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2400000036

第36章 “双城记”(上)(1)

——民国文人在杭州、上海的日常生活

徘徊于都市与山水之间

贫民窟里的人已经睡眠静了。对面日新里的一排临邓脱路的洋楼里,还有几家点着了红绿的电灯,在那里弹罢拉拉衣加。一声二声清脆的歌音,带着哀调,从静寂的深夜的冷空气里传到我的耳膜上来,这大约是俄国的飘泊的少女,在那里卖钱的歌唱。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黄浦的夕潮不知怎的已经涨上了,现在沿这苏州河两岸的各色船只都浮得高高地,舱面比码头还高了约莫半尺。风吹来外滩公园里的音乐,却只有那炒豆似的铜鼓声最分明,也最叫人兴奋。……从桥上向东望,可以看见浦东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向西望,叫人猛一惊的,是高高地装在一所洋房顶上而且异常庞大的霓虹电管广告,射出火一样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绿焰:Light,Heat,Power!

(茅盾《子夜》)

读延陵君的《巡回陈列馆》(文载《我们的六月》)以后,那三等车厢中的滋味,垂垂的压到我睫下了。在江南,且在江南的夜中,那不知厌倦的火车驮着一大群跌跌撞撞的三等客人归向何处呢?难怪延陵说:“夜天是有限的啊!”我们不得不萦萦于我们的归宿。

以下自然是我个人的经历了。我在江南的时候最喜欢乘七点多钟由上海北站开行的夜快车向杭州去。车到杭州城站,总值夜分了。我为什么爱搭那趟车呢?佩弦代我说了:“堂堂的白日,界画分明的白日,分割了爱的白日,岂能如她的系着孩子的心呢?夜之国,梦之国,正是孩子的国呀,正是那时的平伯君的国啊!”(见《忆》的跋)我虽不能终身沉溺于夜之国里,而它的边境上总容得我的几番彳亍。

您如聪明的,必觉得我的话虽娓娓可听,却还有未尽然者;我其时家于杭州呢。在上海做客的苦趣,形形色色,微尘般的压迫我;而杭州的清暇甜适的梦境悠悠然幻现于眼前了。当街灯乍黄时,身在六路圆路的电车上,安得不动“归欤”之思?于是一个手提包,一把破伞,又匆促地搬到三等车厢里去。火车奔腾于夜的原野,喘吁吁地驮着我回家。

(俞平伯《城站》)

这是原籍浙江的几个作家,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和杭州的描写:一条充满喧嚣和躁动的黄浦江,一个美丽却慵懒的西子湖。显然,一提到上海,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黄浦江,是黄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而提到杭州,则他们眼前浮现的是西子湖,是令人们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

原因似乎很简单,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相对于另一个文化中心兼政治中心北京,上海的人文、地理环境等可能更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文人看来,上海是天堂——如果你已成名;上海也是地狱——如果你无法出人头地。更确切的说法也许来自一位浙籍作家穆时英: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

而杭州,虽号称“人间天堂”,在这些文人眼里却只是一个休闲隐居的胜地,一个被视为上海后花园的城市。中国士大夫所推崇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表现在民国时代的文人身上,前者就是去上海;而回杭州,则往往是为了后者。在某种意义上,民国时期浙籍文人在上海与杭州之间的往返史,就是那一代中国文人的心灵史。这些来往于沪杭之间的文人,这些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的才子、浪子和游子,每每把在上海拼搏后的疲惫和绝望、失意和消沉,轻轻放在西子湖畔,然后带着从青山绿水中汲取的灵感和力量,重新回到那喧嚣而富有活力的黄浦江边。而生命,就在这短暂却无尽的旅途中渐渐消逝。且听徐志摩的《沪杭车中》: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也许,对于这些来往于沪杭之间的浙籍文人,时间的流逝更易激起他们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吧。而且,对于那些在事业上失意的文人,倘若想从爱情中得到安慰,则杭州就是最好的可以找到爱情并使爱情成熟的地方。于是,我们看到:1902年元旦,蔡元培在杭州举行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礼。新娘是出身书香门第的黄仲玉,是蔡元培自己的选择。

1918年5月,集诗僧与情僧于一身的苏曼殊去世,年仅35岁。这位对杭州怀有深厚情感的诗人,曾经为西湖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例如那首《住西湖白云禅院》:“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后来孙中山出资将其葬于西湖的孤山之阴,与其遥遥相对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另一位姓苏的女子——美丽的苏小小的坟墓。诗人若有知,也当感到欣慰吧。

1923年,胡适在杭州邂逅与其二嫂同父异母的妹妹曹诚英,后者曾在6年前胡适的婚礼上充当伴娘,给胡适以深刻印象。二人在西子湖畔品尝了自由恋爱的甜蜜滋味,被胡适在其日记中形容为“烟霞山月里的神仙生活”。可惜胡适生性胆小,没有与发妻离婚,致使曹诚英一直为其守节,最后感到绝望,才萌生上峨眉山出家的念头。

1928年2月,郁达夫与王映霞在杭州的西子湖畔大旅社举行婚礼,被柳亚子称为“富春江上神仙侣”。

也是在1928年,一向不怎么喜欢杭州的鲁迅,竟然答应和许广平同去杭州休息数日,算是补度蜜月。这一次杭州游历成为他一生中少有的轻松甜蜜的记忆。

1947年,金庸在杭州邂逅了年仅17岁的杜治芬,两人双双坠入爱河。次年,金庸在南下香港之前,匆匆赶到杭州向杜治芬求婚,杜氏从而成了金庸的第一任太太。

……

大诗人徐志摩,民国时期有一个阶段要经常来往于沪杭之间,两个城市给予他感觉上的巨大反差可以从他以下这段日记中看出:首次在沪杭道上看见黄熟的稻田与错落的村舍在一碧无际的天空下静着,不由的思想上感着一种解放:何妨赤了足,做个乡下人去,我自己想。但这暂时是做不到的,将来也许真有“退隐”的那一天。

(一九二六年九月十日)

文人到了上海自然要去咖啡馆,但上海对文人的诱惑绝非只有咖啡。舞厅、电影院、高尔夫球场……这些现代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场所,也是文人经常涉足之处。如“新感觉派”大将施蛰存先生就曾回忆,当年他们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去泡咖啡馆,而当时还有杂志戏称穆时英“未结婚以前,差不多跳舞场就是他的丈母家”。对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下的都市摩登男女,穆时英更是十分熟悉,后来成为他太太的就是当时上海滩的一位时髦舞女。

而到了杭州,自然是要喝茶。也只有喝茶,才能品出杭州的味道。当然,这里所说的喝茶,最好是在龙井、虎跑或梅家坞那样的地方,泡一杯明前龙井,在湖光山色间消磨半天时光。对此周作人在其名作《喝茶》有极好的描述:“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亦断不可少。”

自然,杭州最吸引文人的还是西湖美景。1920年初夏,汪静之第一次游览西湖时,便陶醉了。彼时,他和诗友们漫步在苏堤之上,吟哦于桃红柳绿之间。1922年4月4日,他与应修人、冯雪峰、潘谟华一起在西泠印社四照阁成立了“湖畔诗社”。在他们出的第一本流派性诗集《湖畔》上,有“我们歌笑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的题词。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他们不是生活在西湖而是在上海滩,恐怕只能写出波德莱尔《恶之花》那样的诗篇了吧。

生活在杭州,就要和杭州人打交道,对此郁达夫的观察和分析很有意思:“意志的薄弱,议论的纷纭;外强中干,喜撑场面;小事机警,大事糊涂;以文雅自夸,以清高自命;只解欢娱,不知振作等等,就是现在的杭州人的特性。这些,虽然是中国一般人的通病,但是看来看去,我总觉得以杭州人为尤甚。所以由外乡人说来,每以为杭州人是最狡猾的人,狡猾得比上海滩上的滑人还要厉害。但其实呢,杭州人只晓得占一点眼前的小利小名,暗中在吃大亏,可是不顾到的。等到大亏吃了,杭州人还要自以为是,自命为直,无以名之,名之曰‘杭铁头’以自慰自欺。生性本是勤而且俭的杭州人,反以为勤俭是倒霉的事情,是贫困的暴露,是与面子有关的,所以父母教子弟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教他们游惰过日,摆大少爷的架子。等空壳大少爷的架子学成,父母年老,财产荡尽的时候,这些大少爷们在白天,还要上西湖去逛逛,弄件把长衫来穿穿,饿着肚皮而高使着牙签;到了晚上上黑暗的地方跪着讨饭,或者扒点东西,倒满不在乎,因为在黑暗里人家看不见,与面子还是无关,而大少爷的架子却不可不摆。”

鲁迅眼里的杭州与上海

杭州西湖,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美丽妖娆的自然风光,本来就是文人墨客陶冶性情、修身养性和师友交往的胜地。作为一个极富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民国时期的杭州西湖实际上承担了多种功能。

首先,作为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特有的风俗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茶文化等等,特别有利于文人从事各种创作活动,文学史上很多名作佳篇就是在西子湖畔诞生的。不过,过于秀丽的风光和过于休闲的生活方式,也会使得文人墨客在陶醉之余,容易变得精神懈怠、意志消沉,影响其从事严肃的文化创造活动,更不用说从事更加艰辛的政治变革活动了。当年郁达夫一心想移家杭州,鲁迅善意地予以劝阻,其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象化身,西湖所显现出的那种雍容恬淡又美丽妖娆的自然之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之美,容易使民国时期在杭文人对传统文化产生情感上的留恋,即便在其理性上很容易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日趋衰落。对此也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找到很多例证。

第三,作为自然景观的西湖,其所蕴含的种种文化意象和历史传说如白蛇传、济公传说和林逋的梅妻鹤子故事等,容易使得那些本就爱好老庄和禅宗思想的文人产生厌世思想,从而萌发归隐避世之意。1923年胡适携其妻妹曹诚英来杭州度假养病,住在西湖之畔的烟霞洞,身处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有佳丽相伴在侧,胡适竟然乐不思蜀,甚至连其推崇的新文学也可以不怎么去关注了。

说到民国文人与上海和杭州的关系,自然少不了要提提鲁迅,不过鲁迅对上海和杭州似乎都没有多少好印象。

从1927年10月3日到上海,一直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鲁迅在上海整整居住了十年。那么他为何选择定居上海,上海在他眼中又是怎样一个城市呢?通常人们都知道他对上海没有好印象,从其文章中也容易找到很多例证。2007年,上海鲁迅纪念馆主办了一个“纪念鲁迅定居上海八十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单独为一位作家定居一座城市而召开学术会议,并把主题设定为探讨鲁迅选择这座城市的原因。从这样的会议主题可以看出,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文人日常生活如居住环境等因素与其学术、创作的关系。本段以下内容请参看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纪念鲁迅定居上海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中有关论文。在此次会议上,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认为,上海在鲁迅心目中并不可爱,“鲁迅只是把上海作为暂时落脚的码头,而一时无处可去,上海倒也显现出吸引力”。他指出,鲁迅眼中的上海,城市色调是白中带红,城市的味道是咸咸的海风味。“这白和红,不是绅士的白手套与血色的红酒,而是弥漫全城的白色恐怖和街头偶现的红色标语;至于咸咸的海风味,则是上海深具海的包容和动荡的人文气息。”复旦大学哈九增教授,则把定居上海视作鲁迅的慎重选择:“定居后,他曾多次表达对当时上海政治环境、经济生活和文化氛围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却始终没有迁离上海的打算。鲁迅并不认为上海可爱,却又选择定居在此,是因为这座城市‘别有生气’,能接触到不少进步的文化人士,还有大量进步的青年作家涌现出来。上海可说是从事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的最佳之处。”

同类推荐
  • 台州有意思

    台州有意思

    台州是个怎样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小地域都拥有不一样的城市表情,彼此之间略微差异的水土养出了个性十分不同的台州人。台州人的N种生活表情都那么有意思!不信?来翻翻这本书,保准能让你乐个开怀,还能让你更了解台州,这个南国大地上与众不同的城市。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世界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世界文明奇迹(读好书系列)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爱的甜咪味

    爱的甜咪味

    她嘟着小嘴,脸红着,要咬着笔,他扑哧的笑了,急忙哄她他可是千辛万苦从2大高手上追回来的
  • 与邪少为邻:豪门霸道爱

    与邪少为邻:豪门霸道爱

    她是一个迷糊可爱的小女人,遇见他以后,她就一直没名没分的跟着他,终于有一天,她发现他的疼爱,宠溺都是因为她是个替身,她想逃走却被他抓住。“你又不喜欢我,为什么不让我走?”“谁说我不喜欢你?嗯?你这么可爱,我当然喜欢,你敢再走,我就把你卖给长得像大猩猩的男人。”怎么办?大猩猩还不如眼前这只腹黑熊好呢!她只好乖乖留下来,继续被他养着……他只说喜欢却从不说爱,其实他爱她从他们相识就已经开始,他以一种最高傲霸道的方式爱着她!……安佐澈,你不让我走,那我就留下来征服你!你的人你的心都交出来!……因为阮修雪是个笨蛋,所以,笨蛋没有权利听到我说‘我爱你!’
  • 周易参同契解

    周易参同契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电话那头有多远

    电话那头有多远

    三网合一的通信网络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旦核心网络出现问题,将影响一切通信,这对于经济、金融和人们的生活将是个致命性的灾难。这一问题在某些大型的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由于行业垄断性较强、国有化等原因,经过2010年初改革后的通信业成了“CT”独家经营的产业。但它没有完善的备用系统,一旦核心系统出现问题,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的通信将彻底中断,所有民用、商用乃至军用设备将变成聋子、瞎子……某些国际性组织正是看到了这些漏洞,他们正计划利用通信和生物等技术,改变整个世界的格局,甚至控制它,一场隐形的战争即将在N城的CT电信大厦拉开序幕……
  • 掠爱伤情:如果不曾爱过你

    掠爱伤情:如果不曾爱过你

    结婚三年,他爱的依然是她的妹妹,不但将她的真心践踏,还要与她离婚。是可忍孰不可忍!她怒起反击,本想狠狠虐他,却没想到竟意外得知他爱的其实是她。“顾太太,我爱的……一直是你。”
  • 我想说对不起

    我想说对不起

    爱情有时让人感到梦幻般的感觉,给人若即脱离,即使得到了也可能意味着失去,对于我们爱情中的那个他(他),为何不倾尽全部。流星滑落虽只有一瞬间,但它的炫丽,足以让我们永生难忘。让我们用尽全部,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个他(她)小艾本是可以开心的生活,谁知种种原因,到底小艾和陈凡是真心相爱么!时间总会说明一切!谢谢大家支持!期盼收藏,推荐!
  • 全系召唤师:战神大小姐

    全系召唤师:战神大小姐

    她是神偷亦是M国暗部精神异能者,一次失手穿越成为天玄大陆慕容府的嫡女,虽有绝世容貌,却是天生废材,毫无元素感知力,更无战魄炼体,母亲不详,父亲失踪,被同族鞭挞而死。他是魔界魔皇,三界都为之惧怕,传言喜怒无常,只要女人靠近三尺结冰。当他遇到她,腹黑遇上狡猾,强强双撞,注定擦出爱情的火花。本文是一对一宠文,腹黑幽默。战斗指数:五星。片段一:"嫁给我,这个戒指就给你。"‘什么东西,报上来。’‘神界龙鳞花,魔界血果,八岐九头蛇神核……’‘亲爱的魔皇大人,你现在就取了我吧’前段二:迅速跳起,越上树干,‘啪啪啪’只见蛇尾抽中的百年老树瞬间二段,运起缥缈步伐踏上蛇头,匕首直叉左眼。’嗷!’树藤蛇终于发狂了。
  • 网游之双盾战士

    网游之双盾战士

    强大的物理攻击?我挡强大的魔法攻击?我弹左手一盾,右手一盾,双盾纵横天下,谁说一定要有武器?盾牌一样有强大的威力。且看一个双盾战士如何赢得美女芳心,如何驰骋世界。点开本书的朋友们如果觉得书还可以的话,希望能够收藏收藏,推荐推荐,我将努力耕耘,创造一个爽快的网游之旅。有意见欢迎加扣扣来告诉我:646151307
  • 用心工作

    用心工作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紧紧围绕“用心”二字,详细讲述了用心工作的理念,并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本书可读性、启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适合员工个人阅读,也可以作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培训教材,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阅读和培训大有裨益。本书由郑一群著。
  • 穿越成小官之女

    穿越成小官之女

    泱泱穿越大军里,贺霜娘算是最没用的那一拨,亲娘早死,亲爹靠不住,她落到姨娘手里,小姐当了丫头使,及到花嫁,冲喜成了寡妇,人生之多艰,真是不提也罢。然而世事如流水,人生无定论,她拿着一手烂牌,靠着不算好的牌技,慢慢地,日子也过出了滋味。但已死去三年的丈夫忽然归来,她的一切,从头开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