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9100000042

第42章 曾巩家族及其亲友门生(15)

《后山诗话》云:“退之作记,记其事尔,今之记乃论也。”以论为记,宋人普遍如此,这是宋代杂记文最突出的特点,包括陈师道自己的《思亭记》(卷一四)。文谓甄君葬其父母昆弟凡数丧,作室其旁,而问名于陈,陈以“思亭”名之。本文就在于说明取名思亭的理由,一是物至而思乃理之自然:“目之所视而思从之,视干戈则思斗,视刀锯则思惧,视庙社则思敬,视第家则思安。夫人存好恶喜惧之心,物至而思,固其理也。今夫升高以望松梓,下丘垅而行墟墓之间,棘荆莽然,狐兔之迹交道,其有不思其亲者乎!请名之曰“思亭”。”而建墓建庙建亭都是为了存思:“亲者,人所不忘也,而君子慎之,故为墓于郊而封沟之,为庙于家而尝禘之,为衰为忌而悲哀之,所以存其思也,其可忘乎!虽然,自亲而下至于服尽,服尽则情尽,情尽则忘之矣。夫自吾之亲而至于忘之者,远故也,此亭之所以作也。凡君之子孙登斯亭者,其有忘乎?因其亲以广其思,其有不兴乎?”但建墓建庙建亭也未必有保证,因为“贤不肖异思,后岂不有望其木思以为材,视其榛棘思以为薪,登其丘墓思发其所藏者乎?”因此,更重要的是“使君之子孙诵斯文者,视其美以为劝,视其恶以为戒”。全文“节奏相生,血脉相续,无穷之意,见于言外”。

陈文尤以《黄楼铭》为最有名。其序云,熙宁十年,黄河决于澶州,平地水深丈余,百有余日而后已。苏轼组织抗洪,得诏褒奖。于是建黄楼于东门,以刻明诏,使其客陈师道又为之铭。铭曰:“皇治惟成,修明法度,协和阴阳。十有一年,天灾时行,河失其防。齐鲁梁楚,千里四远,溃乱散亡。皇仁隐忧,临遣信臣,以惠东方。羸老不穷,安慰抚养,发散积仓。流人如归,居人忘危,完聚靡伤。天叙地平,明圣成能,人神效祥。灵平告成,百谷丰盈,万邦乐康。郡县祗畏,允迪圣谟,终事无荒。皇功不居,归休臣民,迩昭远扬。守臣拜手,夸大休嘉,使民不忘。改作黄楼,以临泗上,述修故常。庶臣无佞,原始念终,铭之石章。以告成功,以扬德声,永永无疆。”吴泳《黄楼铭跋》云:“熙、丰间,以文鸣国家之盛者,不但一东坡耳。黄楼既成,子由、太虚作赋,履常作铭。二赋坡自谓“子由实胜仆”,又称曰:“夫子独何妙。”惟铭最古最有法度,一时诸贤见者皆敛衽,独坡偶不及之,斯文遇不遇,抑有时耶?”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还是以诗歌创作为最着,个性鲜明,风骨磊落,意境新颖,简洁峻峭。他在《答秦觏书》(卷一○)说:“仆于诗初无师法,然少好之,老而不厌,数以千计。及一见黄豫章,尽焚其稿而学焉。豫章以谓譬之弈焉,弟子高师,一着仅能及之,争先则后矣。仆之诗,豫章之诗也。豫章之学博矣,而得法于杜少陵。其学少陵而不为者也,故其诗近之,而其进则未已也。”他初无师法,后学黄庭坚诗,并进而学杜甫,这就是他学诗的历程。

黄庭坚《答王子飞书》(卷一九)也称他“作诗渊源,得老杜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他反对柔弱华靡的诗风,提倡刚劲直朴的风格,《后山诗话》甚至于说诗歌创作“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这一看法与黄庭坚创作主张相同,亦为后来江西诗派诗人所遵奉,故江西诗派诗人将他列为“三宗”之一。

陈师道诗歌以杜甫诗为标榜,严羽谓“后山本学杜”。陈模《怀古录》卷上亦谓《后山集》中似江西者极少,有一些诗“则不特不似山谷,亦非山谷之所能及”,“宛然工部之气象”,列举其《妾薄命》、《送内》、《别三子》、《忆幼子》等诗,谓学杜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直可与杜甫《石壕吏》、《无家别》诸篇相表里。

陈师道诗可谓诸体皆佳,五古如自注“为曾南丰作”的《妾薄命二首》(卷一)云: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

向来歌舞地,夜雨鸣寒蛩。

此诗设想巧妙,以“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喻不忍背弃其师,感情真挚,元刘埙《隐居通议》卷八称其“《妾薄命》、《赠二苏公》诸篇,深婉奇健,妙合绳尺,又古今之绝唱。”任渊《后山诗注》云:“师死而遂背之,读此诗亦少知愧矣。”此诗确实是作者为自明不背曾巩而作。又说:“南丰卒于元丰六年,此篇必是时所作,今以压卷,亦推其本源所自。”

讲得十分肯定。但首先令人怀疑的是陈师道已作《曾南丰挽词二首》,为何又作《妾薄命二首》?元丰六年曾巩死时,陈师道仍为布衣,苏轼还在黄州贬所,是谁在要他“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我认为洪迈《容斋三笔》卷六《张籍、陈无己诗》谓此诗于“为颍州教授”时更可信:“张籍在他镇幕府,郓帅李师古又以书币辟之,籍却而不纳,而作《节妇吟》一章寄之。……陈无己为颍州教授,东坡领郡,而陈无己赋《妾薄命》篇,言“为曾南丰作”。……“薄命”自况,盖不忍师死而遂背之,忠厚之至也。”此说多为后人所认可,如明人瞿佑《归田诗话》卷中《后山不背南丰》云:“陈后山少为曾南丰所知,东坡爱其才,欲牢笼于门下,不屈,有“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之句。又《妾薄命》……亦为南丰作。……推重向慕(苏轼)甚至,特不肯背南丰尔,志节可尚也。”“牢笼”、“不屈”等词或许用得不大准确。清人张宗泰《跋归田诗话》反驳道:“后山于东坡非无知己之感,故其向慕亦甚矣。

特于南丰受知最先,情谊亦较重,故不欲负其初心耳。而《归田诗话》便谓东坡爱后山之才,欲牢笼于门下,而后山不为之屈。

夫牢笼他人门下士,使归而就我,非所以为东坡;而后山之于东坡,至越境送行,虽被劾而不辞,亦何尝不为之屈也?”所言极是。

但瞿佑说《观六一堂图书》与《妾薄命》为同一主旨,同作于陈任颍州教授、苏知颍州时,显然是很有见地的。

《送内》(卷一)也是五言古诗:

麀麌顾其子,燕雀各自随。

与子为夫妇,五年三别离。

儿女岂不怀,母老妹已笄。

父子各从母,可喜亦可悲。

关河万里道,子去何当归。

三岁不可道,白首以为期。

百亩未为多,数口可无饥。

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

《韩非子》卷七云:“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载之持归,其母随之而啼。”此诗以比兴起,谓连麀麌、燕雀也不愿与其子分离。而自己为生活所迫,却“五年三别离”,不得不与儿女分离。“吞声不敢尽,欲怨当归谁”,当怨谁呢?引而不发,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诚斋诗话》云:“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如少陵《羌村》。后山《送内》皆有一唱三叹之声。”

《示三子》(卷一)诗叙述与久别的儿女重逢的喜悦,有“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之句,酷似杜甫《羌村》诗。谢枋得云:“杜子美乱后见妻妇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辞情绝妙,无以加之。……后山祖杜工部之意,着一转语“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意味悠长,可与杜工部争衡也。”

七古如《赠二苏公》(卷一),前六句总谓巴蜀不仅物产丰富,而且“异人间出”:“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青金黄玉丹砂良,兽皮鸟羽不足当。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马扬。”

三苏正是这样的“异人”,为欧阳修所识:“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骥服箱。谁其识者有欧阳,大科异等固其常。小却盛之白玉堂,典谟雅颂用所长。”后幅称美二苏能扫两汉传注之学,盼其能“一洗”王安石新学:“天高地下日月光,授公以柄扶病伤”;“探囊一试黄昏汤(中药名),一洗千年新学肠。老生塞口不敢尝,向来狂杀今尚狂,请公别试囊中方。”《历代诗话》卷五九云:“诗中之意,盖旨当时癖学为五脏邪气,须得苏公一洗之耳,取义精深如此。”

五律如《寄外舅郭大夫》(卷一)诗:

巴蜀通归使,妻孥且旧居。

深知报消息,不忍问何如。

身健何妨远,情亲未肯疏。

功名欺老病,泪尽数行书。

外舅郭槩时为西川提刑,前二句化用杜甫《得家书》诗的“今日得消息,他乡且旧居”。三四句化用杜诗“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五六句是自我安慰之词,末叹仍一事无成。《诗人玉屑》卷一九引赵蕃语云:“学诗者莫不以杜为师,然能如师者鲜矣,句或有似之,而篇之全似者绝难得。陈后山《寄外舅郭大夫》……此陈之全篇似杜者也。”《瀛奎律髓汇评》卷四二方回评云:“后山学老杜,此其逼真者,枯淡瘦劲,情味深幽。”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张仲连)》(卷一)以写景胜: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谢枋得对此诗十分推崇:“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绝妙。余尝独步山巅水涯,积雪初霁,云敛日明,遥望松林,徘徊溪桥,踏月而归,始知此两句如善画,作诗之妙至此神矣。末句意思尤妙,盖相见则意惬,意惬则不复忆之矣。王徽之之不见戴逵而返,乃天留此相思之情于无穷也。”末二句乃借用苏轼《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卷一六)的“天留与戴公”。

他还有一首五律《别负山居士》(卷一):“田园相与老,此别意如何?更病可无酒,犹寒已自和。高名胡未广,诗兴尚能多。

沙草东山路,犹烦一再过。”律诗忌用虚字太多,此诗却几乎句句用虚字,如“相与”、“如何”、“更”、“可”、“犹”、“胡”、“尚”、“犹”

等;唐诗多实写景物,此诗却“全在虚字上着力”。方回《瀛奎律髓》卷二五评此诗云:“更病可无醉”,所用“可”字不容不拗。此诗全在虚字上着力,除“田园”、“沙草”、“山路”六字外,不曾粘带景物,只于三四个闲字面上斡旋妙意,其苦心亦已甚矣。”

《除夜对酒赠(秦)少章》(卷一)云:“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此诗极写自己与秦觏的“潦倒”,半生忧患,岁晚无托,《瀛奎律髓》卷一六方回评云:“五六一联,当时盛称其工,见《渔隐丛话》。”纪昀评云:“神力完全,斐然高唱,不但五六佳也。”《历代诗话》卷二五评云:“悲歌慷慨,怆然激楚之声。”

元佑八年冬,张耒自着作佐郎除起居舍人,即右史,其《寄张文潜舍人》(卷三):“今代张平子(张衡),雄深次子长(司马迁)。

名高三俊上,官立右螭傍。车笠吾何恨,飞腾子莫量。时平身早达,未用梦凝香。”这里以张衡(平子)、司马迁(子长)、三俊(李绅、李德裕、元稹,见《翰林志》)比张耒,“官立右螭傍”点右史。

《北户录》载《风土记》:“越人结交盟曰:“卿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车笠”句指自己,“飞腾”句指张。据陈师道自注,张耒来书有“补郡之乐,发于梦寐”,故谓其身达反用“太平时节身难遇”,化用之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燕寝凝清香”,劝其安于起居舍人之职。

纪昀称此诗“绰有老健之气”。

其《后湖晚坐》(卷三)云:“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方回谓:“名成伯季间”谓在苏门六君子中,亚于黄而高于晁、张。”如前所述,陈师道是不承认自己属于“苏门”的,故方回之解未必符合陈诗本意。“名成伯季间”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意,不可过分坐实。纪昀称其“高爽”,谓“此诗颓然自放,傲然自负,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燕去鸦还耳”。此诗极写“致身江湖”之乐,“颓然自放”四字才真正把握住了此诗特点。

《宿深明阁二首》(卷四)是为怀念黄庭坚作:“窈窕深明阁,晴寒是去年。老将灾疾至,人与岁时迁。默坐元如在,孤灯共不眠。暮年身万里,赖有故人怜。”首联点题,次联写黄远谪,颈联、尾联均兼写自己与黄。次首云:“缥缈金华伯,人间第一人。剧谈连昼夜,应俗费精神。时要平安报,反愁消息真,墙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前两联写平日的“剧谈”,颈联写其远谪,尾联的“墙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既写眼前景,又暗指迫害黄的“绍圣小人”。关于此诗背景,《瀛奎律髓汇评》卷四三方回评云:“山谷修《神宗实录》,盖皆直笔。绍圣初,蔡卞恶其书王安石事,摘谓失实。召至陈留问状,寓佛寺,题曰《深明阁》。寻谪居黔州。绍圣三年,后山省庞丞相墓,至陈留,宿是阁,有此诗。“暮年身万里,赖有故人怜”,谓山谷至黔,州守曹谱伯远、倅张兟茂宗,皆善待之。“墙根霜下草,又作一番新”,谓绍圣小人也。”纪昀评前首云:“五六是后山独造。”又评后首,谓:“时要平安报,反愁消息真”,从老杜“反畏消息来”句脱出,而换一“真”字,便有路远言讹,惊疑万状之意,用意极其沉刻。结句托意,故不着迹,只似感伤时序者然。”

同类推荐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散文(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文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文学史上群星闪耀,内容博大精深,其中每—个文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生活的真谛,为我们的生活点燃激情。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外文海中精选了选取了—些名家散文,让你在优美的文字中徜徉,汲取知识的力量。
  • 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世界文学名家100人

    浩瀚的历史长河涌现出了不少文学大师,他们的传世佳作给世人以深远的影响。本书精选最具代表性的100位世界文学大师,通过翔实的生平介绍,精辟的写作特点分析,生动的代表作解读,呈现世界文学大师独特的精神面貌及其代表作熠熠生辉的艺术魅力,便于轻松掌握广博的文学知识。
热门推荐
  • 宝塔之传说

    宝塔之传说

    女娲补天时,女娲石产生摩擦产生火花,变成五方神焰,落入人间。
  • 愿有回忆可煮酒

    愿有回忆可煮酒

    夏小菲失去欧阳杰,在另一个国家遇见莫御,莫御说,我会守着夏小菲一辈子,一直到她的心里爱情的那一部分装下我。夏小菲说,欧阳杰是我爱情的全部,这个世界上,没有了他,夏小菲就没有了爱情。时光会走远,愿有回忆可煮酒,愿我们终无软肋也不需铠甲。
  • 华元传

    华元传

    华元(?―公元前573年),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臣,官至大夫,成为宋国六卿之一。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任右师,掌握国政。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 大乐之道

    大乐之道

    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来到这个音乐就是力量的大陆,周青依靠的只有别人眼中的“俚词小曲”,看他如何闯出自己一片天空。
  • 甜入男神心

    甜入男神心

    18岁的秦歌用250度烤箱的热情,都融化不了大冰山楚灏的心。4年后,楚灏倒追未果,于是问她:“你当初为什么那么喜欢给我送提拉米苏?”“提拉米苏的意思是带我走!”楚灏的眸光亮了亮,又问:“那你现在为什么喜欢给我送柠檬戚风呢?”秦歌白了他一眼:“请你吃柠檬是什么意思,还用我明说!”楚灏受到了10086+点伤害。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家常美食菜谱

    家常美食菜谱

    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生命密室

    生命密室

    “欢迎来到反人类密室逃脱游戏,祝您活着离开这里!“
  • 隋唐嘉话

    隋唐嘉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NTHEM

    ANTHE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