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5700000004

第4章 心无所求,无拘无束(3)

大臣见状,惊讶得目瞪口呆,因为懒瓒禅师吃的地瓜上还带着很多泥巴。懒瓒禅师还随手拿下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成两样!”

大臣就赶回朝廷,把禅师的这些奇异举动据实报告皇上,德宗听了十分感慨地说:“能够放下名利的人,才是真正修行的人啊!”

禅释生活

“三界唯心,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成两样!”其真义是什么呢?

好与坏,俗与雅,一旦心中有所区别,就会产生贪念,生出很多的贪婪与执著,结果在不知不觉里受缚。世人往往就是将自己紧紧捆绑在各种欲望的车轮之上,被迫随着它不停地转动,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死死抓着,不肯松开,不肯放下。

德宗为何发出感慨呢?

出家人中,有人间比丘,也有独居比丘。人间比丘四海弘法,服务社会;独居比丘深山穴居,清净修遭。而有些人间比丘是人在红尘,心在山林;有些独居比丘是人在道场,心在世俗。

像懒瓒禅师这样,视皇帝的宠召为粪土,将俗世的名利看作拖累负担的人,正是禅宗真义的绝妙体现。

那么,我们该抱着怎样的生活态度去把握人生呢?

要能够在纷繁的大千世界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就要有穷通达观的人生态度。所谓穷通达观的人生态度,就是指“穷亦乐,通亦乐”;身处贫穷之中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感到快乐;身处富裕之中也能够心态平和,享受生活之乐。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采取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现代人面对着花花绿绿的精彩世界,更应当有淡名寡欲的思想,如此方能在纷繁的世界里,在自己的心中,构筑一片宁静的田园。

以舞言心

每逢僧人来访,洪恩禅师都用手拍着自己的嘴发出“哇、哇”声。就像不会说话的小孩经常作的把戏一样,情景十分可笑。不过沩仰宗的创始人仰山禅师来访时,这位“哇哇”禅师却说了话,而且说的很不一般。

仰山是来谢戒的。僧人受足了三坛大戒即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后,要四处云游参访高师,既是为表达进入佛门的感谢之心,但更主要的又是希望自己能博采众长。仰山来谢戒,一开始洪恩照样拍口而叫。仰山在洪恩座次前,从西走到东,洪恩拍嘴哇哇;仰山又从东走到西,禅师还是拍嘴哇哇,仰山便站在禅堂中间,向禅师表达谢戒之意。洪恩这才开了口,问:“从什么地方得此三昧?”

“从曹溪印子脱化而来。”仰山说。意思是从六祖印心的禅法传承而来。

洪恩又问:“你说曹溪大师曾用这印子接济过什么人?”

“一宿觉。”仰山说道。“一宿觉”指的是永嘉玄觉禅师。六祖接济的人多了,但仰山只提一宿觉,言下有自称顿悟之意。

仰山反问道:“那和尚你又是从谁那里得此三昧的呢?”仰山回答了洪恩,便问洪恩的师承。

“从马祖大师那里。”洪恩据实而答。

“怎样才能见得佛性?”仰山问。

洪恩禅师听罢仰山的问题,跳下禅床,拉起仰山的手,手舞足蹈起来。洪恩边舞边说:“猩猩和你相见了!”

仰山听到后,也高兴地拉住洪恩的手,两人的心也在禅的世界中共舞……

禅释生活

洪恩禅师为什么说“猩猩和你相见了”?

“惺惺”是“猩猩”的同音隐语,所以“猩猩相见”表达的是“惺惺相惜”的意思。下禅床把臂共舞,这是洪恩用来表达超越语言之上的悟证。禅宗认为第一义是不可表达的,所以身体动作的表达要比语言更贴切些。因为一个人用自己的言语表达时,总要受社会规约的语言法则的限制,而身体动作却完全是个人的,身体的动与动的身体不即不离,体用不二,更切合不言之言的要义。

忘了知道的

智常是怀海的弟子,他虽然博通经典,但始终没有能契悟禅道。怀海死后,他便到怀海的大弟子尊者禅师处修行。

尊者:“你在先师怀海处时,听说是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是因为你聪明伶俐。不过你用这种方法学禅,还是依赖理智与概念的把握。你能不能把生死大事的根本,也就是父母没有生你之前的根本说给我听听?”

这话问得智常不知所措,他便把平时看过的书翻了个遍,但还是没找到答案。智常深感羞愧,于是恳求师父为其说破。

尊者:“如果我现在替你解说,将来你一定会骂我,就算我说了,我所说的还是我的,绝对不会变成你的。”

智常一气之下发誓说:“这辈子我再也不学佛法了,还不如做个到处化缘乞食的和尚。”于是,他四处云游。

一天,智常正在垦荒除草,地里乱石砖瓦一片狼藉,他便一块块捡起来扔到边上的草丛里,瓦砾撞到竹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智闲一惊之下,通体透明,茅塞顿开。

禅释生活

为什么智常击竹可以开悟呢?

瓦击竹枝之脆响就像一种天籁,耳朵突然听到天籁之音时,天机乘时活跃起来,智常禅师一击开悟的因缘,实则是他心里长期寻思,疑虑打成一片的必然结果。

开悟后,智常兴冲冲地返回茅庐,沐手而毕,焚香一炷,遥向沩山,行礼致谢。口中念念有词道:“师父的大恩大德胜过我亲生父母,当时若是为我说破,哪里会有今日开悟之事。”言毕又草成一偈,记述自己的感悟,道是:“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咸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智常此偈最值得注意的是“忘所知”三字。禅宗最反对以智识、知见来推证自性。按照心理学的分类,知识大抵是属于表层意识,自性则属于潜层意识,要悟自性,表层意识中积存的一切事物的形象自在荡涤之列。智常博览诸典,难免受知识的羁拘,他对自性的体察是靠语言的推导,而按语言宣示自性则无法明心见性。

洗身更要洗心

一天中午,骄阳似火,大地仿佛变成了一个蒸笼。

刚从外面回来的真语在禅房门口看到海源禅师正端坐在阳光下,禅师大汗淋漓。真语不解地走上前去,低声问道:“师父,您怎么了?”

“没怎么,我正沐浴、洗涤呢。”海源禅师心平气和地说。

真语更困惑了,转了几圈之后,又凑过去问禅师:“师父,没看到您沐浴、洗涤呀?”

“我是在沐浴、洗涤自己的心灵,你当然看不到了。”海源禅师静静地说。

真语感到十分好奇,他想探个究竟,学点见识,就又问道:“怎么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呢?师父能否开导开导弟子?”

海源禅师说:“点燃一颗感恩戴德之心,在自己的心底煮沸半腔开水,再加入仁义、孝悌,甚至反思、忏悔等几味名贵心结,便可以为心灵药浴了。”

真语凝思半晌,终于明白了师父的真义。

禅释生活

你经常洗心吗?

身体本是干净的,但是因为沾染了尘土,所以要洗;心灵本来也是干净的,只因受到了污染,所以也要洗。

为身体洗澡,使人清爽;为心灵洗澡,同样会令人心旷神怡。可以想见,禅师沐浴身心的过程是何等地享受啊!尤其是他对“沭浴”方法的描述,更可谓精彩绝伦了,每个喜欢独处的人都应该有类似体验。一个人若能经常地为自己蒙尘的心灵沐浴和洗涤,心灵就会更加圣洁清静。

本性可移

净化禅师讲的禅理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常常在讲禅结束之前让信徒提出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有很多信徒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净化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怎么改正?”

净化禅师说:“是怎么一个‘天生’法呢?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忙说:“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净化禅师说:“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的,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过禅师开示,终于明白过来,从此再也不轻易地发脾气了。

禅释生活

本性真的难以改变吗?

本性之所以难以改变,在于人们给自己的心戴上了枷锁,却并不是真的难以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只是说难,并不是说不能改。但大部分人都受此观念的束缚,并成为借此逃脱改变的借口。其实只要用心,没有什么改变不了,本性也是如此。

诚心最可贵

大和一郎被三浦邀去参加茶事,并且带上了几个弟子。三浦非常高兴,在大和一郎和弟子们进入茶室后,三浦开始亲自为大家点茶。但是,由于他过于紧张,点茶的手有些发抖,导致茶盒上的茶勺跌落、茶筅也倒下了、茶筅中的水也溢了出来,显得十分不雅。大和一郎的弟子们都暗暗在心里发笑。

茶会结束后,大和一郎赞叹说:“今天茶会主人的点茶是天下第一”。弟子们都觉得大和一郎的话不可思议,便在回府的路上问大和一郎:“那样不恰当的点茶,为什么还会是天下第一”?

大和一郎回答说:“那是因为三浦为了让我们喝到最好的茶,一心一意在做的缘故,他并没有想到会出现那样的失误。只管一心做茶,这种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禅释生活

大和一郎为什么说三浦点茶天下第一?

三浦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他想把事情做好。虽然出了丑,但是却说明了他待人接物的诚恳态度。修禅也好,待人也罢,以诚为本才是契入之道。所以大和一郎说今天茶会主人的点茶是天下第一。

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将这个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沙弥不知道禅师为什么要这样问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是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是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想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非常的高昂响亮,只有真心诚意的人才能打出那样的钟声。”

沙弥想了想,说道:“报告禅师,我尚未出家参学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因此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诚心来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又提醒道:“往后做任何事时,都要保持今天早上打钟时的诚心。”

此后,这位沙弥牢记奕尚禅师的开示,做事时总是保持清晨打钟时的诚心,这位小沙弥就是后来著名的森田悟由禅师。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事时的诚心最可贵。

心宽即喜

有一个大师总是很快乐,悲观者听说后,决定去拜访他。

大师乐呵呵地请他坐下。

“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你还会高兴吗?”悲观者问。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假如你正在行走的时候,突然掉进一个泥坑,出来后你成了一个脏兮兮的泥人,你还会快乐吗?”

“我还是会很高兴的,因为我掉进的只是一个泥坑,而不是万丈深渊。”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了一顿,而没有被他们杀害。”

“假如你去拔牙,医生错拔了你的好牙,而留下了病牙,你还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他错拔的只是一颗牙,而不是我满口的牙。”

“假如你正在睡觉,忽然来了一个人,在你面前用极难听的嗓门唱歌,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在这里嚎叫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匹狼。”

“假如你马上就要失去生命,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我终于高高兴兴地走完了人生之路,让我随着死神,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另一个宴会吧。”

“这么说,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令你痛苦,你的生活永远是由快乐的音符组成的?”

“是的,只要你愿意,你就会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因为痛苦往往是不请自来,而快乐和幸福往往需要人们去发现,去寻找。”大师说。

禅释生活

忧喜距离有多远?

快乐是一种思想。思想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思想不快乐,你就永远也快乐不起来!

快乐是一种情绪。懂得了控制情绪的方法,你就站在了快乐的一方。

快乐也是一种个性。有些人生来悲观,要追求快乐很难。但阅读和阅历都能使人增加智慧,增添快乐,人一豁达,快乐也就跟着来了。

而快乐常常会与悲伤同在,忧喜原本就只有一线之隔。

同类推荐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热门推荐
  • 桃花宝典

    桃花宝典

    为拯救林枫这个九世废材,月老特赐《桃花宝典》,层出不穷的暧昧任务,《易筋经》更是让其脱胎换骨,自此废材男摇身一变极品情圣,且看林枫如何凭借逆天宝典纵横花都,极尽逍遥……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修罗小皇后

    修罗小皇后

    灵魂互换;爱护百姓。经历生死;永生相爱;三生三世情谊不变;生生世世永结同心。十二岁女孩成长为一代帝后;成就霸业的故事。
  • 小日子诗头诗尾

    小日子诗头诗尾

    爱情、亲情、父爱、母爱、男人、女人……一个家庭在作者笔下焕发出柔美光彩。
  • 金牌猎人:倾世狐妃帝王宠

    金牌猎人:倾世狐妃帝王宠

    表面温柔,实则心狠寡情的帝君把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宠上了天。御书房,皇妃哭诉:“倾儿姑娘如今已是皇上的人,却丝毫不懂宫中规矩。”“是朕允许倾儿不用向任何人行礼的。”宫人来报:“皇上,倾儿姑娘与凤妃打起来了。”皇上一言不发废除后宫,从此,六宫无妃。宫人再报:“皇上,倾儿姑娘说了一句碎碎平安便把商夏进贡的琉璃花瓶给砸了。”“倾儿可曾被伤着了?”“回皇上,未曾。”“将宫中所有响声清脆的上等瓷品送去给倾儿姑娘。”宫人再报:“皇上,狐狸仙尊要带倾儿姑娘周游列国。”“关上龙央宫的门,放狗,咬狐狸。”幽王谋反,“皇兄若要想要皇位,朕大可拱手让出,若想要倾儿,轮回三世也不可能。”朝臣进言:“皇上,妖孽横行,国家必亡啊!”她勾唇,红衣银发,站在狐狸群中,笑得嚣张恣意:“陛下,你可愿与我归隐山林,从此再不过问朝堂之事?”【超级宠文,女狠男更狠】
  • 时空旅行之情缘

    时空旅行之情缘

    小说中的剧情虽然虚构,但理论上存在,就当普及一下科学知识开拓一下视野,如果你相信我,也浪费不了您多少时间,反正也是免费的,就当占用您几秒钟,不知福不符合您的情感,不行可以叉掉,谢谢!
  • 消逝的武者

    消逝的武者

    不知什么时候,人类出现了一种新的修炼的体系,名叫魂术。以灵魂沟通天地之力激发一种或多种能力。这种修炼体系十分的容易,渐渐取代了武者法师等修炼方法。久而久之古老的修炼传承已经消失。魂术是怎样诞生了却无人知晓。偶然间,一个落魄的少年得到了武者的传承,重现当年的武者神威,逐渐揭开了当年武者消失的秘密。
  • 语重心长的总统们

    语重心长的总统们

    本书用八位美国总统的人生感言统领有关人生品格陈述的四十篇文章,内容丰富。
  • 天变腾蛇

    天变腾蛇

    如果这力量能保护我所爱之人,那么不论它将会让我变成恶魔还是什么我都无所谓。血浓于水无法改变,家人都亏欠你太多太多……如果那一天只能有一个人能活下来,那么我向你保证,那个人绝对是你,而不是我,弟弟!
  • 重生杀手王妃

    重生杀手王妃

    她叶希儿是21世纪顶级金牌杀手意外穿越到天国皇朝成为了和她同名的叶希儿丞相的痴傻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