神域

    星痕神域

    什么?,这里没有仙,魔,恶?没错,这里是纯洁万千的地方。什么?这里实力是主宰?对不起,这里只靠实力说话。因为,这里,是神的世界!
  • 远古传

    远古传

    远古时期,妖兽和恶兽纵横。妖皇的地盘不断扩大,终于激怒了人族的人皇。人皇带领他的子民奋起反击,这场战争持续了一万年。妖族和兽族遭受重创,人族也受到了要被灭族的危机……十万年后,一个少年听到这个故事,热血沸腾起来。故事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