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4200000014

第14章 教育问题的综合分析(6)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很会考试,他们掌握书本知识的能力毋庸置疑。除了知识学习,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学习知识方面,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学习新知识”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学生对教育的朴实认识就是学习掌握书本知识。如果老师能够站得更高,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那么,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学生就会自然地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很多老师和学生太习惯于这样的教育模式:老师课堂讲授知识、课后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如果只是传授数学、物理等科学知识,这种模式尚能奏效;如果培养计算机、英语等应用性技能,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常常只会考试,缺乏技能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教育模式会导致没有了作业,学生常常茫然而无所适从;面对没有学过的东西,学生常常觉得不知所措而具有“恐惧”心理。高钢在《遭遇美国》一书中说道,教育使得“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知道在哪里找答案了”,正是古人所说的“渔”。这也许是判断某种教育是否接近现代教育、践行现代教育理念的最朴素标准。

除了学习知识、运用技能外,我们常常还忽视了其他能力的训练培养,如逻辑思维、表达交流、自我管理和规划、思考辨别等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培养通常很难实施,更难以在学校实施并量化考核。有的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即使博士毕业,也难有所作为。有的人没有读大学,却能从生活、工作中不断地观察思考、积累总结,其见识、能力远胜于大学生,他们照样能够成才,甚至成就一番事业。

能力和人文精神一样,都是抽象的概念。大凡抽象概念,都难以像科学理论、应用技术那样,形成固化的书本知识。即使形成固定教材,因为其内容的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外延的不确定性,也难以采用课堂授课方式培养具备。养成人文精神、培养能力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长期综合的过程,与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等紧密相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结合具体事物或活动案例“寓教于乐”、“寓教于事”观察积累。我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道理恐怕即在于此。对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这些方面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生活阅历,能够设想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事件及活动,且能随机应变,指导学生。正如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者需要教育机制,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改进教育方法。

七、大师做报告

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个观点使很多大学因为没有大师而妄自菲薄,对大师极端崇拜、趋之若鹜,不惜重金引进大师。有的学生则抱怨:大学没有大师,老师教得不好,我如何能成才?

其实,有了大师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师走上讲台,仅从知识讲授的角度来看,他和普通教授或讲师讲授同样的知识,教学效果可能更差。那么,大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何在?其根本差别不在于知识容量,而在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态度、习惯和方法等。甚至可以说:大学教你知识,大师教你思考。

邀请大师做学术报告、访问指导、交流讨论,对师生们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非常有利。一般来说,学术大师的报告分两种:一是专业学术性报告;二是治学方法性报告。前者通常介绍专业发展综述、前沿研究成果,更适合于在专业范围内进行;后者结合如何做研究、做学问、做人的过程,围绕如何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因而更具有广泛的思想启发性。

很多大学邀请大师做报告,常常以第一种类型居多。这种报告通常以学术成果的交流为主要目的,较少涉及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思维,尤其是在其成为大师的过程中,很少涉及大师所表现的态度、习惯、思维、能力和方法。师生也许从中得到了“鱼”,却难以从治学、研究、思考、方法等方面得到启发。然而,这些方面恰恰最体现大师的智慧,最具有启发性。

国内很多大学不注重学术的访问、交流、研讨、报告,却过于关注知识结果。以至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们也只关注结果,期望从中得到“九阳神功”。可是,师生们可以从网络、图书馆获得最新的理论、技术,听完报告后,常常会觉得没得到什么新鲜知识而失望。如此一来,学术报告、交流访问等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有的大学甚至需要给学生发补贴方能组织报告会。听众们更多的是奔着名头去听报告,于是于丹、余秋雨等人的报告人满为患。

实际上,世上本无大师,大师亦非生来就是大师。刚拿到学位的博士、刚出站的博士后尚不能称为大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思考总结,博士们方可修炼成大师。如果不从思想、方法上交流学习,大师的报告充其量只是时髦的“快餐文化”。另外,大师也是人,其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有的大师甚至还有很多非学术性的活动。缺乏过程性的思维启发,盲目地将某个大学或某个学科专业的发展以及部分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引进一个大师、请大师做几次学术报告,都是不现实的做法。

八、加强管理

诸多学者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教育管理的问题,笔者不敢多加妄论。本书仅表达作者的补充性拙见。

管理属于工程问题,体现在“管”和“理”两方面。简单地说,管理就是在“管住”的基础上,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高屋建瓴且前瞻性地“理顺”事物可能发展的方向,进行正确地梳理和引导。因此,管理对事物发展的过程、方向产生导向性影响。任何管理,尤其是类似于社会、教育等大型系统工程,都需要从“为什么”、“管什么”和“如何管”等角度出发,宏观且系统性地思考、规划并界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管理主体和被管对象之间的边界。

管理作为工程性问题,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系统性、过程性、抽象性和极强的刚性。而管理的执行却具有微观性、战术性、局部性、具体性和很大的柔性,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好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质量,而且可以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差的管理往往导致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大量内耗。任何管理,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管理也不例外。

教育管理分很多层面,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政府和学校相关的管理部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不可谓不重视。但是,教育管理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并不大,有时甚至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制定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目标存在局限性。当下的教育管理主要针对知识、成绩、指标等结果,没有面向全面的人才培养过程,尤其是没有面向教育过程中难以量化考评却非常重要的道德、态度、习惯等方面。

其次,管理边界模糊不清。针对教育管理的定位、目标和内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部门对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管,存在着交叉、重复和冲突,甚至因为理性逻辑的缺失而导致管理的混乱。

最后,制度执行不到位。不管是软件、建筑或交通工程,还是教育、管理或其他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工程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所以,大多数工程建设需要“监理”。然而,即使制定了完美的规章制度,管理工程因其抽象性,更容易显得空洞而产生执行不到位的倾向。教育管理如果不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开展监督、管理,就难以抓住监管的具体着力点。到头来,教育管理的重心只得转向结果评估,过于注重结果,且极易流于形式。

虽然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具有相似的过程逻辑,但却有别于公共行政管理、工业生产管理。其他管理的目标、对象、过程、结果更加具体,被管领域的事务性活动往往只涉及一种行为主体,如工业生产管理只涉及生产产品的工人、产品的生产过程。然而,教育管理却涉及教、学的主体及其交互过程,教育的过程、目标不像工业生产过程、产品那样具体明确。可很多教育管理者未必真正懂管理,或简单地照搬其他管理模式、方法和流程。他们并未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管理的特殊性,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就一劳永逸,甚至僵化地执行管理。以至于我们强调并投入大量经费建设“教育质量工程”,却只能像验收工程、检验工业产品那样,评估最后已经形成的结果。

在国外很多大学,教师并非简单地布置课后作业,也并非简单地根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自学任务、课程项目,学生则需要自主学习、开展小组讨论、提交学习进度报告、演讲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任务情况、演讲交流表现、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常常不超过30%。可我们很多大学一刀切地规定平时、期中、期末各占总评成绩的10%、20%、70%。如果教师不按要求行事,则必须单独做报告去申请,否则就被考核为不合格。学生则可以随便瞎混,甚至经常缺课,只要总评成绩达到60分即可。这种对比使笔者想起“宽进严出”、“屁股指挥脑袋”、“好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差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等说法。

第五节 教育问题和体制的关系分析

体制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是大而复杂的话题,有诸多文章和专著对此进行了深刻分析。本节只阐述笔者的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体制所致吗

有文章指出:“六十年中从未按照教育科学本身的规律规划、协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从宏观战略上受到体制的影响较大。毋庸置疑,教育的行政化极大地摧残了‘独立的大学精神’并导致这种精神走向毁灭。”《中国高等教育折腾史》,http:∥view.news.qq.com/a/20090310/000023.htm。显然,体制和教育行政化对教育的理想、精神、目标、体系、过程乃至内容等诸多方面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不理性地正视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却将所有问题均归结为体制所致,恰恰是教育本身的缺失导致人的思维缺乏理性的表现。

首先,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同样受到了宗教传统、行政统治的桎梏约束。西方教育即使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一流大学毕竟为数不多,还存在大量的二三流大学,教育和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始终存在。更何况,不同的一流大学存在巨大的优势差异,即使在同一班级里面,不同的学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次,各国体制千差万别,任何体制都是非常刚性且静态的架构,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然而,教育却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动态地变化。因此,在体制架构的静态性和教育过程的动态性之间,矛盾冲突不可避免且永远存在,体制对教育的影响是永远可以研究却没有最优解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体制,能够完美动态地吻合教育的过程和发展要求,教育与体制之间的融合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体制是教育的大环境系统,教育是体制下的事物。类似地,如果某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好,却将其犯错行为仅仅归结为环境问题,而不从自身找原因,似乎说不过去。因此,教育与体制是关联度大却相对独立的两种事物,但体制问题绝不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那么,在现行体制下,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所作为、非要等到体制问题解决之后再解决教育问题吗?

体制和教育之间有点像鸡和蛋的关系。我们不一定非要弄清楚“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我们至少应该这样理性地思考:所有体制皆由人进行设计、制定和执行,如果教育培养的人存在思维缺陷,何来良好的教育体制呢?即使设计制定出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理想的体制”,缺乏到位的执行也无法保证理想的教育。即便有了理想的教育,个体差异也会导致教育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这种“将教育问题归结为体制问题”的思维本身就是缺乏宏观、系统、综合、理性思考的表现。

二、如何减少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一)对教育的导向

当下的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应试教育,其背后还是结果导向性思维在作祟。这种思维使得师生、家长、官员乃至整个社会过于片面地追逐成绩、排名、升学率、就业率等各种结果,至于得到结果的过程是否来路不正并不重要。因此,体制对当下教育最为严重的影响,恐怕在于通过各种考试、评估、排名等手段,不断地强化这种思维观念。因为评价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软知识表现很难,所以考试成为评价的主要手段。可是,当考试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尺时,小升初、中考、高考等考试成为指挥棒,使得这种思维被进一步近亲繁殖。

采用考试方式考查学生水平,本身并无太大非议,因为除了考试以外,恐怕难以找到更好的评价方法。但关键在于如何考,考试的出题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教学的导向至关重要。通常来说,仅通过考试很难评价学生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且只有通过一定的主观题、结合教学过程,方能部分地考查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更加科学、合理、综合地评价学生。

同类推荐
  •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女人所生:作为体验与成规的母性

    “为了帮助所有女性始终做出真实的选择,”艾德丽安·里奇写道,“我们需要深刻地理解父权文化中母性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无力。”在这本具有里程碑影响力的书中,里奇的研究对象涉及体验与成规。体验是她自己的――作为女性、诗人、女权主义者以及母亲――但这是受制于成规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又以不同形式加诸于不同地域的女性。里奇以个人的材料、经历、研究成果和文献为素材,创作了这本具有普遍重要性的著作。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本书围绕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展开论述,内容包括班主任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从怎么办到怎么做、做学生心灵的捕手、班主任要会开展人格教育。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热门推荐
  • 庶子谋国

    庶子谋国

    江山多风雨,玉阶路难行。一梦入他乡,独醉无人知。卫玠本是一个教书匠人,因缘巧合之下回到了古代,成为高门大姓中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子。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无人可依,只想安静的活下去。可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天下又起巨变,他只得重拾心情,迎着风浪,提笔写下属于他的华章。
  • 世界创业大师管理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世界创业大师管理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创业前的见习工作、保持个性之道、创业者的心理特质、创新机遇的七个来源、孤注一掷和攻对方的弱点、行业竞争强度的分析、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等内容。
  • 我的种裁大人

    我的种裁大人

    传闻,他是天生没有生气细胞的商业龙头黎家继承人,柔情似水。传闻,她明是政界邵氏家族瑰宝级养女,实为嫡女,前程大好。只为一场打赌,她必须在十年内为他妥善处理他的女人们,可就算她散布了他的转基因只会让怀孕的女人流产的谣言并让人相信了,也处理不了那群全说是怀了他孩子的女人啊!
  • 锦瑟一梦五十年

    锦瑟一梦五十年

    伪装者于曼丽同人文,可能会虐,台丽cp一百年,就算站错cp我也不会改,因为超喜欢这个角色,所以想要给于曼丽一个我心中的结局,不想明台忘了她跟陈锦云一起
  • 一眼万年之宠妻无下限

    一眼万年之宠妻无下限

    见过女主魂穿的,也见过男主魂穿的,你见过男女主一起魂穿没?!穿越之后再续前缘,独宠!
  • 穿越者养成系统

    穿越者养成系统

    你是想成为穿越者,还是想管理穿越者?曲洛什么都没选。但他还是被扔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开始了一段帮助其他人掌吞天地山河,脚踏日月星辰的不朽传奇。“我虽然不是穿越者,但所有的穿越者都是我的小弟,你们谁敢放肆!”……
  • 妃乃杀手:腹黑娘子嗜杀夫君

    妃乃杀手:腹黑娘子嗜杀夫君

    【本文完结】(不悲剧,喜欢请点‘收藏’)从小在杀手党长大的她,知道杀手是不能拥有感情的,可她还是情不自禁的沦陷到这份不该有的感情里。这样的代价是一场悲剧的穿越之旅,他依旧是他,眉眼和表情都和现代一样,她不敢爱了,理所当然的将他的好当成了阴谋。曾经他深情款款的对着她说,“我不会放开你的手。”可她还是无动于衷。最终他还是说出,“我累了,我想放开你的手了……”并且在她的眼前逐渐倒下……在他倒下的瞬间,才让她明白,她在现代对他的恨早已经跟着时间的流逝而卸去,留下的依然还是那份深情……【此故事纯属虚构】
  • 想念一个人的璀璨星空

    想念一个人的璀璨星空

    他强势归来,只为寻找一个人!那年月光下,有个人为他轻启一盏灯,等着他回来。花好月圆,能否如愿?爱情是牺牲,还是成全?本文又名归爱归来的爱你是否还会珍惜?
  • 学月疯花

    学月疯花

    她,洛韵儿,可爱动人被人妒忌有他守护;她,洛紫儿,学院黑名单首要人物,天天打架有他暗护;她洛夙儿,外冷内热,美丽富有,失踪是由他找回;她,洛灵儿,温柔惹人爱,却易受伤,他为她挡尽风雪只为博得她的一笑......
  • 娱乐圈之撒旦前来

    娱乐圈之撒旦前来

    她,风烟雨,美貌非凡却性格懦弱,一朝认亲,麻雀变凤凰,可惜命薄福难受,一次情殇,车祸命陨,怨气不平。她,爱丽丝,撒旦三世,倾国倾城,地位尊贵,血炼地狱却初心不变。好奇人间,旁观百年,一时兴起,签订契约。当爱丽丝变成了风烟雨,重回人间,曾经的种种众皆颠覆。。。路西法:你恨吾吗?那就恨吧!永生永世都不要忘记对吾的恨意。程昊天:如果时间能重来,该有多好,烟雨,你真的不愿意再给我一次机会吗?我后悔了。李云飞:你是我一生的劫数,烟雨,如果没遇到你该有多好,那样至少我还是我。柳西画:你是我的艺人,保护你是我责任,不需要道谢,小烟儿。谢楚衣:烟烟,能和你一起演戏我很高兴,但是,什么时候你才会发现我的演技其实并没有那么好。林家安:那,你这个女人不要误会,我是看在你是我姨的女儿的面子上才照顾你的,才不是喜欢你。许志远:我一生都在追逐你的背影,最后才发现,我原来从来都没追上过。卫青悦:你既然不喜欢我,又何必来招惹我,既然招惹了我,又怎么忍心抛下我独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