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9100000041

第41章 曾巩家族及其亲友门生(14)

《宋史·陈师道传》云:“官颍时(指陈任颍州教授时),苏轼知州事,待之绝席,欲参诸门弟子间,而师道赋诗有“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之语,其自守如是。”所引诗句为陈师道《观兖国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卷一)诗。兖国文忠公指欧阳修。诗的开头写欧阳修“二子”欧阳棐、欧阳辨邀他到家中观书:“出世何用早,我已后此翁。颇识门下士,略已闻其风。中年见二子,已复岁一终。呼我过其庐,所得非所蒙。”欧阳修死于熙宁五年(1072),时陈不足二十岁,没有见过欧阳修。首二句谓既“后此翁”,生得再早也没用了,极言未见修为憾事。“颇识”二句谓同曾巩、苏轼很熟悉,通过他们已略知修。诗的中间部分写观书,诗末特别申明自己的师承关系:“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世虽嫡孙行,名在恶子中。斯人日已远,千载幸一逢。

吾老不可待,草露湿寒蛩。”曾巩为欧阳修的门生,自己是曾巩的门生,故自称行辈属“嫡孙”;“名在恶子中”是自谦之词。任渊《后山诗注》卷三云:“后山以东坡荐得官,作此诗时,东坡为郡守,终无少贬阿附之意,可谓特立之士也;然亦知东坡之大,必能受之也。”

陈师道谓“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不承认同苏轼是“师弟子”关系,除不忍背师外,还因为陈确实是“文师曾巩”,他的文风类似曾巩,而与苏轼文风颇不同。今人不甚看重陈文,宋人却很看重。黄庭坚《答王子飞书》(卷一九)云,陈“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论事救首救尾,如常山之蛇,时辈未见其比”。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云:“先生之文,简重典雅,法度谨严。”朱熹尤喜陈文,谓“陈后山之文有法度,如《黄楼铭》,当时诸公都敛衽”;“馆职策,陈无己底好”;“某旧最爱看陈无己文,他文字也多曲折”;“若散文,则山谷大不及后山。”南宋楼昉编《崇古文诀》,收载其序、记、书、启多篇,给予很高的评介。如评《上林秀州书》云“非特议论好,读其文,气正词严,凛然有自重难进,不可回挠之势”;《与秦少游书》“委曲而不失正,严厉而不伤和,深得不恶而严之道”;《送参寥序》“首尾仅二百余字,而抑扬开阖,变态不一,最可贵也”;《思亭记》“节奏相生,血脉相续,无穷之意,见于言外”。元人王义山《陈国录庚辰以后诗集序》云:“世但知后山工于诗,不知后山尤工于文。”明人王文禄认为,“古文之妙者”宋有六人,其一即为陈无己。清人纪昀《后山集抄题记》云:“其古文之在当时,殊不擅名。然简严密栗,可参置于昌黎、半山之间,虽师子固,友子瞻,而面目精神迥不相袭,似较其诗为过之。顾此不甚传,则为诸钜公盛名所掩耳。余雅爱其文,谓不在李翱、孙樵下。”以上所说的知关键、有法度、多曲折、简重典雅、法度谨严、简严密栗,都与曾巩文风相类,既可说是得之于曾巩,也可说是他愿以曾巩为师的原因。苏轼为文直抒胸臆,自由驰骋,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与陈师道的文风是大异其趣的。

其《上林秀州书》(一○)先总论周代“士见于大夫卿公”之制:“介以厚其别,词以正其名,贽以效其情,仪以致其敬。”接着分论以上四点:“士之相见如女之从人,有愿见之心而无自行之义,必有绍介为之前焉,所以别嫌而慎微也,故曰介以厚其别”;“名以举事,词以导名。名者,先王所以定名分也。名正则词不悖,分定则民不犯。故曰词以正其名”;“言不足以尽意,名不可以过情,又为之贽以成其终,……礼莫重于自尽,故祭主于盥,婚主于迎,宾主于贽,故曰贽以效其情”;“诚发于心而谕于身,达于容色,故又有仪焉。词以三请,贽以三献,三揖而升,三拜而出,礼烦则泰,简则野。三者,礼之中也,故曰仪以致其敬。”然后总括说:“是以贵不陵贱,下不援上,谨其分守,顺于时命,志不屈而身不辱,以成其善。当是之世,岂特士之自贤,盖亦有礼为之节也。”后一部分感叹周礼之衰:

“夫周之制礼,其所为防至矣。及其晚世,礼存而俗变,犹自市而失身,况于礼之亡乎?自周之礼亡,士知免者寡矣。”末以求见之意结。《崇古文诀》卷三一评此文文云:“必是读《仪礼》熟,故其区别精。非特议论好,读其文,气正词严,凛然有自重难进,不可回挠之势。”《康熙御制文第三集》卷四二云:“以礼自重,嶷然有品。”陈师道能言而又能行,他正是这样一位“以礼自重”、“自重难进”的人物。

苏轼《与李方叔书》(卷四九):“陈履常居都下逾年,未尝一至贵人之门。章子厚欲一见,终不可得。”此指章惇通过秦观,表示愿见陈师道。陈却在《与少游书》(卷一○)中婉拒,先表示不敢相信:“辱书,喻以章公降屈年德,以礼见招。不佞何以得此,岂侯尝欺之邪?”次言以“见招”为幸:“公卿不下士,尚矣,乃特见于今而亲于其身,幸孰大焉!”表示愿随秦后以成章惇礼贤下士名:“愚虽不足以齿士,犹当从侯之后,顺下风以成公之名。”但主旨却在“然”后,以不合先王之制为拒:

然先王之制,士不传贽为臣,则不见于王公。夫相见所以成礼,而其弊必至于自鬻,故先王谨其始以为之防,而为士者世守焉。某于公,前有贵贱之嫌,后无平生之旧,公虽可见,礼可去乎?且公之见招,岂以能守区区之礼乎?若昧冒法义,闻命走门,则失其所以见招,公又何取焉?虽然,有一于此,幸公之他日成功谢事,幅巾东归,某当驭款段、乘下泽,候公于上东门外,尚未晚也。拳拳之怀,愿因侯以闻焉。

他表示不肯“自鬻”,要“谨其始以为之防”;他与章“有贵贱之嫌,后无平生之旧”,不愿“闻命走门”,只愿在章“成功谢事”之后,将“候公于上东门外”。正如《崇古文诀》卷三一所说,此信的特点是“委曲而不失正,严厉而不伤和,深得不恶而严之道”。

元佑六年,苏轼知颍州,陈师道为颍州教授,相得甚欢。七年,轼改知扬州,陈师道作《上苏公书》(卷一○),首道离别之意:

“惟方托芘赖,复尔违阔,不能不动念耳。盖士方相从时莫知其乐,及相别亦不为难,至其离居穷独,默默自守,然后知相从之乐,相别之难也。士方少时,未来之日长,视天下事,意颇轻之,亦易为别。至其迟暮,数更离合,又以为难。此盖志与年衰,顾影惜日,畏死而然耳。谢太傅尝谓中年以来,一与亲友别,数日作恶。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顾以别为难者,岂酣于富贵而习于违顺也耶!由是观之,以别为难,皆非士之正也,士亦安能免此,当以老为戒,以富贵为畏耳。”次论知人之难:

知人固未易,未易之中又有甚难。范文正谓王荆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由今观之,岂特所短,正以反置之耳。古之所谓腹心之臣者,以其同德也。故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而荆公以巧智之士为腹心,故王氏之得祸大也。闻狙诈咸作使矣,未闻托之心腹也。夫君子无弃人,巧智之士亦非可弃,以为手足可也;耳目且不可,况腹心乎?盖势在则欺之以为功,势同则夺之以自利,势去则背之以违害。使之且难,况同之乎?无德而智,以智营身,而不及事,智之所后,不得不欺以卫身也。天下之事,又岂巧者之所能乎?士终始不相负,非由义则畏义耳。势在而不负,岂真不负耶?

这里强调士要“终始不相负”,认为王安石所用多小人,“势在则欺之以为功,势同则夺之以自利,势去则背之以违害”,“用士当以王公为戒”,都是为诫苏轼而言,故末云:“窃谓阁下必不出此,而愚虑所及,亦不能忍也。君子之于事,以位为限,居位而不言则不可,去位而言则又不可。其言之者,义也;其不言者,亦义也。阁下前为颍州,言之可也。今为扬守,而与颍事,其亦可乎?……天下之事,行之不中理,使人不平者,岂此一事,阁下岂能尽争之耶?争之岂能尽如人意耶?”《崇古文诀》卷三一评此书云:“读此书则知前辈师友间相切磋正救如此,自是一等忠厚气象。”此信正是陈师道对苏轼“终始不相负”的表现,是他为人“忠厚”的表现。

元佑四年,陈无己本已除太学博士,言者劾其擅去官守会苏轼,复除为徐州教授。他在《谢再授徐州教授启》(卷一二)中说:“昨缘知旧,出守东南。念一代之数人,而百年之几见。间以重江之阻,莫期再岁之逢。使一有于先颠,为两途之后悔。又谓中山之相,仁于放麑;乱世之雄,疑于食子。惟其信之既笃,所以行之不疑。岂意喧传,遂烦公议。方众言之成市,虽百虎而可疑。

赖日月之并明,而仁人之在上,深知曲折,公赐保全。怜其母子之穷,还以斗升之禄。原恩有自,揽涕无从。愿为执鞭,喜有逢于晏子;期之异日,报不后于奇章。”张侃《跋陈后山再任校官谢启》对陈之为人很推崇:“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前辈直曰世间一种苛礼,过为谨细。陈无己任徐州校官日,出境送东坡知杭州诗云:“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好事者造谤,无己处之如平时,略无诎色,而声名行乎天下,此岂视得失而为变动耶?至其再任,又曰(所引即上文)。此尤见无己之终不渝其守也。噫,今岂有是事耶?”

其《送参寥序》(卷一六)是一篇赠序文。释道潜字参寥,俗姓何,杭州于潜(今浙江杭州)人。幼试《法华经》得度为僧,与苏轼、秦观为方外友。能文章,喜为诗,尤长于绝句,着有《参寥集》十二卷。此序首论其人:“妙总师参寥,大觉老之嗣,眉山公之客,而少游氏之友也。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游卿大夫之门,名于四海三十年余矣。”次论其诗文:“其议古今张弛,人之情貌肖否,言之从违,诗之精粗,若水赴壑,阪走丸,倒囊出物,鸷鸟举而风迫之也;若升高视下,爬痒而鉴貌也。”末论“余之所贵,乃其弃余”:“元符之冬,去鲁还吴,道徐而来见。余与之别,余二十年,复见于此,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

夜相语,及唐诗僧,参寥子曰:“贯休、齐己,世薄其语,然以旷荡逸群之气,高世之志,天下之誉,王侯将相之奉,而为石霜老师之役,终其身不去,此岂用意于诗者?工拙不足病也。”由是而知余之所贵,乃其弃余,所谓浅为丈夫者乎!于其行,叙以谢之。”全序语言简洁,行文多变,就是此序特点。《崇古文诀》卷三一云:

“首尾仅二百余字,而抑扬开阖,变态不一,最可贵也。”《王平甫(安国)文集后序》(卷一六)是一篇题跋,首从梅尧臣说起:“欧阳永叔谓梅圣俞曰:“世谓诗能穷人,非诗之穷,穷则工也。”圣俞以诗名家,仕不前人,年不后人,可谓穷矣。”再论王安国诗亦穷而工:“其同时有王平甫,临川人也,年过四十始名,荐书群下士。

历年未几,复解章绶归田里。其穷甚矣,而文义蔚然,又能于诗。

惟其穷愈甚,故其得愈多,信所谓人穷而后工也。”再论富贵与诗文不可兼美乃物理之自然:“虽然,天之命物,用而不全,实者不华,渊者不陆。物之不全,物之理也。尽天下之美,则于贵富不得兼而有也。诗之穷人,又可信矣。”再进一步翻案,不是诗穷人,而是达人:“方平甫之时,其志抑而不伸,其才积而不发,其号位势力不足动人,而人闻其声,家有其书,旁行于一时而下达于千世,虽其怨敌不敢议也,则诗能达人矣,未见其穷也。”再进一步论不当论穷达而当论所传:“夫士之行世,穷达不足论,论其所传而已。平甫孝悌于家,信于友,勇于义而好仁,不特文之可传也。”末以假设之论结:“向使平甫用力于世,荐声诗于郊庙,施典策于朝廷,而事负其言,后戾其前,则并其可传而弃之。平生之学可谓勤矣,天下之誉可谓盛矣,一朝而失之,岂不哀哉!”全文层层推论,步步深入,实借论王安国以抒发自己的处世态度。正如《崇古文诀》卷三一所评:“此篇岂特文字之妙,其发明平甫生平所以自守与其所以可传者可以励后之人,后山亦因以自见也。”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

    《乡愁(余光中卷)》主要收录了余光中的算命瞎子、舟子的悲歌、昨夜你对我一笑、祈祷、珍妮的辫子、新月和孤星、西螺大桥、招魂的短笛、新大陆之晨、呼吸的需要、我之固体化、我的年轮等诗歌。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第九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热门推荐
  • 太空生活全接触(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太空生活全接触(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太空生活全接触》立足于科学事实,以详尽的文字资料为基石,以丰 富的图片做辅助,和读者朋友们一起去探索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神秘生活,相 信该书会有助于读者朋友们对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形成一个立体结构的综合认 识,从而进一步启迪和加强大家的想象力和对真知的渴求度。
  • 亡灵赞歌

    亡灵赞歌

    蓝樱镇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的灵体,恶魔、堕天使甚至死神开始频繁地光顾这里。而他(它)们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吞噬穆千夜的灵魂。为了弄清自己身上的秘密,穆千夜开始在不同的地方调查那个尘封已久的真相。
  • 最强的武神

    最强的武神

    传说中武道的最高境界——武神。但是这个世界存在以来,从未出现过武神强者,这个虚无缥缈的境界到底是否存在、到底是怎样一种玄妙的境界?无数年来从未有人知晓。在这妖族与人族的世界,传说开始了……(武道境界划分:低级武者·中级武者·高级武者·先天武者·武宗·武王·武帝·武圣)
  • 禁地密码

    禁地密码

    一个古老的传说,人类文明的起源。一件小小的龙形锁与鸳鸯扣,将牵连出怎样一个惊天秘密。每一处人类无法踏足的禁地又与秘密有什么关联。所有的迷题指向2012年12月21日解开密码,到底是世界终结,还是文明重起。
  • 蓝之恋

    蓝之恋

    一个千金大小姐为了逃婚成了一个恶魔少爷的女仆,他们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亡灵序曲之魔王再现

    亡灵序曲之魔王再现

    这是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沧海桑田,山河永寂,故事早已没人记得清了,只留下几段零星的传说。。
  • 明星小妖是女友

    明星小妖是女友

    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呆萌,她还有一些嚣张;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无赖,她还有一些疯狂;没事唱唱小歌,反正醒着也是醒着;无聊谈谈小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整天嘻嘻哈哈遇到男主就改变,也曾迷迷糊糊大祸小祸一起闯,还曾山山水水敢爱敢恨闯娱圈,更曾轰轰烈烈拼死拼活爱一场,白小妖就是这个姑娘!(本文轻松愉悦,幽默可爱,欢喜冤家,逗趣不止。女主不断蜕变,男女主角一路笑虐到底。豪门?娱乐圈?NO,NO,NO.那只是他们生活的调味品而已!)花花携小妖、汤圆儿在这里求推荐、求收藏,如有打赏,嘿嘿嘿……汤圆儿,来来来,给各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打两个滚,翻俩跟头……
  • 天地问情劫

    天地问情劫

    星辰浩瀚,肃杀天地,乱世易主,相遇却难相守;是这异数蕴藏的命运隔绝了缘分,还是已布下天罗地网的棋局注定了结果,道是谁也无法逃脱得了这一劫数;林竹:“我只是凭靠着他曾经的仙力存活,如今,也该还给他了。”璎珞:“渡云哥哥是上天赐给璎珞最好的礼物,可是,璎珞知道,渡云哥哥的心里只有她……”李渡云:“我真的是一个煞星,为什么我身边的人会一个接一个地离开,而我却什么都做不了……”贪婪,妒忌,仇恨,究竟是何故造就了这一出动荡的天下……刘世安:“天下大乱又如何,我只要对得起自己便足够了!”踏过了冥途,却踏不过那段殊途;有等待,便会有归来吗?一场牵绊半生的梦,终究会醒……
  • 彼岸:回首莫忘

    彼岸:回首莫忘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你相信童话吗?”“不信。”“为什么。”“因为那都是骗人的呀!”可现在我信了,我愿变成天使,永远守候在你身边…
  • 武动星河

    武动星河

    无垠宇宙,亿万星河。传说中,有一道最强大的星河,暗藏通天之路。蒙歌,一个“东胜大陆”武道世家庶子。卑微的出身和先天不足的资质,令他饱受欺凌。一次意外,融合了一道神秘星河之后,蒙歌得以一雪前耻,开始强势崛起!从此便踏上一条成为巅峰强者的热血征途……拳出震天,脚踏裂地!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